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食品制造的未来将以大食物观为核心
第七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于2022年12月23日-26日在河北保定举办,主题为:补短板·锻长板·固底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发表演讲。

孙宝国在演讲中指出,近几年,我国食品制造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重大贡献、关键技术与合成装备研发和支撑创新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此同时,我国大型食品企业八成的关键高端装备依赖进口,每年进口额高达数百亿人民币,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在食品领域还没有明确的界定。
孙宝国认为,我国食品制造不必纠结于现在是2.0还是3.0,因为已经基本具备了一步迈进4.0的天然优势。工业4.0时代不强调规模效应,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有机整合为互动性很好的议题。这些特点与当下食品制造的特征和食品本身的生产消费特点适配度高。因此虽说道远路长,但后期能抄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近道,实现跨越式发展。
孙宝国表示,现在食品厂最厉害的生产线,随机农产品同时生产都做得到。但生产线分散的小微企业也可以乘上工业化、信息化的快车,力求小而美,专而精。在消费者心中,餐饮业的食堂外卖已经4.0了,预制菜工业化做到了个性化,还要努力。
他指出,食品制造的虚拟网络和现实实体互通互动的状态是做出来的,也是吃出来的。孙宝国也表示,食品智能升级换代,关注智能化、信息化、精益化生产的同时,不能忘了食品的文化属性、情感属性。
“未来食品工业就算一路飙升,进化到了10.0时代,大多数普通人也不会把营养胶囊来当一日三餐,还是会在除夕夜吃条鱼,期盼年年有余,还会中秋节吃月饼,希望团团圆圆。食品制造升级换代,不仅要提供足够好的营养供给,足够多的风味选择,还要在变化中传承弘扬中国源远流长的优秀优质文化。”孙宝国说。
孙宝国指出,食品制造的未来,将以大食物观为核心,多元化发展,传统食品制造和物联网、人工智能增材制造等各领域的前沿技术融合创新。传统手工制作,不但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比如调酒师的记忆会变成传感系统控制下的电脑钩条,手艺升级为工艺,经验上升为科学生产效率提高,食品品质改善,能耗和成本下降,切实实现食品的高质量发展,绿色可持续发展。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李墨轩
吴晓波预见2023:要充分发挥中国公司的原创能力
12月30日,预见2023·吴晓波年终秀举行。对于2023年中美关系的预见,吴晓波认为是“双核时代,各自爬山”。“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对峙的双核时代已经如期而至,中国和美国在贸易、技术、资本、文化领域会进行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博弈和融合。”吴晓波说。在吴晓波看来,未来的双核时代中并不是中美两个国家会决裂,一个谁替代谁,谁压迫谁,谁战胜谁的过程,而是一个在博弈中不断融合的过程。0000江小涓:长期来看中国对自然资源的进口需求难以避免
2022年12月17日-18日,《财经》年会2023:预测与战略在北京举行。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江小涓出席并以《以高水平开放助力经济复苏和中长期增长》为题发表演讲。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江小涓分享了三点看法。一、国际环境有挑战,更有机遇,要以更大的努力抓住机遇。睿见Economy2022-12-17 11:23:360001浙商资产副董事长李传全:中国AMC行业已形成自己的特色,体现在体系化、市场化、全面性、多层次性和行业性
2023年1月6日,第七届新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开幕主题为: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浙商资产副董事长、首席战略官李传全发表题为“立足国家金融安全,走中国特色的AMC发展之路”的演讲。睿见Economy2023-01-06 13:13:250000投科资本合伙人杜浩舟:数字经济遇见web3.0机遇与挑战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于2022年12月15日上海召开,投科资本合伙人、首席执行官杜浩舟出席并演讲,演讲主题为“数字经济遇见web3.0机遇与挑战”。睿见Economy2022-12-15 19:58: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