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1119

先农坛太岁殿可以拜吗,拜太岁一年拜几次

兴仁信息网2023-11-10 08:32:410

先农坛的古建筑有什么特色?

先农坛的建筑群,包括内坛墙在内,从明代始建至清代乾隆时期大修,整体布局基本完整,建筑的构筑特色及艺术风格基本保留了明代的特征。

先农坛共有建筑群五组,分别为庆成宫,太岁殿及其拜殿与前面的焚帛炉,神厨及其宰牲亭,神仓以及俱服殿等。

庆成宫位于先农坛内坛东北部,与内坛的几组建筑基本处于东西同一方位上,庆成宫明时为山川坛斋宫,清乾隆年大修后更名为庆成宫,作为皇帝行耕耤礼后休息和犒劳百官随从的地方。

庆成宫坐北朝南,东西长122米,南北宽110米,占地面积13500多平方米。中轴线从南向北依次为宫门、内宫门、大殿、妃宫殿等,大殿与妃宫殿间东西两侧有东西配殿,内宫门与大殿间院墙东西各有拱券掖门一间。

庆成宫整体布局为院中院,内外宫门形成两个大的院落。建筑集中在中轴线北部的同一高台上,四周有围墙相连,形成一座封闭的院落。

妃宫殿左右与配殿用围墙相连形成一小院,建筑高台两侧又各为一个院落,其后墙为庆成宫院墙,并在院墙上设有墙体门,而院南墙与其相对应处开随墙门一座。院内所有建筑及围墙全部为绿琉璃瓦。

庆成宫内外宫门结构造型基本一致,为砖仿木拱券无梁形制,每座建筑面积120平方米,面阔五间16米,进深一间7米,屋面为单檐歇山式,绿琉璃瓦剪边,三踩单昂磨砖斗硕。

建筑明次间开三间拱券门,板门装九路门钉。建筑前后台明置汉白玉石栏杆,并于每座门前后中部铺设雕龙石板。

大殿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前置约246平方米的月台,周围安装有汉白玉石栏板,正面置九阶台阶一个,台阶两边有日晷、时辰碑,台阶中部有雕龙石板,两侧七阶台阶各一个。

大殿通面阔五间27米,进深三间15米。殿内明间南部减去金柱两根,屋面单檐庑殿式,有推山,绿琉璃瓦。檐柱头有砍杀。斗硕为五踩单翘单昂鎏金斗硕。

补间斗硕为真下昂,挑金做法。昂后尾挑于正心檩与下金檩之间的枋下,枋上挑檐椽,枋两端通过驼峰,搁置于抱头梁或六架梁上。

内檐下金垫板与下金枋之间,置一斗三升隔架科斗硕。殿内有天花。殿宇前檐五间通开格扇门,后檐明间设门,通往妃宫殿。

太岁殿建筑群位于先农坛内坛北门西南侧,是为祭祀太岁及春夏秋冬等自然神灵之地。其东邻神仓,西近神厨,南为俱服殿,位置基本在先农坛内坛建筑的中心地带,建筑体量为先农坛之最。

太岁殿组群建筑占地约9000平方米,内有四座单体建筑,中轴线从南向北依次为拜殿、太岁殿,东西两侧各有厢房11间,建筑间用围墙相连,拜殿两侧墙及东西墙北侧共设随墙门4个。

拜殿建筑面积约860平方米,通面阔七间约51米,进深三间约17米。前置300多平方米的月台,正面置六阶台阶3个。后檐分别在明间、稍间置六阶台阶。

殿宇前檐中三间用四扇格扇门,稍间下砌槛墙,上置四扇格扇窗,尽间砌墙,后檐七间全开四扇格扇门,格扇形制为四抹头,菱花为三交六碗。

太岁殿建筑雄伟高大,建筑面积1100多平方米。通面阔七间51米,明间、稍间前置六阶台阶,进深三间25米。其木构架结构形式基本与故宫太和殿上层类似。

屋面单檐歇山式,黑琉璃瓦绿剪边。柱础石为素面覆盆式,檐柱高6米,柱头有砍杀。金柱高10米,建筑室内总高15米。殿内明间北部有神龛,无神像。拜殿及太岁殿均用金龙和玺彩绘。

东西配殿建筑面积各为755平方米,其面阔共11间55米,进深三间13米,前出廊,仅明间置五阶台阶,南北两侧于廊步尽头置如意踏跺三级。

悬山黑琉璃瓦屋面。东西配殿大木构架为早期特色,殿宇梁架每一结点的柱头直接承载大斗,斗正面出梁头,侧面出檩枋,柱间用额枋相连接,柱头有卷杀,柱有侧角。殿宇面阔11间,各开四抹方格四扇格扇门。彩画为龙锦枋心。

太岁殿院外东南侧有砖仿木结构无梁建筑焚帛炉一座,为焚烧纸帛祭文之用。西向面阔6.6米,进深3.7米,黑琉璃瓦绿剪边,歇山屋面,须弥底座,正面设三个大小不同的拱券门,四角有圆形磨砖圆柱。柱上砖制额枋处雕刻明代旋子彩画,上置砖仿木五踩单翘单昂斗硕。

神厨位于太岁殿之西,院落轴线外南部为先农神坛,西北围墙外有宰牲亭。神厨院占地面积约3790平方米,坐北向南,“北正殿五间,以藏神牌,东为神库,西神厨,各五间,左右井亭各一”。

大门为立柱及斗硕等木构架,建筑面积约18平方米,面阔6.88米,进深2.6米。

屋面为单檐悬山式。正殿建筑面积342平方米,面阔五间26米,进深四间13米,前檐明间置五级台阶,屋内明间减去中心柱两根,悬山顶屋面,上铺削割瓦。建筑仅明间开四扇格扇门,四抹头,其余各间为槛墙上开窗。

井亭建筑面积为48.9平方米,六角形,每边长4.3米,三踩单昂鎏金斗硕,有斗幽页,室内无梁枋,由角科及其两侧平身科鎏金斗硕后尾悬挑六角形脊枋,室内中心有井口,上置高近0.8米的六角形石井台,屋面为盝顶,中心空置,与室内井口相对,以为天地一气之意。井亭正北有礓差台阶。

东神库建筑面积270平方米,面阔五间26米,进深一间约10米,前檐明间置礓差台阶,悬山顶屋面,室内椽飞上为石望板,上铺削割瓦。建筑仅明间开门,其余各间为槛墙上开窗。

西神厨建筑面积约270平方米,面阔五间26.4米,进深两间10.4米,前檐明间置礓差台阶,悬山顶屋面,上铺削割瓦。建筑前檐仅明间设门,其余各间为槛墙上开窗。后檐明间设槛墙并开窗,窗外于台明上置石水槽。

神仓位于太岁殿东部,为清代1752年的建筑。神仓有“天下第一仓”的美誉。神仓院占地面积约3400平方米。坐北向南,中轴线从南向北为山门、收谷亭、圆檩神仓、祭器库,左右分列仓房、神仓、值房各三座。另全院从圆檩神仓后设墙分成前后两院,中设圆门。

山门为砖拱券无梁形制,建筑面积72平方米,面阔三间13.4米,进深5.3米,屋面为单檐歇山式绿琉璃砖叠涩挑檐,无斗硕,瓦面为黑琉璃瓦绿剪边。建筑开三间拱券门,板门装九路门钉。

收谷亭平面为方形,建筑面积49.9平方米。每边长宽为6.8米,南北各设三级台阶,无斗硕,四角攒尖顶,瓦面为黑琉璃瓦绿剪边。

神仓为圆形,建筑面积58平方米,直径8.6米,正南设五级台阶,无斗硕,屋面为圆攒尖顶,黑琉璃瓦绿剪边。圆形平面上制檐柱8根,柱间用木板遮挡,南设四扇格扇门。室内除在原地平铺方砖外,又在其上置厚高16厘米、宽13厘米的木地梁,上铺木地板,此为贮粮防潮。

祭器库建筑面积245平方米,面阔五间26.1米,进深两间9.3米,明间有礓差踏步,悬山顶屋面,上铺削割瓦。此座建筑造型开阔而矮小,檐柱高3.1米,而间阔为4.8米左右,建筑仅明间开四扇格扇门,四抹头,其余各间为格扇窗。

两侧南部仓房建筑面积各为76.9平方米。面阔三间10.4米,进深一间7.3米,前檐明间置三级台阶,硬山顶屋面,上铺削割瓦。

北部仓房建筑面积各为96.5平方米,面阔三间12.4米,进深一间7.7米,前檐明间置三级台阶,悬山顶屋面,上铺黑琉璃瓦绿剪边。明间瓦顶正中设悬山顶天窗,天窗高约2.6米,长1.7米,宽0.7米。

两侧最北端值房建筑面积各约为120平方米,面阔三间14.3米,进深两间8.3米,前檐明间设一级如意踏步,悬山顶屋面,上铺削割瓦。

神仓院建筑彩画,除收谷亭为雅伍墨旋子彩画外,其余均为皇家祭祀建筑特用的雄黄玉旋子彩画

俱服殿位于太岁殿东南,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先农时更衣并行藉耕之典的场所。

俱服殿建于1.6米的高台上,建筑面积约390平方米,面阔五间27.2米,进深三间14.2米,前置254.5平方米的月台,月台与建筑台明等宽,南面设十级台阶,东西面设八级台阶。歇山绿琉璃瓦屋面。

檐柱头有砍杀。殿内明间减去金柱四根,前后檐柱承载长10.5米的七架梁。彻上明造,梁头及檩枋下均设一斗三升隔架科斗硕。有金龙和玺彩绘。

北京的先农坛已有580余年的历史,多少年的风雨沧桑,从本源文化的创意到为帝王服务的建筑,再到后来的文物圣迹,它无处不体现出历史、文化和艺术的价值。

太岁殿供奉哪位神

太岁殿建筑群位于先农坛内坛北门西南侧,是为祭祀太岁及春夏秋冬等自然神灵之地。其东邻神仓,西近神厨,南为俱服殿,位置基本在先农坛内坛建筑的中心地带,建筑体量为先农坛之最。 太岁殿组群建筑占地约9076平方米

北京什么地方可以祭拜太岁?急~~~

北京先农坛太岁庙。

明朝时,先农坛旁设有一座怪庙,里面供奉了什么东西?

中国的庙宇很多,可是在京城先农坛旁的太岁殿的东边,有一座怪庙,这座怪庙中供奉的东西却让人想不到……这庙里供奉的一不是神仙,二不是明朝皇帝的先祖,而是一种器物。

这件器物对于明朝皇帝很重要,对于明朝廷也很重要,究竟是什么呢,它就是明军的大纛,而这座庙,就被称为——旗纛庙。

大纛旗就是明军等级最高的军旗,许浑《中秋夕寄大梁刘尚书》一诗中,这样写道:柳营出号风生纛。欧阳修在《昼锦堂记》中,这样写道: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

对于一个国家,用兵绝对是大事,在《孙子兵法》的开篇就这样写道: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如果用通俗的话,解释一下就是:用兵是一个国家的大事,用兵用得好,国家就可以生存,一旦搞不好,国家就灭亡,不管是谁,都大意不得,一定要将“用兵”两个字当头等大事来抓。明朝一旦没有战事,大纛旗被收藏在了旗纛庙中(而明朝各地驻军的纛旗,则被收到各地的旗纛庙中)明朝的皇帝是如何对待这面纛旗的?如何到旗纛庙祭祀的?这绝对可以称做是难得一闻的秘密。

祭纛分为两种,一种是庙祭,另外一种是行祭。庙祭就是春秋两祀。春祭的日子是惊蛰,而秋祭的日子是霜降。

参与祭祀的一般是两种人,一个是皇帝亲临,另外一个是皇帝派主官进行祭祀。当然,作为重要的国家祭祀活动,首先参加祭礼的人必须要斋戒,接下来就是省牲(查看献祭牲畜的优劣),接下来是迎神、三献礼、饮福、彻豆、送神和望燎等不可少的祭祀环节。

而在旗纛庙中,接受祭拜的神仙包括:旗头大将、六纛大将、五方旗神、主管战船的神仙、金鼓角铳炮之神、弓弩飞枪飞石之神、阵前阵后神祗五昌神众,当然,这些神仙的队伍,还有不断扩大的嫌疑,在明成祖朱棣当权后,还在旗纛庙中,加了一位“火雷神”。

在各地驻军祭拜各自的旗纛庙时,由各地军队中最高的长官担任主祭,祭祀的过程同京城的祭礼,这位主祭官还必须脱下铠甲,身穿戎服,进行祭祀。

而行祭就是出征前进行的祭祀,也分皇帝亲临祭奠和出征剿敌的将军亲自祭祀两种,行祭的祭祀过程,和庙祭差不多,但所差的地方就是读祭词,祭词一定要写明出征的目的,希望达到的效果等等。

接下来的场面有点血腥,那就是用囚犯的血,进行祭旗。

战争没有文明。当年皇帝战蚩尤胜利后,皇帝用蚩尤的尸体,干了四件事:用蚩尤的皮做箭靶,用蚩尤的胃添草做成皮球,供士兵们蹴鞠为戏;将蚩尤的肉剁成肉酱,分给子民品尝;

将蚩尤的头发绑在大纛旗的顶上,制成蚩尤之旌(出自马王堆三号墓出帛书《黄帝十六经正乱》)如果用通俗的话,形容一下战争就是:敌人如果不甘臣服,那就彻彻底底地将你干掉。让后代共尊的皇帝尚且如此,更不谈历史上的那些暴君了。

当然,皇帝设旗纛庙,供奉各路的“军事神仙”,目的无非是在神仙的保佑下,让自己的军队多打胜仗,可是他们却忘记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道理,换句谁都听明白的话,刀把子在谁的手中,谁说话就是真理。

但这不代表着,手握刀把子,就能得到和守住政权,重要的话说三遍:民心,民心,民心,可惜的是,跟封建社会的皇帝讲这个,基本上是对牛弹琴。

白云观2023年恢复开放了吗

自2023年1月16日零时起,本场所暂停对外开放,所有聚集性活动暂缓进行,恢复时间另行通知。希望大家尽量少外出,勤洗手,戴口罩,加强个人防护。同时,建议大家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白云观简介

白云观位于北京西便门外。北京白云观为道教全真龙门派祖庭,享有全真第一丛林之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及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等道教界的全国性机构均曾设立在白云观。在广大道教徒的心目中,它有着崇高的地位。

白云观前身系唐代的天长观。据载,唐玄宗为斋心敬道、奉祀老子而建此观。观内至今还有一座汉白玉石雕的老子坐像,据说就是唐代的遗物。金正隆五年,天长观遭火灾焚烧殆尽。金大定七年年敕命重修,历时七载,至大定十四年三月竣工。

金世宗赐名曰十方天长观。泰和二年,天长观又不幸罹于火灾,仅余老君石像。翌年重修,改名曰太极宫。金宣宗贞佑二年,国势不振,迁都于汴,太极宫遂逐渐荒废。

大境路白云观谢太岁是几月几号

一般是冬至那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