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4022

给佛开光是怎么开,佛公怎样开光

兴仁信息网2023-07-29 02:12:500

佛像装心是怎么回事,有什么规则?

佛像装心也就是开光

现代一般开光,已经趋向形式、,把开光的意义完全丧失掉了。开光的真实意义,现在知道的人很少。实际上,开光这桩事情非常重要,它真正的意义,就是说明我们供养这一尊佛菩萨形像意义之所在。佛家的开光仪式,实际上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启用仪式。当有新的建筑物、新的设施启用时,一定要接待社会大众,举行启用仪式。最重要的是要告诉大众,为何要有此设施,这对社会大众有何好处。佛家供奉佛像,或是新建筑落成,也举行仪式,就称作"开光"。 譬如我们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这个像造好了之后,我们要启用,供养启用。在启用的时候,我们要向大众说明,我们为什么供养观世音菩萨,供养观世音菩萨意义是在那里?藉这尊像,开发我们自己自性的光明,所以不是人替佛菩萨开光,是佛菩萨形像为我们开光,这意思在此地。

道场有许多信徒参与开光仪式,那是唱戏表演给大众看。但是表演的每个细节,都要将意义说明白,大家恍然大悟,觉不至于。在开光仪式中,拿一只笔去点眼睛,笔代表智慧、文学;拿毛巾擦脸,表把灰尘擦掉,将心地里的污垢洗净。拿镜子是照自己,也可以照别人,自他不二,生佛一如,都是取很深的意思。那种形式,有些场合可以用,有些场合不必用,只要将供奉的意义说清楚就行了。

"开光"二字的意思就是让佛菩萨形像, 及这些建筑,开发我们自性的光明。绝对不是说,找一个出家人替佛菩萨像开光就灵了,出家人还是凡夫,若凡夫替佛菩萨像开光,那佛菩萨也变成凡夫了。果真开光就灵,不开光就不灵,那何必拜佛菩萨,不如拜这个法师,法师比佛菩萨还灵,这不是颠倒吗?这是世间人错误的观念。若说佛像开光之后就灵验,没有开光就不灵验,这是的说法,也是对于实际事理完全不明了的说法。所以,开光仪式就是启用典礼仪式,是要告诉大众,塑造佛像、盖建筑,代表的意义,我们应以何种心态来供奉,要将这些事理说明清楚。这种种设施是佛陀教育的手段,不是目的。佛陀教育的高明,就是将教学与艺术结合成一体。这是至今有很多人想到,但是还无法做到的,而佛法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彻底实施了,这是最完美的教学。

开光是宣说这个佛菩萨代表的意义。譬如说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代表的是慈悲,把菩萨大慈大悲救度一切众生这个本愿宣说出来。我们供养佛菩萨,供养观世音菩萨,就要效法佛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这一种悲愿。所以见到观音菩萨的形像,听到观音菩萨的名号,就把我们大慈悲心引发出来。我们对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要以大慈大悲,真正去爱护、关怀、帮助,这是这一尊名号,这一尊形像开发我们自性慈悲的光明,这叫做开光。所以是藉佛菩萨名号,开发我们自性的光明;藉佛菩萨的形像,启发我们自性的光明,是这个意思。决定不能搞错,错了,那你就是。迷,决定不能解决问题,唯有智才能解决问题。这个是学佛不能不知道的。

至于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来给佛像开光,对于佛菩萨的经论、历史渊源,他所表达的意义,都能够通达明了,为大家解说清楚、解说明白,这就对了。绝对不在那些形式。每一种形式都有很深的教育意义,都要把它讲解清楚、讲解明白,才不致于趋向,把佛菩萨当作鬼神来崇敬、来崇拜,祈求天地鬼神、诸佛菩萨来赐福,这是错误的观念,这是不正常的想法。

开光,又称开光明、开眼、开明、开眼供养,就是新佛像、佛画完成要置于佛殿、佛室时,举行替佛开眼的仪式。《禅林象器笺·垂说门》中说:“凡新造佛祖神大像者,请宗师家,立地数语,作笔点势,直点开他金刚正眼,此为开眼佛事,又名开光明。”在佛教中,只有经过开光后,佛像便不是原来的木雕石塑,而是具有宗教意义上的神圣性,受到佛教徒的顶礼膜拜。

开光时,先将佛像安好,诵经及咒语,奉请菩萨安座,然后请高僧为佛像开光说法。《黑谷灯语录》中说:“开眼者,本是佛匠雕开眼,是事开眼;次僧家诵佛眼真言,诵大日真言,则成就佛一切功德,此谓开眼也。”所以它是为佛像举行一种说法仪式。开光时,由于佛菩萨的功德不同,主法者所说的法也有所不同,并且主法者常常会提到为佛像开“六通”,即眼通、耳通、鼻通、舌通、身通、意通,这是让佛像具有六种神通:即点眼眼通,真见无所不见;点耳耳通,妙闻遍及十方;点鼻鼻通,普嗅法界诸香;点舌舌通,演说妙法无穷;点身身通,分身尘尘刹刹;点意意通,能鉴三世群机。开光仪式一般是主法者先拿起新毛巾在佛像前做一个擦佛像的动作,说一首偈语,赞颂佛菩萨的功德;其次再用镜子向佛像正面对照,说几句寺院、佛像完成的因缘;然后主法者拿起朱砂笔,再说一首偈语,将朱砂笔向佛眼的方向作一个“点”的动作,大喊一声“开”,整个仪式就完成了。

规模大的寺庙新佛像安置较为隆重,一般要举行开光法会,这也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法事活动。在繁多的宗教仪式中,地域不同,各自的法定仪轨也不尽相同,但从总体上说,绝不能违背经典的规定。

开光法会的仪规最早见于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北印度乌填曩国传法大师施护在开封太平兴国寺译经院译出的《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该经指出,佛像塑画雕造完成后,就要举行安像庆赞活动。首先选择吉日良辰和结界胜地,其次在此处设置伞盖、幢幡、香花、水果、灯明等佛供,接着由身着庄严如法的阿阇黎入佛堂安像,并同弟子们一心观想如来一切圆满之相。然后合掌作礼,瞻仰圣容,以净香花等佛供献于佛前。入定心、离疑念,诵咒三遍,请一切佛安住于此,受此香花、灯、果、饮食等供养。复次,安置佛像坐西面东,并用黄布覆盖。阿阇黎作观想佛如一聚火,如来真身诸相圆满,然后以“唵阿吽”三字安于佛之身上。“唵”字安于顶上、“阿”字安于口上、“吽”字安于心上。若是金、石、铜等佛像,就要涂上香油,用草,刷子刷干净,然后用歌舞伎乐赞颂,僧人复诵香赞真言。再用盛满香水和五宝五药花果的净瓶灌浴佛像,再令僧众齐诵偈赞,并作歌舞伎乐。若是画像,要用镜子照之,再以前述五种净水涂于镜上,沐浴镜中影像。再依次吟诵着衣真言、安耳真言、安发髻真言、安指甲真言、安髭须真言、献涂香真言、安庄严真言等等,然后依灌顶仪轨将佛像置入曼荼罗,诵本尊真言三遍。一切供养仪式具足之后,开眼师用笔作点眼姿势,这是为佛像开眼之光明,再诵开眼光真言二遍。这时,佛像即已开光。诵完开眼光真言后,令施主弟子入曼荼罗,齐诵护摩真言、增寿真言、息灾增益真言,使众生普获吉祥。这时,阿阇黎即教化施主结缘,施利增福,金银财帛等随心布施。复次,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施以财物,令福德更具圆满。曼荼罗之内所供财物,必须都归阿阇黎,其它人不得享用。当这套仪轨全部进行完后,即可收坛。这是密宗的作法,与汉地佛教有所不同。

佛教中任何仪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义,开光也不例外。佛教认为,我们众生从无始以来,就受到无明尘垢的污染,而不能彻见诸法的真理,所以需要开发我们内具的智慧。唐代神秀禅师说过:“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所以,在开光仪式中,行使主法的人拿起毛巾向佛像作拂尘的动作,这是表示要拂去众生心地上的垢尘;用镜子一照,表示垢除净显,明心见性,真正见到诸法的本来面目;用朱砂笔点向佛眼,是因为眼睛代表了智慧,所以点开佛眼,开发众生的内在智慧。如果众生没有智慧,对诸法妄起分别,就如眼睛有病,见到空花,还执为实有,所以需要除去眼病,发掘原有的般若智慧。

也有人研究论证开光这种仪式来自道教和民俗,佛教在流传过程中受到原有中国文化的影响,将其援入,这也是佛教中国化的突出表现之一吧。

怎样请佛像、供佛像、立佛

当您想请一尊佛菩萨像来供奉时,心里一定会有疑问:该请哪一尊呢?请什么样的呢?是不是要找人算一算呢?在这里广承告诉您,十方三世无如佛!佛菩萨都是已经证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圣人,只要您诚心礼拜,清净供奉任何一尊佛菩萨像,都会获得三宝的慈悲垂护,具有无量的功德,从而消除宿世的业障,带来平安好运。不可以去轻信“大仙”们给您算的你要请什么菩萨什么佛,然后给您开光,收取费用,那是极不如法的!广承在这里提醒大家,不要去做没有意义又浪费钱财的事情。

当您发心供奉佛像的时候,可以很自然地到法物流通处或者佛教用品店里,去选一尊自己喜欢的,投缘的佛菩萨像回来供奉,不论大小,不论材质,不论形态,站像,坐像,卧像都可,只要您喜欢中意,就说明您和他们有大缘分,请回去供奉便会福德无量!

切记,佛教不主张占卜,算命,看事等外道活动。凡是真正发心学佛的人,自有天龙护法护持左右,不必再去求神问卜,因为那没有任何用处。佛家讲,福祸无门,唯己自招,福德也好,灾祸也好,都是自己本身行善和作恶的果报,并不是“大仙”“神婆”们就可以开解避化的了的,只有通过真心的学佛,礼佛,才可以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减少恶念恶因的产生,日后才会有幸福安稳的生活和长寿康健的身体。

我们应如何供奉佛菩萨造像呢?佛教对如何供奉佛菩萨造像并无太苛刻的要求,只要您做到“三净”(清净,安静,恭敬)即可。至于供奉的方位,可以按照居家环境的方便来供奉,佛教经典里并无记载像我们民间流传所说的那样,坐东朝西坐南朝北,因为十方三世都有佛在,方位并不重要。当然,您供奉的地方一定要宽敞,洁净,客厅书房都可以,不可将佛像安置在厨房卫生间等污浊的地方。如果您居家环境有限。亦可以将佛像供奉在卧室,但一定要保持清净,睡觉时要将佛像用布遮起为好。尽量不要在佛像前杀生,吃肉,饮酒。当然,您要是能做到在任何时候都持受五戒的话(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那么您将会远离一切厄运,拥有无边的福德!

老实说,所有学佛的人,必都是有宿根和善缘的,今天的因地菩萨,未来便可早证佛果。我们既是未来的佛,我们信自己,礼自己,成就(所得的好处)无一不属于自己,多拜忏,多礼佛,是非常合算的,《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舍一得万报”,何乐而不为呢?在此,广承居士祁愿所有善知识,正知护念,福慧双修,功德无量! 供佛的意义一,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恭敬心,这一点很重要!恭敬心是性德的表现,课诵本里面诸位常念到“一切恭敬”,佛菩萨对人、对事、对物都是至诚恭敬!我们对人对事对物是不是至诚恭敬?二,是报恩。佛是我们第一个老师,我们今天能够得到佛法殊胜的利益,我们不要忘了根本的老师。所以我们供佛,不是把他当神看待,而是把他当作老师看待。我一看到佛像,我要觉悟,我要向佛学习! 如何供佛?第一:要放在高而干净的地方,不能放在卧室过道厨房阳台等不敬不净之处。有一份恭敬一分收获十分恭敬十分收获。第二:上香一支或三支。(尽量请好香.质量好,其味有益身体健康,对空气也好.可请檀香等)第三:清水一杯.(可用带盖的杯子,干净,也避免了小虫飞入,去佛店找.)水,第二天可以饮用。(不可以直接用嘴贴近供具饮用,需将水倒入自己的水杯中)第四:可以香花供果(水果,干果)千万不能供酒肉。第五:如果条件不允许,一定要放在卧室的,请用黄色的或者红色的净布遮盖。第六:清洗的时候一定要用清水和净布。 在家居士如何设佛坛?这是常常被人问起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家学佛需要设置佛堂吗?如果需要,又应如何设置?

这要看各人的情况而定。如果住处很小,或者住於公家宿舍,与同事、同学等共住一室以及同住一栋房子,当然有所不便,那只有在定时课诵之际,暂以佛经代表佛像,置於相当的位置,不必设置香炉、烛台,也不必供水、供花、烧香,仅於课诵前後,问讯、礼拜,以表示虔诚、恭敬即可。倘若同住的室友和舍友,大家都信佛,当然可以设置共同的佛坛或佛堂,如果仅是自己一人虔诚学佛,则不可由於表现特殊,强设佛坛,而招惹大众的怨愤。

如果全家之中,仅自己一人学佛,也当比照住於公家宿舍的办法,否则会引起家庭的口角。不要由於学佛,而使家人对佛教产生恶感、嗔嫌。如果全家信佛、学佛,或者你是家长,或夫妇共同学佛,而家中尚有裕余的空间或裕余的房间,最好能够设置佛坛或佛堂。

如果设置佛坛,应该选择客厅的正位,也就是主人所坐位置的方向,佛像背後不可临窗,应当面对门窗,阳光充足,使人进门便可一目了然。佛坛是家庭的中心,要能产生安定力和安全感的作用。至於地理师所定的方位可以作为参考,但也不必拘泥、。只要不把佛像面对厕所、炉灶或直接面对自己的卧床就好。在设立佛堂时,应选择一间静室,不是小孩、猫狗嬉戏出入之处;也不是会客、谈笑、宴饮之处,而只是用於礼诵、禅修,不作其他用途。如果家中原供有关公、妈祖、土地、祖先等神像、神主牌时,不可由於信佛、学佛而把他们立即废除,应该逐步进行。先将佛菩萨圣像安於正位,其他神像祖牌置於两旁,不必另设香案、烛台。因为一切善神、祖先都会护持三宝且亲近三宝,供设佛菩萨圣像之後,他们也能成为三宝弟子,得到佛法的利益。等到下次迁移佛坛和佛堂之时,便可把原先的神像视为古物而予以保藏。

至於祖牌可以移置於寺院的往生堂,家中并不需供奉。如果仍要供奉,则可置於佛像之下首或另移他处,改以较佛坛为小的祖坛,单独供奉。例如寺院规模较大者,都会另设有往生堂,专供往生牌;寺院规模较小者,即以大殿佛坛的两侧供置长生牌和往生牌。如此,既能对祖先表示慎终追远的孝思,也能显出对佛菩萨的崇高信仰,而此崇高信仰有别於慎终追远的孝思。

家庭供奉佛菩萨圣像,不需太多、太杂、太乱。可以—佛代表万佛,以—菩萨代表一切佛菩萨。一般的家庭多半是供奉观音菩萨、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任择其一即可。如果巳经有了佛与菩萨的圣像,则置佛像在正中或後上方,菩萨像在两侧或在前下方,务必要使佛突出,以显其尊贵。圣像的大小尺寸,应该和佛坛、佛堂的空间位置比例相称,不可太大或太小。如果圣像很小,且是以七宝所成,则可以雕刻多重的佛龛来衬托出佛像的伟大。

请购了佛菩萨的圣像之後,一般人大多崇尚举行开光仪式。以佛教的观点而言,开光仪式并不一定是必须之举。因为佛菩萨像只是用来当作修行的工具,佛菩萨的感应徧在,而以圣像作为致敬的对象,若无圣像,便无可作为礼拜、供养和恭敬的对象。通过类此的修行後,便能得到修行的利益和佛菩萨的感应,但最重要的是在於信心、虔敬心、恭敬心的感发,不在於圣像本身。所以,圣像是否开光并不重要。

在释迦世尊住世的时候,因为佛去忉利天为母说法三个月,人间的弟子们思念佛陀,所以,为其塑了像来供养,其中也没有见到有关开光的记载。至後世,乃以经、像、法物、塔、寺等,代表著佛的住世、化世。不过隆重的仪式能使更多人起敬生信,所以後来渐渐地有了各种各样的供养仪式,而开光就是其中的仪式之一。

因此,迄今,各寺院若新塑佛像,也都集合信众举行开光仪式。这犹如学校开学、公司行号开幕、建筑物落成时所举行的开幕剪彩等仪式一般,是为了慎重地向大众宣告,所以举行仪式。

至於个人在家庭供养佛菩萨的圣像时,并不需要昭告社会大众,所以也不一定需要举行开光仪式,只要以虔诚心、恭敬心将圣像安置供奉,然後以香、花、水果等供品供养,日日不辍,使其保持新鲜、整齐、清洁,就能显出圣像所在的神圣气氛,藉此以引发修行者的道心。

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所燃的香,以精细、清香为原则,家庭佛堂一次以一炷香为宜,不要大把地燃烧香烛,以免造成室内空气的混浊。香类以自然的檀香、沈香为佳品,不宜用化学香料或动物香料调制的线香、棒香。现代家庭的佛堂,可以电灯代替蜡烛,且应常常清理供桌、香炉、烛台,换新供品,至少该保持没有灰尘或枯萎腐烂的花果食物。每天最好应该有定时的早晚课诵,至少早晚也须烧香、供水。外出之前,到家之时,也当先在佛前礼拜,以表示感谢、恭敬、系念之心。

怎么请佛像

建议步骤和内容如下,详细内容如後说明。

一心至诚,构思可供放置佛像的位置。

寻找有缘的佛菩萨像,如非画像,尽可能是实心的。

如果方便,备妥长期供奉的佛桌。请佛菩萨安座当天,以虔诚心诵持经典,回向十方法界,并以净水、香、花、灯、水果等供养。尔後日日维持整洁,维系道心。

请佛念佛,发心,维持清净心,最为要紧。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但因为个人情况不同,以下分为住处条件、佛桌位置、请佛安座、供养等几点说明。

一、住处条件

若住在宿舍,或与他人共处一室: 1) 信仰不同时,为避免引起他人反感,可以佛经代替佛像。於课诵前後,问讯顶礼,表达虔诚心与恭敬心即可。 2) 家中仅自己一人学佛时,同上。

宿舍或家中,信仰相同,且尚有空间的馀裕,则设置佛桌或佛堂为佳。

二、佛桌位置

是产生家庭安定感的中心。以一进门,或每个房间均可看到的地方为主。

应当面对门窗,阳光充足。不要面对或背对厕所、炉灶、或自己的卧室。

若条件宽裕,则选择一间静室。用於礼诵、禅修,避免会客、宴饮、嬉闹。

三、请佛安座

佛是光明,是佛打开众生智慧的无明。因此,请佛菩萨到家中,是请诸佛菩萨护法龙天来此安座。

佛像如非画像,无论是木刻或铜塑,以实心为佳。

请佛菩萨当日,随力供养,备办净水、香、花、灯、水果等,亦可奉请有缘僧侣、同修,共同前来诵经(如心经、大悲咒、金刚经…等)。若无馀力,心香一束,诵持经典,亦同。尔後回向法界,发心利益十方有情。

寺庙与住处不同的说明:以往寺院由於制作经费、搬运组装…等各类条件,传统佛像常为空心。尔後僧侣在公开的场合,举行装藏(佛像内装入珍宝)的仪式,称为开光。仪式目的是昭告大众,共起修行心和恭敬心。

由於个人住处并非道场,请佛菩萨的像来,是时时刻刻提醒修行人学习这些导师,如何修行,如何发愿、起心动念、行住坐卧的方式。一般所说"开光仪式",非属必要。

具备信心、恭敬心、至诚心,是发心请佛,指导修行的开始。

四、供养

以诵经为佳,其他物资,随力备办。

现代住处佛前供养,可以电灯替代油灯。每日换供净水,燃香以清香为原则(自然檀香或沉香为佳)。可供水果、香花、茶叶…等。

心中时时以佛菩萨为导师,至心修行,是真供养。

祝愿 菩提道上,福慧双修。

佛开眼是什么意思

开光,又称开光明、开眼、开明,就是新佛像、佛画完成想置于佛殿、佛室时,所举行替佛开眼的仪式。《禅林象器》上说:“凡新造佛祖神天像者,诸宗师家,立地数语,作笔点势,直点开他金刚正眼,此为开眼佛事,又名开水明。”在佛教中,经过开光中的佛像具有宗教意义上的神圣性,受到佛教徒的顶礼膜拜。

开光时,将佛像安好,先诵经及咒语,奉请佛菩萨安座,然后才请高僧为佛像开光说法,《黑谷灯语录》中说:“开眼者,本是佛匠雕开眼,是事开眼;次僧家诵佛眼真言,诵大日真言,而成就佛一切功德,此谓开眼也。”其实开光就是为佛像举行一种说法的仪式,其具体的仪式如下:主法者先拿新毛巾向佛像做一个擦佛像的动作,说一首偈语,赞颂佛菩萨的功德,此谓开眼也。其次再用镜子向佛像正面对照,说几句寺院、佛像完成的因缘;然后主法者拿起朱砂笔,再说一首偈语,然后将朱砂笔向佛眼的方向作一个“点”的动作,大喊一声“开”,经过如上的一番仪式,开光才算完成了。

请问佛教中开光是什么意思啊?

开光,又称开光明、开眼、开明,就是新佛像、佛画完成想置于佛殿、佛室时,所举行替佛开眼的仪式。《禅林象器》上说:“凡新造佛祖神天像者,诸宗师家,立地数语,作笔点势,直点开他金刚正眼,此为开眼佛事,又名开水明。”在佛教中,经过开光中的佛像具有宗教意义上的神圣性,受到佛教徒的顶礼膜拜。

开光时,将佛像安好,先诵经及咒语,奉请佛菩萨安座,然后才请高僧为佛像开光说法,《黑谷灯语录》中说:“开眼者,本是佛匠雕开眼,是事开眼;次僧家诵佛眼真言,诵大日真言,而成就佛一切功德,此谓开眼也。”其实开光就是为佛像举行一种说法的仪式,其具体的仪式如下:主法者先拿新毛巾向佛像做一个擦佛像的动作,说一首偈语,赞颂佛菩萨的功德,此谓开眼也。其次再用镜子向佛像正面对照,说几句寺院、佛像完成的因缘;然后主法者拿起朱砂笔,再说一首偈语,然后将朱砂笔向佛眼的方向作一个“点”的动作,大喊一声“开”,经过如上的一番仪式,开光才算完成了。

开光时,由于佛菩萨的功德不,所以主法者所说的法也有所不同,并且主法者常常会提到为佛像开“六通”,即眼通、耳通、鼻通、舌通、身通、意通,让佛像具有六种神通,点眼眼通,真见无所不见;点耳耳通,妙闻遍及十方;点鼻鼻通,普嗅法界诸香;点舌舌通,演说妙法无穷;点身身通,分身尘尘刹刹;点意意通,能鉴三世群机。

开光法会的仪规最早见于北宋太平兴国五(980),北印度乌填曩国传法大师施护在开封太平兴国寺译经院译出的《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规经》。该经指出,佛像塑画雕造完成后,就要举行安像庆赞活动。首先选择吉日良辰和结界胜地,其次在此处设置伴盖、幢幡、香花、水果、灯明等佛供,接着由身著庄严如法的阿诸梨起身入佛堂安像,并同弟子们一心观想如来一切圆满之相。然后合掌作礼,瞻仰圣容,以净香花等供于佛前。再是入定心,离疑念,诵咒三遍,请一切佛安住于此,受此香花、灯、果、饮食等供养。复次,安置佛像坐西向东,并用黄布覆盖。阿诸梨作观想佛如一聚火,如来真身诸相圆满,然后以奄阿牛三字安于佛之身上。把“奄”字安于顶上、“阿”字安于口上、“牛”字安于心上。若是金、石、铜等佛像,就要涂上香油,用草刷子刷干净,然后用歌舞妓乐赞颂,僧人复颂香油真言。再用盛满香水和五宝五药花果的净瓶,灌浴佛像,僧众齐诵偈赞,并作歌舞妓乐。若是画像,要用镜子照之,再以前述五种净火涂于镜,沐浴镜中影像。再依次吟诵著衣真言、安耳真言、安发髻真言、安指甲真言、安此须真言、献涂香真言、安庄严真言等等,然后依灌顶仪规将佛像置入曼荼罗,诵本尊真言三遍。一切供养仪具足后,开眼师用笔作点姿势,这是为佛像开眼之光明,再诵开眼光真言三遍。

这时,佛像即已开光。诵完开眼光真言后,令施主入曼荼罗,齐诵护摩真言、增寿真言、息灾增益真言,使众生普获吉祥。这时,阿诸梨即教化施主结缘,施利增福,金银财帛等随布施。复次,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施以财物,令福德更具圆满。曼荼罗之内所供财物,必须都归阿诸梨,其他人不得享用。当这套仪规全部完成后,即可收坛。这是密宗的开光。

佛教中任何仪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义,开光也不例外。我们众生从无始以来,受到无明尘垢的污染,而不能彻见诸法的真理,所以需要开发我们内具的智慧。如神秀禅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所以,在开光仪式中,主法者拿起毛巾向佛像作拂尘的动作,这是表示要拂去我们众生心地上的垢尘;然后再用镜子一照,表示垢除净显,明心见性,真正见到诸法的本来面目。用朱砂笔点向佛眼,由于眼睛代表着智慧,所以点开佛眼,意思就是要开发我们众生的内在智慧。我们众生由于无有智慧,对诸法妄起分别,就如眼睛有病,见到空花,所以需要除去眼病,这就是我们的般若智慧。

开光这种仪式源自道教及民俗,由于佛教在流传过程中,受到中国原有的文化影响,所以便接受这种仪式,这也是佛教中国化的一种表现。但是,开光仪式所具有的内涵,则是佛教特有的提升。现代有的佛教徒往往忘记开光的内涵,而偏重追求仪式的隆重,这是执事废理;或者的人认为开光仅是一种仪式,没有什么实在的价值,这是执理废事。这两种现象,都属偏见,佛法提倡事理圆融、事理无碍,所以我们在举行开光仪式时,不要忘记这种仪式的内涵,不仅要开佛像眼,更要我们众生的心眼,开发内在般若智慧。只有这样,才能契合佛教的真意。

佛教什么咒可以驱鬼

道教:

首先正统道教是没有咒语的、只有一部『道德经』.其余的所谓道教书籍都是后世的所谓『高人』编撰的!道教真正正统的经典除了『道德经』外都毁在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上了.佛教经典之所以得以幸存,多半是因为佛教不是发源于中国,秦始皇怎么毁都毁不完的= = 而道教很流行的那个『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咒语其实是佛教的咒语..被后来的人胡乱引用误认为是道教的!道教最主要的是画符!

佛教:

佛教四大经典:金刚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大悲咒、楞严咒

『驱鬼、灭鬼』:金刚经

很多驱鬼的电影小说里都把金刚经说成是很威猛驱鬼性很强的经文、以为金刚经是大力金刚或四大金刚的意思..所以里说金刚经的驱鬼功效最强,但不要轻易乱使用,因为它太强了,怕没用好招鬼报复!

这个观点本人不予评论、但其实金刚经看过的人都知道..金刚经并不是说的四大金刚之类..而是在阐述佛家所说的『空』.我想古时的人认为金刚经能驱鬼,最初的意义应该是因为它的意念就是『空』、在它面前一切邪魔外道都是不存在的..就像在佛眼里恶鬼等于虚无美女等同白骨是一个道理!

『超度』:地藏菩萨本愿经

是佛在说法时称赞地藏菩萨的经文。经文我以前抄过、不过时隔比较久..一时记不清也不知道怎么跟LZ解释它的内容!不想随便到网上复制过来糊弄LZ。所以在此不多做解释。

但从的角度,地藏经多用于给死人超度..民间还有说法是夜间念诵地藏经,会招致那些投胎无门的枉死鬼来寻求解脱。

『咒中之咒』:楞严咒

佛教最核心的经文、或者说咒语!佛说过,有一天佛法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但只要楞严咒还有人记得,佛法就会存在!由此可见楞严咒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了!楞严咒是咒中之王,一切咒语在楞严咒面前都将无效!佛经上说“这个咒关系整个佛教的兴衰。世界上只要有人持诵楞严咒,就是正法存在。”可惜现在楞严咒的念法已经失传了,现存的所谓楞严咒的诵读也是后人根据经文文字勉强念诵的,其实已经不是原来的音调了!所以正规的佛法弟子多是抄写此咒而不念诵了!

大悲咒

出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概说的是观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诀。

经文里有写明、但凡念诵大悲咒..一切天魔外道乃至神鬼都要停下一切动作,合掌恭敬地倾听!并且听到大悲咒后都会得到救赎!

一般庙里求的护身符之类多是用大悲咒开光。

大悲咒的功效是非常强的、虽然不如金刚经那么猛烈..但就像细雨潺潺普度众生!

如果一定要从的角度去问哪部经更厉害些有用、首选大悲咒跟楞严咒!但它们两谁更强些,就是佛界一些人士争论了数百年的问题..

本人还是推荐LZ大悲咒!毕竟楞严咒的念法发音已经失传了..不能念只能书写咒文。而大悲咒是随时可以念诵的。其功德不可思议!从的角度说、无论驱鬼静心都可以而且效果也是最好的!但灭鬼就不是了,因为大悲咒是温和的,用它来对付邪魔鬼怪、哪怕对方再强大,也会被感化,最后得到救赎!

以上皆是本人一字一句打的、绝无抄袭。只为能给LZ提供帮助..仅此而已!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