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0990

五行及十二经脉,十二经络与阴阳五行的对应

兴仁信息网2023-08-13 18:09:120

十二经脉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十二经脉的名称由手足、阴阳、脏腑三部分组成。首先用手、足将十二经脉分成手六经和足六经;凡属六脏及循行于肢体内侧的经脉为阴经,属六腑及循行于肢体外侧的经脉为阳经。根据阴阳消长变化的规律,阴阳又划分为三阴三阳,三阴为太阴、少阴、厥阴,三阳为阳明、太阳、少阳。

按照上述命名规律,十二经脉的名称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经络的作用

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经络中的经脉、经别与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肢体筋肉皮肤;浮络和孙络联系人体各细微部分。这样,经络将人体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的联络沟通作用,还反映在经络具有传导功能。体表感受病邪和各种刺激,可传导于脏腑;脏腑的生理功能失常,亦可反映于体表。这些都是经络联络沟通作用的具体表现。

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温养和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

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经络“行血气”而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在内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在外抗御病邪,防止内侵。外邪侵犯人体由表及里,先从皮毛开始。卫气充实于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而密布于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当其冲发挥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如《素问·缪刺论》所说:“夫邪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

中医经络理论与五行学说的有关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

两手上举,手心相对站立时,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循行方向均是由下向上行,通过胸腹直达两手指尖;阳经由手指尖开始下行,通过胸腹、后背直达脚趾尖。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是: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六阳经分布于是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是:三阴经上肢分别为手太阴肺经在前、手厥阴心包经在中、手少阴心经在后,下肢分别为足太阴脾经在前、足厥阴肝在中、足少阴肾经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三阳经上肢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在前、手少阳三焦经在中、手太阳小肠经在后,下肢分别为足阳明胃经在前、足少阳胆经在中、足太阳膀胱经在后。

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是:足少阴肾经在胸中线旁开2寸,腹中线旁开0。5寸处;足太阴脾经行于胸中线旁开6寸,腹中线旁开4寸处;足厥阴经循行规律性不强。足阳明胃经分布于胸中线旁开4寸,腹中线旁开2寸;足太阳经行于背部,分别于背正中线旁开1。5寸和3寸;足少胆经颁布于身之侧面。

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是: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其中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阴,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经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在治疗时相互为用。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是:阴经与阳经(互为表里)在手足末端相交,阳经与阳经(同名经)在头面部相交,阴经与阴经在胸部相交。

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是:十二经脉的流注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阴阳相贯,首尾相接,逐经相传,到肝经为止,从而构成了周而复始,如环无休的流注系统。将气血周流全身,起到濡养的作用。

在十二经脉中,六阴脉有五行,六阳脉有五行吗

有呀,人体一共有12经脉,分手足两类。

手三阴(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足三阴 (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手三阳 (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阳 (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按照《黄帝内经》脏腑阴阳分类。 肝、胆为木,心、小肠,心包,三焦为火,脾,胃为土,肺、大肠为金,肾、膀胱为水 六脏对六腑。

所以,不但六阴脉有五行,六阳脉也有五行。整个人的身体全部都是由五行组合而成。

十二经络走向与五行规律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肺,大为大肠,包为心包,焦为三焦,从寅时三到五点依次到丑时一到三点顺序

五行阴阳与人体经络的关系?

五行对应五脏,五脏又各有腑与之相表里,五脏六腑又由经络通道相通.表为阳,里为阴;阳主动,阴主养;阴阳平衡则人体健康.

人体经脉对应五行是啥?

[br/]经脉对应的五行人体的十二正经和奇经。十二正经对应五行:手太阴肺经辛金,手阳明大肠经庚金。足太阳膀胱经壬水,足少阴肾经癸水。足少阳胆经甲木,足厥阴肝经乙木。手少阴心经丁火,手太阳小肠经丙火。手厥阴心包经相火,手少阳三焦经相火。足阳明胃经戊土,足太阴脾经己土十二经之中,有井、荥、俞、经、合,以配金、水、木、火、土,阴井木而阳井金,阴荥火而阳荥水,阴俞土而阳俞木,阴经金而阳经火,阴合水而阳合土。[br/]两个不同的理论没有办法混谈!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