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005

收购标的严重拖累、扣非净利连亏三年 信雅达市值5年蒸发9成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06-30 00:16:230

来源:富凯财经

原标题:收购标的严重拖累,扣非净利连亏三年,信雅达市值5年蒸发9成

富凯摘要

主业连续低靡,炒股实现扭亏,战略因此调整。

作者|A K

排版|十一

6月29日下午,信雅达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股东暨实际控制人郭华强减持250万股,套现2637.44万元。

再往下翻阅公告,是收购资产业绩对赌失败陷入诉讼,以及一季度业绩由盈转亏等消息,从曾经的热门概念股,股价一度超过百元,到如今的负面缠身,股价缩水超过九成,信雅达实力演绎了没有业绩支撑下的A股上市公司浮沉录。

上市即炒股,主营连亏损三年

公开资料显示,信雅达成立于1996年,2002年登录上交所,当时的主要业务是向银行客户提供软硬件产品以及系统集成服务,还是浙江省首家在国内主板上市的软件公司。

上市后不久的2003年,信雅达开始谋求多元化发展,把方向瞄准了陌生的环保领域,生产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及承接除尘工程。但信雅达的环保业务却持续亏损,数据显示,2007年-2011年间,就累计亏损4910万元。

除了跨界,信雅达还热衷于炒股。2003年,其持有长江电力6.82万股,账面价值29.34万元,期末市价达到59.23万元,尝到了“甜头”的信雅达在股市的投入越来越大。

但与此同时,信雅达的主营业务却落后同行,最具代表性的是,同城且同样主营金融行业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的恒生电子,踏上证券行业IT投资的热潮,业绩突飞猛进,2011年,恒生电子净利润达到2.5亿元,是信雅达的5倍左右。

随后,信雅达逐渐收缩环保业务。2014年,其环保业务的营收占比36.8%,此后不断下滑,目前,其环保业务的营收占比仅5.19%,且处于亏损状态。

2015年前后,信雅达一度迎来“高光时刻”。当年6月,公司以3.2亿元对价收购上海科匠,高达6倍的收购溢价是标的承诺三年净利润不低于1.24亿元,受该消息影响,股价一度高达100.46元/股。

好景不长,上海科匠业绩暴雷将信雅达也拖入“泥潭”,因前者三年净利润完成不足20%,后者计提大额商誉减值并导致亏损。2017年-2019年,信雅达扣非净利润连续亏损三年。

{image=1}

主营业务低迷之际,救上市公司“一命”却是其多年的炒股业务。2018年,信雅达业绩扭亏的关键在于1.98亿元投资收益,2019年,公司的投资收益更是高达2.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信雅达的“炒股”并非无往而不胜。2008年,就曾因炒股亏损570万元。但或许是对主营业务已经失去兴趣,也或许是对自己的“炒股”技术充满信心,今年1月7日,信雅达发布公告称,拟将公司证券投资额度提升至不超过2亿元。

股东忙减持,股价缩水近九成

上市公司“炒股”毕竟是不务正业,其风险也难以把控,上海莱士因炒股业绩巨亏15亿的案例就在眼前,主营业务低迷,靠炒股保壳的信雅达自然备受质疑。

但相比提振业绩,信雅达的股东似乎更热衷于减持套现。2017年,公司第一大股东信雅达电子累计减持800万股,套现1.02亿元,第三大股东春秋科技累计减持310万股,套现4585.62万元。

没有完成业绩承诺的上海科匠,其董事长兼总经理刁建敏也减持232万股,套现2910.66万元,其另一股东王靖也减持了49.39万股。

{image=2}

2018年,一众股东加大减持力度。其中,实际控制人郭华强减持841.72万股,春秋科技减持394.54万股;2019年,郭华强再度减持406万股,春秋科技也再度减持174.9万股。

这其中,还夹杂着公司董监高的频繁变动。自2016年3月起,信雅达的证券事务代表、独立董事、财务部经理,甚至是董事长都已更换人选。

最近的公告显示,今年2月10日-3月5日期间,郭华强减持250万股,减持价格区间为9.69-11.555元/股,该次减持套现约2637.44万元。

与频繁的股东减持相对应的是股价的大跌。截至今日收盘,信雅达股价跌1.55%,报收8.26元/股,较之高峰时期的百元高位,股价已缩水超过九成。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逯文云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