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争取在三月全国“两会”之后,在一些地方有弹性地适当放松“严防死守”的边界
由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主办的“2021年第四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于2022年1月15日在北京举行。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财政部原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发表演讲。
贾康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由多种主、客观因素综合而成,其中一个举足轻重的影响因素,是自2020年年初演变至今的新冠疫情。
他指出,中国以“清零”为关键词的严防死守机制形成的抗疫技术路线,与美欧的“群体免疫”技术路线相比较,在2020-21年显示了较明显的优势:基本局面较快得到控制,14亿人中的死亡人数仅为数千人,复工复产进展在全球领先,经济维持了2020大疫之年的2.3%正增长,2021年,把2020-21年两年对比2019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在一季度提高到了5%,二季度提高到了5.3%。
他还提到,冬奥会在即,将有数百架飞机载着全球几千名运动员从各个疫区来国内,对于我国北京及相关区域,将是防疫抗疫的严峻挑战,“清零”式技术路线需要作出适应性的调整与设计优化,应充分估计处理外宾防疫问题与处理国内人员的种种不同之处、复杂要领。
对于“群体免疫”与“清零”两条技术路线,贾康表示,二者各有相关的特定制约因素和促成因素,就模式而言相互学不来、抄不成作业,仅可以说不完全排除某些可借鉴之处。但在中国自己的“清零”之路上,却有不同阶段、不同区域可观察、可总结的差异性,和十分值得珍视的经验、教训的积累。直面当下“外部世界打开”叠加到“三重压力”上形成的严峻挑战,动态优化中国式“清零”抗疫机制及其技术路线,亟有必要,也很有可为之处。
关于在我国动态优化“清零”抗疫机制技术路线和操作要领,贾康提出五条建议:
第一,积极总结上海等地经验的成功之处:如地铁等交通运营系统,并不作扫码管控,因为所有的黄码、红码已均纳入数字化系统管控之中,不必再一一查对绿码;凡是发现病例,马上做最详尽的流调,精准跟查密接易感人群,实现“有的放矢”的防控,所以迄今还不必作全员核酸检测;他提到,迪斯尼游乐园发现个案,马上采取应急措施,三个多小时内全部人员完成核酸检测,夜间礼花照放、氛围依然平稳愉快,社会影响代价可压低到最小程度。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专业化流调队伍的培训、组织和高效履职,应急预案的设计和及时启用,决策层充分尊重高水平专家的意见建议和形成理性主流舆情导向等等非常值得肯定。因此他建议国家卫健委迅急安排全国性的经验交流、强化人员培训和重点指导,推广这类弥足珍贵的正面经验。
第二,针对冬奥会,周密准备全程的防疫规划、应急预案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分工与协调部署,指挥调度中心应得到紧急情况下作出迅捷反应的授权,并及时作出对上级的专线汇报和对有关方面的必要通报与配合协调指令。
第三,认真分析总结某些地方出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刀切、简单粗暴、无视生命、不设应急通道、没有应急预案、公职人员“条块分割”互不通气互不提醒,偏狭打击民间供给机制等等教训,亡羊补牢,及时出台针对性的指南。建议国家卫健委明确归纳不当做法、失误案例,内部通报全国工作系统,以免重犯已发现的错误。
第四,总结推广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的本土经验,引导民众在接种疫苗等的同时,强化自觉防病意识、加强免疫力,比如掌握好合理饮食、多晒太阳等,客观宣传我国轻症为绝大多数、死亡率已极低等面上情况,消除过度恐惧心理,助益复工复产和助益社会和谐的环境条件建设。
第五,争取在今年三月全国“两会”之后,审时度势在一些地方先行有弹性地适当放松“严防死守”的边界,积累“与病毒共存”而将新冠压制为大号流感的本土经验,探索将“不计代价的绝对清零”倾向之内在逻辑调改为“控制基本局面的动态清零”逻辑的可能性,力求更为理性、务实、有效地对接美欧复工复产形势,优化我国复工复产中的国际竞争力,积极地把我国的经济运行增速维持在合理区间。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张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