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伟:到2030年,我国芯片市场规模约达300亿美金

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的“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峰会(GIV2022)”于12月16日-17日在合肥召开。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出席并演讲。
谈及芯片产业,张永伟说,当前,芯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2022年我国汽车智能化渗透率超过了30%,2030年则会达到70%。以这个智能化渗透速度来判断,芯片的需求将会产生爆发式的增长。
“单车的芯片在300-500个,电动智能时代就超过了1000个,高等级自动驾驶会超过3000个”,张永伟说,到2030年,我国芯片市场规模约达到300亿美金,每年的需求量在1000-1200亿颗,“汽车芯片的需求越来越大、缺口也越来越大”。
他强调,我国迈过芯片这道坎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也必须看到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的严峻挑战。
一是摆脱进口依赖是当务之急。“现在汽车芯片国内的供给度不到10%,也就是每一辆汽车90%以上的芯片都是进口或者是在外资的本土公司手里面,这就决定了不论是小芯片、还是一些关键的芯片,特别是智能芯片,未来需求越来越大,它的瓶颈越来越高”。
二是我国在汽车芯片制造的整个链条上都存在着技术短板。比如,EDA的工具市场,核心的半导体设备市场,我们有了14纳米以上的制程,最缺的是更加先进的制程。
三是我国的芯片面临着严格的检测认证。张永伟指出,在汽车车规级芯片的测试和认证方面,全球刚刚起步,但是我国明显处于短板,让很多芯片企业,有芯片无法测试,因此也得不到企业的认可,让很多用户找到了芯片不敢去测试,因为得不到最好的测试结果,所以解决测试和检测也是现在的当务之急。
四是人才短缺。张伟勇指出,我国集成电路从业者,包括汽车集成电路和消费集成电路总共约54万专业人员,到2023年缺口可达20万,这54万人当中基本分布在设计、制造和封测环节,20万人的短缺会严重影响到行业的技术发展和产业推进,所以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巨大的瓶颈。
张永伟也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是要全产业链进行技术提升。二是建立标准、检测认证体系。三是推动芯片上车。在迭代中完善,也可以帮助整车企业建立自己产能的备胎。四是把产线抓起来,支持多元化商业模式。五是加大政策支持。特别是财政资金的支持,让那些做长时间研发的企业有稳定的投入机制。六是解决好人才缺口问题,让人才成为支持芯片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食品工业就算到10.0时代,普通人也不会把营养胶囊当一日三餐
第七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于2022年12月23日-26日在河北保定举办,主题为:补短板·锻长板·固底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发表演讲。睿见Economy2022-12-26 14:15:580000白春礼:中科院已于两年前部署了与美国不同技术路径的激光核聚变研究工作
《财经》年会2023:预测与战略于2022年12月17日-18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白春礼出席并以《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科技发展态势》为题发表演讲。0000朱光耀:2023年应该做到“四个努力避免”,同时解决好“四个赤字”问题
2023年1月6日,第七届新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开幕主题为: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发表演讲。朱光耀指出,2023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应该做到“四个努力避免”,同时要解决好“四个赤字”的问题。睿见Economy2023-01-06 13:13:12000095后CEO谢承润:终生立志
12月14日-16日,新浪财经2022年会暨第十五届金麒麟论坛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为“高质量发展、新机遇共享”。中国生物制药首席执行官谢承润出席并演讲。谢承润在演讲中表示,中国生物制药要想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医药企业,必须同时抓好“走出去”和“引进来”,到海外市场中去历练,去成长、去引领。睿见Economy2022-12-14 18:20: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