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9400

五行与五生的对应关系,五行关系相生相克

兴仁信息网2023-11-21 20:46:520

中医中五行对应个脏腑的关系

心、肝、脾、肺、肾分别对应火、木、土、金、水。

五行是指的什么?它和人体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吗?

五行,也叫五行学说,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五行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金(代表敛聚)、木(代表生长)、水(代表浸润)、火(代表破灭)、土(代表融合)。 中医里属木的器官有肝、胆、眼睛,属火的器官有心、小肠、舌头,属土的器官有脾、胃、口,属金的器官有肺、大肠、鼻,属水的器官有肾、膀胱、耳。

中医的五脏对应的五行是 什么,对应的时间又是什么?

心,肝,脾,肺,肾对应五行是火,木,土,金,水。对应的时间是,夏,春,四季(农历3,6,9,12月),秋,冬。

五脏六腑的相互的关系 和五行的关系 它们的联系

表2-1 五行归类五行木火土金水方位东南中西北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寅卯巳午辰戌 丑未申酉子亥四季春夏长夏秋冬五形矩形尖形方形圆形波形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味酸苦甘辛咸五志怒喜思忧恐五智仁礼信义智五脏肝心脾肺肾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五官目舌唇鼻耳五体筋脉肉皮毛骨五魄魂神意魄精五气风暑湿燥寒五化生长化收藏五温温热自然凉寒六神青龙朱雀勾陈 腾蛇白虎玄武五行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 中医学运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解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关系,利用调整五脏间生克乘侮关系来治病。①肝木乘脾土,则临床上见肝脾不和证,治疗时一般是采取“培土抑木”(疏肝健脾)的方法。②肾生肝,(水生木)肾精能滋养肝脾不和证,即“水能生木”,当“肾水”不足时,肝木失养,病人出现“肝阳上亢”等水不涵木的病证,治疗时要滋水涵木,肝阳上亢的证候可以得到改善。③肾助脾(火生土),脾的运化功能需要肾阳的帮助才能正常进行,如果肾阳虚导致脾阳虚,临床上出现脾肾阳虚证,产生腹泻、水肿等证。治宜温补肾火,资助脾阳(温肾健脾)的方法。④脾益肺(土生金),脾气健运,将饮食精微运输给肺,从而保持肺的功能正常,脾虚精微不升,废浊不降,容易产生痰湿,出现痰多,咳嗽等肺的症状,治疗则需健脾化痰,即“培土生金”健脾补肺的方法治疗,往往取得较好的效果。⑤肾济心(水火相济),肾主水,心主火,肾藏精。正常时,心肾互济,心助肾以阳,肾助心以阴,互相交往,保持平衡状态,中医叫“心肾相交”。如肾水不足,则不能滋润心阳,就会引起心火亢盛的症状,出现“心肾不交证。”治疗应当滋肾水(阴)降心火,使病证得以痊愈。

五行相生是啥意思?

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相互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五行相生,指的是木、火、土、金、水的互相资生、助长、兴奋、促进等的运动变化,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之类。在这种相互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各自具有“生我”、“我生”的两个方面,人们把这种关系比喻为“母与子”的一脉相承的关系,即:“生我” 的是我母,“我生”的是我子。

以金“行”为例,因土生金,故土是金之“母”;但金生水,故金又是水之“母”,也就是说,水是金之“子”。这就是五行相生中的母子关系。

五行相生是什么意思

五行相生,指的是事物的相互资生、促进或助长的关系,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是五行学说是古代汉族人民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五行最初源于天道历数考,非指金木水火土五,而是指天行之时节五,即对天文的观测,内涵可追溯商代甲骨文中的五方,以及二十八星宿(四象)的观测。春秋时期《管子》曰“作立五行以正天时,五官以正人位”,此“五行”即天行历数义,故曰“以正天时”。战国时期,历数五行式天道论被邹衍式金木水火土“五德”“相胜”论浸染改造后,鸠占鹊巢的金木水火土新五行说就凭原五行说的天道论高度进入了宇宙论式的物质构成论、物质作用论,新阴阳五行说成为了阐发天道构成、运变及人间物质、命运的方术家哲学 。五行中每一“ 行”都有“生我”、“我生”的关系。五行在中医理论中是描绘天人合一的五类运行方式,用以说明脏腑功能的运转。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