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3231

2022年,中国经济信心是什么?

中国新闻网2022-01-17 23:05:180

来源:国是直通车

{image=1}

2021年,中国经济超预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继续扮演世界经济“火车头”的角色。

2022年,面对不断加大的下行压力,中国经济走向何方?五个方面支撑了2022年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信心。

其一,基建投资有望明显加速。

{image=2}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在此间表示,需求收缩是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的主要来源之一。2022年要扩大内需,除释放消费潜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领域就是投资。

2021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9%。姚景源表示,这一增速并不高,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仅增长0.4%。而基建包括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大江大河治理、农田水利设施、城市地上地下、交通建设以及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是过去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以往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能达到20%以上,甚至30%。但去年,如果考虑物价因素,基建投资为负增长。

他认为,今年中国将加大基建投资力度,一些重大项目,提前布局,这就能使需求从收缩转向扩张,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去年下半年以来,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节奏,还有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快下达进度,“十四五”规划确定的102项重点项目陆续启动,“两新一重”项目有序建设,财政货币投资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都有利于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恢复。

其二,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或开启。

{image=3}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副院长白景明表示,今年财政政策或仍将保持一定强度。支出保持强度,这意味财政赤字、地方专项债等还会保持一定的规模,政策不会搞急转弯。此外,他认为,今年或将实行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在原有的制度性减税降费的基础上,还会有一些新的举措”。此外,白景明认为,2022年的财政政策会提高效率,发力一些社会需求高、存在短板,而且乘数效应和边际效应高的投资项目上。

姚景源也认为,财政政策看,今年或仍维持对市场主体较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让市场主体能够轻装上阵,让企业能够施展得开、有能力、有活力、有实力。

其三,中国货币政策自主空间较大。

{image=4}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今年中国货币政策会坚持“稳字当头、以我为主”。除了一些机构性工具,比如:直达实体经济、支持中小微贷款、区域发展、绿色发展等会继续使用外,同时今年如有需要,也可以使用总量工具,如:降准降息。中国和其他主要央行比起来是少数的货币政策处于正常状态的经济体,所以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中国的“资产”而非“负债”。

他认为,2022年中美货币政策进一步分化不会掣肘中国“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操作。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国货币政策对内优先,优先考虑国内增长、就业、物价稳定等情况,而且这一次的疫情应对中,中国货币政策是先进先出,民间货币错配有比较大的改善。“8·11”汇改以后人民币汇率提高,弹性增加,所以市场主体对人民币汇率涨跌适应性、承受力都是大大的增强,这也为自主货币政策提供了空间。

其四,RCEP或成中国贸易稳增长重要支撑。

{image=5}

2021年中国外贸表现强劲,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关口。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表示,去年外贸数据创新高的同时,结构也呈现明显优化的趋势。展望2022年,他认为,中国外贸挑战和机遇并存。

挑战方面,张建平称,当前全球疫情尚未结束,加之,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国际海运费的高企,再叠加2021年外贸基数较高的因素,让2022年外贸运行面临不小压力。

不过,他表示,今年年初《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正式生效,这个全球超大规模的一体化市场,势必会带来庞大的贸易创造效应、投资增加效应和就业增长效应,会对中国的贸易稳增长发挥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东盟和中国都是RCEP的两大核心市场,得益于“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东盟的系统性合作,东盟有望继续保持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而且未来中国和东盟要打造“钻石十年”。

其五,房地产市场仍有潜力。

2021年下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快速降温,投资、销售等多项指标累计增速不断收窄。房地产是否仍有增长空间?

{image=6}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认为,房地产未来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的潜力很大。

倪鹏飞表示,2022年房地产市场将从2021年年末的整体降温转向分化,并且局部升温。

从长期来看,他指出,未来1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潜力比较大。从总量上看仍有增长。尽管部分城市会有过剩问题,但一些人口流入城市住房需求仍会继续增加,所以从结构上也能支撑起总量增长。质量上也会提升,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已达40平方米,但是配套、环境、服务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质量要提升。

另外,一些热点地区,青年人和新市民的租赁住房需求等会逐渐得到满足,会逐渐优化。总体上来看,由于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所以房地产未来15年的潜力还是依然较大的。房地产市场对国计民生至关重要,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对宏观经济也能起到稳定器的作用。

责任编辑:李墨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