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978

银行与投行:200年的相爱相杀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07-01 08:18:160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于保彪 ,作者宋彪

{image=1}

{image=2}

华尔街打个喷嚏,整个美国都会下场暴雨。

陆家嘴论坛开会之后财经领域的大动作就不断,有点太刺激。微信群里朋友圈里今天一直在传的新闻也是颠覆性的,因为他改变了我国金融业内一个持续20多年的制度:那就是金融行业从分业经营转变为混业经营。

接下来

1)以美国为例,叙述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历史演变,为什么现在美国是混业经营?

2)中国为什么要变为混业经营?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3)很多朋友会关心,这样做对银行和券商,都分别是机会还是挑战?

01 “分久必合”

所谓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是针对银行业务和投行业务讲的,就是字面意思,根据银行业务和投行业务是否分开,分开的就叫分业、合并的就叫混业。

银行业务就是我们熟悉的存贷款,这些属于传统银行范畴的业务;投行就类似证券公司,有上市业务、并购、证券交易等这些证券范畴的业务,我们心目中衣冠楚楚游走于金融街的男神们一般说的都是干投行的。

中国在90年代,设立了商业银行法之后,就是典型的分业经营,你看我们银行、证券、信托和保险是4块牌照,我们的金融4胖,金四胖,彼此之间独立不能混在一个公司里。哪怕比如说中信集团下面有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信托,但是这三家是互相独立的,彼此之间业务和资金并不会产生勾连。

于此相对应,我们的监管机构也是分业监管:央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各管一块。有人说现在不是已经银保监会了吗?这里先卖个关子,为什么说这次银行发券商牌照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大势所趋。

其实金融行业一开始,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这样,各家岁月静好,银行是银行,券商是券商。

就拿美国来说,200年前荷兰人、英国人陆续踏上北美洲的这块土地,它的名字也从新阿姆斯特丹变为新约克郡,现在我们中国人习惯叫它纽约。

从那时起纽约人自发的就在华尔街这条街上开始搞证券投资交易了。新大陆是属于冒险家的天堂,那里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做不到,充满了坑蒙拐骗浑水摸鱼,那时候哪里有监管的概念?

所以那时的金融业天然的是实行混业经营的。因为压根就没人管,你搞银行业务同时搞证券,拿储户的钱去炒股,没问题,干就完了。

但是这样野蛮发展,这中间华尔街的金融行业在生长的同时也不断的伴随着金融风险,道德风险。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比如著名的庞氏骗局,都接二连三的在这里上演,一直到1929年大萧条,资本主义的金融危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惨烈地步。

广大美国韭菜发现,美国的这些资本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居然从自家商业银行里抽调资金,去股市里拉抬自家的股票。结果就导致储户的钱都亏到股市里面去了。你说这样的银行你还敢再往里面存钱吗?连群众棺材本的安全都保证不了。

于是美国的政府开始干预金融行业了。

他们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把这些金融巨头的银行业务和投行业务拆开,正式开始了分业经营。

比如我们经常见到的大摩和小摩,就是那个时候分开的。他们本来是一家,都是摩根家的,它的银行业务拆开变成了JP摩根就是小摩;它的投行业务变成了摩根士丹利就是大摩。所谓的华尔街五大投行,就是专门搞投行业务的。

经过拆分的美国金融业,银行就保护好储户的利益,投行你就去拿高风险的钱去做投机。你走阳关道我走独木桥,我们两不相干,岁月静好。

于是轻装上阵的美国投行,在今后的几十年反而放开手脚,大干特干,发达的金融行业也不断推着美国往前。华尔街五大投行也开始名扬天下。但是时间到了08年,天道好轮回,问题又来了。

分业经营虽然把风险隔离开,但是风险该来的还是会来。没想到这些投行玩的太大了,搞出了个08年金融危机。五大投行一下子岌岌可危,等待着大量资金救助。

这时候就体现出谁才是美国政府真正的爹了,美联储大笔一挥马上给这些投行贷款,印钞票让他们去填坑。但是这就很尴尬,美国号称是最自由的国度,美联储直接入股大投行,这不成了社会zy三大改造、公私合营了吗?

不行,这不资本主义。那怎么办,想了个办法,银行不是钱多吗?干脆让他们来入股投行,给投行钱,这样多自由多市场。

于是我们看到,雷曼兄弟倒闭了、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银行收购,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也变成了银行控股的投行公司。

5大投行变成了4大银行,这就宣告了美国混业经营的时代再次来临。

02 为啥要搞混业经营?

从美国人混业-分业-再到混业的历史,可以看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你给资本太多的力量,政府就要出手,把它拆分,可是当资本需要发展,政府又要能容忍他们合并。所以分分合合,要看当时的历史阶段。

80年代我们国家刚改革开放,也是放羊式管理。都是混业,随便搞。那时候就像200年前的纽约,金融界的乱象一定层出不穷。所以国家在90年代搞分业经营,隔离风险,是为了改革好,过犹不及,也不能让金融业搞得太快过了头。

但是随着我们开放的深入,慢慢就发现分业经营太保守了,不能匹配实体经济的高速发展。

我们发现分业经营有几个弊端:

1)不利于金融行业资金的融通

2)不利于监管,容易被人钻漏子

比如宝万之争中的姚振华,他通过卖那个万能险,把保险的钱套了一个券商的壳,再去投股市。这样,保监会来查,他就说我这个是一个基金产品,应该归证监管;证监来查,他就说我这明明是一个保险产品,应该让保监会来管我。结果就是谁也管不了他。把他给办了之后,上面就把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迈出了混合监管的第一步。

据说未来的目标是在央行下设一个大资管管理办公室之类的,由央行牵头,把银保证三家都整合进来,完成全方位360度无死角的监管,让老鼠无所遁形。

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发展,要让直接融资逐渐取代间接融资;一方面之前的制度跟不上现在的实体经济进程,要搞全盘监管。这些都要求我们搞混业经营。

03 大而不倒

其实美国的历史很大程度上预示了我们的未来。人家金融行业已经发展200年了,什么情况没经历过,现成的模版我们拿过来改改就能用了,我们很大程度上是按图索骥,摸美国人的石头过河。

那我们就来看看,08年分业改混业之后,是银行大还是投行大?

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后,贝尔斯登变成了摩根大通里面一个投资部门。

摩根大通的存款多到什么地步?全美25%的存款是在摩根大通的。

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也成为了银行的一个子部门。就连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这样的超级投行,也被银行控股了。

岁月的车轮匆匆往前,投行再也不复当年风光,感慨着人间不值得。也没别的原因,因为银行就是这么有钱,有钱就是可以为所欲为。在资本世界的战争里,钱就是子弹,任你武功再高,你也躲不过机关枪扫射的。这些投行就是武林高手,银行就是机关枪。

有人说国内的情况毕竟跟美国还不太一样,毕竟我们不像美国是被动改变,我们是主动改变的。但是各位不妨想想我们国家的券商比华尔街如何?

今后的金融行业,很可能是银行垄断的天下,就看各个银行之间,比拼角力了。那么分业变混业后,能不能实现国家希望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不能间接融资变直接融资呢?

这还是要看实质。混业经营能不能发挥作用还是要看金融能不能传导到实体,以及监管层的混业监管到不到位,资本永远是逐利的,美国分业时照样有08金融危机,混业时也出现过1929大萧条时那种酝酿更大风险的情况。

所以宝剑在手是主持正义还是行凶作恶,要看挥舞宝剑的人,而不是宝剑本身。

反而我们要警惕,银行业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门票,从此占据垄断地位,让资本成为少数几个巨头之间的游戏。华尔街打个喷嚏,华盛顿就要下暴雨,上海浦东说句话,未来会不会影响到北京,这个咱就不知道了。

这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是危还是机?这个问题就让各位看官,自己去品啦。(本文来源:保彪)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常福强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