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9163

观音菩萨佛像开光大典,如何开光观音菩萨

兴仁信息网2023-06-10 14:30:540

普陀山观音像哪一年建造的

普陀山南海观音立像始建于1996年,1997年农历六月竣工。

观音立像工程浩大,实为普陀开山以来之空前大事,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南海观音”题词,九月二十九日举行开光大典,为普陀山增添了新的人文景观,成为海天佛国的象征。“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的观音大士,是世上佛教信众的信仰核心。

普陀山是淅江省杭州湾外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春秋战国时,普陀山及附近诸岛被称为“甬东”。秦朝安期生、晋朝葛洪等人都先后来此山采药和修炼,后来均得道成仙。

汉代时,学者梅福曾来山练丹隐修,故普陀山初名梅岭山。山上长满小白华树,所以也叫小白华山。山东南紧邻一更小的岛屿,悬峙海中,称洛伽山,因此,普陀山又往往连称普陀洛伽山。

扩展资料:

“东亚海上丝绸之路”促成了普陀山观音道场。

普陀山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早在唐代就成为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交往的必经通道和泊地。至今山上仍留有高丽道头、新罗礁等历史遗迹,流传着韩国民族英雄张保皋等事迹。

开山鼻祖慧锷大师当年舟触暗礁而船不能前,有人说就是今天普陀山南天门外的新罗礁(因唐时韩国商船队长过此礁而得名,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王连胜考证之)。

正是这个新罗礁,见证了唐朝时中国与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之间活跃的海上商贸往来;也正是这些数不尽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才会有慧锷等高僧入唐求法而从五台山带来了如此一尊将光耀千秋的“不肯去观音”留在了普陀山,从而造就了普陀山观音道场。

事实上,佛教传入中国不断汉化的路径有两条,一条是陆路,一条是海路。虽然主要以前者为主,但“海上丝绸之路”对佛教的传播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观音信仰的传播,由于海商必须长期与大海打交道,安全自然第一,最惧怕的莫过于遇上海难而人财两空。

既然海上保护神观世音菩萨能“令诸众生,大风不漂,水不能溺”(《妙法莲花经·普门品》),自然会成为他们信仰、供奉的对象。

据元盛熙明《补陀洛迦山传》记载:“海东诸夷,如三韩、日本、扶桑、占城、渤海,数百国雄商巨舶,由此取道放洋,凡遇风波寇盗,望山归命,即得消散”。

许多海商及入唐求学修行的外国船只,常到普陀山躲避风浪、烧香拜菩萨,祈祷航程平安。这些因素,为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陀山南海观音立像

求南宫普彤塔寺简介

求南宫普彤塔寺简介

普彤塔寺位于南宫市城西北1.5公里处,坐落在旧城村东北侧,东经115°21′19〃,北纬37°22′07〃,海拔28米。东、北面临南宫湖(群英湖)。这里湖水清辙,环境幽雅,景色迷人。彤塔凌云就是对中国第一佛塔寺――普彤塔、普彤寺景貌的概括,古为南宫十景之一。

据史料记载,普彤寺建于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比著名的河南洛阳白马寺早建一年。普彤塔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永平十五年正月十五日落成,比洛阳白马寺塔还早建成两年,堪称“中国第一佛塔”。1982年,普彤塔被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彤塔是由印度三藏法师摄摩腾和印度天竺学者之师竺法兰二人主持建造的。据《后汉书》记载:“世传明帝夜寐南宫,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金色’。帝于是谴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象焉。”《高僧传•卷一》记载:“明帝刘庄永平中,谴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往西域天竺寻求佛法。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带——笔者注)遇摄摩腾、竺法兰,邀二人来中国……”据明、清版《南宫县志》记载,因汉明帝刘庄随其父光武帝刘秀被王郎追杀,急渡滹沱河,至南宫遇大风雨,引车在一空舍躲避,对灶燎衣、吃饭歇息,逃脱了王郎追杀,刘秀言此地为风水宝地,后人在空舍处立亭曰“大风亭”。相传,摄摩腾和竺法兰在赴洛阳途中,明帝刘庄命其在南宫大风亭附近修建佛塔。

在风侵雨袭的漫长岁月中,普彤塔先后经历了八次较大的修葺。分别在魏(三国)太和四年(公元230年)、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宋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和中华人民成立后的1984年、1992年。

1966年邢台大地震,普彤塔塔身受到损坏,塔顶震掉铜佛三尊,均为红铜质菩萨像,系明嘉靖十五年修塔时所铸。最大的一尊是观音菩萨,佛像背刻铭文:“汉永平十年正月十五日,摄摩腾竺法兰建,至太和四年正月初五日,海和尚重修,至嘉靖十五年七月十五日青江、青海主持重修……”铭文对建塔、重修年代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1992年,弘川法师在重建普彤寺的施工中,又发现了清光绪十一年《重修普彤塔庙碑记》,碑文为“南邑之有普彤塔也,建自汉明帝永平十年,至唐贞观四年,大耳禅师重修建,基周三十二武,高十仞,为本邑十景之一,由来旧矣……”

此塔为八角实心砖塔,共9级,塔高33米,底层直径5米,塔身每级出檐,檐下翘置斗拱。塔的须弥座正南面,有一门洞,直到塔心,塔心下有一砖井,井之东、西、北三面之上分坐石佛三尊。这种佛龛营造方式实属罕见。该塔在建筑风格上有不少独到之处,为研究我国佛教建筑艺术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塔名取“普彤”二字,源自佛经《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所释:“普以周普为义”。佛学“普度”指大慈大悲,普度众生。“彤”为朱色。东汉时,娘娘住的皇宫涂朱色,称“彤庭”。此塔后寺内供奉着观音菩萨,塔身及寺均为朱色,故取“彤”字。因而此塔取名“普彤塔”,塔后寺称“普彤寺”。普彤寺后毁于战火之中,现今寺院为1996年9月重建而成。

圣地必有名刹,道场凝聚佛缘。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尊佛热情得到了充分释放,1992年南宫市人民尊重群众意愿批准同意了省佛协再建名刹,修复中国第一寺――普彤寺的提议。1992年10月由被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誉为“中国第一爱国僧人”的弘川法师任普彤寺住持。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普彤寺于1996年9月基本竣工,并于9月26日举行了落成暨佛像开光大典。中国佛协副会长、河北省佛协会长净慧法师在庆典致辞别指出:“我想强调一点,这个寺应该说是佛教东来的第一寺,因为这个寺比白马寺还早一年。这么多年我们没有宣传这个历史事实,因为规模还没有起来。现在这个地方规模已具,四众云集,管理正常,在这里我们可以郑重地向各界宣布:中国真正的第一寺是在河北省南宫市,也就是我们的普彤寺。”

为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中国第一塔寺品牌,发展旅游事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2007年11月23-25日,南宫市与河北师大、河北省佛协联合举办了中印文化使者摄摩腾、竺法兰驻锡南宫肇建普彤塔寺1940周年大型纪念研讨活动,国家宗教事务局副齐晓飞、河北省民族宗教厅厅长张保岩等20多位省市领导,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黄心川、黄夏年、武汉大学麻天祥及河北师大、山东师大等国内佛教和历史文化界知名专家学者30多人,以及中国佛教协会、河北省佛教协会和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等名山古刹的高僧50多人,当地及周围县市1万余人参加了开幕式,与会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佛教界人士参加了研讨,参观了普彤塔上的铜佛像和近年来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汉白玉佛像展览,观看了普彤塔寺专题录像片,仔细查阅了相关历史资料,并按照“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原则,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结合南宫大量佛教历史文物,引经据典,各抒己见,对普彤塔寺的渊源及南宫在中国佛教传播历程中的地位和影响进行了深入研讨,最终形成一致意见,确立了普彤塔寺为中国第一塔、中国第一寺的历史地位。南宫普彤塔寺璀璨的历史文化正如出尘之珠绽然闪耀,南宫乐土圣地日益焕发眩目的光彩。

请观音菩萨回家后有什么礼仪要做的吗

就是每月初一 十五 烧香摆供就行 水果 瓶装水等等

瓶装水 不用打开 可以放半年一换就行 红茶、绿茶都行 !!这样干净 神佛都可以受用的!!就像水果不用打皮的!!西瓜、桔子都是这样一样供养 一样可以受用到的!!

中国最早的塔是什么塔?

中国最早的塔———普彤塔

河北省南宫市有座举世闻名的佛塔———普彤塔 ,它坐落在南宫市普彤寺内,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永平十五年正月十五落成,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比河南洛阳白马寺塔还早建一年。

据《后汉书》记载:“世传明帝夜寐南宫,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谴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象焉。”《高僧传》卷一记载:“明帝刘庄永平中,谴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往西域天竺寻求佛法。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摄摩腾、竺法兰,邀二人来中国……”相传,建佛塔选址南宫城内,是因汉明帝刘庄随其父光武帝刘秀被王莽追杀曾在南宫驻跸并在大风亭下,对灶燎衣、吃饭歇息。刘秀言此地是风水宝地。摄摩腾和竺法兰在回洛阳途中,明帝刘庄命其在南宫大风亭附近修建佛塔。

此塔为八角实心砖塔,共9级,塔高33米,底层直径5米,塔身每级出檐,檐下翘置斗拱。塔的须弥座正南面,有一门洞,直至塔心,塔心下有一砖井,砖井东、西、北三面之上分坐石佛3尊,这种佛龛营造方式,实属罕见。在风雨剥蚀的漫长岁月中,普彤塔经过魏(三国)、唐、宋等各朝的重修、维修。明嘉靖十五年维修时筹集资金甚多,动工规模较大,按明代建筑风格修塔一新。1966年邢台地震,塔顶震掉铜佛3尊,均为红铜质菩萨像,最大的一尊是观音菩萨,高41厘米,重8.25公斤,观音菩萨安详地坐于“海天佛国”(东海小岛普陀山)海岸,手扶佛经、口念经语、衣着佛珠、一足蹬着海岸,足下蹬莲,一足伸向海水,水中生莲一株,海水波涛滚滚,上浮海马、鱼、海螺等海生动物和佛经、元宝等物,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庄严形象栩栩如生。背部刻有铭文:“永平十五年正月十五日摩腾建竺法兰大耳三藏公至太和四年正月初五日海和尚重修至嘉靖十五年七月十五日重建……”

塔名取“普彤”二字源自于佛经《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解释:“普以周普为义”。佛学“普渡”指大慈大悲,普渡众生。“彤”为朱色。东汉时,娘娘住的皇宫涂朱色,叫“彤庭”,因为塔后普彤寺内供奉着菩萨,塔身及寺均为朱色,故取“彤”字,所以塔取名“普彤塔”。

怎么贡观音菩萨?怎么请?

没什么忌讳,重要的是真诚心,恭敬心,挑自己喜欢的佛像,喜欢就是有缘,双手抱佛像,要是开光的话一定要去寺院,其实开光也是表法的意思,是开众生的心灵之光,重在心。

观音菩萨没开光可摆放或供奉吗?有何忌讳?如何送神?

佛门里塑造佛像的福德很大。佛像建造好了,为什麽要举行「开光」

?一定要跟大众解释清楚,现代人把开光都搞错,搞颠倒了。

现在是请一位法师替佛开光,要不为这尊佛像开光,佛像就不灵。

国内外很多同修家里请了新佛像,请我去开光,我不答应。

拜我好了,我比他灵。我叫他灵就灵,叫他不灵就不灵,你不拜我,

还去拜他,那不颠倒!这是很严重的错误观念。

「开光」是为供养佛像的人,说明塑造这尊佛像、

供养这尊佛的真正意义。藉这尊佛像开启自己的自性光明,

是佛像为我们开光,不是我们替佛像开光,现在颠倒了。

应当是把供养佛像的真正意义、真正的好处说明清楚,

丝毫都没有。像我们供奉释迦牟尼佛,最重要的有两个意义:

第一是报恩。像平常百姓家里供奉祖先牌位,是报恩的意思,

是慎终追远。远祖我们都念念不忘,都尊敬在心,

眼前的父母那有不孝顺的道理。这样祖先牌位的功德就大了,

意义在「教孝劝孝」。我们供养释迦牟尼佛,他是佛教创始人,

供养第一位老师,是尊师重道。最早的老师,我们对他恭敬,

念念不忘,眼前指导我们的老师,那有不尊敬的道理。

这就晓得供养祖先牌位是「教孝」,供养佛的形像是教我们「

尊师重道」,是这个意思,绝不。

佛菩萨形像除了教我们尊师重道之外,还有一个要紧的意思是「

见贤思齐」。他成佛了,我为什麽不成佛?他是我们的模范,

是我们的榜样,我要跟他学,要学得跟他一样。他成菩萨,

我也能成菩萨;他成佛,我也能成佛。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