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被迫签下保证书才回国的球星,走了!
来源:环球人物
![那个被迫签下保证书才回国的球星,走了!](https://n.sinaimg.cn/news/crawl/481/w550h731/20221226/1113-3b04845b215c1fb2a461029576b34f64.png)
“我要把一生献给祖国。”
据媒体报道,国羽功勋教练王文教因病于2022年12月25日3时1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王文教曾是印尼球星,祖籍中国福建。为了回报祖国,他在申请护照时签下保证书,毅然回国。
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耄耋,从运动员到教练员,56个羽毛球世界冠军、9座团体世界冠军奖杯,他带领中国羽毛球队艰难“拓荒”,创造了一个轰动世界羽坛的辉煌时代。
听到王文教去世的消息,80岁的羽坛名宿汤仙虎潸然泪下。“王指导,特别好、特别好!”他不断平复自己的心情,整理着自己的思路和记忆。“我们这帮华侨,就是因为看到他回国才回来的。”
“向敬爱的王文教总教练致敬,没有你就没有中国羽毛球运动,没有你就没有我。我会永远把你放在我的心中。”在听闻王文教离开的消息后,中国羽毛球队原总教练李永波很伤感。
羽毛球名将林丹则在社交网站发文,“缅怀前辈,王导走好”。
![那个被迫签下保证书才回国的球星,走了!](https://n.sinaimg.cn/news/crawl/186/w550h436/20221226/a5e2-9a9a9a55d8e7834995e8f545c23c0abc.png)
![那个被迫签下保证书才回国的球星,走了!](https://n.sinaimg.cn/news/crawl/672/w550h122/20221226/6990-a69b0788f134008fdb0291e1473f6f3a.png)
“新中国跟旧中国不一样”
1953年,在天津举办的全国四项球类运动会之后,印尼羽毛球队和中国队以切磋为目的,打了一场比赛。
当时印尼是羽毛球强国之一,祖籍福建南安的王文教更是闻名印尼的球星。
当王文教带领印尼队以15:0、15:6大比分胜了中国队后,却一点高兴不起来。
他惊讶地发现,刚获得全国冠军的中国运动员被他打得毫无招架之力。“差距如此悬殊,深深震撼了我,我决定要回到祖国,帮助祖国提高羽毛球队的水平。”
这个大胆的决定,彻底改变了王文教的人生轨迹。
那时的王文教虽然刚满20岁,在印尼却已是家喻户晓的羽毛球明星,选择回中国,意味着要放弃在印尼已经取得的荣誉和地位。
而当时中国还不是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的会员,回国就会失去很多国际大赛的参赛机会,这对于将羽毛球视作生命的王文教来说,无疑是残酷的。
更残酷的是要与生活在印尼的亲人们分别。
“我妈妈不同意,她说,你要回去受苦。我跟她讲现在有变化,新中国跟旧中国不一样,我妈妈不信,结果我还是要回来。”王文教后来回忆说。
在王文教申请护照的时候,印尼当局多加阻拦,还要求他签下“离开印尼后,永远不再回到印尼”的保证书。
王文教带着对家人的愧疚和对祖国的赤诚,毅然签下保证书。
1954年的5月6日,王文教坐上海轮“芝利华”号,同其他心怀报国之志的印尼华侨青年一起离开雅加达,驶向百废待兴的新中国。
王文教的命运由此改变,中国羽毛球事业也迎来了加速发展的春天。
![那个被迫签下保证书才回国的球星,走了!](https://n.sinaimg.cn/news/crawl/672/w550h122/20221226/3f87-881c75c4d73d89dd8f63d1b1013028dd.png)
用“杂技”普及羽毛球
回国之后,训练设施的不足和物质匮乏,起初让王文教有些不适应。
当时北京没有合适的场地,他就带着队员们在天津基督教青年会的礼堂里训练。
由于营养不够,王文教的腿部出现了浮肿。
“回来的时候需要粮票,没有粮票买不到东西。后来我妈妈知道我出现了浮肿,就寄了好多吃的给我。”王文教说,“当时我一回来,有6个月试用期,试用期间只有17块人民币,伙食费还要交9块,只剩下8块钱,后来我的自行车也都卖掉了。但这不算什么,因为我感觉年轻人怎么样都行,因为体育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品质。”
1956年,原国家体委在福建和上海成立了羽毛球集训队,王文教到福建打球,还与队员合写了一本羽毛球教材——《怎样打羽毛球》。
![那个被迫签下保证书才回国的球星,走了!](https://n.sinaimg.cn/news/crawl/163/w550h413/20221226/04a8-4b6244de88b2135a0a0a7ba098e7dd91.jpg)
当年12月底,在王文教的推动下,中国第一支省级羽毛球队——福建队成立了。
到1958年,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成立了羽毛球队,都以王文教出版的教材为训练指导。
当时以王文教为核心的福建队是中国羽毛球的重要基地。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福建羽毛球队获团体总分第一,王文教夺得了男单、男双两项冠军。
王文教回忆说:“当时我们到北京讲羽毛球,人家都听不懂什么叫羽毛球,我们就利用礼拜天,经常下工厂表演。我可以从脚底下、从背后击球。让人家看,有点像杂技表演,所以这样人家感兴趣了。我们一年365天在国家队,只休息一天半。”
王文教等人带回的先进打法和理念,犹如一颗“火种”,点燃了中国羽毛球事业崛起的希望之火。
![那个被迫签下保证书才回国的球星,走了!](https://n.sinaimg.cn/news/crawl/672/w550h122/20221226/a5b5-5544a5639faf6cc89a8ca86adb432407.png)
“中国人会打羽毛球吗?”
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伤病缠身的王文教逐渐淡出比赛,专心当教练。
1965年,王文教带领国羽出访欧洲,与当时的欧洲劲旅丹麦队进行比赛。
那时,中国羽毛球队无法参加国际羽联的比赛,但在不同场合多次击败世界顶尖高手,被称为“无冕之王”。
但当王文教和队员们到了当地,还是深深感受到了一股被“蔑视”的味道。
王文教懂得英文,到达丹麦后,找来了很多当地报章读给队员们听,这些报道几乎都看不起中国队。
“开赛之前,当地媒体打出了‘中国人会打羽毛球吗?’的大标题,当时我们都感到很气愤。”王文教回忆说,那些报道把中国人描写成是留着长辫子的满清人,并坦言“留着长辫子”的黄种人不会打羽毛球。
这种唏嘘和调侃让王文教他们感到难过,但心里更增添了必胜的勇气。
赛前的训练,怕丹麦人刺探“军情”,大家商量好只要有外人来看训练,他们就随便打。可是,一连几天的训练都没一个人来看。
“看来他们真没有把我们看在眼里,这种情况说是‘轻敌’,但也是一种‘高傲’。”当时国羽队员之一、同样是印尼归侨的林建成后来回忆。
不仅是丹麦人,连接待中国队的中国驻丹麦大使都不抱希望,看着队员们面黄肌瘦的样子,忍不住问:“你们能赢球吗?”
“结果我们第一天就把丹麦队打了个15:0,所以报纸第2天登报标题是‘我们的世界冠军吃了鸭蛋’。” 王文教带领的中国队最终取得34:0的大胜,一时间震惊国际羽坛。
中国羽毛球队真正走上世界之巅,是在1982年的汤姆斯杯。
那一年,王文教带领中国羽毛球队出征,这是中国恢复国际羽联合法席位后参加的第一次国际赛事。
决赛中,中国和印尼队相遇,激战两天。
“第一天我们1:3落后印尼,第二天打他们4:1,总比分5:4反败为胜。当时很自豪,感觉到我们能够为祖国争光,很不容易,而且当时是英国女王给我们发奖,就觉得中国人非常了不起。”王文教后来说,这是他执教的众多冠军赛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场。
![那个被迫签下保证书才回国的球星,走了!](https://n.sinaimg.cn/news/crawl/415/w550h665/20221226/f174-f5b85724a3b83b9ef0571c94ee1f2f15.jpg)
·时任中国羽毛球队教练王文教(右)在中国队获得第十二届汤姆斯杯赛冠军后在颁奖仪式上向观众致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那个被迫签下保证书才回国的球星,走了!](https://n.sinaimg.cn/news/crawl/672/w550h122/20221226/ab39-58ee13e202bb4a5a6b985ca56417b94a.png)
“家里飞出了‘金凤凰’”
执教二十余年,王文教培养出一大批羽毛球人才:杨阳、赵剑华、李永波、田秉毅……可谓桃李满天下。在其执教期内,中国羽毛球队一共获得56个单打世界冠军和9个团体世界冠军。
回国这些年里,除了中国羽毛球事业,王文教心中还始终牵挂着祖籍地福建泉州。
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曾经两次回乡谒祖未果。
大约上世纪80年代末,他只身一人来到南安,雇了辆摩托车,跟摩托车师傅说要到洪濑四都,可师傅只知洪濑不知四都,更不要提他口中的“四都大洋村”。
就这样,在山里曲曲弯弯的土路兜转许久,他也没能寻到祖籍地、寻到亲人,只好带着遗憾回到北京。
2019年9月,王文教再次回到泉州南安,终于找到老家。
“心里非常高兴,” 王文教说,“我在印尼出生长大,但是我的父母经常跟我说,有机会要回老家看看,我终于做到了。”
归国后的王文教从未在家乡生活过,一直居住在北京,但他依然可以自然地与亲人用闽南话聊天。
“我普通话讲得多,家乡话讲得少,但还是会讲。”他说,父母很有家乡情怀,从小就教导他们不能忘了自己的根。小时候,他们兄弟姐妹只有讲闽南话,才能从母亲那拿到零花钱或其他奖励。
![那个被迫签下保证书才回国的球星,走了!](https://n.sinaimg.cn/news/crawl/398/w550h648/20221226/0afb-a39200a929c979491123b678e7592c0f.jpg)
2015年,王文教被国际羽联授予“终身成就奖”。2019年,他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最美奋斗者”称号。
在得知获得“人民楷模”称号后,王文教说:“感谢祖国还惦记着我,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因为我年纪都大了,已经退休了。获得国家的认可我非常激动,前几天回到福建老家,乡亲们都说家里出了只‘金凤凰’。”
![那个被迫签下保证书才回国的球星,走了!](https://n.sinaimg.cn/news/crawl/62/w550h312/20221226/88d5-0c3157a98da1881842d843ad66f7c968.png)
王文教曾说:“我要把一生献给祖国。”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
资料来源:新华社、共产党员网、北京青年报、福建侨报等
责任编辑:刘光博
恢复新用户注册,滴滴的整改结束了吗?
带动整个网约车平台市场进入良性循环被按下拉新“暂停键”一年半的滴滴,在虎年尾声宣布重启。2023年1月16日,滴滴出行官方微博发文称,即日起恢复“滴滴出行”的新用户注册。中国新闻周刊2023-01-17 13:32:160000疫情下的农村老人
危机尚未大范围出现,春节期间最危险,当下是关键预备期文|《财经》记者王博辛晓彤郑可书刘昕顾翎羽柳书琪吴俊宇《财经》研究院刘建中刘丁最近三周,新冠病毒传播的速度之快,让几乎所有人都大吃一惊。部分专家表示,按照病毒的发展规律,重症高峰一般会在感染高峰的2-3周后出现。以此推算,岁末年初,各地将出现第一波重症高峰。此时,高龄老人的防护与救治成为各级医院的重点。《财经》杂志2022-12-31 19:42:160000欧洲国家对中美旅客采取“双标”措施,外交部回应
1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了解,在近日世卫组织秘书处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向世卫方面提出质疑,中国没有发现新变异株,但欧洲国家对中国旅客采取限制措施,美国发现XBB.1.5变异株,其他国家却未对其采取措施。请问中方有何评论?0000“新十条”下的社区医院:一个人劈成三个都不够用
记者/颜星悦实习记者/?曹宇悦田嘉艺卢楠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新十条”及《分级诊疗工作方案》,明确了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措施。其中接种疫苗、重点人群摸底、分类管理以及分诊工作,目前已由基层医疗机构来承担。新政之下,一些感染人数正处于高位的城市,其基层社区医疗机构也迎来了新一轮挑战。北京青年报2022-12-14 19:39:420000放开一个月,北上广深坐地铁的人变多了吗?
通过地铁客流能管窥城市复苏进程,结合近日数据来看,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市民的生活正逐渐恢复如常文|《财经》记者郭宇“广州地铁5号线现在太挤了,一趟车要等7-8分钟是常态,之前只需要2-3分钟。”张女士向《财经》记者称,自己之前因感染新冠在家休息,身体恢复后刚开始上班。但几天之后重新坐地铁,乘车体验已大不相同,“上周一坐地铁还能找到空位,但现在早高峰时等两趟都不一定能挤上去”。《财经》杂志2022-12-29 19:38:4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