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3177

陈文辉谈六大投资机会,涉及数字经济、“双碳”、老龄化等

界面新闻2022-12-26 14:15:450

12月25日,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会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陈文辉出席并发布主题为“培育长期资本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演讲。

陈文辉表示,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展和安全并举”,“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这些都是国家的发展目标、社会进步的方向,也正是资本不可推卸的责任,资本应该加大对此的研究力度,从中找到投资机会。

对此,陈文辉梳理了六大投资机会:一是数字经济发展和“双碳”目标推进带来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二是逆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链、供应链重构,三是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掀起的并购潮,五是长寿时代与老龄化带来的产业变革,六是新时代消费观念变革。

陈文辉认为,“双碳”将掀起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近年来,随着风电、光伏等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不断提升,但与实现“碳中和”目标仍有相当大的差距,需要资本长期持续投资。另一方面,新能源发展必须与储能、输电能力相匹配,将带动整个电网的升级改造,产生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机会。

谈及长寿时代的投资机会,陈文辉表示,随着人类寿命延长,各种疾病的病发率显著提高。生物、化学、计算机等底层学科进步,推动医学研究水平大幅提升,生物制药在包括癌症治疗在内的各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吸引大量人才和资本,医药投资迎来黄金期。

陈文辉谈六大投资机会,涉及数字经济、“双碳”、老龄化等

与此同时,他认为,老龄社会对保健、康养、护理等需求将大幅攀升,带动老年消费、助老服务等老龄产业快速增长。资本提前布局银发经济,既有可观的预期收益,还能为社会增加医疗、保健和老年服务的供给,为迎接老龄社会打好基础。

此外,陈文辉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为形成长期资本创造更好的环境。首先,要正确认识资本的逐利性;其次,努力提升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最后,增加投资产品供给。基于此,他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

一是增加长期资金来源,推动长期资本市场形成。目前,我国养老金规模(包括:战略储备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已超过10万亿,约占GDP比重的10%,但与OECD国家平均水平49.7%仍有较大差距。

因此,他建议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力度,加快养老金积累。若能达到OECD国家平均水平,五年后我国养老金总规模将达到70万亿,既能为全体国民提供充足的养老保障,也是一大笔宝贵的长期资本。此外,长期寿险、年金保险,也能形成优质的长期资本。

瑞士再保险2020年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大陆地区保险密度仅为430美元,而世界平均水平为818美元。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居民保险需求将出现快速增长。可以预期,我国保险资金规模,特别是寿险资金规模,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陈文辉建议,相关部门应研究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加快保险业的发展,使社会安全网织的更密更紧,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长期资本。

二是提高资本市场流动性,培育形成更多的长期资本。中央经济工作会对“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提出要求,长期资本是连接科技创新和产业的金融纽带,而解决我国长期资本不足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各层次资本市场的流动性。

对此,陈文辉建议,进一步完善二级市场建设,继续推进科创板改革,更好的服务科技企业上市及股票交易,增强证券资产流动性。引导一级市场建立二手份额转让市场,鼓励S基金发展,提升私募股权资产和LP份额的流动性。

“只要建立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并在保持流动性的前提下,不同风险偏好和期限的资金就能互相接力,将分散的短期资金汇集为长期资本,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资金支持。”他表示。

三是创新产品设计,满足机构投资者特殊要求。一些大的投资项目,退出比较难,可以考虑加大现金分红的力度,满足投资者获取稳定现金流收入的需求。有些机构投资者受限于财务核算制度和业绩考核压力,很难将大量资金投向科技创新项目。

基于此,陈文辉建议,相关部门研究应制定更适合创新股权投资的财务核算制度,机构自己也可以调整相应的考核办法。资管机构还可以通过设立夹层基金或股债混合基金,平滑收益曲线,提高分红比例,满足一些资金当前监管和考核要求。

此外,他提出,当前大多数私募股权基金到期后,由于各种原因,很难实现项目的完全退出,一些投资机构担心因此产生信用或合规风险,从而影响了投资意愿。股权基金实物资产分配可解决投资者后顾之忧,但目前在实操上仍存在政策障碍,建议有关部门关注。

下附陈文辉发言全文:

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会,今年年会主题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我想着重谈谈资本服务高质量发展问题。二十大报告把高质量发展明确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提出“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上周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重申,“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资本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要素,是资源配置的指挥棒,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资本如何努力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是当前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下面,我想就此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放眼长远,资本承担责任与获取收益是有机统一的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通过不断提高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区域结构等的升级,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资本的角度来看,这就要求加大资本对一些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产业加大投资力度,确保新兴产业能够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形成规模。但在实践中却经常遇到“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困境:高质量发展催生出新经济、新产业,前期需要大量资本投入,才能持续发展壮大,而资本为规避风险,往往要等到产业稳定发展后才愿意投资。确实,经济发展、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存在投资失败的风险。但是,放眼长远,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是确定的。只要顺应长期趋势开展投资,就一定能够将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在推进国家发展目标,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满足资本的增值要求,实现承担社会责任与获取收益的有机统一。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展和安全并举”,“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这些都是国家的发展目标、社会进步的方向,也正是资本不可推卸的责任,资本应该加大对此的研究力度,从中找到投资机会。我从中梳理出六大投资机会。

一是数字经济发展和“双碳”目标推进带来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信息革命已持续半个世纪,但我们才刚刚进入数字化时代。数据正在成为主要生产要素,数据传输、存储、计算、安全等相关软硬件产业发展还有非常大的成长空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大量资本投入。与之类似,“双碳”也将掀起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近年来,随着风电、光伏等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不断提升,但与实现“碳中和”目标仍有相当大的差距,需要资本长期持续投资。另一方面,新能源发展必须与储能、输电能力相匹配,将带动整个电网的升级改造,产生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机会。

二是逆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新冠疫情、俄乌冲突、中美竞争凸显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主要经济体都在建立本土冗余供应链,以确保产业链安全,但也因此引发了更广泛的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已成为未来十年的大趋势。我国必须建立以我为主的产业链、供应链,确保产业安全,中国企业必须走出去,建立本地化生产和全球化管理能力,并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加速推进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的国产替代,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的国际竞争。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大量资本支持,中国企业若能抓住此次全球产业格局重塑的机会,也将为资本带来丰厚的投资回报。

三是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过去5年极不寻常,世界变局加快演变,受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冲击,全球供应链出现重大危机,维护国家粮食能源安全愈发重要。我国粮食产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食安全领域出现越来越多的投资机会。能源安全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本月初访问沙特时表示,中国将继续从海合会国家扩大进口原油、液化天然气,加强油气开发、清洁低碳能源技术合作,开展油气贸易人民币结算。资本可关注海外(特别是中东地区)石油、天然气开发、技术合作和运输渠道建设方面的投资机会。此外,立足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加大煤炭清洁开发利用的投资。加大新能源上游产业投资,在全球范围布局锂、镍等核心矿产资源,确保我国新能源供应链安全。

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掀起的并购潮。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很多粗放增长的企业将被市场淘汰,头部企业通过并购可以快速提升市场份额,巩固行业地位。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也为市场主体提供大量购并机会。资本为龙头企业提供并购资金,在助力经济提质增效、产业链安全可控的同时可获取良好回报。

五是长寿时代与老龄化带来的产业变革。随着人类寿命延长,各种疾病的病发率显著提高。生物、化学、计算机等底层学科进步,推动医学研究水平大幅提升,生物制药在包括癌症治疗在内的各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吸引大量人才和资本,医药投资迎来黄金期。此外,老龄社会对保健、康养、护理等需求将大幅攀升,带动老年消费、助老服务等老龄产业快速增长。资本提前布局银发经济,既有可观的预期收益,还能为社会增加医疗、保健和老年服务的供给,为迎接老龄社会打好基础。

六是新时代消费观念变革。如今,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民的消费观念也将随经济水平的提升逐步发生变化。首先,更加重视健康。人们选择商品时会更多考虑健康因素,例如无糖饮料价格较贵,口感也不太好,但却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其次,更加重视个性化需求。数字化时代,商家可以更好地捕捉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也有能力实现部分产品的个性化生产,小批量、定制化正在从奢侈品牌转向大众品牌,引领新的消费潮流。最后,更加重视产品碳排放。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普及,高碳消费将逐渐成为一种不文明现象,人们越来越倾向低碳、零碳产品。消费理念的变化将深刻影响企业的竞争力,资本可沿着新消费理念发展趋势投资布局。

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为形成长期资本创造更好的环境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向纵深发展,全面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资本不仅自身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推进其他要素发展,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的重要媒介。因此,深化资本要素市场化改革,引导更多资金转化为长期资本,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首先,要正确认识资本的逐利性。资本天然具有逐利性,这也是资本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的基础,但资本过度逐利会对社会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必须通过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但只要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资本的逐利行为就应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保护,要防止政府的不当干预和舆论的扩大化谴责。其次,努力提升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资本的使用都有久期和会计核算要求,流动性是影响投资决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增强资本市场流动性,有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降低流动性风险溢价,从而吸引更多资金进场交易,形成资本。此外,在高流动性市场,投资者更容易匹配资金期限,有助于短期资金转化为长期资本。最后,增加投资产品供给。资本可以通过产品投资实现,不同投资产品功能属性不同,风险收益特征也不同。多样化的投资产品可以更好的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需求,引导更多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具体有三点政策建议:

一是增加长期资金来源,推动长期资本市场形成。目前,我国养老金规模(包括:战略储备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已超过10万亿,约占GDP比重的10%,但与OECD国家平均水平49.7%仍有较大差距。建议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力度,加快养老金积累。若能达到OECD国家平均水平,五年后我国养老金总规模将达到70万亿,既能为全体国民提供充足的养老保障,也是一大笔宝贵的长期资本。此外,长期寿险、年金保险,也能形成优质的长期资本。瑞士再保险2020年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大陆地区保险密度仅为430美元,而世界平均水平为818美元。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居民保险需求将出现快速增长。可以预期,我国保险资金规模,特别是寿险资金规模,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建议相关部门研究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加快保险业的发展,使社会安全网织的更密更紧,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长期资本。

二是提高资本市场流动性,培育形成更多的长期资本。中央经济工作会对“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提出要求,长期资本是连接科技创新和产业的金融纽带,而解决我国长期资本不足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各层次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建议进一步完善二级市场建设,继续推进科创板改革,更好的服务科技企业上市及股票交易,增强证券资产流动性。引导一级市场建立二手份额转让市场,鼓励S基金发展,提升私募股权资产和LP份额的流动性。只要建立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并在保持流动性的前提下,不同风险偏好和期限的资金就能互相接力,将分散的短期资金汇集为长期资本,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资金支持。

三是创新产品设计,满足机构投资者特殊要求。一些大的投资项目,退出比较难,可以考虑加大现金分红的力度,满足投资者获取稳定现金流收入的需求。有些机构投资者受限于财务核算制度和业绩考核压力,很难将大量资金投向科技创新项目,建议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更适合创新股权投资的财务核算制度,机构自己也可以调整相应的考核办法。资管机构还可以通过设立夹层基金或股债混合基金,平滑收益曲线,提高分红比例,满足一些资金当前监管和考核要求。此外,当前大多数私募股权基金到期后,由于各种原因,很难实现项目的完全退出,一些投资机构担心因此产生信用或合规风险,从而影响了投资意愿。股权基金实物资产分配可解决投资者后顾之忧,但目前在实操上仍存在政策障碍,建议有关部门关注。

最后,预祝本次年会取得圆满成功!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