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5532

《中国资本市场年度观察报告(2021)》:万亿元日成交额成常态,投融资环境持续完善

证券日报2022-01-13 07:46:140

原标题:年度观察:理解未来中国资本市场之锚

《中国资本市场年度观察报告(2021)》首次推出

《证券日报》年度观察报告组

新年伊始,中国证监会表示,将努力实现“三稳三进”,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积极贡献力量。这一表态,是对2022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方向的定调。但A股市场首周“开门绿”,又让投资者心怀忐忑。

事实上,想要准确理解市场变化方向,就要从上一年的市场运行脉络中去寻找,从上一年市场生态的渐次变化中去体会,从上一年市场主体的行为中去分析。

2021年,资本市场跌宕起伏,估值回归与深化改革并行,机构资金迅速增长,万亿元日成交额成为常态,投融资环境持续完善,外资积极布局A股。同时,注册制下资本市场监管制度与退市机制更加完善,IPO与退市公司数量均达到新高度。

针对上述市场关键节点,《证券日报》推出的《中国资本市场年度观察报告(2021)》均有深度观察和点评,希望对投资者把握2022年市场趋势有所助益,本版将从政策、市场、行业、公司等七方面对报告精华进行展示。

1 政策观察

政策护航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2021年,在海外疫情蔓延、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等多重因素冲击下,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局面。在此背景下,从党中央、国务院到一行两会等部委陆续发布了多个政策文件支持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为更好发展资本市场枢纽作用、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北交所开市运行,开启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补发展、协同发展的新局面,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投资者多样化投资需求的空间进一步拓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格局加快形成。

2021年12月8日至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指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意味着这将是2022年资本市场的一项重点任务。

《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则完善了中国特色证券执法司法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主线,确立了“十四五”时期证券执法司法工作的主要目标与重点任务,目标清晰、路径明确,为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更好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此外,《证券期货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实施办法》的实施是提升行政执法效能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给全球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传递了积极信号,通过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我国向国际社会展现出加快建设规范、透明、开放的资本市场的具体行动。

综合来看,2021年,随着政策的制定、颁布和落实,资本市场正在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基础制度体系,凝聚越来越强大的发展合力。

2 市场观察

两市成交万亿元天数破历史纪录

2021年,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总额大幅上升,两市成交额连续49个交易日超过万亿元,北向资金连续12个月净流入,这均表明中国资本市场正以崭新的姿态阔步向前。

随着注册制改革的稳步推进,2019年至2021年,A股市场注册制上市公司家数从70家增长至361家,年均增加超100家,且2021年A股市场注册制上市公司每月首发募集资金均在百亿元以上,全年实际募集资金合计达3219.03亿元,远超163家核准制上市公司的实际募集资金总额(1826.19亿元)。

退市趋严,近5年退市公司数量不断上升,丧失持续经营能力的“空壳僵尸”企业被加速出清。据同花顺数据统计,2021年退市公司家数创历史新高,达20家。

2021年A股各大指数波动幅度不大,但结构行情依旧精彩。数据显示,2021年总计有149个交易日两市成交额突破万亿元,其中,在7月21日至9月29日期间,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49个交易日超过1万亿元,创历史纪录。

从概念板块来看,2021年,专精特新、有机硅、氟化工、注射器概念、稀土永磁等五大板块累计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29.28%、103.91%、97.22%、78.89%、67.77%;个股方面,2021年,A股市场涨幅前50的股票累计涨幅均超236.44%,湖北宜化、联创股份、森特股份、江特电机等4只个股期间累计涨幅均超450%。

资金面是观察A股市场的一个重要维度,2021年北向资金持续涌入A股,期间累计净买入额达4321.69亿元,且实现连续12个月净买入,其中,12月份的净买入额达到创纪录的889.92亿元。

对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我国良好的经济基本面是外资流入的主要原因,同时,人民币资产升值空间巨大也使得外资流入更加积极。”

此外,2021年两融资金也处于高位,从年初的16436.46亿元逐渐攀升,在9月15日达到最高点19267.36亿元,当日融资余额也达到年内最高点17583.79亿元。

3 投保观察

里程碑式事件勾勒投资者保护新画卷

全方位、立体化保护好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个人投资者已突破1.96亿,持股市值在50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占比达97%,投资者保护工作牵系着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

自2020年3月1日新证券法实施后,投资者保护正进一步融入、贯穿监管各环节、全流程,立体、全面的投资者保护格局逐渐形成。

回顾2021年投资者保护工作可以发现,诞生了多个里程碑式事件,众多的第一次,勾勒出2021年投资者保护的新画卷。

比如,美丽生态虚假陈述民事侵权纠纷案为支持诉讼开创了两个“第一次”;全国首例操纵市场民事赔偿支持诉讼二审胜诉;投资者诉飞乐音响虚假陈述纠纷案宣判,为我国证券集体诉讼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公开征集表决权首战告捷,意味着小股东也能凝聚大力量;向“关键少数”追偿,在保护投资者的同时也保护了上市公司;首单特别代表人诉讼案判决,开启了投资者维权的新时代,康美药业案是中国资本市场第一起由投资者保护机构(投服中心)发起的特别代表人诉讼案,被誉为“中国版证券集体诉讼制度”第一案,而“默示加入、明示退出”的制度体系,使投资者维权几乎“零成本”。

4 行业观察

变革、创新、寻找出路

对于一些行业来说,2021年是改变行业格局甚至影响其未来三年至五年发展的一年。随着资本市场持续深化改革,注册制下监管制度与退市机制更加完善,一些原本对资本若即若离的行业,也开始迫切寻求资本助力,甚至能否获得资本的鼎力相助,成为企业实现转型乃至生存下来的关键。

在众多行业中,本报告选择了九个典型行业,这些行业在2021年的发展历程,不仅具有自身特色,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某一时间段的资本焦点。

比如,发生巨变的教育行业,“双减”政策落地,对学科类培训进行严格监管。而在行业洗牌过程中,素质教育产品、职业教育赛道得到市场认可,高教领域龙头公司通过收购进行外延扩张的潜力有望逐渐释放。

互联网行业与教育行业如出一辙,行业强监管的序幕在2021年彻底拉开。在平台型公司股价节节败退的时候,服务工业互联网的公司反而成为科技创新的领军者。

集采背景下,医药行业不断挤出估值水分,一些创新研发和布局医疗服务赛道的上市公司获得资本认可,充分说明在行业转型期,投资者更应该挖掘有发展潜力的公司。

与前几个行业相比,智能汽车、新能源、航运行业是明显的高增长行业。行业的高速扩张,也导致部分公司出现不同问题,需要投资者练就一双“火眼”,挖掘出真正有成长潜力的长牛公司。

还有一些行业,或是权重股扎堆,或是关乎国计民生,自身虽然也是资本市场关注的板块,但却面临船大难掉头的尴尬局面,需要激发行业新活力。最典型的便是房地产行业和传统能源行业,一边是政策引导下的行业改革,一边是市场化压力下的企业求生存,对于这些行业来说,“躺赢”的时代早已终结,有的公司却还在十字路口不断徘徊。

生猪养殖行业又有所不同。2021年猪肉走出“小周期”行情,多数企业发生亏损。农业生产要打破“靠天吃饭”的心态,不仅需要引入信息技术、科学养殖技术,还需要资本市场提供助力。

5 机构观察

金融机构稳步发展大年

对公募和私募基金来说,2021年是发展大年。

公募管理规模突破25万亿元,基金数量超9000只;私募基金规模突破19.7万亿元,百亿元私募达到104家。

规模提升的同时,行业口碑不断得到投资者认可。2021年,公募、私募基金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北交所主题权益类基金产品诞生、首只由外资独资公募基金公司发行的权益类产品正式成立……

对于券商来说,资产管理业务成为公司经营新的增长点。带有互联网性质的东方财富,市值首次超过中信证券,新的变革正在深度影响证券公司的未来。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沪深两市41家A股上市银行整体平均市净率仅为0.83倍,有33家银行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银行股股价表现虽不尽人意,但银行在推进数字化、普惠金融等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上市银行业绩表现稳健,这也是银行董监高不断增持银行股的原因。

2021年,保险业上市公司也遭遇了股价下跌、业绩下滑的情况,但保险机构积极探寻、挖掘新的增长点,从大趋势来看,未来车险业务的增量将集中在新能源车险。面对这种发展趋势,保险公司必须尽早重视和布局。

数字人民币是影响金融发展的重要创新产品。2021年,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试点领域不断扩大,已开立个人钱包1.4亿个,试点城市扩大至“10+1”。展望未来,随着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加速落地,完善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建设、提升数字人民币普惠性和可得性成为重点。

6 公司观察

企业需要讲好故事更需要提升质量

2021年,上市公司领域出现不少热点。

比如上市不到四年的宁德时代,2021年5月31日收报434.10元/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成为创业板首家总市值破万亿元的公司,当年公司总市值最高突破1.6万亿元。

谈及贵州茅台,人们总会赞叹其“九次蒸煮,八次加曲发酵,七次取酒,一年一个生产周期”的酿造过程。白酒的整个路程是需要“沉淀”的,包括品质、文化、品牌。正如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所言,好酒必须具备好的产区、好的品质和好的品牌这三个维度,缺一不可。

康美药业案同样引发资本市场关注,此案对独董巨额赔偿的判决,将进一步敦促独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当好“看门人”。

盲目扩张的海航集团最终依靠市场化方式处置资产、破产重整应对债务压力,循序渐进地实现重整转身,对目前已经面临资金困境的企业具有参考意义。

直面“双减”政策加速转型的新东方,正在寻找新的生存方式。2021年11月7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直播中表示,新东方未来计划成立一个大型的农业平台,这被网友称作是“体面人”的退出。

2021年,被市场冠以元宇宙概念“头号玩家”的中青宝一度“爆火”,因推出《酿酒大师》而被资本青睐。2021年9月6日至12月10日,中青宝累计涨幅接近300%。但是,当前元宇宙概念仍处于初期阶段,二级市场元宇宙概念股的火爆存在不小的泡沫。

国潮品牌热度上升,驰援河南灾区的鸿星尔克受到消费者追捧。但在消费热情冷却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情怀只是催化剂,产品好才是硬道理。

资本市场从来不缺传奇故事,缺的是能理解故事的人。企业需要讲好故事,更需要专注主业、提升运营质量。

7 未来展望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值得期待

2022年,中国经济如何化解压力、保持增长动力?资本市场与经济运行如何互相促进?

对于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及背后的增长动能,植信投资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2022年全年增长目标可能设置在5%至5.5%,并且最终超预期的可能性较大。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2022年我国经济有望恢复至潜在增长水平附近,并将实现GDP同比5.5%左右的增长。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认为,2021年主要受到疫情扰动和宏观政策偏紧两条主线的影响,展望2022年,这两条主线都会有改善。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预计,在2021年四季度迈过短期低位后,2022年经济增速将稳定回升,制造业可能会成为最大亮点。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面对三重压力,国内政策重心转向稳增长,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将整体平稳。

应对策略方面,连平从投资、消费、就业三方面提出建议,其中,投资方面,建议地方政府适度放松和加快项目审批,继续通过减税降费等方式加大对中小民企的扶持,货币政策保留一定宽松空间。黄文涛认为,首先要化解的是预期转弱的压力,这需要中央层面的政策来引导,而针对需求收缩和供给冲击的压力,需要各方面广泛配合予以化解。红杉资本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张岸元认为,应对需求收缩,内需的稳定最主要的是通过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而稳定消费,短期最有效的手段是基建投资。

影响2022年经济运行的哪些因素会传导到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又将如何发挥枢纽功能促进经济发展?

在连平看来,影响2022年资本市场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三方面,包括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各种压力、稳增长的政策导向以及货币政策如何平衡稳增长和防风险。2022年资本市场两方面的“新气象”值得期待:一是北交所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的新变化,二是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如何促进资本要素更为合理的配置。黄文涛认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是2022年资本市场非常值得期待的因素,这会进一步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和包容性,更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有利于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服务国内经济转型的需要。高瑞东认为,注册制的全面推进,不仅拓宽了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同时能够让广大投资者共同分享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的红利。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稳步推进,将进一步激活资源配置功能,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更好的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王珊珊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