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5098

看坟地风水最好的书(风水罗盘使用方法详解)

兴仁信息网2023-03-14 23:09:030

坟地风水的书都有哪些

这个 太多了 年代不一样 流派不一样 书籍更是五花八门 楼主请看

堪舆

八宅明镜

[唐]杨筠松撰

民国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地理辨证疏

[清]蒋大鸿注

民国八年锦章书局石印本

5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全辑要

[清]许明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10卷2册全

堪舆

地理大全要诀

[清]许明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7卷2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地理六经注

[清]叶九升撰

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6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理气四诀

[清]叶九升撰

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罗经指南拨雾集

[清]叶九升撰

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3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平阳全书

[清]叶九升撰

原版为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15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山法全书

[清]叶九升撰

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19卷6册全

堪舆

地理四秘全书

[清]尹一勺撰

民国大成书局石印本

12种3册全

堪舆

地理四弹子

铁弹子地理元机/(南唐)何令通撰/(明)游嵩注 铅弹子地学正义 金弹子地理元珠经/(明)刘基注 玉弹子地理元枢/(清)张凤藻注

清聚锦堂刻本

十卷全

堪舆

地理金弹子玉弹子

[元]白髯老人、耶律楚材撰[明]刘伯温校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地理铅弹子

[明]孟又承传 [清]张九仪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1卷1册全

堪舆

地理铁弹子

[南唐]何令通撰 [明]刘青田释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地理青囊经

[唐]杨筠松撰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8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六法点穴大全

[唐]杨佐仙等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6卷1册全

堪舆

地理五决

[清]赵九峰撰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8卷2册全

堪舆

地理选择录要

[清]蒋大鸿撰

民国乙酉年上海会文堂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地理阳宅大全四集

[清]许明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地理正宗

[清]蒋国撰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12卷2册全

堪舆

地理直指原真

[清]释彻莹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3卷2册全

堪舆

地理葬埋黑通书

[清]释彻莹撰

清抄本

1册全

堪舆

地理琢玉斧

[清]张九仪撰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六圃沈新周先生地学

[清]沈镐撰

原版为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赣州风水秘传

无名氏

民国石印本

12卷2册全

堪舆

撼龙经、疑龙经批注校补合刻

[唐]杨筠松撰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撼龙经6卷疑龙经2卷2册全

堪舆

郭璞葬经

[晋]郭璞撰

民国十三年锦章书局石印本

1卷1册全

堪舆

罗经顶门针

[明]徐之镆撰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罗经解定

[清]胡国桢撰

民国元年江东书局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罗经透解

[清]王道亨撰

民国二年铸记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秘本搜地灵

[明]刘伯温订

光绪有益堂刻本

2卷1册全

堪舆

平砂玉尺经

[元]刘秉忠撰[明]刘基解

上海文明书局金属版

2卷1册全

堪舆

乾坤法窍

[清]范宜宾集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3卷2册全

堪舆

阳宅都天滚盘珠要法

[清]瞿天赉撰

宣统二年扫叶山房石印本

1册全

堪舆

入地眼全书

[宋]静道和尚撰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10卷2册全

堪舆

三元总录

[明]柳珍纂辑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3卷1册全

堪舆

阳宅大全

[明]一壑居士集

光绪校经山房石印本

10卷2册全

堪舆

山洋指迷

[明]周景一撰

乾隆刻本

4卷4册全

堪舆

阳宅爱众篇

[清]张觉正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宝照秘诀

无名氏

清稿本

1册全

堪舆

山洋指迷

[明]周景一撰

民国上海广益书局

4卷2册全

堪舆

阳宅集成

[清]姚廷銮撰

宣统元年江左书林石印本

8卷4册全

堪舆

雪心赋辩讹正解

[清]卜应天撰[清]孟浩注

宣统元年扫叶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阳宅三要

[清]赵九峰撰

民国上海校经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阳宅十书

[明]王君荣纂辑

民国江东书局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阴宅集要

[清]姚廷銮撰

宣统元年江左书林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阴阳二宅必用[附鲁班经秘决仙机元空法鉴]

无名氏

民国江东书局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宅谱指要

[清]魏青江撰

民国扫叶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陈子性二十四山造葬秘诀

[清]陈应选撰

民国抄本

1册全

堪舆

倪公阐明阳盘住宅秘诀

无名氏

嘉庆抄本

一卷全

堪舆

地理辨正直解

[清]蒋大鸿撰

经元堂刻本

5卷全

堪舆

地理参赞玄机仙婆集

[明]张鸣凤编

明世德堂写刻本

十二卷全

堪舆

地理黑囊经

[明]范越风撰

清初抄本

1册全

堪舆

地理星体图格真龙名髓

无名氏

明抄本

1册全

堪舆

地理正宗臆解

[明]萧智深[清]金六吉撰

清乾隆四十二年嘉德堂刻本

三卷全

堪舆

地理指迷篇臆解

[明]萧智深[清]金六吉撰

清乾隆四十二年嘉德堂刻本

二卷全

堪舆

地理琢玉斧峦头歌括

[明]徐之镆唐际云辑[清]张九仪释

清康熙宏德堂刻本

四卷全

堪舆

地学

[清]沈镐撰

清康熙五十二年刻本

二卷全

堪舆

地学精华

[民国]夏更清撰

民国版铅印本

1册全

堪舆

分房变气论宅法

[清]蒋平阶撰

清稿本

一卷全

堪舆

新刊地理五经四书解义郭璞葬经

[明]吴征岀定郑谥注

明汇贤斋刻本

一卷全

堪舆

格水定针法

无名氏

地理手抄稿本

一卷全

堪舆

管氏地理指蒙

[魏]管辂著

清印本

?

堪舆

郭璞古本葬经

[晋]郭璞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红鸾经四十八局定例

祖传风水地理孤本

110

1

堪舆

胡矮仙至宝经

[唐]胡矮仙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黄帝宅经

无名氏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空石长者五星捉脉正变明图

[唐]空石长者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李思聪堪舆杂撰

[宋]李思聪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九天元女青囊海角经

无名氏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堪舆要诀

[明]狄奄氏手录

嘘龙村舍藏本

一卷全

堪舆

考验通书法窍秘决

无名氏

清印本

二册全

堪舆

金精廖公秘授地学心法正传画策扒砂经

[宋]廖禹撰

清嘉庆二十五年大文堂刻本

四卷全补遗一卷全

堪舆

李思聪总索

[宋]李思聪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灵城精义笺

[清]沈竹礽撰

自得斋丛书

一卷全

堪舆

刘基堪舆漫兴

[明]刘基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缪希雍葬经翼

[明]缪希雍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灵驱解法洞明真言秘书(秘诀仙机)

无名氏

明汇贤斋刻本

一卷全

堪舆

刘见道乘生秘宝经

[唐]刘见道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八宅明镜

[唐]杨筠松撰

清乾隆五十五年姑苏乐真堂刊本

二卷全

堪舆

杨曾地理元文

[清]端木国瑚撰

清刻本

一册全

堪舆

水龙经

[晋]郭璞撰[明]刘基阅

清内府抄本

五卷全

堪舆

续水龙经

[晋]郭璞撰[明]刘基阅

清内府抄本

四卷全

堪舆

水龙经阴阳宅

[晋]郭璞撰[明]刘基阅

学墓地风水看什么书呢

《葬经》,亦称《葬书》,乃东晋学者郭璞所著。购买现代白话翻译过后得版本

自学周易风水学,读哪种书比较好?

风水书籍推荐

一、峦头形势

1《玉髓真经》 张子微著

2《地学》 沈镐著

3《撼龙经疑龙经批注校补》 荣锡勋著

4《一贯堪舆-杨曾地理家传心法捷》 唐宗庚著

5《刘国师地理真传》 刘国师著

6《乐山篇地理书》 来木臣著

7《秘传水龙经》 蒋大鸿著

8《寻龙点穴全集》 珍藏本

9《寻龙点穴墓相风水》 不过五著

10《简明地学堪舆泄秘》 汪志伊著

11《地理山洋指迷》 周景一著

12《辟径集》 李默斋著

13《现代风水学峦头总论》 姜国威著

14《寻龙秘诀》 高隐仙藏

15《图解雪心赋》 白鹤鸣著

16《地理啖庶录》 袁守定著

17《地理砂水穴法》

18《地理万山图》

19《仙家救贫术搜地灵》 白云山人著

20《黄囊穴髓》 程天昭演绎

21《地理汇宗》

22《平砂地理玉函经释义》 邱于展著

23《地理点穴大全》 许澹园订

24《地理全书》 刘伯温著

25《立宅安坟风水秘传》 黎浩贤著

26《相墓相宅术》 (四库本)

27《平砂玉尺经》 刘秉忠原著,李峰编

28《堪舆秘笈奇书》 刘伯温著

29《新注雪心赋》 何聪明著

30《峦头精义》 李默斋著

31《峦头风水大破译》 张健民著

32《地理峦头实务》(上中下) 钟义明著

33《增订地理图记》 钟义明著

34《王派风水学-峦头精义》 王松寒著

35《地理琢玉斧峦头括歌》 张九仪增释

36《地理捷径秘断》 张哲鸣著

37《阴阳宅宝鉴》 苏立民著

38《一善地理真诀》 妙摩慧度著

39《假日寻龙记》 姜健贤著

40《地理心法-寻地五要捷诀道读》 许人文注 张建民编

41《地理囊金集注-记师口诀节文》 章贡、刘谦著

42《谭天纵留题-乌蒙吉真诀-刘若谷千金赋》

43《本地姜留题》

44《风水寻龙诀》

45《撼龙经》 杨筠松著

46《疑龙经》 杨筠松著

47《泄天机》 廖禹著

48《秘传廖公画夹拨砂经》 廖禹著

49《地理阴阳秘录》 苏立民著

50《地理天机会元》 徐试可著

51《地理大成-山法全书》 叶九升著

52《精校地理人子须知》 徐善继、徐善述著

二、郭杨蒋一脉玄空正法

1、《青囊经》 黄石公著

2、《青囊序》 曾求己著

3、《青囊奥语》 杨筠松著

4、《天玉经》 杨筠松著

5、《都天宝照经》 杨筠松著

6、《地理辨正》 蒋大鸿著

7、《水龙经》 蒋大鸿著

8、《天元五歌》 蒋大鸿著

9、《归厚禄》 蒋大鸿著

10、《天元余义》 蒋大鸿著

11、《平砂玉尺辨伪》 蒋大鸿著

12、《阳宅指南》 蒋大鸿著

13、《阳宅天元赋》 蒋大鸿著

14、《杨公滴滴金》 杨筠松著

三、范宜宾滇南派(即连城派)玄空法

1、《风水的研究》 唐正一著

2、《增释地理冰海》 高守中著

3、《地理辨正揭隐》

4、《金氏地学粹篇》

5、《家存玄空大卦地理秘传》

6、《玄空探原录》

7、《乾坤法窍》 范宜宾著

8、《玄空大五行真传口诀 》 托名蒋大鸿著

四、谈养吾玄空六法派

1、《中国绝学、玄空如意理气正宗入门深造》 陈梦国著

2、《玄空本义》 谈养吾著

3、《地理辨正翼》 荣锡勋著

4、《堪舆正经》 陈正儒著

5、《新玄空紫白诀》 赵景义原著、张成春编

6、《地理辨正白话注解》 谈养吾原著、陈世范编

7、《天元五歌阳宅篇注解》 赵景义著

8、《地理小补》 刘杰著

9、《辨正发秘初稿》 刘杰著

10、《玄空法鉴》 曾怀玉著

11、《元运发微》 卢作周著

五、邓恭江西大玄空五行派

1《地理知本金锁秘》 邓恭(梦觉)著

2《地理黄金屋》 邓恭(梦觉)著

3《蒋大鸿地理秘诀稿》

4《玄空河洛先后天心法秘诀》 藏本

5《九经会聚》 李浩洋藏

6《三元地理山水气运挨星图诀》 张庆辑

7《新增大五行图诀》(上下) 张庆辑

8《蒋大鸿三元奥秘手抄本》、《罗经解》、《秘授篇》 邓恭著

9《蒋公阳宅秘授篇》 邓恭(梦觉)著

六、蔡岷山广东玄空派

1《中州派玄空学》(上下) 王亭之著

2《地理心眼指要真解》 王亭之著

3《地学铁骨秘》 吴师青著

4《玄空真秘》 徐宇辰著

5《地理辨正求真》 蔡岷山著

七、章仲山无常派玄空飞星

1《玄空星相地理学》 钟义明著

2《玄空地理丛谈》之一 钟义明著

3《玄空地理丛谈》之二 钟义明著

4《玄空地理丛谈》之三 钟义明著

5《玄空地理丛谈》之四 钟义明著

6《玄空地理丛谈》之五 钟义明著

7《玄空地理丛谈》之六 钟义明著

8《玄空地理逸篇新解》 钟义明著

9《玄空地理断诀汇篇》 钟义明著

10《玄空地理考验注解》(上中下) 钟义明著

11《沈氏玄空学》(上下) 沈竹礽

12《地理辨证抉要》 沈竹礽

13《沈氏玄空学》(上中下) 白鹤鸣注本

14《玄空紫白诀精解》 白鹤鸣著

15《玄机赋飞星赋精解》 白鹤鸣著

16《风水秘传100诀》 白鹤鸣著

17《天理第一地理书》(上下) 冯严筑著

18《古易玄空学新探》 胡京国著

19《玄空精断》 胡京国著

20《大玄空挨星天法真传》 张哲鸣著

21《大三元玄空秘旨些子真传》 张哲鸣著

22《大三元玄空地灵秘笈断诀》 张哲鸣著

23《相地指迷》蒋大鸿著

24《沈氏地理疑义答问-地理问正》 李崇仰编

25《玄空指妙》柯建成著

26《玄空指微》柯建成著

27《实用风水学秘籍总断》姜国威著

28《山居手记》陈雪涛著

29《玄空风水之天机妙诀》陈雪涛著

30《风水选旺秘诀》罗量著

31《风水墓相学》姜健贤著

八、朱小鹤苏州玄空派

1《地理辨正补》 朱小鹤著

九、上虞派张心言六十四卦玄空法

1《地理辨正疏玄空秘旨摘秘》 黄春发著

2《三元六十四卦用爻法》 林文松、陈怡诚合著

3《三元地理六十四卦运用》林文松、陈怡诚合著

4《易经地理学》 吴明修著

5《三元法地理理气探原》吴明修著

6《易经三元地理阐微》 吴明修著

7《三元玄空地理堂奥》 珍藏本

8《三元玄空大卦秘传》无际山人著

9《三元地理山水则要》协会合编

10《三元地理抽爻换象》吴相益、谢明道合著

11《分金节气用爻当运秘解》张量矿著

12《玄空大卦及飞星详解》白鹤鸣著

13《玄空风水突破要诀》 黄春发著

14《三元地理讲义》 林国雄著

15《风水活穴建造真诀》张量矿著

16《三元易经地理交媾法诀秘笈》(上下) 张量矿著

17《奇门三元直指》(上下) 余胜唐

18《玄空秘旨-直透玄机》陈昭有著

19《玄空真解-入门要诀》 刘来平著

20《玄空真解-地理经典批论》 又元子著

21《玄空真解-玄空囫囵语》 又元子孙著

22《玄空真解-天元歌批论》又元子孙著

23《玄空真解-归厚录》又元子孙著

24《玄空真解-阳宅觉》又元子孙著

25《玄空大卦秘诀》孙长庚著

十、尹一勺湘楚派玄空法

1、《地理四秘全书》 尹一勺著

十一、钟九华《玉函通秘》玄空法

1、《玉函通秘》原著

2、《玉函通秘》崔汇滨校本

十二、龙门八局(先后天派)

1《正三元杨公祖师心法》 杨救贫著

2《三元地理四诀精论》 陈启铨著

3《风水风采录》 陈启铨著

4《地理乾坤国宝》 杨藏华著

5《三元地理观水点地法》 庄文寿著

6《地理特诀》 张渊理著

7《三元堪舆黄金断》 庄文寿著

8《地理乾坤国宝评注》 陈启铨著

9《乾坤国宝龙门八局图解》林志荣著

十三、干支生旺墓三合四大局

1《地理实用集》钟义明著

2《阴阳宅断诀》妙摩慧度著

3《风水指南》 妙摩慧度著

4《三元三合地理精论》黄春霖著

5《地理四弹子》

6《风水预测》 李渊著

7《地理汇宗-元女青囊海角经》

8《立宅安坟风水秘传》 黎浩贤著

9《地理正宗》 广西民族出版社辑

10《地理五诀》 赵九峰著

11《风水照夭镜》 劳大刚著

12《地理阴阳纂要》邓士松著

13《地理学新义》俞仁宇著

14《增补理气图书》 周淳庸著

15《堪舆指南真传》 陈盈芳著

16《二十四山头化作四拾捌局用法》 陈锡元著

17《堪舆辟谬真传》 刘公中著

18《地理诸家开门放水》 吴明修著

19《地理三字经》 程前川著

20《地理直指原真》 彻莹和尚著

21《地理综合水法》梁贵博著

22《风水的研究》 梁贵博著

23《鲁班寸白簿》 鲁班著

24《海底藏珠》 徐试可著

25《地理水法全成》 高隐仙著

26《王德薰地理真传》 陈繁夫著

27《术数精要》 白鹤鸣著

28《古代风水术注评》 王玉德著

19《三合法地理秘旨全书》(上下) 陈怡诚 林文松编著

30《赣州风水秘传》 怡然斋藏本

31《秘本通玄鬼灵经》李崇仰编

32《地理名墓断诀》姜健贤著

33《周易与风水》何宗阳著

34《三元地理连山归藏》陈怡诚 林文松编著

35《三元地理明师盘线秘旨》陈怡诚 林文松编著

36《看风水秘笈大全》御堂龙儿著

37《青囊心印》《青囊心印续编》《天玉经内传心印》王宗臣著

38《天玉经》四库本

39《地理大全辑要》许园甫著

十四、赖布衣天星纳甲派

1《催官篇》 赖布衣著

2《入地眼全书》 静道和尚著

3《地理铅弹子》 张九仪著

4《地理穿透真传》 张九仪著

5《杨公地理图说》藏本

6《入地眼全书》静道和尚著

7《地理正义评注》张九仪著

8《杜氏地理图说》杜奇英著

9《形家集要》刘云岩著

10《山水发微》王德薰著

请推荐几本看风水方面的书籍

《宅经》阙名

《葬书》晋?郭璞

《撼龙经》唐?杨筠松

《疑龙经》唐?杨筠松

《葬法倒杖》唐?杨筠松

《青囊奥语》唐?杨筠松

《青囊序》唐?曾文辿

《网水罗盘逐层详解》白鹤鸣

次看实用方面:

《沈氏玄空学》白鹤鸣点注

《玄空紫白诀精解》白鹤鸣点注

《旺宅化煞22法》宋韶光

《家居风水20诀》宋韶光

《家居风水小锦囊》宋韶光

《风水掌相100问》宋韶光

《风水与人居环境》、《阳宅十书》、《地理大全》等

《现代住宅风水》 【作 者】黄一真

《玄空学》《八宅法》《《增删卜易》 《地理小补》《宅经》《金锁玉关》

过路阴阳》 (河北大剧院拐角处有几个建筑书店,里面很多建筑各种各种书。也有现代住宅风水的,自己找去昂。(注:河北大剧院在河北科技大学对面)

看坟墓风水的重要要素

葬经有云:金玉非宝,石棺非坚.若求厚葬,择地为先;房不乱住,墓不乱葬,为先人

?龙,砂,水.向.穴,买风水墓地五要素要细察观。好墓地风水有讲究,要符合三大要求

地势高爽青山绿水

山主人丁水主财,意思就是择山,可以令后世人丁兴旺;择水,可以令财源滚滚。水是生命之源,山有了水才有了生命,没有水的山就仿佛没有灵魂,所以风水有言:有山无水休寻地,未看山时先看水。由此可见,山主人丁水主财是考察墓地风水最简要亦是最精辟的总结。一注重理气的风水理论讲求藏风聚气,所谓: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葬书》)认为水面越大,聚气越厚,财富也就越厚。名堂开阔

古代有人出了名、当了官或者发了财,人们往往会议论这个人祖坟的风水,称之为:地灵人杰。风水认为明堂开阔有利于孕育人材,发展事业,因此既要登山看水口,还要入穴看明堂,明堂是指墓穴前面要有一片广阔平整的地方,明堂开阔,生机勃勃,才能前途无量。反之,墓地不宜设在窄小局限的山谷。回归自然

现在的城市规划里,墓地离城市越来越远。为什么不离城市近一点呢,去扫墓祭奠还方便

如何看墓地风水

本帖最后由 欲水静舟 于 2011-10-13 21:58 编辑 回归自然的原则 现在的城市规划里,墓地离城市越来越远。为什么不离城市近一点呢,去扫墓祭奠还方便,岂不更人性化?包裹在高楼大厦中间岂不更现代?在这里,阴宅的风水与阳宅恰恰相反,都市人主张人车合一、人机(计算机)合一、工作第一、效率第一,墓地则讲求自然第一,天人合一。凤凰山陵园地处昌平南口居庸关长城脚下,居庸叠翠和响潭水库景畔,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不但是理想的人生后花园,而且吸引了很多背包客和艺术家来这里采风写生。 上风上水的原则 墓地也讲究“上风上水”,北京上风上水的方向是西北,所以明十三陵就坐落于北京西北的昌平区。西北是根据北京的中轴线确定的,这条中轴线北起鼓楼,经过故宫博物院、前门,南至永定门,中心点就是故宫,也称紫禁城。所以,一般地认为昌平区是风水最佳的区域,凤凰山陵园位于昌平西北,坐西北朝东南,居高临下,从卫星照片上看,陵园大门正是按照规划指向京城的中心--紫禁城。 综上所述,风水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择吉避凶,这与办丧事选墓地希望让逝者安息,生者安心的出发点是一致的。至于风水是否会福荫子孙,人旺业兴,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择一块吉壤福地,总不会错的。据说大名鼎鼎的建筑大师贝聿铭,超级富豪比尔·盖茨在选择建筑设计和住宅的时候都会参考风水的因素。 中国很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与风水是分不开的,北京城就是一座地地道道的风水之城,所以要了解风水,不能不来北京,阳宅不能不看紫禁城,阴宅不能不看十三陵,而公墓的风水,正如上面所述,不能不看位于昌平的凤凰山陵园。2006年 11月来自韩国的葬礼文化访问团到北京参观,特地前往北京昌平凤凰山陵园考察风水。 另外,墓地不能正南北,不能放在荫的地方。选墓地.首看方向.常话说得好:坐北朝南.皇帝位.坐西向东,富贵家.;次看地形.背靠高山.两面山丘.正是高椅.可为人也.面有流水.当可运财.; 选墓之忌.:一为乱坟岗.二是无林山.三是水洼地.最怕占用水稻田。、 风水中的“水” 天地辽阔,到处有山有水,到底应在何处立坟安葬呢?阴宅山水主要讲究择地安葬之道。《葬经》说:(葬都,乘生气也),意思是说立坟安葬,应该是在有生气凝聚的土地上;但是土地中流动的生气无形无象,究竟如何才能找出其凝聚之处呢? 在风水学术语中人们常见这样一句话:"入山寻水口,登穴看明堂",就是说风水师在进山寻找阴宅墓地的时候,首先要看水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同时更要注意穴前明堂的水是什么样的情况。两句话都离不开水,所以说水对于阴宅墓地的选择十分重要。充份体现了"水是山家血脉精"的道理。 风水学重视砂环水抱,因为水抱可使穴地的生气凝聚结集,而砂环则可使穴地凝聚的生气不至被风吹散,两者将为吉穴的条件,故此《葬经》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水来处叫做"天门",如果一眼望去看不见来水的源头,行话就叫"天门开",那么水去处就叫"地户",如果一眼望去看不见水流走的景象,行话就叫"地户闭"。常言说"山管人丁水管财",就是说选择墓地的时候,在墓地周围的水的好坏主宰后代的财运,而墓地周围的"砂"的好坏优劣则主宰后代人丁是否兴旺。所以如果水来之处较为豁然通阔,则预示着后代财运好,如果水去之处有层层大山拦阻,则预示后代人能守得住财,也就是财不外流之意。水的深浅也有说道,水深则预示财大,水浅则财小。水口就好象人们住家的大门口,如果水去的方向有两座高耸的大山,水从两山之间流走,这叫两山夹一水,水为财,被两山夹住就是关拦夹拱有情而不愿让财流走之意。这样的墓地属于大贵之地,后代人大富大贵。如果夹拱的山较低,这样的墓地是发科甲之地,后代人能读书当官。如果水流走的方向没有什么山来关拦夹拱,是一马平川之地,那么这样的墓地是下等之地。如果有几座山或三重五重山来关拦夹拱,发福的力量就会更大,福力也会更悠久长远。水本身没有方位的概念,不同的墓地对于同一条水来说就产生了不同的方位概念。水流只要不是斜飞直射而是弯曲环抱就是好水。在水流走的方向虽然有山来关拦,但最好要形成交锁状态为妙。从远处看这种两山关拦交锁的状态越是明显,这块地的福力就越大。如果水流走的方向显的低平宽阔,那么这块地的福力就较轻。如果在水流走的方向能有四重高山交锁在一起并且流水也和这四重山环绕相抱,连绵远去六七十里,这叫山水朝拱有情,这样的墓地必是大富大贵之地,后代子孙必出大富大贵之人;如果山水连绵远去一二十里,也属于富贵之地,后代子孙能出富贵之人;如果山水连绵远去只有一二里地,这样的地块最多是个小康之家已。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