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2536

pu耐磨测试标准,癸未日柱乙卯时柱女命运

兴仁信息网2024-04-11 04:29:170

如何检测活力板PU轮质量

实际上国内没有相关轮子的检测标准,目前像我们生产厂商都是采用欧洲标准:

1、外观,好的pu轮没有明显的气泡,而且一毫米一下的气泡也应该小于5个

2、弹性,pu轮的弹性决定了pu轮的质量等级,按照弹性分为高、中、低、回弹三种,回弹率分别是90-95% 80--85% 30--50%

3、硬度,轮子的硬度决定了轮子的使用寿命,硬度越高,寿命越长,相应的,制造工艺和材料的要求也比较高。目前国内高回弹的轮子超过88A的都是进口料,一般是德国拜耳的料

4、外皮厚度,很容易理解,外皮越厚,耐磨性能越好

5、地面接触形状,目前市面上的产品主要分为三种形状 橄榄形 椭圆形 矩形,三种轮子在等大的情况下,质量依次转好

6、轮子是否是采用的环保料

以上这些都是欧洲的检测标准,对于我们一般消费者来说,

1.看外观,2.侧硬度(一只手握住轮子,把轮子的边缘用力在玻璃或者光华的表面上来回摩擦,听发出的声音,看有没有磨碎的痕迹) 3.测回弹

通过上面几种方法,你应该能简单鉴别轮子的好坏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

PU耐磨等级分几级

认识---互相有意思---成为对象---试婚(可以没有)---到对方父母家中面试--办理结婚手续----举行婚礼

聚氨酯材料的性能检测方法

这位大哥,就让兄弟告诉你吧。

PU材料首先要发泡成泡沫塑料成品才可以说检测产品的性能。在测试之前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 1:试样的准备。PU的试样一般都需要从大样中同一部位割取,去皮加工成尺寸都要是一样的,2:试样的预处理 外界条件 湿度,温度,放的时间的长短等对式样测试都有影响。 3:测试误差的校正 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可以从测试方法的准确度,精确度,测试仪器的好坏和测试的人的熟练程度考虑。

检测的机械有以下:

拉力机

测试拉伸年性能和撕裂强度(力学性能)

耐磨滚动机 测试耐磨和抗疲劳

这样回答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

PU材质的硬度、密度、拉伸强度、屈服强度、断裂延伸率、屈服点、磨耗...

这是一些家庭不和的人才会说的,意思是:结了婚的后半生,每天都很烦愁

橡胶大底耐磨测试标准

【部分耐磨测试标准】

GB/T 3903.2-2008 鞋类 通用试验方法 耐磨性能

GB/T 20991-2007 个体防护装备 鞋的测试方法 〖大底耐磨试验机有依据此标准〗

GB/T 9867-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旋转辊筒式磨耗机法)

GB/T 1689-1998 硫化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用阿克隆磨耗机)

【GB/T 3903.2-2008标准信息】

标准号:GB/T 3903.2-2008(现 行)

中文名称: 鞋类 通用试验方法 耐磨性能

英文名称:Footwear. General test mods. Abrasion resistance

发布日期:2008-12-30

实施日期:2009-09-01

代替标准:GB/T 3903.2-1994

起草单位: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标引依据: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08年第24号(总第137号)

范围:

GB/T 3903的本部分规定了整鞋鞋底和成型底(片)耐磨性能的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测定整鞋鞋底和成型底(片)的耐磨性能。

【GB/T 20991-2007标准信息】

标准号:GB/T 20991-2007(现 行)

中文名称: 个体防护装备 鞋的测试方法

实施日期:2008-02-01

采用标准:ISO 20344-2004,MOD

起草单位: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标引依据:国标公告2007年第6号(总第106号)(国标委)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个体防护装备中鞋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安全鞋、防护鞋和职业鞋,也适用于其他用于个体防护的鞋类。

【GB/T 9867-2008标准信息】

标准号:GB/T 9867-2008(现 行)

中文名称: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旋转辊筒式磨耗机法)

英文名称:Rubber,vulcanized or thermoplastic. Determination of abrasion resistance using a rotating cylindrical drum device

发布日期:2008-04-01

实施日期:2008-09-01

代替标准:GB/T 9867-1988

引用标准:GB/T 531;GB/T 533;GB/T 2941;GB/T 6038;GB/T 6379.2;ISO 9298-1995

采用标准:ISO 4649-2002,IDT

起草单位:西北橡胶塑料研究设计院

归口单位: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橡胶物理和化学试验方法分技术委员会

标引依据: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08年第5号(总第118号)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旋转辊筒装置测定流化橡胶耐磨性能的两种方法。

本标准包括测定试样在一定级别的砂布上进行摩擦而产生的体积磨耗量。方法A用于非旋转试样,方法B用于旋转试样,试验结果以相对于某种参照胶的体积磨耗两或磨耗指数来表示。

本标准适用于对比试验、质量控制、规范依据试验以及仲裁目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可以推断操作过程与此磨耗试验结果没有紧密联系。

【GB/T 1689-1998标准信息】

标准号:GB/T 1689-1998(现 行)

中文名称: 硫化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 (用阿克隆磨耗机)

英文名称:Rubber vulcanized. Determination of abrasion resistance (Akron machine)

发布日期:1998-11-04

实施日期:1999-06-01

代替标准:GB 1689-1982(1989)

引用标准:GB/T 533-1991;GB/T 2941-1991;GB/T 9865.1-1996

起草单位:化学工业部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归口单位: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用物理试验方法分技术委员会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硫化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用阿克隆磨耗试验机测定硫化橡胶的耐磨性能。

【附件】

GB/T 3903.2-2008 鞋类 通用试验方法 耐磨性能.pdf

耐磨钢板标准

一、任务来源

根据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8]01号“关于下达全国钢标委2008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由冶金信息标准研究院共同起草制定《工程机械用高强度耐磨钢板》国家标准,项目编号为“20077255-T-65”。

标准编制工作计划

⑴2008年初结合产品开发进行了起草标准的数据收集、情况调研、问题分析等准备工作,至年底前,形成国家标准(草案)。

⑵2008年5月份:发出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上级标准主管部门、生产和顾客行业代表企业及研究院所意见,根据反馈意见的汇总处理结果,确定征求意见(二稿)或(讨论稿)。

⑶2008年8月份:针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二稿)的反馈意见,进行必要的修改工作,形成国内外同类产品标准水平对比分析和意见汇总处理表,必要的数据分析等。

⑷2008年9~10月份:召开标准讨论会议。

⑸2008年四季度:根据预审会意见,修改、形成国家标准审定稿,并协调召开标准审定会议。根据审定会议意见,完成GBXXXX-200×《工程机械用高强度耐磨钢板》国家标准报批稿。

二、制定标准的目的

耐磨钢板广泛应用于工作条件特别恶劣,要求高强度,高耐磨性能的工程、采矿、建筑、农业、水泥生产、港口、电力以及冶金等机械产品上。如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自卸车及各种矿山机械、抓斗、堆取料机、输料弯曲结构等。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工业界人士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磨损,尤其是接触岩石、矿料等受磨擦、撞击、冲刷的结构。据统计,工业发达的国家,机械装备及其零件的磨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经济总产值4%左右。因此,解决磨损和延长机械设备及其部件的使用寿命成为工业界人士在设计、制造和使用各种机械设备所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从国民经济的角度考虑,研制工程机械用高强度耐磨钢是非常必要的,在国外已有企业进行生产高强度耐磨钢并应用,如日本住友公司、JFE、瑞典SSAB和SWEBOR,德国蒂森克卢伯,MITTAL等已生产出耐磨寿命比普通钢高出4倍左右的耐磨钢材。国内多数使用NM360~400,国际上NM400~550,年消耗在30~60万吨。

根据国内外高强度耐磨钢发展情况看,高强度耐磨钢标准应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通用化、系列化的标准体系。从我国目前现有的高强度耐磨钢技术现状来看,全部为产品技术协议,而且数量太少。虽然在部分企业形成了系列化并且正朝着通用化的方向发展,但从整个高强度耐磨钢体系来看还很不完善,特别缺少通用标准。由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原因,企业材料研制工作与标准化工作脱节,造成纳标滞后。这对于高强度耐磨钢规范生产、推广使用极为不利。因为设计者认为没上标准的材料,是不成熟的,选材就有一定风险,一般不会选用,这严重影响了新材料的推广使用。高强度耐磨钢标准应形成一个具有我国特色的统一体系,对今后高强度耐磨钢标准的完善,推动高强度耐磨钢的研制、应用会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按照国家推荐标准体系编制的要求,编制一个既能充分反映我国高强度耐磨钢发展水平和需求,又先进科学、实用合理的标准体系,为今后高强度耐磨钢标准修订完善奠定的良好基础,将有利于高强度耐磨钢规范生产及推广使用。

三、制订标准的主要技术依据

耐磨钢标准的制订工作启动于2007年8月,首先根据市场需求和市场调研,在搜集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低合金高强度耐磨钢为本标准的技术路线,从科学、实用、节约成本、资源的角度出发,低合金高强耐磨是必然趋势。济钢开发了JAR360F~JAR500F出口耐磨钢,出口Bis52J/53J,Bis21J,国内市场JGNM360~JGNM500,B24S等;搜集的资料主要有:日本、德国、瑞典、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先进企业标准,重点参考了德国、瑞典、日本的耐磨钢的技术条件,结合我国技术情况,并以此为依据,促进国内的耐磨钢生产企业的尽快成熟。目前,国内外尚未有发表的国家标准,因此制订本标准的意义十分重大。

传统的耐磨钢一般是指在冲击载荷下发生冲击硬化的高锰钢,主要目的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受冲击应力作用以后有很强的硬化能力,但对冲击载荷不大的工况,由于不能充分得到加工硬化,其硬度和耐磨无法提高。

制订本标准的主要贡献是突破传统的高锰钢概念,研制适应机械行业各种作业条件下的耐磨损抗冲击的低合金高强度金属材料,规范行业生产,促进国内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为机械行业提供资源节约型材料,减少机器及设备的重量和相应的成本。

四、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1标准名称的确定:根据本标准的用途及化学成分的设计原则,标准名称定为:《工程机械用高强度耐磨钢板》。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钢板适用于矿山、建筑以及农业等工程机械用耐磨损结构部件。本标准适用于厚度6mm~80mm的钢板。

3订货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订货内容,明确用户须提供的信息,以保证订货准确性和产品满足顾客的个性化要求并通过ERP系统去实现。因此,订货时,需方应提供下列信息:a)标准号;

b)牌号;

c)规格;

d)尺寸、外形精度要求;

e)重量;

f)交货状态;

g)用途;

h)特殊要求。

本标准中的牌号分为NM300、NM360、NM400、NM450、NM500、NM550和NM600六个级别,能够适应用户的需求。

4牌号表示方法

已有的企业高强度耐磨钢产品技术条件中,其产品牌号命名不规范。参考国外企业标准情况并结合我国实际,针对我国高强度耐磨钢牌号多为引进牌号,目前使用比较混乱的问题,应该采用我国牌号的命名方法,加以统一,推广使用通用标准中的牌号,促进我国高强度耐磨钢的规范发展,实现高强度耐磨钢标准通用化、系列化。根据耐磨钢的产品特点和用户在选材方面的贯例,耐磨钢牌号采用汉语拼音和布氏硬度(HB)数值的组合方式。如:NM450,NM为“耐磨”汉语拼音的首位字母,“450”为布氏硬度值。

5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钢板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符合GB/T709-2006的规定,该标准的四类厚度偏差类别可供用户选择。

为增加标准的灵活性,最大限度满足用户要求,体现标准的最大自由度原则,本标准规定经供需双方协议,可供应其他尺寸、外形偏差的钢板。

6冶炼方法

本标准将冶炼方法规定为转炉或电炉冶炼,并进行LF炉外精炼和VD或RH脱气处理。主要目的是可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来确定是否采用先进的生产方式达到用户满意的产品。

7交货状态

该产品特点决定了产品的交货状态,要想达到理想的综合性能,合理的交货状态是至关重要的,耐磨钢可以通过科学的调质工艺,获得良好的强韧组合性能,也可提高钢的硬度值,达到耐磨的目的。本标准根据耐磨钢板等级的设计规定了热轧、控轧、淬火 回火等交货状态。

8化学成分

用于工程机械传统的耐磨钢一般为高锰钢,虽然高锰钢具有加工硬化性,但在其使用过程中受冲击应力作用以后有很强的硬化能力,所以只能在大的冲击载荷下发挥其作用,而对于冲击载荷不大的工况而言其硬度的耐磨性无法提高,而且高锰钢加工硬化后,其屈服强度并不高,在较大力的作用下,工件有时也会产生开裂,难以达到预期的使用寿命。因此与高锰钢相比,近年来,低合金耐磨钢用于制作中小型机械材料,也同样在工程机械领域应用,延伸并扩大了高锰钢的使用范围,已被机械行业认可,并成为趋势。

(1)C含量:本标准化学成分设计的关键在于产品的硬度是否能保证材料的耐磨性,而钢的淬透性及硬度取决于含碳量。本标准化学成分的设计特点同时充分考虑了硬度与耐磨和焊接、成型、冲击韧性等因素,采用较低的碳含量,使钢通过淬火后获得较高的硬度的同时,钢板具有足够的塑性和韧性,以满足工程机械的综合力学性能。

(2)合金元素及含量:本标准合金元素除C、Mn、Si之外,还采用Cr、Mo、B、Ni等作为主要合金元素。确保材料具有良好的淬透性、淬硬性和综合力学性能,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耐磨性。Ti的加入可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本标准重点参考了日本、瑞典、德国等企业标准的成分设计。

(3)有害元素的控制本标准对有害元素P、S含量提出的严格的限定。除NM360级别以外,其它牌号限定在0.010%以内。

9力学性能

工程机械高强度耐磨钢产品应具有高硬度、高韧性、高强度、低碳和低合金等内在特性,以保证“高耐磨、易加工、省材料、降成本”目标的实现。参照日本、瑞典等标准,标准中设计了NM300、NM360、NM400、NM450、NM500、NM550及NM600七个耐磨等级。便于用户选材。在保证高硬度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冲击韧性,以抵御外来冲击载荷。据资料报道,NM360与普通钢板相比,有不低于两倍的耐磨性能,NM400则不低于2.5倍的耐磨性能;NM550则不低于4倍的耐磨性能。耐磨钢把高强度、高硬度、可焊接、易折弯这些特性融合在一起,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耐磨性,能适应不同工况的多种挖掘条件。本标准制订的耐磨钢是工程机械材料研究的一大进步。

10表面质量

本标准中对表面质量的规定采用GB/T3274,具有操作性较强的特点。

11检验规则

本标准规定检验项目的复验和验收规则应符合GB/T17505的规定。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