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0648

周易乾卦九四爻辞说,易经第一卦乾卦的意思

兴仁信息网2024-01-24 01:10:080

乾卦的爻辞新解

乾卦 元亨,利贞。

注释:元亨讲的内卦,利贞讲的外卦。乾卦主显,是“显学”,坤卦主隐,是隐学。两卦不可分割,乃是一个整体,是万物运动最本质的过程。乾坤二卦也是六十四卦的纲要,因为乾坤二卦变化的过程当中,包涵了其他所有的卦。乾卦讲的是一个事物从发生到繁荣的过程,即春生--夏长,坤卦则相反,讲的是秋收---冬藏的过程。

初九:潜龙勿用。

注释:龙隐地道,便称作“潜龙”,龙性乃是阳性,是向上的。初九爻本来自坤卦。为地道中一阳元初生。因时因地,皆还不能有所作为。故爻辞为“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注释:初九、九二爻同为地道,九二要乃是地道之中乾元累积足够,即将冲出地道,彰显乾元之德的时候。因而爻辞有“见龙在田”,“见”是出现的意思。“利见大人”的“见”是拜见等意思。当然,这里的拜见肯定不是所谓的“九五”爻。因为在九五爻也有“利见大人”,不然,九五到哪里见大人去?因此,九二爻所见的大人,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说的“贵人”,就像一个初出校门的学生,无论你有怎样的才华,还需要有伯乐和慧眼者啊。这里初九通过累积学习到了九二,自然有初露锋芒之象。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注释:“乾乾”是奋斗不息的意思,好比那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这里来的。爻辞的意思是:君子终日劳累奋斗不息,朝夕警惕忧患,感觉前行的道路困难重重。占语是:这是没有错误的。九二升至人道之初,刚从地道中突破出来,于人于己,都是人道的开始,也是需要累积学习的,加上乾元本身具有奋斗不息的品德,从初九到九三,内卦结束,一直秉持乾元之德,乾为日,固有终日乾乾之象。“夕惕若厉”,是因为九三处在内外变化之际。或内或外,或上或下,三爻的努力全在于此。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注释:九三的累积壮大,终于到了人道的繁荣时刻。无论是资历还是才能都到了。这个时候刚来到上卦的九四,由于自身乾元、龙性的影响,自己又不甘落后了,一门心思,想攀上新的高峰,即是九五、上九的天道。所谓人都求一个发展的极致,这里也是一样。“或跃在渊”的或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尝试,九四尝试着上跃,上跃不行,则暂居渊中,以待时、位。为什么占语是无咎?因为九四在人道的才能、经验的累积将足未足,尝试性的上跃,是没有错误的。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注释:龙、乾元本属天道,九四返回九五,进入天道,就像人回到家一般自由自在,如鱼得水。真是“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游”。这时候,无论是地位、才智,都达到了成熟阶段,正是大展拳脚的时候。而那片天空就是你要找的“大人”所提供给你。

上九:亢龙有悔。

注释:亢龙,龙飞过高,就叫亢,刚过易折也是这个意思。这一爻秉持了一个自然宇宙的规律,就是阴阳的相互变化,一种事物从来没有无限制的兴盛下去。生的另一面就预示着死亡。乾卦从初九累积发展到上九,已经达到一个极致,所谓阳极生阴,此时乾卦中生出一丝坤元来,这就是坤卦的初六:履霜,坚冰至。他这是在告诉我们,坤元开始凝聚了。“亢龙有悔”的悔就是指的这一丝坤元。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注释:《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用九”的爻象说明,天虽生万物,但却不居首、不居功。

说明:用九,即首尾交接,天人合一。《易经》中,只有两卦是有七个卦辞——乾卦与坤卦。周文王在乾卦的用九中写道:“见群龙无首,吉。”为什么呢?一般形容群龙无首,多是贬义词,但周文王却说群龙无首是吉。其实确实如此,如果大家已成为龙, 或成为成熟的领导者,每个人都可以做好自己的工作,那当然是吉,这就是群龙的境界。在此,人人都可以成长,人人都可以成为领导者,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成为出类拔萃的领导者。最高的领导者不以领袖自居,不是每天在提醒人家:别忘记我还是、市长或书记。不用提醒,人家自然会尊敬你,都能够自然而然 地把工作做好。如果能够达到这种境界,那就是一种忘我的理想状态。群龙:人人如龙。无首: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

周易乾卦有几艾?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白话:伟大呵,乾元!万物因此才有开始,乾元由此主导整个自然界。云气流行,雨水布施,众物周流而各自成形;太阳的光明终而复始地出现,六个爻的位置按时序形成,然后按时乘着这六条龙驾御天道。乾道的变化,(使万物)各自正定其本性与命运,万物留存聚合并处于最和谐状态,达到了适宜和贞固。乾卦为首,创生出万物,普世皆得安宁。

解读:《彖》即《彖传》,属于《易传》(十翼)之一,是孔子及其门徒解释卦辞的文字。彖(tuàn),断也,裁断之义。该段文字是解释乾卦卦辞“元亨利贞”的。第一句说的是“元”,第二句说的是“亨”,第三句说的是“利贞”,最后一句是总结。

• 第一句说“元”,乾为圆,为元,为万物的开始,统领整个自然界。

• 第二句说“亨”,从天上云雨孕育万物到空中太阳周而复始普照万物,六爻时位是古时侯人对万物运行节律的数学归纳,六龙则是象数归纳,易的诞生表明古圣先贤对自然界规律有了象数数学科学的把握。

• 第三句说“利贞”,利,由禾与刀组成,象征秋收。和,从禾。庄稼按照自然法则正其性命。人类按照自然法则正其性命就是和谐。此之谓“贞”,即天人合一。

• 最后一句总结乾卦创生自然界万物,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普世安宁的局面。

1.10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白话:《象传》说:天体的运行刚健不已,君子因而要求自己不中断奋发上进。

解读:《象》即《象传》,分为《大象》、《小象》。《大象》解释卦象,附在《彖传》之后;《小象》解释爻象,附在爻辞之后。大象、小象文中都用“《象》曰”表示。在乾卦,《大象》与《小象》没有分列。从坤卦开始,《小象》都附于各爻的爻辞之后。

《大象》的内容,一般都是先从上下两个经卦分析卦象的意义,然后扩展到人事。如乾卦,上下为乾,乾为天,为健,所以说“天行健”,后边即人事“君子以发奋图强”。

1.11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白话:

1. 初九爻辞“龙潜伏着,不能发挥作用”,由于初九阳爻在全卦底下。

2. 九二爻辞“龙出现在地上,适宜面见大人”,由于德行可普及社会。

3. 九三爻辞“君子整天勤奋努力”,由于天周而复始运行。

4. 九四爻辞“龙或跃或潜于渊”,前进没有灾难。

5. 九五爻辞“龙翱翔在天空”,由于德行造就已经完备。

6. 上九爻辞“龙飞到极高处,则有后悔”,由于满盈不能长久。

7. 用九,全卦整体,天体运行无始无终,循环无故,因此不可居于首位。

解读:本段为乾卦《小象传》,是孔子或其后学解释乾卦六个爻辞与用九的。用九“天德不可为首”有两层含义:一是乾卦六个爻六条龙首尾相连,如环无故。二是六十四卦也是循环往复,未济卦固然排在最后,说实话在乾卦前边。这就象冬天是最后一个季节,却在春天前边一样。

1.12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盛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白话:“元”,创始,是众善之首;“亨”,亨通,是嘉美的会合;“利”,适宜,是事物得体而中和;“贞”,正固,是事物的主干。君子实践仁德,足以领导人。嘉美会合足以合乎礼。裁成事物足以合乎义。能贞正固守足以成就事业。君子能行此四德,所以说:“乾,元亨利贞。”

解读:《文言传》是《十翼》之一。是孔子及其后学解说乾坤二卦的文字。只有乾坤二卦有《文言传》。本段是《文言传》第一节,解说卦辞,以下分爻解说。为了读者能深入理解《文言传》第一节的意义,列表如下:

元 善之长 体仁,足以长人 春,少阳,木,仁

亨 嘉之会 盛会,足以合礼 夏,太阳,火,礼

利 义之和 利物,足以和义 秋,少阴,金,义

贞 事之干 贞固,足以干事 冬,太阴,水,智

元亨利贞四德即四象之德。

元象少阳春天,果仁发芽,万物生长,推展到社会人事,体仁方可领导人。

亨象太阳夏天,万物蕃庑,欣欣向荣,推展到社会人事,盛会足以合礼。

利象少阴秋天,秋、利、和从禾,代表收获庄稼,利物足以和义。

贞象太阴冬天,贞,正定,为智,可以把握事物主干,贞固足以干事。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白话:初九爻辞“龙潜伏着,不能发挥作用”,这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人有龙之德行而隐居,其志不为世俗所改变,不急于成就功名;隐退世外而不烦闷;其言行不被众人赞同亦无烦闷;别人乐于接受他就推行,别人有所疑虑他就退避;坚强而不可动摇,这就是潜龙。”

解读:本文以孔子师生问答的方式,进一步说明乾卦各爻对人生的启示。这一段与《论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很吻合:人们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懊恼,这岂非不是君子吗?

1.14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白话:九二爻辞说:“龙出现在地上,适宜面见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人有龙德而居正得中,日常说话要取信,日常行为当谨慎。防止邪恶而保持真诚,造福社会但不自诩,德性广博而化育人。《周易》说:‘龙出现在地上,适宜面见大人’。这是君主之德。”

解读:从这段可看到后来孔子孙子子思着《中庸》的渊源。《中庸》使用的核心词“中、庸、诚”都在本段出现了。“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与老子《道德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相吻合:不把自己的德行当德行,才是上德有德,是真正的德博而化。

1.15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白话:九三爻辞说:“君子整天勤奋努力,晚上警惕戒惧。虽有危险,但不会有灾难。”这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君子增进德行与树立功业。做到忠诚信实以此增进德性。修正言辞,树立诚意,以此累积功业。晓得时势达到之机就顺应其到达,能对事物了知其几微。晓得时局何时终止就顺应其终止,能与事物保持适宜状态。所以居上位而不骄傲,在下位而不忧愁。所以勤奋进取因其时而戒惧,虽有危厉而无咎。”

解读:“知至至之,知终终之”:晓得时势达到之机就顺应其到达,晓得时局何时终止就顺应其终止。这与《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君子只求就现在所处的地位,来做他应该做的事),“君子居易以俟命”(君子安心的处在平易的地位,等候天命的到来)意思很接近。也是老子《道德经》“道法自然”的分解。

至于为什么孔子解易,儒家与道家思想兼而有之,原因有二:易经是儒道之源,易经本来就是儒道兼备。孔子学易是在晚年50岁左右,着《易传》(《十翼》)应该更晚一些。曾是老子学生的孔子在经历了大半生推广儒家思想,恢复周礼失败以后,需要在思想境界上继续进步自己,以求悟道,儒道合参乃是必然。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

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白话:九四爻辞说:“龙或跃或潜于渊,无咎。”这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上下无常,不是为了邪欲。进退无常,并非是脱离群众。君子增进德行与树立功业,想及时完成,故无咎。”

解读:九四处于不安稳的位置,其上下进退是在做试飞练习,这是为了尽快增进德行以建功立业。这说明了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是首先要经历磨练的道理。

1.17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白话:九五爻辞说:“龙飞于天上,适合见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相同的声音相互感应,相同的气息相互追求,水往湿处流,火往干处烧,云从龙生,风由虎出。圣人兴起而万物瞩目。受气于天的亲附上,受气于地的亲附下,则各归从(自己的)种别。”

解读:这一章节是《易经》最有名的段落。文王演周易,以乾卦为核心,乾卦九五爻又为全卦之主爻。本章节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大:古时侯帝王称“九五至尊”和龙,把圣贤称作“龙象”,都源自于此。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古时侯人熟悉自然与社会的最基本公理,“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即源于此。天上出现龙,必然对应世间出现大圣人(大人)。麒麟的地位仅次于龙,《说文》:“麒,仁兽也。”传说孔子的母亲颜征怀孕时遇一麒麟而生孔子。“西狩获麟”发生在周敬王庚申三十九年(鲁哀公十四年),而孔子的《春秋》一书,也恰恰在这一年脱稿,这时孔子已七十一岁,从此已不再着书。孔子感麟死而忧,于两年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与世长辞。孔子死后,获麟绝笔的故事广为流传。唐代大诗人李白《古风诗》中就有“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的诗句。

1.18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

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白话:上九爻辞说“龙飞过高有悔。”这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尊贵而不当位,高高在上失去庶民,贤明之士处下位不能来辅佐,所以只要一行动就产生悔恨。”

解读:以上是《文言传》第二节,完全以人事的进德修业阐述爻辞的含义。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中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白话:“龙潜伏着,不能发挥作用”,(因)地位卑下;“龙出现在地上”,因时机未成熟;“整天勤奋努力”,开始有所行动;“龙或跃或潜于渊”,自己试验;“龙飞上天”,居上而治理天下;“龙飞过高而有悔”,是由穷极而造成的灾难;《乾》卦全体用九,天下必然大治。

解读:这是《文言传》第三节,以时与位为重点解说爻辞。

1.20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现天则。

白话:“龙潜伏着,不能发挥作用”,阳气潜藏于地下;“龙出现在地上”,天下万物呈现光明;“整天勤奋努力”,随从天时的变化而行动;“龙或跃或潜于渊”,乾之道即将出现变革;“龙飞上天”,已位居于天德;“龙飞过高而有悔”,随天时变化而达到终极;《乾》卦全体用九,是实现天道的法则。

解读:这是《文言传》第四节,以天道为重点解说爻辞。

1.21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白话:乾“元”,创始而亨通;“利贞”,是物之性情。乾卦的创始作用能以美妙和适宜造福天下,却不言利物之功,伟大啊!伟大啊乾卦,刚劲强健而中正,可谓纯粹精微。六爻按时位发挥作用,普遍通达于天之性情,就像乘着六条龙,驾御天道。云气流行,雨水布施,天下和平。

解读:此《文言传》第五节,再以《彖传》推衍,歌颂天道的伟大。

1.22

1.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2.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3.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4.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

5.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6.“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

7. 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白话:

1. 君子的行为,是以完成道德修养为目的,表现在日常的行动中。(初九)所说的“潜”,是隐藏而未显现,行动尚未成功,所以君子不能有所作为。

2. 君子学习以积累知识,互相问难以是非分明,宽宏大量与人相处,以仁爱之心指导行动。《周易》(九二)说“龙出现在地上,适宜面见大人”。此谓君子之德。

3. 九三处于重重阳刚交接之处而不居中位,上不及天位,下不在地位,所以“终日勤奋”,因其时而戒惕,虽有危难而“无咎”。

4. 九四爻处于重重阳刚交接之处而不居中位,上不及天位,下不在地位,中间又不在人的合适位置,所以有“或什么或什么”的,“或”,迷惑,所以“无咎”。

5. (九五爻辞)的“大人”,其德性与天地相合,其圣明与日月相合,其施政与四时顺序相合,其吉凶与鬼神相合,先于天道行动而与天道不相违反,后于天道行动而顺奉天时,既然天都不违反他,何况人呢!更何况鬼神呢!

6. (上九爻辞所说)的“亢”,是说只知前进而不知后退,只知生存而不知灭亡,只知获得而不知丧失。

7. (用九)只有圣人能做到啊!知进退存亡之理而不失正道,只有圣人能做到啊!

《易经》中关于乾坤两卦的原文及翻译?

第一讲 乾卦

乾卦象征天,天的四种本质特征是:元、亨、利、贞。

1、天之阳气是始生万物的本原,称为"元"。

2、天能使万物流布成形,无不亨通,称为"亨"。

3、天能使万物和谐,各得其利,称为"利"

4、天能使万物,正固持久地存在,称为"贞"。

总之,天之阳气是万物资生之本,又制约,主宰着整个世界。天有开创万物并使之亨通,正固的"功德",元、亨、利、贞被称为乾之"四德"。

《彖》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译:天的运行刚劲强健,君子因此不停息地发愤图强。

乾卦六爻的爻辞:

初九,潜龙勿用。

意译:龙潜在水中,暂时不能发挥作用。

《彖》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意译:初期阶段,应暂行潜藏。

乾卦的卦辞以天为象征,六爻的爻辞以龙为象征。龙是善变之物,能够潜水,行地,飞天,海陆空三栖,取龙为象,可以达到假象喻意,以明变化的目的。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意译:龙出现在田间,有利于大德大才之人出现。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乾乾:健行不息。若:语助词。厉:危险。

意译:君子整天勤奋不息,甚至夜间时时警惕,虽然面临危险也无祸害。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意译:相机而动,跃起上进,无咎害。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意译:飞龙上天,有利大德大才之人出现。

九五在所有卦里都是最吉之爻,此爻为"君位"。皇帝通称"九五之尊",就是这么来的。乾卦九五,刚健中正,纯粹而精,最为可贵。

上九,亢龙有悔。

意译:龙高飞到了极点,必有过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意译:出现一群龙,都不以首领自居,吉祥。

常用占断用语:

1、亨:通达,顺利。

2、利:有利,适宜。

3、吝:遗憾,麻烦,艰难。

4、厉:危险。

5、悔:忧虑,困厄。

6、咎:过错。

第二讲 坤卦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意译:元始,亨通,利于雌马以柔顺坚持正道,君子有所往,如果争先前行会迷入歧途;如果随从人后,就会有人出来作主,有利。向西南走会得到朋友,向东北走会失去朋友,这时安于坚持正道是吉祥的。(攸:所。贞,坚持正道。)

坤卦以柔顺的雌马为象征,坚持柔顺便是正道。坤是纯阴之气,本质是阴柔顺从,乾为君道,坤为臣道。

初六,履霜,坚冰至。

译:踩着微霜,知道坚冰快要出现了。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译:正直,端方,胸襟阔大,方能担负起辅佐之重任。不用"修习",也能成功。"无为而无不为"。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译:蕴含美德,不显露,吉。辅佐君王的事业,不以成功自居,最后才会有结果。(章:文采、美德。)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译:扎紧囊口,免遭危害,也不求赞誉。

六五,黄裳,元吉。

译:穿黄色裙裳,大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译:龙在原野上争斗,流出青黄混杂的血。龙是本气阳的象征物,坤阴气极盛,转化为与乾阳抗争,血流遍野。

用六,利永贞。

译:永远坚持正道,以阴返阳为终结。

周易中九四指的什么?

乾卦 第四爻 爻辞: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解释《乾卦》的卦辞和爻辞

卦辞和爻辞

周易原文对六十四卦的解释,由两部份组成,一叫「卦辞」,是专门讨论卦的意思。

例如「火水未济」卦的卦辞就是「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汔,意思是几乎。濡是沾湿的意思。整句意思:未济即是未完成,如果能行之有方,最终都能成功。辞中以小狐狸做比喻,小狐狸过河,虽然勇敢,不过缺乏经验,故而沾湿了尾巴,还未能到达彼岸。可是当小狐狸有了周详的计划与经验,就会成功。

另一部份叫「爻辞」,爻辞其实是由孔子进行注解的「易传」,是孔子对六十四卦里,每一卦中每一个爻的专门讨论与解释。当我们求得变卦后,可以参考该爻辞来辅助分析卦象。

例如「火水未济」卦,求得第六爻为「变爻」,一方面可以参考由「火水未济」变为「雷水解」的卦辞,同时亦可以参考「火水未济」卦中第六爻的爻辞,这个爻辞是这样写的「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意思是:是吉利的,没有使人后悔的事物,由于有诚信,一如君子的作风,结果是吉利的。

元亨利贞

在周易原文里,我们常常会见到「元亨利贞」、「悔」、「咎」和「有孚」等等的字眼,这些都是卦爻辞中用来说明吉凶的标志。简单地讲:

「元」是开始的意思;

元吉即是大吉;元亨即是大亨

「亨」是通畅;

「利」是有益;

无不利是所干事物很有利;无所利是所干事情皆无利;利某或不利某指对某人或某事或某方向有利或不利

「贞」是的意思;

贞吉是所占事吉;贞凶是所占事凶;贞厉是所占事有危险;可贞是所占事可行;利贞是所占事有利

「悔」是后悔、忧虑;

有悔是有困厄;悔有悔是困忧之事接踵而至;无悔是无困忧;悔亡是过去的困忧经已消失

「咎」是灾患;

为咎是将成为灾患;匪咎是指不是灾患;何咎是不构成甚么灾患;无咎即无灾患

「吝」是艰难;

小吝是遭遇小人而艰难;终吝是到最后还是艰难;贞吝是所占的事将遇艰难

「厉」是危险的意思;

有厉是有危险

「孚」是诚信;

「吉」是吉利;

「凶」是祸殃

易经六十四卦的乾卦原文注解

第一卦 乾 乾为天乾上乾下

乾:qian

﹝粤﹞虔

凛凛皇者之象 自强不息之意

困龙得水,上上卦

卦辞: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

推断:词讼和吉,病人痊愈,功名有成,求名大吉。

大象:天行刚健,自强不息

运势:飞龙在天,名利双收之象,宜把握机会,争取成果。

爱情:双方逞强,宜多加沟通迁就。

疾病:病情恶化,宜细心调养,注意头、脑、骨髓等病变。

失物:可望寻回。

诉讼:宜据理力争。

周易卦爻辞原文: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帮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解文

《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谐,贞正。《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象辞》说: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

初九,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象辞》说:龙象征阳。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是因为此爻位置最低,阳气不能散发出来的缘故。

九二,龙已出现在地上,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象辞》说:龙已出现在地上,犹如阳光普照,天下人普遍得到恩惠。

九三,君子整天自强不息,晚上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样即使遇到危险也会逢凶化吉。《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象辞》说:整天自强不息,是因为要避免出现反复,不敢有丝毫大意。

九四,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象辞》说: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因为能审时度势,故进退自如,不会有危害。

九五,龙飞上了高空,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象辞》说:龙飞上了高空,象征德高势隆的大人物一定会有所作为。

上九,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象辞》说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因为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了尽头,必将走向自己的反面。

用九,出现群龙也不愿意为首的现象,是很吉利的。《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象辞》说:用九的爻象说明,天虽生万物,但却不居首、不居功。原文白话解析提示:点卦象出经文。点“阴阳鱼”可占卦。

特解:乾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

事业:大吉大利,万事如意,心想事成,自有天佑,春风得意,事业如日中天。但阳气已达顶点,盛极必衰,务须提高警惕,小心谨慎。力戒骄傲,冷静处世,心境平和,如是则能充分发挥才智,保证事业成功。

经商:十分顺利,有发展向上的大好机会。但切勿操之过急,宜冷静分析形势,把握时机,坚持商业道德,冷静对待中途出现的困难,定会有满意的结果。

求名:潜在能力尚未充分发挥,只要进一步努力,克服骄傲自满情绪,进业修德,以渊博学识和高尚品质,成君子之名。

外出:利于出行,结伴而行更佳。

婚恋:阳盛阴衰,但刚柔可相济,形成美满结果。女性温柔者更佳。

决策:可成就大的事业。坚持此卦的刚健、正直、公允的实质,修养德行,积累知识,坚定信念,自强不息,必能克服困难,消除灾难。

卦爻辞注解

《乾》卦:大通顺,占问有利。

倒数第一阳爻:象龙潜伏著,不可有所作为。

倒数第二阳爻:龙出现在田野里,见贵人有利。

倒数第三阳爻:贵人整天自强不息,晚上警惕著。(情况)严重,没有害。

倒数第四阳爻:龙或者帮进深渊,没有害。

倒数第五阳爻:龙飞在天上,见贵人有利。

最上阳爻:处在极高处的龙,有悔恨。

用阳爻:看见许多龙,没有龙王,是吉利的。

卦辞诗

乾为天

为君之道阳刚健

运覆无穷龙御天

万物始创通且顺

问求有利理当然

六爻卦象图 乾为天 ' 戌土父母 世 ' 申金兄弟  ' 午火官鬼  ' 辰土父母 应 ' 寅木妻财  ' 子水子孙  乾卦的互卦也是乾卦 (互卦是本卦的2、3、4爻与3、4、5爻组成的卦)

第01卦乾卦的变卦有六个,分别是:天风姤(动初爻)、天火同人(动二爻)、天泽履(动三爻)、风天小畜(动四爻)、火天大有(动五爻)、泽天夬(动上爻)

乾卦的错卦是坤为地(错卦是本卦的所有爻由阳变阴或者由阴变阳而形成的卦)

乾卦的综卦也是乾卦(综卦是将本卦颠倒后而得到的卦)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