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2929

许家印的生辰八字分析,许家印的八字解析

兴仁信息网2023-06-11 18:28:030

恒大许家印:当野心遭遇嗜血的造车梦

恒大最近喜事连连。

3月30日,恒大健康产业集团2023业绩报告正式发布。在线上直播的业绩披露会上,恒大健康集团副兼瑞典NEVS总裁彭建军表示,目前恒大新能源汽车项目进展顺利,“恒驰1”将在今年亮相。广东南沙、上海松江生产基地将于今年下半年竣工,2023年投产,首期规划产能均为20万辆,将为恒驰全系列产品2023年陆续全面量产提供强有力保障。

扉旅汽车发现,就在前不久,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才得以蝉联胡润全球地产富豪榜榜首,再成“首富”。在这张榜单上,许家印身后站着李嘉诚、刘銮雄、王健林、杨惠妍。

许家印已经62岁了。有人形容他是“神一样的男人”、有人称他“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华”、也有人说他强势、狼性,江湖气太重,又有几分草莽的特质。

但说来说去,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那个在人民大会堂外,笑逐颜开,碎步小跑,腰间闪着爱马仕金光、“傻白又豪横”的许老板。

然而,许家印一定是厌恶极了“许皮带”这个谐谑称号。于是,他的腰带从爱马仕换成了七匹狼,他的称呼从“许皮带”变成了“许教授”。而今,因为轰轰烈烈的进入了造车行业,又有人评价他越来越像李书福。

不过,这个评价显然是错喻了。毕竟李书福只专注于造车,而许家印卖房卖水卖粮油,卖奶卖肉搞足球。

造车,应该只是许老板的驿站。但扉旅汽车有一个大胆的猜测:造车这一程或许会嗜了他最多的血。毕竟,你爱或者不爱,亏损已经在那里。

成于车or败于车?

许家印确实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企业家,在置身造车这个行当后,又为他的传奇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没有人真正知道许家印为什么要做这个造车的梦。并且如果没有贾跃亭,也没有人知道,许家印对造车梦还满执着。

回溯2023年中,两个怀揣造车梦的男人相遇了,贾跃亭苦于资金链断裂,而许家印苦于梦想照不进现实。于是,当贾跃亭在为法拉第未来(FF)的生产而四处奔走融资时,许家印一口应下3年20亿美元的投资。

一时间,二人以“兄弟同心”的姿态亮相,贾感谢许拔刀相助,许则赞扬贾造车的“伟大”决策是正确的。

根据协议,恒大的这笔钱将分三次支付:2023年底前支付8亿美元(5月已付);2023年支付6亿美元;2023年支付6亿美元。

然而,老天似乎都对许家印的造车梦表示“不满”,时隔半年,当许家印已经投入8亿美金之时,2023年的最后一天,许家印与贾跃亭突然分道扬镳——恒大不再继续投资,先期投入的8亿美元转为32%的FF优先股权,并100%持有FF。贾跃亭可以在5年内回购恒大持有的32%FF股权。

但许家印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选择跑单帮自己干,并喊出口号——“3到5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于是,钱多的恒大先后将瑞典萨博、日本卡耐新能源和广汇汽车买到麾下,同时还与五大全球顶尖汽车工程企业达成研发设计战略合作,并在广州和沈阳两地建设产业基地,计划产能达到250万辆。

去年3月16日,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集团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在天津召开,国内外行业的专家和合作伙伴悉数到场。许家印在此次峰会上信誓旦旦地立下壮语——首款电动汽车将在6月份全面投产,预计最近就会面向全球发售。

原本以为恒大要成为国内电动车市场的一大天团,但当去年6月底,恒大的第1台量产新车国能93亮相时,网友给出的评价是“如果让贾跃亭看到这辆车,他肯定是要笑掉大牙了。”

回望国内市场,参与新能源造车俨然成了各路企业家的一个标配。不少看似门外的企业家纷纷投身造车运动。像许老板一样备受关注的董明珠就曾掉进了新能源的窟窿。

彼时,董明珠投资隆新能源,处于资金瓶颈,曾想拉拢王健林一道参与其中,或许已经嗅到造车不易味道的王健林,选择个人赞助董明珠5个亿,而并未将万达牵扯其中。

当时,分析人士表示,这是王健林的友情赞助,也是表达了他个人对这个行业的不看好,或者说术业有专攻,不去做自己专业之外的事情。

现在看,王健林的选择是正确的,董小姐遭遇了一个补不上的大窟窿,即便银隆艾菲上市了,但销量堪忧。

许家印也同样面临着一个“大窟窿”。3月30日恒大的业绩报告显示,2023年,恒大全年营收56.36亿元,同比增长79.9%;净利润亏损49.47亿元,其中,33.1亿元净亏损来自新能源汽车业务。

或许,这只是亏损的开始。此前许家印曾透露,未来三年,恒大在造车上的投入总额将达450亿元人民币。

从“许氏孤儿”到全球首富

不可否认,许家印的一生的确堪为一个传奇企业家的样本。当然,也必须承认,他是冒险家,也是野心家。

3月21日,胡润研究院对外发布《2023胡润全球房地产富豪榜》(Hurun Global Real Estate Rich List 2023)。上榜企业家门槛为十亿美金,许家印以2,310亿元再次成为全球地产首富。主要业绩为恒大地产2023年全口径销售额超过6000亿元,销售面积达5800万平方米。

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碰了车的许家印就像是一团迷,更像是一团麻。套用那句赞美许家印颜值的评论,明明可以靠地产吃饭,偏偏要去造车。或许这也印证了坊间对许家印江湖气、野心、强势的评价。就像谁也想不到,当年那个从中国最贫瘠的地方走出来的小伙子,如今频频亮相于首富的宝座。

1958年,许家印出生于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出生数月母亲去世,所以自称“半个孤儿”。他说他生在一个“誓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热情高涨的年代,并且伴随着大萧条。

1978年,许家印考入武汉钢铁学院,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河南舞阳钢铁厂。10年后,许家印带着两万块钱离开舞钢来到深圳,从一名管理百人的处级干部变为了一名打工仔。那一年,他进入一家叫“中达”的贸易公司,当时随一位师傅出差打车,他说那是他第一次坐“小车”。

在该公司工作的第三年,许家印带着几个人在广州成立了中达子公司鹏达房地产公司,当时一个项目就为母公司净赚两亿多。但是许家印的一个月工资依然只有3000多元,当他要求老板给自己涨到10万年薪时,老板果断拒绝了他。

一气之下,许家印自己创办了恒大,那一年是1997年。连许家印自己都感叹命运的波诡云谲,“假如当年公司给我是10万元或20万元年薪,我可能就不会去想创业了。”

后来,恒大的故事人们都比较熟悉了。许家印以他“三寸不烂之舌”拿到了银行贷款,打造了恒大的首个楼盘金碧花园一期,媒体评价其在地产圈创造了“当年征地、当年报建、当年动工、当年竣工、当年售罄、当年轰动、当年入住、当年受益”的奇迹。

当然,许家印的地产之路也不是完全一帆风顺,那样也失去了传奇的底色。2007年,恒大上市的消息甚嚣尘上,储备人才、囤积土地,然而在这之后,恒大迎来的确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恒大在IPO失败。

当时,舆论制造的风口似乎暗指恒大到了终结之日,而许家印也成为了膨胀的野心家。许家印说他是用意志挺过来的,外界则评价他是陪巨富郑裕彤打牌“赢”回来的。

2009年11月,恒大上市,市值422亿元。许家印在香格里拉酒店席开50桌晚宴进行庆祝。许家印成了内地新首富。从此,许家印和他的恒大像是开了挂,各行各业都要捞一把。

2010年,巨额收购广州俱乐部,随后三年恒大足球拿下亚洲冠军;不久,许家印联手宋柯、高晓松成立恒大音乐,剑指娱乐圈;2013年,推出恒大冰泉;年,33亿入股华夏银行,金融版图初见端倪;2023年,恒大人寿浮出水面;2023年,入主盛京银行成为第一大股东,手握保险和银行两张王牌牌照;时间来到2023年——造车。

时至今日,没有人知道许家印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到底还要做什么样的事。他一路在商场上“果敢杀伐”,却也时常表现出感性的一面,比如,早前的报道中称,他会表达对妻子的亏欠,“太太对我非常放心,给我的自由度很大。从来不问我干什么去了。”自称一想起妻子就会红了眼眶。

对于做首富这件事,他并没有感到很开心,反而觉得无奈。“做了首富有啥好处?除了别人心里不平衡来盯着你,甚至不明真相的人来骂你,其实真的没啥好处。”

的确,人生如白驹过隙,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幸与不幸,只有到了最后才能知道。

当下,许家印最应该考虑的或许应该是:造车,有啥好处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许家印为何能上城楼?

原因在优质资源多。

经过相关调查发现,恒大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还上2000多亿的负债,是因为它旗下的优质资源非常多,这些资源都在源源不断地为恒大提供资金。就像恒大新能源汽车、恒大物业、恒大健康等等。

对于恒大,我们最了解的领域就是恒大地产。同时,恒大地产也是恒大集团旗下的最主要经营的业务,仅2023年的前七个月,恒大地产就收获了4000.9亿的销售额。

截止到2023年的8月2日,中国恒大在港股上的市值为751.15亿港元,恒大物业港股的市值达到了1338亿港元。再加上恒大旗下的其他产业,可以说规模是非常宏大的。要不然许家印也不会在7月1日的时候受邀登上城楼进行观礼。

说起房地产行业中的风云人物,王健林绝对能占其中之一,他曾三次登上我国首富之位,但近两年的风头却不那么盛了。相信在2023年以及2023年的时候,有不少人都听过王健林高负债,以及大量出售手里资产的事情。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出售了77家万达酒店以及13个文旅项目,分别收回了199.06亿以及438.44亿的资金。当时很多网友都说王健林出售资产是因为经营不下去,有面临倒闭的风险。

但从目前的形势进行分析,王健林出售资产可谓是打了一手好牌。因为在出售万达酒店、文旅项目,以及一些海外资产后,万达的负债有了很大幅度的降低。

许家印的“特斯拉速度”

速度代表力度,更代表诚意。

截止到今天,许家印的造车思路已经很明显,“买买买、合合合”的战略运营让恒驰提速,短短一年时间6款新车落地,恒大的造车理念,的确与其他企业不一样。

不是方式不一样,而是力度不一样。

所有的企业造车都需要有人工、有设备、有工厂、有技术支撑,这些是造车的前提,更是造好车的前提,而想要完善任何一个维度,都需要资金来推动。

或是自主研发,或是收购,想要获得人才技术必须要资金做推动,常规车企造车的确很慢,原因是每一分钱都需要花在刀刃上,为了让企业更好的活下去,不少企业选择培育人才,自主研发技术,这需要时间,所以传统企业造车很慢,慢的让人怀疑人生。

即便是拥有全球顶尖技术的丰田、大众、本田,他们的主流车型换代也需要4年左右,因为他们需要考量产品可靠性,同时也需要通过自研技术来保证下一代产品的特殊性。

许家印不同,他有钱, 而且很有钱,还是特别有钱的那一种。

任正非说过一句话,他反对绝对原创,任何技术都要从头再来,一定是资源的浪费,真正成功的企业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奔跑。

许家印不仅有钱,还很聪明。

恒大没有造车的技术,但却有卖房积攒下来的N万桶金,获取技术的方式有很多,没必要全部自己研发,这必然不赶趟儿,买就成为了“超车”方式之一。

你有技术,我有钱,咱俩坐下来聊聊,所以许家印收购了不少造电动车需要的技术,轮毂电机、电池、车体等等企业,并且用钱砸过来业内顶级巨擘,包括但不限于研发、设计、动力匹配、底盘研发等等。

恒大是卖房的,但这还重要吗?

从速度上来说,恒大的确够快,甚至快出了“特斯拉速度”,从去年到今年,广州南沙工厂已经亮相,并且恒驰发布的6款新车已经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

说实话,上一次看到这么快的速度,是在特斯拉上。

从放出消息要建独资工厂到特斯拉的近10万台新车下线,马斯克只用了两年时间,今天的特斯拉用多恐怖我想不用多说。

同样在上海的上汽奥迪项目,从提起到工厂开动建设几乎是用了5年时间,真正等到上汽奥迪开售,需要用7年时间才能走完这一段路。

慢,真的是很慢,特斯拉开创了先河,恒大要打破“特斯拉极限速度”,从目前的动作上来看,恒驰6款新车开卖,有可能在明年就完成。

其实速度快慢,掌握在许家印手中,关键在于看其想不想造车,从目前的态度分析,许家印在造车这件事儿上的确用心无比。

原因很简单,房企造车难以走出“圈地魔障”,另一侧的宝能已经沉浸在圈地美梦中无法自省,虽然同样规划了宏伟目标,但许家印对土地却没有太大的兴趣,其更多的动作放在收购技术型企业、技术型人才方面,而这些都是造车需要的根本。

恒驰一旦下线,就意味着许家印的造车态度即为端正,在不圈地的基础上能够用两年时间生产出第一台车,证明许家印未来的汗水都会挥洒在汽车行业。

有钱不算什么,就怕有钱人跟你动真格。

曹德旺说了,造车是有钱人干的事儿,有钱的标准是什么,可能千亿只是一个门槛,从目前实力分析,有态度有财富支撑的许家印,恐怕才是新能源市场的真正鲶鱼。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马云收购了万科吗?

没有收购万科啊

许家印全球狩猎:疯狂的造车“闪电战”

瑞士时间3月3日,世界顶级新能源超跑Gemera在日内瓦全球首发,外形夸张而炫酷,性能跨入“地表最强”之列,是全球最惊艳的新能源汽车之一。

国内很多汽车发烧友对Gemera进行了围观,难掩心潮澎湃。Gemera拥有1700马力,续航里程达1000公里,凭借1.27兆瓦的功率和3500 Nm的扭矩,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1.9秒,并在20秒内可提速至400km/h。

而更令人惊叹的是,这辆代表了世界顶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和设计水平的跑车,其实背后的“老板”是恒大。它是恒大新能源第一款在全球亮相的在售车型。

2023年,恒大与世界顶级超跑科尼赛克成立合资公司,总部位于瑞典,恒大持股65%,科尼赛克持股35%,Gemera正是该公司生产的第一款车。

虽然因为疫情,日内瓦车展被取消,但并没有延误Gemera的推出。这是恒大造车以来,第一次将产品摆上全球舞台。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也用一款全球顶级跑车来回应外界对恒大造车的质疑。

过去几年,中国是全球最活跃的、新造车的乐土,同时也出现了“PPT”造车等产业泡沫。不过,现在,造车已经进入理性阶段,车型和产品就是试金石。

Gemera也是中国造车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造出的最顶级的汽车。它限量生产300辆,起售价为138万欧元。据说,未来三年产量已被抢购一空,由于科尼赛克的车型极具投资价值与升值潜力,常常转手就净赚数十万美金。

恒大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拿出了顶级跑车。尽管造车起步较晚,但事实上已经跑到了其他新造车前面。恒大的快速突进,不仅让国内车企猛然一惊,而且也引起了丰田、大众等国际巨头的警惕。

恒大新能源“抢跑”背后,其实是找到了一条符合汽车产业规律,又能和时间赛跑的路径。回过头来看,会发现许家印在去年11月恒大的“全球战略伙伴峰会”,已经对这一路径进行了清晰的阐述。

01

去年广州车展开幕的前一天,一家国内排名靠前的车企集团总经理在接受新锐汽车观察采访时,简要地概括了车企集团形成竞争力的两个方面:技术专利能力和整合能力。

技术专利指自主的技术,来源于购买或者自主研发的技术,这一点很好理解;不过,外界对“整合能力”比较难理解,难道造车就是拼拼凑凑?

这是对造车理解的偏差。“拼凑能力”其实就是整车企业最大的能力,大众、丰田、奔驰、宝马都是如此。在汽车行业内,这几乎是常识。

一辆汽车大概有两万个零部件,大部分由供应商提供,要将这么多零部件在供应流程、机械耐久使用、实用性、制造、成本等方面都配合得恰如其分,需要一套强大的运行系统。

汽车的电动化简化了汽车结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的供应链模式,传统车企巨头固化了近百年的整合能力开始重构。

许家印很清晰地看到了这一点。去年11月,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在广州举行“全球战略伙伴峰会”,他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脱稿演讲。自恒大造车以来,第一次打开心扉,全面讲解了恒大造车的模式和规划。

从全球购买、全球合作,到形成全球“朋友圈”,许家印在去年的前十个月里,带着恒大新能源的高管跑了全球23个国家、47个城市、58家全球汽车产业各领域的龙头企业。

许家印当然不是带着高管环游世界,而是在物色全球资源。逻辑很清晰,在全球撒网,把最优秀、最合适的企业找出来,聚拢资源,再进行技术、零部件产品、车型等方面的分配和整合。

这在中国,甚至全球造车史上,都是第一次。许教授此前提出了恒大造车的“几个大”,有人不理解也不意外。但在恒大科尼赛克的Gemera发布后,看起来就清晰多了。

其实,对汽车产业有研究的业内人士早就对这一模式很推崇。在恒大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上”,恒大新能源把全球60位零部件巨头的CEO邀约到了广州,一起上台签约。

恒大造车模式最大的创新点在于,以全球整合能力为主线,逐步形成专利技术。而其他的车企,很大程度上是同时进行,甚至有可能把自主研发专利技术放在前面。后者需要较长的研发周期。

许家印很直白地阐述了恒大模式的合理性:“一款车从研发到量产至少需要四到五年时间,如果恒大要四、五年才能把车造出来,人家就笑话了,也可能会错过最好的发展机遇期。”

新能源汽车已经经历了三四年的风口期,机遇窗口正在收窄。从2023年开始,大量的外资品牌的新能源车,将涌入中国市场。留给这一波新创造车企业的机会,顶多还有两三年。

所以,动作一定要快。3月3日在日内瓦亮相的新能源超跑Gemera,就是恒大模式的产物。该车使用的电池是恒大新能源科技集团研发生产的最新一代产品,逆变器由恒大控股的荷兰e-Traction公司研发生产。

整合为主线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形成最强的竞争力,快速发动针对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闪电战”。

02

整合是车企永恒的话题。传统车企巨头也在不断进行技术、资源、供应的整合提升竞争力,但因为其有巨大的传统产业包袱,整合没有恒大彻底。

全球车企的收购和并购案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最近一起大型的收并购是,所涉资金达到500亿美元的PAS和PCA合并。目的是通过整合,对两家车企的全球资源进行合理调配。

许家印所说的“买买买”,是汽车行业的常态。恒大在FEV手里,买了本特勒研发的3.0新能源汽车底盘,快速奠定了未来开发N款车的基础。此前,恒大新能源还买了电池企业、轮毂电机企业。

整合能力的另一方式是合作。不能买过来的,和别人合作也是快速形成竞争力的方式。恒大新能源最被许家印津津乐道的合作是:和德国hofer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研发制造世界顶尖三合一动力总成系统;和科尼赛克成立合资公司,生产超级豪华车。

某种意义上,这两项整合能力,同时又在培育自主研发能力。传统汽车巨头也经常采用这些方式,比如,为了研发无人驾驶技术,通用、奔驰都通过收购公司快速形成技术框架;如果不能收购的,就参与其中,共同研发。

恒大造车模式中的第三种方式,是从造型设计、工程技术研发,到零部件供应,网罗全球研发、设计资源,形成强大的供应系统。

过去,自主品牌车企普遍采用从零起步,自行打造设计、研发团队,但最近几年,无论是比亚迪、吉利还是长城,都从欧美挖来顶级设计师,造型能力有了巨大的突破。

恒大的做法,其实将自主品牌此前十几年走的“弯路”跨过去,直接使用欧美发达国家的资源。在去年9月和10月,恒大分别与5家全世界最大的、实力最强的工程技术研发企业和15位汽车造型大师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特定商业模式的形成,往往有特定的时空界线。任何一个产业在巨变时,背后一定有根据产品变革、新的经贸环境、消费变更、竞争格局等等综合因素找到新路径,来打破旧规则。

许家印提出“大大大”和“好好好”,实际上是对恒大造车模式提出了直接目标:通过全球整合为主线的模式,要求产品销量、产品质量、企业产销在市场上形成效果。

03

许家印的演讲里,最被关注的焦点是,恒大新能源将进行15款车同时研发、三年450亿元投资和500万辆产能。

按照现有的造车模式,目前全球没有哪家车企敢说同时进行15款全新车型的研发,包括大众、丰田。这不是单纯研发实力的问题,而是要考虑成本、消费喜好、技术、产能布局、市场营销能力等等系统性的难题。

但新造车之所以存在机会,恰恰在于其要做传统车企不敢做和做不到的事情,将传统经验揉碎了,再重组,形成创新。

同时,恒大购买的新能源车3.0平台是一个模块化平台,同一平台可以研发生产出N款车型。车型款数越多、销量越大,成本越低。理论上,车款规划得越多,对恒大越有利。

一家全新车企要形成产品体系,进行细分市场全覆盖,大概需要15款车型。从小、中、大型轿车、SUV,到不同型号的MPV,轿跑、掀背等,15款车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一家车企产品线的标配。

恒大新能源去年11月发布计划后,外界也有不少质疑:百年车企巨头做不到的事,恒大凭什么能做到?

人类进行具有开创性的活动,都会伴随质疑声,开创的程度越大,质疑声越高。这也难怪,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书中写道,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他最后的想法,永远是他和他的上帝之间的一个秘密。

如果大多数人能理解,就不太可能是很好的商业机会。只用了一年,恒大与科尼赛克成立合资公司就拿出了首款产品——世界顶级新能源超跑Gemera,或许有更多人能理解许家印的想法了。

Gemera是世界顶级汽车设计大师 Sasha Selipanov的力作。Selipanov先后担任布加迪汽车首席设计师、科尼赛克总设计师,代表作有布加迪 Vision GT、兰博基尼 Huracan、法拉利 612 GTO等。恒大新能源将Selipanov挖到恒驰汽车,作为其主设计师之一。

新创车企还面临一个矛盾是,资金和融资能力是否能支撑到企业盈利。三年之后资金如何投入,许家印没有直接说,只说了恒大的总资产2.1万亿。但这其实可以称得上,这一波新创车企中最低调的炫富了。他向外界宣告,恒大新能源有强大的后盾。

目前,主流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已经推广了近十年,培育了一定的市场。从消费意识、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体系,都已经较为健全,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已经具备基础。

未来的汽车市场,传统车和新能源车将是一对“此消彼长”的关系。2023 年,全球一共销售出了8600万辆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占比还非常小。如果未来10-15年,新能源车的占比可以达到50%,全球新能源车的销量将达到4300万辆。

恒大新能源车提出,未来10-15年新能源车的规模达到500万辆。如果汽车市场按照传统车向新能源车的转化率为50%计算,不考虑新增或新旧转化更高的前提下,恒大新能源达成目标后,市占率也仅为11%,相当于目前传统车企全球排名第三、第四的份额。恒大新能源确定的目标,并没有超出合理的竞争逻辑。

质疑声的本质,在于许家印和恒大新能源宏大的格局观、反经验主义,超出了很多人的认知范畴。目前,没有一家中国车企,甚至全球车企,提出过这么巨大的新能源汽车目标,也没有提出过“一起步就进行全球整合”的商业策略。

这是一个大变局时代。全球政商格局、大国竞争格局都在重构,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未来将可能是第一大经济体。而新能源汽车是对中国多个层面有深远影响意义的战略性产业,中国也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未来,中国应该有能匹配国力和产业规模的新能源车企出现。

从行业巨头产生的规律看,几乎所有的顶级企业,都在关键节点踏准了国运、全球格局、技术革命的节奏。许家印在宏大的视角下,提出恒大要打造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新能源车企,就不难理解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是什么力量促使贾跃亭和许家印和解了?

因为是贾跃亭和许家印两个为了利益不在争吵了。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