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4199

青城山道观算命准吗,青城山算卦是不是很灵验

兴仁信息网2023-07-07 01:10:300

求助!成都算命最准又不坑人的大师!!

青城山观主!

哪里算命准

您好,小弟不才,出师仅六年之久,师傅乃青城山玄空真人,如果您相信我方便请把你的生辰八字留下

青城山有算命的吗

不知道那边的情况,在线的人倒有

青城后山白云寺抽签准吗

呵呵 信则灵哦

听说四川成都青城山的道士算卦很准,试过的说一说?

信则灵

青城山道教宫观及其对联

道教的宫观建筑是从古代中国传统的宫殿、神庙、祭坛建筑发展而来的,是道教徒祭神礼拜的场所,也是他们隐居、修炼之处所。金元以降,全真道兴起后,建立了道教丛林制度,宫观又成了全真道士出家后集体诵经修养之地。道教历来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相传这些洞天福地都是仙,人居住游憩之处,是通天之境,故后人多在这些地方潜修炼养,兴建宫观。尤其是历代帝王对道教的尊奉,使得道教宫观遍布我国各地,它们虽然规模不等,形制各异,但总体上却不外以下三类:宫殿式的庙宇;一般的祠庙;朴素的茅庐或洞穴。三者在建筑规模上有很大区别,但其目的与功用却是统一的。道教官观在其布局、体量、结构上除十分鲜明地继承了我国传统的建筑思想、建筑格局和建筑方法,同时也注入了道家与道教的审美思想和价值观念,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太上老君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见《道德经》)。“道”为宇宙万物之根本,而人则应当效法大而无垠的宇宙自然。在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中讲得更加明确:“天与地法,上下相应:天有子,地亦有子;天有午,地亦有午;天有坎,地亦有坎;天有离,地亦有离,其相应若此矣。是故丑未者,寅之后宫也。申者属卯,侯王之婿也。”经中将天地与人事相互对应的“天人对应”思想,是道教宫观建筑和布局的重要依据。也是道教宫观建筑的重要特点。《云笈七签·二十八治》云:“谨按张天师二十四治图云:太上以汉安二年正月七日申时下二十四治,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应天二十四气,合二十八宿”。“治”是五斗米道政教合一的管理机构,也是早期道教祭神之场所,它的建制便是按照天象方位之原则而设立的。后来的道教官观便本着法天、法地、法道、法自然的思想,顺乎“自然”之规律来建造。道教官观根据八卦方位,乾南坤北,即天南地北,以子午线为中轴,坐北朝南的布局,使供奉道教尊神的殿堂都设在中轴线上。两边则根据日东月西,坎离对称的原则,设置配殿供奉诸神。这种对称的布局,体现了“尊者居中”的等级思想。对称的建筑也表现了追求平稳、持重和静穆的审美情趣。在大的丛林,道众住房多在宫观之东部。按照阴阳五行思想,东方作青龙,为木,属阳,正符合道士修炼达到“纯阳”,返还于“道”的目的。西跨院则为配殿,或是作为云游道众和香客们的临时客房。大多数宫观的建筑格局为传统的四合院、三合院。道教认为这种格局对应了木、火、金、水四正,加上中央土,五行俱全。大的宫观由数进四合院、三合院纵向铺开,层层院落依次递进,形成鳞次栉比的发展势态。道教认为这样可以聚四方之气,迎四方之神,也便于区分神的等级。一些大宫观山门前建有影壁和棂星门,道教认为影壁可以藏风聚气,还有避邪的功能;棂星门是道士们观星望气,迎候神仙之处。又有说法,棂星门为宋人祭祀灵星之坛。因道教官观多建于山中,故其大门称为“山门”。山门多为三个门洞,这样既符合对称的格局,又寓示进山门,过了三界(无极界、太极界、现世界),才称得为真正出家道士。另外宫观建筑在用色和装饰图案也有自己的讲究。

建福宫

建福宫位居青城山前山山门左侧。宫观始建于晋代,原址在青城天国山中,唐开元十八年(730)奉敕迁于今址。原名丈人观,南宋时朝廷赐名“会庆建福宫”,简称“建福宫”,宫内主祀青城主神宁封真人及杜光庭先生。今建福宫系清代重建,近年又大规模扩建,现有大殿三重,分别供奉五岳丈人、太上老君、东华帝君等神像。宫前有清溪和缘云阁,宫后有赤诚岩、乳泉、水心亭、梳妆台、林森洞等各名胜古迹,还有长达394字的清代青城山著名长联。建福宫四周林木苍翠,浓荫蔽日,炎夏盛暑,身游至此顿感清凉,大有如入仙境之意。既是青城著名的道教宫观,又是游览青城理想的休息之所。

吹笛天寒,玉华更控青鸾住,

缘云路近,杜老倩除白发来。

董寿平集句题宫门

樵语落红叶;

经声留白云。

佚名题宫门

一楼和气看山笑;

半榻禅心印月明。

佚名题宁封殿

曲径幽居神道迹;

高山便是白云乡。

佚名题宁封殿

君能玩月登虚府;

我爱流霞醉静宫。

佚名题宁封殿

相鹤有经,来禽名帖;

画兰订谱,种树成书。

佚名题宁封殿

道堪总摄群流,神秘启诸天,偶窥玄妙应如海;

我亦遨游万里,丈人尊五岳,漫说归来不看山。

佚名题宁封殿

华堂瑞绕,喜光辉栋宇;

兰室香生,贺锦绣阳春。

佚名题宁封殿

一潭月影参花影;

四面山光接水光。

佚名题宁封殿

晓钟历历,晚磬泠泠,细参个里机关,凡处境无非梦境;

岚气重重,云峰乙乙,饱看天然图画,不学仙也是真仙。

佚名题大殿。 历历:分明可数。 泠泠:声音清越。 乙乙:难出貌

胜境足盘旋,记曾结队西来,三十六峰频饱看;

名区堪锁钥,休道大江东去,百千万劫总浮沤。

佚名题大殿。 浮沤:喻变化无常的世事

惟名山能留仙住;

是真传只说家常。

佚名题大殿

累尽神仙端可致;

心虚造化欲无功。

于右任摘陆游句题丈人殿

胜境足盘旋,记曾结队西来,三十六峰频饱看;

名区堪锁钥,休道大江东去,百千万劫总浮沤。

郑世斌题后殿

溯禹迹奠岷阜以还,南接衡湘,北连秦陇,西通藏卫,东峙夔巫,葱葱郁郁,纵横八百里舆图。试蹑屐登上清绝顶,看雪岭光腾,红吞沧海;锦江春涨,绿到瀛洲。历井扪参,须臾踏蜗牛两角,争奈路隔蚕丛,何处寻神仙帑库。丈人峰直墙堵耳!回想峨眉秋月,玉垒浮云,剑门细雨,尚依稀绕襟袖间。况乃夜朝群岳,圣灯先列宿柴天;泉喷六时,灵液疑真君唾地,读书台犹存芳躅,飞赴寺安敢跳梁!且逍遥陟檐卜岗,渡芙蓉岛,都露出庐山面目,难遽追攀。楼观互玲珑,今幸青崖径达,问当初华渚姚墟,铜铸明皇应宛在;

自轩坛拜宁封而后,汉标李意,晋著范贤,唐隐薛昌,宋征张愈,烈烈轰轰,上下四千年文物。漫借瓻考前代遗徽,记官临内品,墨敕亲颁,曲和甘州,霓裳同咏。鸾章翠辇,不过留鸿爪一痕,可怜林深杜宇,几番唤望帝归魂。高士传岂欺予哉!莫道赵昱斩蛟,佐卿化鹤,平仲驰骡,悉缥缈若遐荒事。兼之花蕊宫词,巾帼共谯岩竞秀;貂婵画像,侍中与太古齐名,携古琴御史曾游,吹长笛放翁再往。休提说王柯丹鼎,谭峭靸鞋,那堪他沫水洪波,无端淘尽。英雄多寄寓,我亦碧落暂栖,待异日龙吟虎啸,铁船贾郁定重来。

李善济题后殿。此联原悬天师洞,后移建福宫。 岷阜:岷山。 衡湘:衡山和湘江,代指湖南。 秦陇:陕西、甘肃的简称。 藏卫:西藏。 夔巫:夔门、巫峡。 雪岭:岷山。 扪:抚摸。 蜗牛两角。 极微小之地。 蚕丛:传为蜀王之先祖,此指蜀地。 神仙帑库:指青城天仓山。 丈人峰。 青城山峰名。 圣灯:青城山谷夜间闪烁的磷光。 柴天:燔柴祭天。 六时:泉名,在青城混元顶下。 真君:此指传道于轩辕皇帝的宁封君。 读书台:青城白云溪畔,杜光庭隐居处。 芳躅:对先贤行迹的美称。 飞赴寺:佛寺名。 檐卜岗:青城山峰名。 华渚姚墟:地名,传为少昊、虞舜降生地。 宁封:轩辕曾设坛拜为五岳丈人。 李意:李意其,汉末人,传刘备伐吴曾问其吉凶。 范贤:范长生,晋末隐居青城,后受拜为大成国丞相,尊号“范贤”。 薛昌:唐玄宗时青城隐士。 张愈:宋仁宗时人,曾入朝为官,后隐居青城。 瓻:陶制酒具。 官临内品:唐玄宗时内品官毛景怀持玄宗诏令赴青城,令飞赴寺僧人还古道常观于道家。 曲和甘州:前蜀主王衍游青城,作《甘州曲》,沿途自歌,宫人和之。 高士传:晋皇甫谧所撰记叙古代隐士事迹的书。 赵昱:隋嘉州太守,传曾入犍为潭斩蛟,后隐于大面山。 佐卿:徐佐卿,唐代道士,传曾化鹤飞到长安沙苑,中御箭仍飞回青城。 平仲:姚平仲,宋代名将,后骑骡隐居青城。 花蕊:花蕊夫人,即孟昶夫人费氏,擅诗文。 谯岩:宋代谯定隐居处。 貂蝉画像:宋代画家孙知微所绘戴蝉文貂尾华冠的范长生像。 侍中:指范长生。 太古:孙知微的字。 御史:指唐代御史大夫溺爱妻子兼剑南两川节度使严武。 王柯:唐代蜀人,隐居青城,传服丹升天。 谭峭:南唐人,传抛靸鞋于东海,入青城成仙。 铁船贾郁:传五代时仙游县主簿贾郁曾驾铁船出游

草亭闲坐看花笑;

竹院敲诗带月归。

佚名题委心亭

乳泉如鼓瑟;

层云欲荡胸。

佚名题乳泉亭

竹影横画古;

花香入座清。

佚名题客堂

爱月便居前席座;

搜画如见故人来。

佚名题客堂

观书到老眼如月;

心似秋江水不波。

佚名题客堂

圆明宫

青城山丈人峰后有两座拔地而起的山峰,一称元宝山,因形如元宝而得名;一称木鱼山,山坡上建有供奉圆明道母天尊(即斗姥)的圆明宫。这里孤峰独秀,石径通幽,一年四季,纤尘不染,较其他道观更显宁静。道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宫门两侧翠竹作篱,青松相伴,有楹联云:“栽竹栽松,竹隐凤凰松隐鹤;培山培水,山藏虎豹水藏龙”。进入山门,中路有三重殿堂。依次为灵祖殿,供奉道教护法神王灵官;斗姥殿,供奉北斗众星之母——圆明道母天尊;后殿,供奉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四御神。殿堂布局依山走势,错落有致,重檐叠阁,独具风韵。

圆顶金光充帝阙;

明宫紫气捧玄门。

佚名题圆明宫外山门。 帝阙:宫门

虎踞龙蟠,深藏妙趣;

山明水秀,大寓禅机。

佚名题圆明宫外山门

栽竹栽松,竹隐凤凰松隐鹤;

培山培水,山藏虎豹水藏龙。

佚名题内山门

一念逵天庭,喜生子承祧,九泉得遂双亲愿;

五朝崇地敕,叨法师坐鉴,千载犹降众魅心。

佚名题斗母殿。 承祧:承奉祖庙祭祀

大地果钟灵,鸟革翚飞光殿宇;

成妙悟,龙降虎伏度乡人。

佚名题斗母殿

瘦蕨长餐,石塌岚晴歌枕梦;

疏苑不葺,竹桥春水隔溪声。

佚名题三官殿

杰阁傍青城,三十六峰停鹤驾;

仙寰留紫府,百千万载建鸿图。

佚名题三官殿

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

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黄齐生集句题灵祖殿

上清宫

上清宫,坐落在青城第一峰,始建于晋,清代重建,民国初扩建,青城山重点宫观之一。现有老君殿、三清殿、道德经堂、文武殿和玉皇殿。宫门为石砌券洞,上有门楼,“上清宫”匾额为蒋介石1940年手书,联文为于右任撰书:“于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育圣人。”老君殿供奉太上老君、纯阳祖师和三丰祖师。三清殿供奉三清神像和三清弟子十二金仙。道德堂有楠木板壁,上刻《道德经》全文。文武殿内祀文圣孔子和武圣关羽。玉皇殿供奉玉皇大帝。宫内有五代前蜀所凿之鸳鸯井、麻姑池。宫后有圣灯亭、东华殿,直上第一峰老君阁。宫左侧玉皇坪有前蜀王衍行宫遗址。宫前右侧下有天师池、跑马坪、旗杆石、豹谷等古迹。当代国画大师张大千,曾在此寓居四年多,作画千余幅,留下了麻姑、王母、三丰祖师、张天师、花蕊夫人等画像石刻。夜宿上清宫,可夜睹神灯,朝看日出,雨后观云海,冬春赏瑞雪,奇趣无穷。

留恩遍黎庶;

驱虎去青城。

佚名题宫前土地祠

神威能逐疫;

法力可驱蝗。

题名题宫前土地祠

望上清绝顶,霞飞彩凤;

观大面横陈,秀如云龙。

刘伯龙题古高台山

于今百草承元化;

自古名山待圣人。

于右任题山门

上德无为,行不言之教;

大成若缺,天得一以清。

冯玉祥集《老子》句题山门

看三十六峰,雨晴浓淡元章画;

有百零八景,行吟顾步少陵诗。

冯健吾题山门

大道生生生万物;

真人法法法自然。

佚名题玄圃门

玄风肇自太古;

大道藏心名山。

佚名题瑶台阙

钟敲月上,磬歇云归,非仙岛莫非仙岛;

鸟送春来,风吹花去,是人间不是人间。

高忠元题内山门

高拱玉清,尊无二上;

宏开金阙,默运三元。

周盛典题正殿

泯色象于清虚,道非常道;

宰天地之化育,名无可名。

高溥题正殿

无为有为包万象;

不二不测覆群伦。

付毓秀题正殿

长五岳,开九天,峰朝六六;

统三清,运万化,道妙玄玄。

高溥题正殿

万壑遍疏钟,闻道欲来相问讯;

千山啼杜宇,何如此处学长生。

高凌霄题正殿

宇宙大自然,惟在无欲,独观其妙;

山城多胜迹,苟志于仁,众乐以兴。

屈鼎勋题正殿

道德五千,名言通圣典;

楼台十二,仙境在人间。

高志元题灵官殿

一庙全资护荫;

群魔均赖剪除。

高志元题灵官殿

万灵归统御;

三界总参承。

高志元题灵官殿

境入上清,半点红尘飞不到;

坛开无垢,满天花雨散香来。

王纯段题灵官殿

古冽盈池,锡号鸳鸯成一对;

小廊犹在,嚼无银汉渡双星。

邓远忠题灵官殿

尝果山中,扫除白发黄精在;

种花柱下,迎得朝暾紫气来。

赵蕴玉题灵官殿

翠揽平畴,万木凝烟浮秀色;

红妆丈岳,千山欲醉沁霞光。

刘蔚题灵官殿

呼吸化三丹,步步凌空,此中自有长生术;

鸳鸯传二井,心心相印,由来平担半边天。

陈漫漫题右廊

见道发新硎,自叩元门齐宠辱;

秉均孰为偶,须知嘉会有因缘。

陈健之题左廊

峰六六上清翠拥;

道玄玄妙谛言传。

寒道人题道德经堂

阴符三百字;

道德五千言。

寒道人题道德经堂。 阴符:即《阴符经》,旧题黄帝撰,有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筌六家注,经文三百八十四个字,一卷。言虚无之道,修炼之术

月到风来诗意静;

水澄云在道心闲。

梁肇鼎题麻姑池

璀璨启琳宫,有仙则名,凭陵绝顶钟神秀;

慈祥征福果,为善最乐,管领灵山作主人。

邓锡侯题麻姑池

宾客满堂,齐歌尧天舜日;

英雄遍地,不负绿水青山。

杜明通题剑仙楼

秋水长天,百里平畴开眼底;

春风短笛,千声余韵入耳来。

杜明通题剑仙楼

山高林密;

人杰地灵。

谭铭题剑仙楼

翠岚横卧平畴际,四九峰峦绘秀山;

红日晴开万井烟,千里沧海变桑田。

杜明通题剑仙楼。此联更像是一首诗

河声岳色精神在;

虎仆龙宾左右偕。

张伯英题剑仙楼

空山消世虑;

素琴静客心。

佚名题东楼台

览胜宿上清,产药寻源今灌口;

证名谈往劫,燃灯揭谛旧峰头。

佚名题东楼

到九室逍遥,洵是仙姿鹤影;

看三台隐约,果然福地洞天。

刘映奎题捎云阁客堂。 九室:“第五大洞室仙九室之天”省语

占青城第一峰,目空今古;

到丹铅转九候,骨是神仙。

刘映奎题捎云阁客堂

餐赤城霞,偕宁范齐登大隐;

享黄石寿,共松鹤永葆遐年。

南溥题客堂。 赤城:青城山别名。《玉匮经》载:“青城山……一名赤城山。” 宁范:曾授轩辕黄帝“龙硚经”的宁封子及晋代著名道教道领范长生。 黄石:即黄石公,又称圯上老人

隔断红尘三十里;

直上江源第一峰。

刘树皆题客堂

小憩自然凉,何幸今生来福地;

登临勿谓苦,会当绝顶看朝阳。

佚名题客堂

心随流水去;

身与白云闲。

谭铭题客堂

樽中美酒常须满;

世上虚名好是闲。

古庵履和题斋堂

聊借琴书为伴侣;

且将天地作蓬庐。

古庵履和题斋堂

举杯邀明月;

荡胸生层云。

佚名集句题斋堂

绝顶好栖真,听敲窗落叶,嗻啵岩泉,动静相同成妙谛;

危楼堪极目,看出岫闲云,翱翔飞鸟,和平自在现天机。

宋国文题茶楼

弥天宿雾收,万象正恢飞动意;

一日凌云出,群山齐失自高心。

魏经略题斋楼

祖师殿

祖师殿,位于青城山天仓峰,背靠轩辕峰,面对白云溪。古名“清都观”、“洞天观”、“真武宫”。始建于晋代。现存殿宇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殿内供奉真武大帝、东岳大帝、吕洞宾及张三丰塑像。据载唐代薛昌、唐末五代杜光庭、宋代张愈、费元规等道士曾在此地隐居。现有相传为杜光庭读书处的读书台。南宋陆游《游杜光庭读书台》诗云:“山中犹有读书台,风扫晴岚画障开。华月冰壶依旧在,青莲居士几时来。”祖师殿附近有闻胜亭、问道亭。闻胜亭为冯玉祥所建。抗日战争期间,冯玉祥寓居于此,闻日本投降,喜而建此亭以为纪念。问道亭相传是黄帝拜见仙人宁封子问道处。祖师殿后有薛昌浴丹池、云松塔、轩辕台等古迹。

树红树碧高低影;

烟淡烟浓远近秋。

佚名题真武殿

游福地,入洞天,任许飞琼邀月;

访仙踪,换俗骨,当思涤虑洗心。

海晁炜题真武殿

偶作青城游,得寻洞府须求道;

何劳黄帝问,但到名山便是仙。

佚名题真武殿

闲数阴阳十八峰;

坐忘道德五千言。

佚名题真武殿

学就长生居圣境;

练就永寿脱尘埃。

佚名题真武殿

石磴阴深盘曲道;

琳宫孤峭入鸿蒙。

佚名题山门

长生宫

长生宫位于青城山进口处,依山而建,山花含笑,青嶂迎人,登临入谷,幽鸟时鸣,为范长生遗址。后废,今为鹤翔山庄。

东晋尚清谈,功德在民惟隐士;

西川曾保障,英雄退步即神仙。

佚名题长生宫

能教李特倾心,保障资安全蜀;

直接宁封高蹈,功成选入名山。

佚名题长生宫

开国搜蜀才,蒙昭烈帝临存,英雄名士各千古;

栖真得元寿,锡逍遥公爵号,富贵神仙有几人。

佚名题长生宫。 昭烈帝:刘备。 栖真:栖身。 元寿:年寿,长生不老。 锡:赐予。 逍遥公:唐韦嗣立封号

玉清宫

玉清宫,位于青城山丈人峰下。旧名天真观,建于明代,由上下两殿组成。古迹有莲花石、天然泉等。宫后一径直通圆明宫,前可下木鱼山,是处天宇开阔,景色秀美,为当年张大千居山时画青城十景写生处。

打不破羁网千重,六根皆是冤孽;

参得透玄关一点,三宝中属秕糠。

佚名题玉清宫

纠片念公私,漏屋也难逃洞鉴;

震当头赫濯,入门应各检平生。

佚名题玉清宫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