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7195

时间银行来了!攒1万个时间币可入住公办养老机构,996得存20年

市场资讯2022-01-25 15:06:170

来源: 时代财经

“时间币”可用于兑换相关养老服务,积攒1万个可以入住公办养老机构。

“时间银行”突然火了。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北京“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将发展“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作为北京一项工作任务明确提出。为此,北京市制定了相关实施方案。

去年底,北京市民政局会同市财政局、团市委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试行)》将于今年6月1日实施。

方案提出,经培训后,年满18周岁、身心健康的本市常住居民可成为志愿者,并在“时间银行”建立个人账户,每服务1个小时可获得1个时间币并存入账户。“时间币”可用于兑换相关养老服务,积攒1万个还可以入住公办养老机构。

“时间银行的概念挺吸引人的,但是条件有点苛刻,对于我们996打工一族来说,一万个小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1月24日,一位北漂白领小花(化名)向时代财经表示。

“时间银行”来了

“吸引人的地方是相关服务可以赠送给直系亲属享受,但1万个时间币积攒不容易。”小花称,一万个小时,按照一天服务10小时,等于要服务1000天。

对于目前像小花一样正在打拼的上班族来说,一周996,剩下一天用来志愿服务,一年也就52天,这意味着存够1万个币需要近20年的时间。

而对于退休族来说,入住公办养老机构,一天花24个,1万个币大概13个月的时间就能花完。

“为了退休后能住上公办养老院1年,需要做20年的志愿工作,还不如多挣点钱更有保障。”小花直言。

同时,2021年,北京最低小时工工资标准是18.7元,一万个小时就是18.7万元。目前,北京的养老院月收费在3000左右,一年就是3.6万。“也就说自费的话,1万小时等价收益至少可以住5年。”

在网络论坛上,有用户表示,时间银行是一种可以进行探索的养老模式,但应该和居家养老相结合,并且有持续的资源投入。

“时间币的兑换需要更加灵活。并不是以日后接受服务这样的期望使其凭空工作数年乃至数十年,而是可以享受一些便利的服务,或者是实惠的生活物资等。而不是达不到一万小时就不能兑换。”上述用户称。

根据《方案》,时间志愿者通过参与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获得并存储的时间币达到一万个后,可在其年长衰弱或失能后,按照城乡特困人员待遇入住辖区内的公办养老机构。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介绍,这并不是唯一的激励机制,政府部门还将探索建立梯次分明的激励措施,比如积分兑换奖励、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评选、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评选、星级志愿者等等。

“时间银行这个概念很早就有了,本来是志愿者领域的一个概念。时间银行的目的是最大化激励志愿者。”1月24日,北京一位志愿者谭勇(化名)向时代财经表示,通过对志愿者的公益时间进行有效存储和兑换,达成一种正向激励的效果。

谭勇认为,“因为不适合给志愿者金钱上的回馈,而时间不分贵贱,每个人在时间面前都是平等的。有了时间银行和时间币,如果志愿者碰到困难的时候,他就可以用时间币,让别人为他们提供帮助。”

据《中国时间银行发展研究报告》,时间银行的雏形来自于日本水岛照子提出的“劳动银行”。1980年,美国学者埃德加?卡恩(Edgar?Cahn)提出“时间银行”概念,将“时间美元”作为一种“社区货币”,把“时间”和“公益”挂钩,倡导社区成员积极利用闲散时间帮助有需要的人,并把付出的时间以虚拟货币化的形式存储起来,当自己需要他人的帮助时,可以从中支取“已存储时间”。

在谭勇看来,志愿服务需要的是耐心、恒心,如果功利心太重,太过注重回报,“不建议参加时间银行。”

需要“通存通兑”并可持续发展

对“时间银行”养老政策的理解,知乎上存在一些看衰言论。

“就像企业财务体系,没有第三方独立审计监督,造假事件就会层出不穷。任何没有独立三方制约的不对等协议,不管怎么改变形式,权利都是不可能得到保障的。”一位知乎网友担心。

鉴于时间银行所存时间最终可以直接兑换服务,时长几乎可以作为等价物,那么服务记录就必须规范化和标准化。

同时,现实世界中的货币存在“通货膨胀”的可能,那么时间银行中的“时间币”是否存在“数量膨胀、价值缩水”的可能?

另外需要关注的是,时间币不能变现、不能换资金或实物。根据《方案》,志愿者既可以在60岁以后兑换相同时长的服务供本人使用;也可以赠送给自己的直系亲属,让亲人享受服务;还可以向平台捐赠,由市民政局主导,通过平台向有需要的老年人二次分配时间币。

而小花最担忧的是,“过个三五年政策改了呢?如果试行的效果不好政策被取消了,辛苦攒下来积分怎么办?”

也有不少网友担心,现阶段老年人有效需求不足,养老行业全靠财政支付,拓展这种节约成本的手段实属无奈。等到下一代、再下一代人退休,积蓄和消费习惯都有所改善,未必就需要使用这种服务了。

与此同时,“时间银行”自身的短板进一步消减了人们参与的积极性。

由于缺乏统一的定义和标准,大众对“时间银行”的接受度不高,加上各地在政策体系、需求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跨地区“通存通兑”仍有实际困难。

而且,由于时间存储和兑换的周期较长、机构较多,容易在记录过程中发生错误甚至遗失,也造成了落地难、落地慢的现象。

据悉,针对此次落地的《方案》,在监管方面,时间银行信息管理平台将采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精准对接供需信息,对服务采取“智能化”监管。

对此,李红兵强调,对于出现弄虚作假行为的,一经核实,将会采取一定措施,包括取消养老志愿服务信息认定和记录资格,纳入本市养老服务机构失信名单等。

谭勇认为,“时间银行”是一种社会信用工具,目的是鼓励和支持全社会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这种创新养老服务的落地需要统一有效的信用担保机制与评价体系,才能被社会真正接受,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责任编辑:李墨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