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5033

开光居士代表讲话,给佛像开光都需要什么东西

兴仁信息网2023-06-26 00:41:440

在家居士怎样请佛像,供佛像,立佛堂

在家居士怎样请佛像、供佛像、立佛堂?

佛教认为,供奉和礼拜佛像,会产生和积累很多功德,在佛像前观想佛的庄严以及佛教教义的深奥玄妙,从而进入禅思的境界,能够有利于宗教的修习实践。

当您想请一尊佛菩萨像来供奉时,心里一定会有疑问:该请哪一尊呢?请什么样的呢?是不是要找人算一算呢?在这里告诉您,十方三世无如佛!佛菩萨都是已经证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圣人,只要您诚心礼拜,清净供奉任何一尊佛菩萨像,都会获得三宝的慈悲垂护,具有无量的功德,从而消除宿世的业障,带来平安好运。不可以去轻信“大仙”们给您算的你要请什么菩萨什么佛,然后给您开光,收取费用,那是极不如法的!在这里提醒大家,不要去做没有意义又浪费钱财的事情。

当您发心供奉佛像的时候,可以很自然地到法物流通处或者佛教用品店里,去选一尊自己喜欢的,投缘的佛菩萨像回来供奉,不论大小,不论材质,不论形态,站像,坐像,卧像都可,只要您喜欢中意,就说明您和他们有大缘分,请回去供奉便会福德无量!

我们应如何供奉佛菩萨造像呢?佛教对如何供奉佛菩萨造像并无太苛刻的要求,只要您做到“三净”(清净,安静,恭敬)即可。至于供奉的方位,可以按照居家环境的方便来供奉,佛教经典里并无记载像我们民间流传所说的那样,坐东朝西坐南朝北,因为十方三世都有佛在,方位并不重要。当然,您供奉的地方一定要宽敞,洁净,客厅书房都可以,不可将佛像安置在厨房卫生间等污浊的地方。如果您居家环境有限,亦可以将佛像供奉在卧室,但一定要保持清净,睡觉时要将佛像用布遮起为好。千万不要在佛像前杀生,吃荤,饮酒。当然,您要是能做到在任何时候都持受五戒的话(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那么您将会远离一切厄运,拥有无边的福德!

老实说,所有学佛的人,必都是有宿根和善缘的,今天的因地菩萨,未来便可早证佛果。我们既是未来的佛,我们信自己,礼自己,成就(所得的好处)无一不属于自己,多拜忏,多礼佛,是非常合算的,《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舍一得万报。”何乐而不为呢?在此,祁愿所有善知识,正知护念,福慧双修,功德无量!

供佛的意义

一,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恭敬心,这一点很重要!恭敬心是性德的表现,课诵本里面诸位常念到“一切恭敬”,佛菩萨对人、对事、对物都是至诚恭敬!我们对人对事对物是不是至诚恭敬?

二,是报恩。佛是我们第一个老师,我们今天能够得到佛法殊胜的利益,我们不要忘了根本的老师。所以我们供佛,不是把他当神看待,而是把他当作老师看待。我一看到佛像,我要觉悟,我要向佛学习!

如何供佛?

第一:要放在高而干净的地方,不能放在卧室过道厨房阳台等不敬不净之处。有一份恭敬,一分收获十分恭敬十分收获。

第二:上香一支或三支。(尽量请好香,质量好,其味有益身体健康,对空气也好,可请檀香等)

第三:清水一杯。(可用带盖的杯子,干净,也避免了小虫飞入,可以去佛店找。)

水,第二天可以饮用。(不可以直接用嘴贴近供具饮用,需将水倒入自己的水杯中)

第四:可以香花供果(水果,干果)千万不能供酒荤。

第五:如果条件不允许,一定要放在卧室的,请用黄色的或者红色的净布遮盖。

第六:清洗的时候一定要用清水和净布。

在家居士如何设佛坛?

这是常常被人问起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家学佛需要设置佛堂吗?如果需要,又应如何设置?

这要看各人的情况而定。如果住处很小,或者住在公家宿舍,与同事、同学等共住一室以及同住一栋房子,当然有所不便,那只有在定时课诵之际,暂以佛经代表佛像,放在相当的位置,不必设置香炉、烛台,也不必供水、供花、烧香,仅在课诵前後,问讯、礼拜,以表示虔诚、恭敬即可。倘若同住的室友和舍友,大家都信佛,当然可以设置共同的佛坛或佛堂,如果仅是自己一人虔诚学佛,则不可由于表现特殊,强设佛坛,而招惹大众的怨愤。

如果全家之中,仅自己一人学佛,也当比照住在公家宿舍的办法,否则会引起家庭的口角。不要由在学佛,而使家人对佛教产生恶感、嗔嫌。如果全家信佛、学佛,或者你是家长,或夫妇共同学佛,而家中尚有裕余的空间或裕余的房间,最好能够设置佛坛或佛堂。

如果设置佛坛,应该选择客厅的正位,也就是主人所坐位置的方向,佛像背後不可临窗,应当面对门窗,阳光充足,使人进门便可一目了然。佛坛是家庭的中心,要能产生安定力和安全感的作用。至于地理师所定的方位可以作为参考,但也不必拘泥、。只要不把佛像面对厕所、炉灶或直接面对自己的卧床就好。在设立佛堂时,应选择一间静室,不是小孩、猫狗嬉戏出入之处;也不是会客、谈笑、宴饮之处,而只是用于礼诵、禅修,不作其他用途。如果家中原供有关公、妈祖、土地、祖先等神像、神主牌时,不可由于信佛、学佛而把他们立即废除,应该逐步进行。先将佛菩萨圣像安在正位,其他神像祖牌置于两旁,不必另设香案、烛台。因为一切善神、祖先都会护持三宝且亲近三宝,供设佛菩萨圣像之後,他们也能成为三宝弟子,得到佛法的利益。等到下次迁移佛坛和佛堂之时,便可把原先的神像视为古物而予以保藏。

至于祖牌可以移置在寺院的往生堂,家中并不需供奉。如果仍要供奉,则可置于佛像之下首或另移他处,改以较佛坛为小的祖坛,单独供奉。例如寺院规模较大者,都会另设有往生堂,专供往生牌;寺院规模较小者,即以大殿佛坛的两侧供置长生牌和往生牌。如此,既能对祖先表示慎终追远的孝思,也能显出对佛菩萨的崇高信仰,而此崇高信仰有别於慎终追远的孝思。

家庭供奉佛菩萨圣像,不需太多、太杂、太乱。可以—佛代表万佛,以—菩萨代表一切佛菩萨。一般的家庭多半是供奉观音菩萨、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任择其一即可。如果巳经有了佛与菩萨的圣像,则置佛像在正中或后上方,菩萨像在两侧或在前下方,务必要使佛突出,以显其尊贵。圣像的大小尺寸,应该和佛坛、佛堂的空间位置比例相称,不可太大或太小。如果圣像很小,且是以七宝所成,则可以雕刻多重的佛龛来衬托出佛像的伟大。

请购了佛菩萨的圣像之後,一般人大多崇尚举行开光仪式。以佛教的观点而言,开光仪式并不一定是必须之举。因为佛菩萨像只是用来当作修行的工具,佛菩萨的感应在,而以圣像作为致敬的对象,若无圣像,便无可作为礼拜、供养和恭敬的对象。通过类此的修行后,便能得到修行的利益和佛菩萨的感应,但最重要的是在于信心、虔敬心、恭敬心的感发,不在于圣像本身。所以,圣像是否开光并不重要。(未开光的佛像有被鬼灵进驻的风险,所以佛像最好还是请具德上师如法装藏开光)

在释迦世尊住世的时候,因为佛去忉利天为母说法三个月,人间的弟子们思念佛陀,所以,为其塑了像来供养,其中也没有见到有关开光的记载。到后世,乃以经、像、法物、塔、寺等,代表着佛的住世、化世。不过隆重的仪式能使更多人起敬生信,所以後来渐渐地有了各种各样的供养仪式,而开光就是其中的仪式之一。

因此,迄今,各寺院若新塑佛像,也都集合信众举行开光仪式。这犹如学校开学、公司行号开幕、建筑物落成时所举行的开幕剪彩等仪式一般,是为了慎重地向大众宣告,所以举行仪式。

至于个人在家庭供养佛菩萨的圣像时,并不需要昭告社会大众,所以也不一定需要举行开光仪式,只要以虔诚心、恭敬心将圣像安置供奉,然后以香、花、水果等供品供养,日日不辍,使其保持新鲜、整齐、清洁,就能显出圣像所在的神圣气氛,借此以引发修行者的道心。

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所燃的香,以精细、清香为原则,家庭佛堂一次以一炷香为宜,不要大把地燃烧香烛,以免造成室内空气的混浊。香类以自然的檀香、沈香为佳品,不宜用化学香料或动物香料调制的线香、棒香。现代家庭的佛堂,可以电灯代替蜡烛,且应常常清理供桌、香炉、烛台,换新供品,至少该保持没有灰尘或枯萎腐烂的花果食物。每天最好应该有定时的早晚课诵,至少早晚也须烧香、供水。外出之前,到家之时,也当先在佛前礼拜,以表示感谢、恭敬、系念之心。

你好;全堂佛20尊,请问,全堂仙哪?

全堂仙分为两种:一种保家仙,以胡三太爷,胡三太奶;黄三太爷,黄三太奶为主;辅以蛇仙。另一种是出马仙家,讲求四梁八柱,一般四蛇四蟒,八胡八黄算是最正统的坐堂,有的百八十位的,乱且不说,仙堂嘈杂,属于走堂仙或者串堂仙。至于什么名字,就凭出马者来叫,这个不一定。

妙祥法师:在家居士怎样守五戒

在家人首先要三皈依,在这个条件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持五戒。五戒就是杀、盗、yin、妄、酒。杀,就是说一切有情众生皆不可杀,包括人不能杀,众生不能杀,包括大连的“海虹”也不能杀,一切众生都不能杀。不管它是怎么被我们需要,甚至用了它可以保证我们的生命,我们也不能杀,一定要戒杀。 包括杀生的因缘不能做,像这种杀生的工作等等,都不能做。杀生的因缘,包括我们的事业,杀生的业力,和这的缘分,包括赞叹杀生的这些事项,鼓励杀生呀,这都不能做。杀因、杀业、杀法、杀缘,这都不能做,一切都不能做。不光这个杀生不能做,包括假杀也不能做。什么叫假杀?就是比如我们现在有一种吃的素食,素食里有什么“肉肠”啊,就是素食肠、素食鸡、素食鸭子等等,都不能吃的。这是你的杀心未断,所以也不能用。包括含动物成分的药也不能吃,这个是很可怕的。只要是和它有这个缘,杀缘,你都会受其果报。所以说在家持这个不杀戒,是很好的,很殊胜的。坚决不杀,宁死不杀。为什么宁死不杀?如果我今天得病了,吃这个中药,中药有一种以众生的肉合成的药。我吃了以后病就能好,这叫吃药破戒,我也不去吃。我宁可采取别的方法来治疗,哪怕它慢,慢就慢。慢一年,我遭一年罪,就能少杀一个众生或者无量众生。今天给我这个机会太好了,我一定在这里偿还其债。为什么有病?就是过去杀生所得来的病,吃肉得来的病,我不能再继续造业了。这么去做你才能守住这个不杀戒。包括起心动念都要控制,如果起心动念了怎么办?要忏悔的。还有这个盗戒。这个盗戒啊,在世间最容易犯,特别是现在。过去在文化大革命前好一些,那时人比较老实一些,谁也不敢去拿公家的东西。文化大革命期间你要拿东西,他也要被批斗,是不是?现在不是了,现在是一种沾沾自喜,甚至大家说你这人有本领,所以这是很可怕一件事情。这个盗戒在佛法里是很重的,我们在家人一定不要盗,宁可穷死饿死也不要盗。说我今天没有饭吃,这有个萝卜,我如果把这个萝卜偷走了,今天中午我就能饱。作为我们来讲,宁可饿着,也不能拿这个萝卜,这个都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能盗。有人说,你看厂子都要huang了,那些厂长啊,还有一些的人等等,都把厂子搬家里去了。他搬了那么多,那我搬一点也不行吗?他是他,你是你,我们是佛的弟子,所以说我们不能动,一张纸、一针、一草,不能动。过去有这么个事情,也就是讲我吧!这是刚学佛的时候,那时候在医院工作,有一天值班。院长派个人来取点药,要急于外出。一般要点药在医院来讲还是可以的,那时候条件比较松。因为学佛了就不能做这个事情,我就拒绝了。拒绝以后,他一看非常生气:“院长要药你也不给!”最后说:“那么的吧!我借点药。”我说:“借也不行。”当时我已经做好了一个什么准备?就是说你开除我,我也不会违反原则去做的。后来旁边收款处的人看着我,他就说:“你不要跟他去要药,我给你点药,我这里自个有点。你不能跟他要药,别人实在跟他要,他躲不过去的时候,或是跟他借药不还的时候,他把工资钱都还在这里了。所以你千万别跟他要,你有什么难处,你找我。”他就把这个事情给解围过去了。就是说你想持戒,就得做好了被开除的准备,要不你这个戒就不好持的。世间是很危险的,心里得有准备,一个是准备用自己的钱来补偿这部分,第二个就是宁舍工作不犯盗。就是你拿钱也必须在不犯盗的基础上,你才能拿钱的,不是先盗后补的,这个也得很注意的。所以说我们坚决不盗。只有坚决不盗,你才能往前修行;你要是坚决不盗,我想你很快就要出家了,因为世间你也呆不了了。另外你的心、因缘已经成熟。这是讲到盗。第三个讲到yin欲。yin欲,在世间上这是个最大的祸根。有了yin欲,就有了家。家,就是代表yin欲的意思。所以说,有了男女,就有了生死。为什么不成道?就是有了这个yin欲的关系。佛给开了方便——在家居士不能邪yin,我们坚决地不能搞xie yin。实际上有的人受了菩萨戒,在菩萨戒严格来讲是断正yin的,不是在家人有了正yin,就可以真正地称为菩萨,菩萨是不允许有yin欲的。现在有一个叫“在家菩萨戒”,那只是一个方便戒,真正想做菩萨一定要清净的,连正yin也是不允许有的。虽然开了这种方便,我们应该知道这里利弊的关系。对这个yin欲,包括我们的身口意的行为,都应该注意的。包括凡是yin欲的书、录像,一概不能看,这yin欲的话不能讲。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干什么来了呢?是修行来了。不管男的女的,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为了修行。人生就是修行的过程,人生并不是生儿育女、成家立业来了。是人来到这个世界糊涂了,他不知道他的任务和他的愿望,逐渐地被这个男女相所骗,所以,成立一个家庭,发生了yin欲的行为。就离不开这个世界了,不能了脱生死,也不能往前走了。所以说yin欲不断,佛法是不可能成就的,想成佛必须断。在家居士一步一步来,先断邪yin。如果有条件了,一定要断正yin,在家人也可以断正yin。有很多独身的或是夫妻俩虽然在一起生活,就像我刚才讲的,都是道友的关系,这样互相帮助。另外,这里呢,千万不要给人做媒啊,劝人结婚,这都是去称赞yin欲的行为。特别是有很多的居士,年龄比较大,自己有儿女,当你儿女如果要出家的话,你千万赞成;他要独身的话,你也赞成,千万不要去劝他结婚,去堕落这个火坑里。这个火坑,那是你永远还不清的债。讲一个例子。头一段时间,有个居士,他有个小孩。小孩就老哭。是刚出生几个月,是几岁,我记不清楚了,可能最多不超过三四岁。就是每一天到那个时间就哭,看病也看不好,找大仙也治不好,劝也劝不好,到时间就哭。后来,他的姥姥来问我说:“师父!这个问题你看怎么办?”我说:“你跟他讲……”她说:“我跟他讲话,他不见得能听得懂。”我说:“你不要怕,你就跟他讲,说你不要哭,你不有愿望吗?你想来到这个娑婆世界出家。你长大了,我同意你出家。”她半信半疑就回去了。头一天晚上跟这孩子说了,从第二天一直到现在,这孩子再也不哭了。这就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人来这个世界是来修行的。我们来这个世界是有任务的,是修行的,但是我们都忘了。千万不能duo落yin欲里去,一duo落yin欲,就忘掉了修行。yin欲不断,生死不断。这是yin欲戒。再一个妄语戒。我们多生的习性,为了利益的关系,造成了很多的妄语,所以说这个妄语是很重的。有时候我们张口就妄语,早晨见面,人问你吃饭没有?你张口就说吃了或没吃,本来没吃你说吃了,吃了你说没吃。有时候怕上你们家吃饭,你可能就说吃了,他就不上你们家吃了。不管怎么说,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养成习惯,张口就妄语。所以说妄语心地不真。为什么我们很多的修行人不成道?老埋怨佛菩萨也不现前?人都说佛菩萨加持我们,佛菩萨现前能消我们的业障。为什么佛菩萨不现前?不是佛菩萨不现前,虽然你做了很多的努力,因为你的妄语变成“大海”,把佛菩萨这个救你的船给隔开了,把佛菩萨给隔开了,把你自己和佛菩萨隔开了。他想救你,你上不了船。所以说不能妄语,包括方便妄语也是不可以的。包括你家的亲人,如果谁有病了,你怕这个人知道,想去妄语,那也是不行的。说世间法我不这么说,他可能负担很重,或产生更大的痛苦。那是你的事情。你想成佛,你犯了妄语戒,就和佛菩萨远离了。有的人虽然大妄语不犯,小妄语不断。他不知道它的危害,还以为自己方便妄语可以成佛呢,以为是他的方便,实际上是错的。小妄语都不能见佛,何况大妄语?有的人没证果说证果了,没证到罗汉说证到罗汉了,鬼没来硬说鬼来了,说哪个菩萨来了,这样人犯大妄语,将来要duo落地狱。所以说非常可怕的。包括暗示,人说:“你证没证果?”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我这有个苹果。”那也犯妄语,也要堕落的,这都是不允许的,所以千万不能妄语。在世间来讲,也叫言而有信。过去我给大家讲过,这个妄语啊,不能随便讲,有时候随便讲了会遭罪的。讲个例子,过去我在盖县修行的时候,有一天下山去挑倭瓜,挑了一担倭瓜准备往山上去。走到村子中间,有人顺便就打招呼,说:“你一直往山上挑啊?”我说:“嗯。”他走了我就合计:他说一直往山上挑,将近二三里路呢,我这一担倭瓜能一直挑到山上吗?我一回头,他早就走远了,我想跟他解释这句话的机会也没有了。话已经形成了,怎么办?那没办法,那一直往上挑吧!谁让你说来着。(编者注:倭瓜又称南瓜、金瓜。)我只是答应人一个“嗯”,也可以说只是一个字,只好往上挑。因为这一筐也是很沉啊!挑到半道,还没爬山呢,就累了,怎么办?放下担子想休息一会,因为我答应是一直挑到山上,你不能离开肩,离开肩就不叫一直挑。既然不能妄语,咬牙挺着,怎么办?就是一个腿一个腿互换着歇,这个腿蜷起来先歇一会,歇完了再把那个腿蜷起来歇一会,担子从这个肩膀挪到那个肩膀上去歇,就这样往前挑。挑到山上,又愁了,这个山到山尖才叫山上哪!你这房子在中间呢,你不能挑到山尖再挑回来吧?所以这个话没说明白。这怎么办?最后决定,我过不去就算为止了。到房子跟前,因为你房子周围还有道呢,就还能过去。还是把这担子挑到屋里去吧!挑到屋里碰到墙,这实在是过不去了,这个担子才放下。你看看,你想不妄语,随便答应一句,这就是平时妄语的习性,你就得付出这么多的辛苦,才能达到不妄语的地步。所以说,想不妄语,要付出很多代价的。特别是居士在买菜的时候,更不能妄语。比如说买菜讲价钱。现在为什么小贩都撒谎?其中,就是因为买菜人不断地逼着他妄语。因为我们有个贪便宜心,本来这个菜,就值一毛钱,你非要给他七分八分,逼着他就得卖一毛二,或者增加多少钱来提高价钱。等你讲的价钱,去掉你贪心的那一部分,他也就达到他原先的目的了。所以说,这种妄语是你给造成的。我们做为佛弟子,一定要加小心,不要给别人造成妄语。你给别人造成妄语,和你妄语有同样的罪业。特别是有的居士,手里戴着念珠,到人家卖菜的地方,左挑右挑。人一瞅你的手腕子,一看这佛弟子挑菜来了,把好的全挑走了,把坏的全留下了。你想想,你坏的给别人,自己吃好的,你这种的思想,买回家的菜,只是一付毒药。如果说你能够不挑好的,把坏的挑到自己那里,把好的留给别人;或是不分别,遇好就是好的,遇坏就是坏的,好坏混杂也行,我就这么样,有什么算什么;或是本来这个价钱稍高一点,但我也认可了,不造成对方的妄语;甚至也不看秤。当你买到一斤豆角,回家要称的时候,可能剩半斤了,但这半斤豆角是一付良药,它的价值千金,什么病都治。老人吃了他会健康,小孩吃了聪明有智慧,有病人可以消业。如果你要贪心,你买的这一斤菜,回去吃了就会中毒,谁吃谁中毒。甚至,你剩的这个菜混到别的菜里,别的菜也变成毒药。所以说,很可怕。我们在世间要学会不妄语,你才能得到真正的药。不妄语是药,治疗我们的贪心,能使我们早解脱。不妄语与实相相应,因为佛是不妄语者。所以我们应该跟佛学,不妄语。第五个,酒。酒虽然非性罪,但它是遮戒。因为喝酒以后,会造成人大脑的混乱,定力失去了,做事没有方向,很容易犯戒的,所以不能喝酒。我们做佛弟子要修清净的,喝酒就不清净了,所以说,佛弟子不能喝酒。酒的害处是很多的,大家都知道。佛经讲,如果你给别人喝酒,递一个空酒杯,会五百世没有手的。像蚯蚓啦之类的,它都没有手,就会这样。何况你自己饮呢?做为佛弟子,想做菩萨讲修行,一定要远离的。不只是平时不喝酒,你就亲戚朋友、生意场上,我也不喝。沈阳有个王居士,在厂子可能也负点责任。有时候,对方要找他喝酒,他不去。遇到实在脱离不开的朋友的时候,有人劝他喝酒,他就说:“我已经发愿了,如果我要喝上一口酒,出去就被车轧死。”大家一听,他发了这样的誓愿,谁也不敢逼他了。这也是办法之一。要想断酒,必须下大决心。我们周围的因缘,如果你不下决心,你周围的因缘,就是冤亲债主,就拉你下地狱;如果你要决心下大了,马上他就变为菩萨,来助你成道的,助你增加功德和定力。我们从五戒开始持起,每条戒律都有很多的说头。但有一点,你必须有决心宁可舍去一切财产,舍去工作,包括舍去亲属朋友的友情,来完成这个戒律。你不下宁死不犯戒的决心,恐怕这个戒持得不那么真实,不那么彻底。只有下这个决心,才能转化这个业力,才能把戒持好的。否则的话,说我们可以方便持戒,但我想,最后恐怕还不行。因为它的违缘不由你控制啊,不是我们想怎么地就怎么地,它是生死之搏,敌我相争,那是很厉害的。不是你胜它败,就是你败它胜。所以说,我们在这里只能打胜仗。胜仗是吃亏了,但是人吃亏了天不亏你,天不会亏你的。持戒一定要有决心,肯定能成道。最起码我们做一个真正的佛子,问心无愧。 庄严佛网,利乐有情,欢迎护持江浙佛教网:

请问居士如何跟出家师父讲话

1、不亢不卑;

2、尊重有加;

3、实事求是;

4、多听开示,少言无明;

5、心存疑惑,三思后可以请法师开示;

6、随缘、自然;也就是了。

请问佛教中开光是什么意思啊?

开光,又称开光明、开眼、开明,就是新佛像、佛画完成想置于佛殿、佛室时,所举行替佛开眼的仪式。《禅林象器》上说:“凡新造佛祖神天像者,诸宗师家,立地数语,作笔点势,直点开他金刚正眼,此为开眼佛事,又名开水明。”在佛教中,经过开光中的佛像具有宗教意义上的神圣性,受到佛教徒的顶礼膜拜。

开光时,将佛像安好,先诵经及咒语,奉请佛菩萨安座,然后才请高僧为佛像开光说法,《黑谷灯语录》中说:“开眼者,本是佛匠雕开眼,是事开眼;次僧家诵佛眼真言,诵大日真言,而成就佛一切功德,此谓开眼也。”其实开光就是为佛像举行一种说法的仪式,其具体的仪式如下:主法者先拿新毛巾向佛像做一个擦佛像的动作,说一首偈语,赞颂佛菩萨的功德,此谓开眼也。其次再用镜子向佛像正面对照,说几句寺院、佛像完成的因缘;然后主法者拿起朱砂笔,再说一首偈语,然后将朱砂笔向佛眼的方向作一个“点”的动作,大喊一声“开”,经过如上的一番仪式,开光才算完成了。

开光时,由于佛菩萨的功德不,所以主法者所说的法也有所不同,并且主法者常常会提到为佛像开“六通”,即眼通、耳通、鼻通、舌通、身通、意通,让佛像具有六种神通,点眼眼通,真见无所不见;点耳耳通,妙闻遍及十方;点鼻鼻通,普嗅法界诸香;点舌舌通,演说妙法无穷;点身身通,分身尘尘刹刹;点意意通,能鉴三世群机。

开光法会的仪规最早见于北宋太平兴国五(980),北印度乌填曩国传法大师施护在开封太平兴国寺译经院译出的《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规经》。该经指出,佛像塑画雕造完成后,就要举行安像庆赞活动。首先选择吉日良辰和结界胜地,其次在此处设置伴盖、幢幡、香花、水果、灯明等佛供,接着由身著庄严如法的阿诸梨起身入佛堂安像,并同弟子们一心观想如来一切圆满之相。然后合掌作礼,瞻仰圣容,以净香花等供于佛前。再是入定心,离疑念,诵咒三遍,请一切佛安住于此,受此香花、灯、果、饮食等供养。复次,安置佛像坐西向东,并用黄布覆盖。阿诸梨作观想佛如一聚火,如来真身诸相圆满,然后以奄阿牛三字安于佛之身上。把“奄”字安于顶上、“阿”字安于口上、“牛”字安于心上。若是金、石、铜等佛像,就要涂上香油,用草刷子刷干净,然后用歌舞妓乐赞颂,僧人复颂香油真言。再用盛满香水和五宝五药花果的净瓶,灌浴佛像,僧众齐诵偈赞,并作歌舞妓乐。若是画像,要用镜子照之,再以前述五种净火涂于镜,沐浴镜中影像。再依次吟诵著衣真言、安耳真言、安发髻真言、安指甲真言、安此须真言、献涂香真言、安庄严真言等等,然后依灌顶仪规将佛像置入曼荼罗,诵本尊真言三遍。一切供养仪具足后,开眼师用笔作点姿势,这是为佛像开眼之光明,再诵开眼光真言三遍。

这时,佛像即已开光。诵完开眼光真言后,令施主入曼荼罗,齐诵护摩真言、增寿真言、息灾增益真言,使众生普获吉祥。这时,阿诸梨即教化施主结缘,施利增福,金银财帛等随布施。复次,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施以财物,令福德更具圆满。曼荼罗之内所供财物,必须都归阿诸梨,其他人不得享用。当这套仪规全部完成后,即可收坛。这是密宗的开光。

佛教中任何仪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义,开光也不例外。我们众生从无始以来,受到无明尘垢的污染,而不能彻见诸法的真理,所以需要开发我们内具的智慧。如神秀禅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所以,在开光仪式中,主法者拿起毛巾向佛像作拂尘的动作,这是表示要拂去我们众生心地上的垢尘;然后再用镜子一照,表示垢除净显,明心见性,真正见到诸法的本来面目。用朱砂笔点向佛眼,由于眼睛代表着智慧,所以点开佛眼,意思就是要开发我们众生的内在智慧。我们众生由于无有智慧,对诸法妄起分别,就如眼睛有病,见到空花,所以需要除去眼病,这就是我们的般若智慧。

开光这种仪式源自道教及民俗,由于佛教在流传过程中,受到中国原有的文化影响,所以便接受这种仪式,这也是佛教中国化的一种表现。但是,开光仪式所具有的内涵,则是佛教特有的提升。现代有的佛教徒往往忘记开光的内涵,而偏重追求仪式的隆重,这是执事废理;或者的人认为开光仅是一种仪式,没有什么实在的价值,这是执理废事。这两种现象,都属偏见,佛法提倡事理圆融、事理无碍,所以我们在举行开光仪式时,不要忘记这种仪式的内涵,不仅要开佛像眼,更要我们众生的心眼,开发内在般若智慧。只有这样,才能契合佛教的真意。

家里放佛像有什么要求

佛像摆放背後不可临窗,应当面对门窗,阳光充足,使人进门便可一目了然。

佛像摆放是不容忽视的。通常摆设观音佛像时,第一个是就是位置,然后就是周围环境。如门是南开的,那就是坐北朝南。如果是北开门。那么就是坐南朝北。一般寺院对佛菩萨像多设置专门的殿堂,而家庭大多数时候做不到这一点,由于面积的局限性,所以想要设置合理需要考虑的周到,朝向方位、需要避讳的位置这些都要考虑在其中。

说到佛像摆放,有很多人把观音与关帝放在一起来供奉,其实这种摆法非常不妥当,佛像的摆放,选择是关键,因为观音是佛教的神,而关帝只是民间崇拜的英雄偶像。而且观音是以慈悲为怀,戒杀生的。反而关帝则是嫉恶如仇,他在血腥中建功立业的。家庭供奉佛菩萨圣像,不需太多、太杂、太乱。不宜供奉的太杂,一是因为家庭空间的局限性,二是因为供奉太多难免相冲。

所以把两者摆放在一起供奉,真的是格格不入。曾经提过,关帝宜向大门,而观音不需要这样。观音最适合“坐西向东”,此外,因为观音清净无瑕以及戒晕腥,所以观音的摆放有三不向:一不向厕所。二不向房门。三不向饭桌。

佛像摆放背後不可临窗,应当面对门窗,阳光充足,使人进门便可一目了然。这样佛像才能释放它的佛光,包邮你平安吉祥,还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佛像面对厕所、炉灶或直接面对自己的卧床。这些都是浊气产生之地,如此供奉的话会亵渎神灵,供奉佛菩萨圣像宜简单庄严,不论是坐像、立像、卧像皆可,可依各人的喜好相契来选择。

如果你家里面的房子很多,有足够的空间就可以单独隔出一间做为佛堂,但要是房间不够的话,就摆在客厅书房也是可以的,但是需注意的是摆在客厅或书房位置也不是随意为之的,客厅供在上方,一般看到寺庙里的佛像都是摆在大殿的正上方,在家中佛像摆放也可以遵循这个道理,一般来说,每一个人进到这个房子,他第一眼看到,这个方就是上方。

佛像供奉在家,需先给佛像开光,不开光的佛像只能说它是工艺品,因为它还没有那么灵性能够保你平安吉祥,说到佛像开光也许很多朋友都还不了解改如何进行。开光又称开光明、开眼、开明、开眼供养。所以新塑成的佛像需要请宗师家,立地数语,作笔点势,直点开他金刚正眼,此为开眼佛事,在佛教中,经过开光后的佛像就不是原来的木雕石塑,而是具有宗教意义上能够神灵了。

要给佛像开光,首先主法者先拿新毛巾向佛像做一个擦佛像的动作,意为佛珠净身,因为在塑造过程中佛珠是经过多人之手,之后在念经诵词,歌颂佛珠功德,随后主法者拿起朱砂笔,,然后将朱砂笔向佛眼的方向作一个“点”的动作,大喊一声“开”,经过如上的一番仪式,佛像开光才算完成了。佛珠才真正开始具有灵气。

佛像开光时,由于佛菩萨的功德不,所以主法者所说的法也有所不同,并且主法者常常会提到为佛像开“六通”,即眼通、耳通、鼻通、舌通、身通、意通,让佛像具有六种神通,能够观时间万物,听世间苦楚,闻时间百味,尝尽世间酸甜苦辣。身受难,思想通。所以想要佛珠庇佑,那么开光这个首要的是必做的。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