登陆注册
812705

荣大科技IPO:打印店披上了科技外衣?收入合法性是否构成上市障碍

新浪财经2022-01-11 19:21:370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导语:打印店如何讲一个科技的故事?先成立科技公司,让其成为上市主体,然后将相关打印类业务收入通过包装重组进行二次梳理,再次腾挪进上市主体内。

出品: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夏虫

近日,北京荣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荣大科技”)收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

去年7月,荣大科技向上交所递交招股书,准备在上交所上市,并计划计划募资6亿元。其中,2.23亿元用于咨询服务能力提升项目,1.47亿元用于软件研究中心建设项目,1.12亿元用于数据平台及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项目,1.1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然而,在我们深度分析荣大科技招股书后发现,荣大科技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其一,业务或存在过度包装嫌疑,科技成色待考;

其二,部分业务收入合法性,会不会构成上市障碍或值得深究;

其三,打印业务的低门槛,叠加无纸质化监管需求,似乎又让荣大面临未来增长的不确定性。此外,公司一条龙式的业务模式存在关联交易,这又让其大幅提升的毛利率蒙上了盈利是否真实的质疑“阴影”。

创业板转主板背后:打印店披上了科技外衣?

根据公司官网显示,荣大科技称其国内专业服务于证券行业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公司拥有多年的互联网数据挖掘与信息处理经验,并深入理解证券行业特点。通过互联网信息抓取、自然语言分析和数据分析技术为客户提供系统的互联网化的产品解决方案。

如果我们仅仅从字面意思理解,荣大科技看起来很像是一家科技公司。而在关于公司业务演变过程,其披露的招股书也是首先强调软件信息服务。这似乎也是给投资者传递一种满满的“科技”感公司。

而对于公司为何富含“科技”,公司在招股书也给出了说明,即“公司于2016 年12 月22 日、2019年7 月15 日分别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并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三年。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已拥有17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自主开发了云协作、二郎神、核查宝、智慧云、底稿管理系统、投行管理系统等智能软件产品,不仅为公司带来稳定的收入,而且对公司其他业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那公司科技含量究竟如何呢?我们分别从收入贡献与研发人员结构看。

首先,公司智慧投行软件收入占比目前依然较大,收入整体占比不到10%。

招股书显示,荣大科技是一家以证券行业为主要服务领域,以咨询服务为依托,以软件为工具,为客户提供综合支持服务的企业。目前的主营业务包括投行相关业务支持与服务、印务及智慧投行软件业务。2018年至2020年,荣大科技的智慧投行软件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6.29%、9.12%及9.02%。

其次,从研发支出与销售支出对比看,公司销售人员支出占比最大。2018年-2020年,荣大科技的员工总数分别为373人、516人、1071人,人工成本占营业成本的比重分别为55.94%、63.04%和72.38%,而在公司的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也占了大头,分别为82.77%、83.26%和88.51%。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研发费用率没有超过10%,研发投入占比呈现下降趋势。2018年-2020年,荣大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657.81万元、927.80万元、1496.73万元,研发费用率仅为5.80%、5.08%、4.47%。

这是不是意味着荣大科技创新不足呢?我们或从其上市转板看出端倪。

5月17日,荣大科技宣布将拟上市板块由创业板更换至沪市主板。对此,荣大科技方面解释称“公司目前的行业定位、盈利能力及未来的发展战略等方面更符合在沪市主板上市”

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落地实施。在注册制下,创业板的行业定位可以具体归纳为“三创四新”,即企业符合“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或者是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荣大科技此时转板,是不是公司自身,也对其科技创新含金量与创业板的“三创四新”定位存在一定的担忧呢?

重组弱化“打印”标签?收入合法性被质疑

从收入结构可以看出,荣大最大的收入并不是来自收入,而是来自投行相关业务支持与服务及印务。

荣大科技成立于2014年8月,创立之初主要从事证券行业项目管理系统和智能文档处理软件的开发和销售。而在2017年8月,公司上市主体通过重组的方式,将荣大伟业等公司的投行相关业务支持与服务及印务业务装进了公司。

此时,让人比较疑惑的是,公司为何不以荣大伟业为发行上市主体,而是新设公司进行呢?

据公开报道,在荣大快印官网,公司曾这样自我介绍,即:北京荣大伟业商贸有限公司(简称“荣大集团”),是一家专业从事财经印务图文制作的公司,主要客户群为券商、银行、基金、律所、上市或拟上市公司等相关金融领域的客户。在业界,荣大快印的口碑和专业性受到广泛认可。

事实,荣大科技作为投行圈的“打印店”印象标签早已闻名。在投行圈的相关人士曾对荣大业务模式发出感慨,即:“荣大是中国证券业的奇葩,这个卖水的发财了,提供发行企业从住宿、餐饮、洗浴、校对、打印、装订、财经公关一揽子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网传公司 “住宿洗浴快印”一条龙服务的传闻,监管也发出了灵魂拷问并求证是否属实。

无论是从打印店的标签,还是从其业务“住宿洗浴快印”一条龙的业务模式看,这都似乎加剧了发行方对其原本刻板印象进行弱化的强烈意愿。

公司通过先成立科技公司,然后以重组的方式再将原主业注入,这既加强了公司科技感,又注入了公司业绩支撑,荣大科技的“包装”策略可谓一石二鸟。这或许是,公司不以荣大伟业为发行上市主体,而以设立新公司并进行业务重组的原因之一。

对于荣大,是否存在科技属性或不是最重要的,最致命的或是其业务收入的合法性被监管质疑。

首先,据报道,公司曾涉猎财关业务。据报道,2007年起实际控制人即涉足“财经公关”业务,荣大财经曾对外宣称已先后为400余家上市公司提供了不同方式的财务顾问服务和媒体专业推广服务。像这类IPO财经顾问、常年IR管理、媒体危机公关、财经品牌传播等业务,被监管直接质疑这类业务是否合法。

其次,公司为了弱化打印业务,将底稿制作、文件申报等业务“包装”成投行相关咨询类业务。根据公司披露,将咨询服务的时点向前延伸至中介机构尽调阶段,报告期内公司业务线员工出差去客户现场办公,深入客户现场提供面对面的线下咨询等服务。

荣大科技不仅涉及尽调业务,还涉猎相关行研报告输出等业务。据公开信息,江南奕帆、航亚科技、江苏国泰、张家港等上市、挂牌公司均聘请荣大科技撰写募投项目行业及可行性研究报告。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尽调业务,还是相关募投行研报告输出,均需要相关资质才能展开,这类业务也被监管质疑是否合规合法。

事实是,历年IPO企业被否的案例中,收入合规合法性也是重要考量要素之一。去年涧光股份也计划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但是由于其业务来源的合法合规性受到了关注,而最终IPO发行申请被否。荣大科技的业务收入合法性,究竟会不会构成上市障碍呢?

业务壁垒低?公司盈利真实性被质疑

报告期内,公司投行相关业务支持与服务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6.33%、59.11%、60.20%,毛利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申报文件制作及咨询毛利率分别为47.89%、60.83%、63.86%,底稿整理咨询业务毛利率分别为8.46%、52.63%、56.27%,数据核对咨询毛利率分别为60.85%、71.03%、72.65%。

从以上数据我们发现其毛利率以下特征:

其一,可以看出,公司的主要业务毛利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最大头的申报文件制作及咨询业务的毛利率较2018年大幅提升。

其二,底稿整理与投资项目规划咨询业务毛利率较为波动。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存在向关联方荣金酒店采购酒店服务等情况。荣大相关“洗浴印刷”一条龙的服务报道,也引起监管质疑公司是否存关联方为发行人承担成本费用的情形。

我们进一步根据公司披露的相关收入与相关IPO客户数量大致款算对比公司客单价,看看其趋势是否与毛利率相匹配。我们发现,公司的申报文件制作及数据核对业务的客单价均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公司毛利率却呈上升趋势。

荣大科技打印业务似乎不具备高壁垒门槛。据报道,在荣大,打印员分成A、B、C三个等级,一个新员工需要经过3个月的入职培训才可成为C级员工,之后随技艺娴熟能力逐步晋升B级、A级,领班则相当于技术主管。如此短周期速成,似乎也意味着这行业可复制性强,竞争壁垒低。

事实上,荣大往往通过竞业协议为了规避这种风险发生。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荣大曾与多位离职员工发生过劳动纠纷。荣大要求制作员和客户经理与其签订竞业协议,员工离职后两年内不得从事本行业及相关业务,当发现对方违反协议后,荣大起诉多位前员工并索取赔偿金。

目前,荣大科技的科技业务占比依然低,而咨询业务面临合法合股性压力,打印业务又遭受无纸化冲击。

2020年1月30日,《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明确提出:“证监会和交易所建立电子化审核注册系统,实现受理和审核全流程电子化,提高审核效率,减轻企业负担。”荣大科技打印业务原是出自于核准制下对IPO项目申报时的纸质稿要求,但伴随着注册制下IPO的电子化、无纸化审核的改革,这种冲击似乎意味着公司为未来业绩增长埋下不确定性的“伏笔”。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