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礼院士:警惕奥密克戎的不断变异,避免再感染
“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少数人仍有可能再次被奥密克戎的变异亚型感染。”12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通过对国内外奥密克戎疫情的观察可以得出结论,新冠病毒仍在不断发生变异,且有较强免疫逃逸能力。
过去几天,北方感染高峰正在到来,也有不少人已经感染新冠病毒并康复。由于奥密克戎表现出了超过以往致病病原体的强传播力,每个人都有可能与它打一场遭遇战。如何从科学的角度做足应对准备,张伯礼院士给出提醒。
![张伯礼院士:警惕奥密克戎的不断变异,避免再感染](https://n.sinaimg.cn/sinakd20221216s/200/w1080h720/20221216/859f-617f8619cc0b6cbba19fc38352a1f528.jpg)
警惕奥密克戎的多个亚型
“当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具有多个亚型。”张伯礼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因而人体对奥密克戎不同亚型难以建立全面的免疫屏障。
多国的数据证实了这一点。此前有媒体报道,多国出现奥密克戎的新亚型。除了当前在我国传播广泛的BA.5.2和BF.7以外,其他国家的主流亚型还包括BQ.1、BQ.1.1、BXX等。
因预测新冠病毒变异趋势而入选《自然》年度十大人物北京大学副研究员曹云龙此前曾在学术报告中援引以色列的统计数据时表示,BQ.1.1和XBB流行使得当地再次感染率从20%上升到35%。
尽管不少人认为,感染过新冠病毒之后人体内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但张伯礼院士提醒,病毒的变异将使因感染不同亚型而产生的中和抗体特异性降低,抗体拦截变异新亚型的能力将有所下降。
“在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少数人有可能再次被变异亚型感染。”张伯礼提醒,因此对于新冠康复者来说,疫情期间最好的办法仍旧是落实好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注意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等,才能有效降低再次感染风险。
转阴后仍有症状,怎么办?
近一周来新冠感染人数明显增多,根据当前的临床经验来看,大多数感染者病程7天左右,如有发热症状大多3天后恢复,接种过新冠疫苗并完成加强免疫的人群病程更短、病情更轻。
但在核酸或抗原检测转阴后,仍有部分患者还存在咳嗽、咽痛、乏力或食欲不振等症状,怎么办?
“我们在武汉抗疫阶段发现有些新冠感染者康复后仍有部分症状,但随着病毒致病力的减弱,奥密克戎感染者在核酸转阴后仍有症状的发生概率较低,症状也较轻,也更容易恢复。”张伯礼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近三年来的诊疗经验表明,用中药、针灸、推拿以及传统功法等,能够促进患者愈后,改善乏力、气短等症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能促进治愈者的身心恢复到较好的状态。
对于仍有轻微症状的康复者,张伯礼建议,核酸转阴2天后,体温保持正常,其余症状明显减轻后再恢复工作、学习。高龄、有基础病的患者可以多休息几天。实在感觉不舒服还可以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中成药。
对于没有明显症状、才康复不久的感染者,张伯礼同时提醒,中医讲“瘥(音chi)后防复”,就是说疾病刚刚治愈的时候,体内的正气仍比较虚弱,机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这个时候也要注意病后的调理,一方面巩固疗效,另一方面也是防止疾病复发。
复阳是怎么回事?有传染性吗?
需要说明的是,复阳和再感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感染者在同一感染周期中两次出现阳性结果,而后者是感染者经历了不同的感染周期。
张伯礼对复阳的原因给出两种可能的解释:一个原因可能是抗原检测给出了假阴性的结果;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痰栓带出的病毒片段,呈现了阳性结果。
“抗原检测的速度快,操作便捷,但一般要到病毒复制到较高水平、感染者排毒量较高时,抗原才可以检测出来。”张伯礼解释,感染病程后期由于病毒载量变低,抗原检测可能出现假阴性的结果,因此一般建议连续两天自测抗原,或者以核酸检测作为判断标准。
“在排除误诊和假阳性等原因之外,还有一种可能的原因与患者痰比较黏稠有关。”张伯礼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由于粘稠形成痰栓,痰栓里包裹了病毒,康复者在后续的肺修复过程中排出痰栓时带出了病毒。此时造成阳性的是病毒核酸碎片,也无法培养出活病毒。
张伯礼强调,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复阳,经临床观察证实复阳病例均没有发生再传染给他人的现象。
责任编辑:祝加贝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召开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1月4日上午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2年和五年来主要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3年工作。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党委书记郭树清出席会议并讲话。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潘功胜、刘国强、张青松、宣昌能,党委委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人民银行纪检监察组组长曲吉山出席会议。100002023-01-04 21:14:07
0000放开一个月,北上广深坐地铁的人变多了吗?
通过地铁客流能管窥城市复苏进程,结合近日数据来看,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市民的生活正逐渐恢复如常文|《财经》记者郭宇“广州地铁5号线现在太挤了,一趟车要等7-8分钟是常态,之前只需要2-3分钟。”张女士向《财经》记者称,自己之前因感染新冠在家休息,身体恢复后刚开始上班。但几天之后重新坐地铁,乘车体验已大不相同,“上周一坐地铁还能找到空位,但现在早高峰时等两趟都不一定能挤上去”。《财经》杂志2022-12-29 19:38:470000疫情冲击波抵达三四线城市
形势变化太快,很多城市都来不及反应,缺药,囤药、乱用药,输液救急,抢购中药等情况陆续出现文|王博刘以秦柳书琪顾翎羽辛晓彤魏媛韩舒淋尹路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新十条”。此后,全国逐渐放开阳性感染者隔离措施,公共场所核酸检测基本取消。半个多月来,新冠疫情冲击波从一线城市爆发,陆续抵达三四线城市及其周边村镇。《财经》杂志2022-12-24 20:25: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