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155亿扩产计划,能否挽救股价颓势?
作者 | 张玉
来源 | 征探财经(ID:teccj6)
被市场关注已久的茅台产能问题日前终于迎来了新的动态。
12月15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600519.SH,以下简称“贵州茅台”)公告称,经董事会会议决定,公司决定投资155.16亿元建设茅台酒“十四五”技改建设项目。
事实上,多年来,市场往往将茅台“一瓶难求”的现象归结为供需失衡所致。而随着此次扩建项目的推进,在大刀阔斧切割掉200个子品牌之后,茅台能否延续辉煌历程?
另一方面,贵州茅台控股股东茅台集团也在积极筹谋布局。12月19日,华贵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贵人寿”)在官网公告披露,公司注册资本由10亿元增加至20亿元,引入两家新投资人,现有股东茅台集团增持至33.33%,坐稳第一大股东位置。
产能增速缓慢
根据贵州茅台方面的公告,这次扩产项目总投资为155.16亿元,其中工程费用105.38亿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2.12亿元(含土地费用26.79亿元),预备费8.86亿元,铺底流动资金8.8亿元。项目建设周期为48个月,所需资金由公司自筹解决。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茅台镇太平村和中华村,规划建设制酒厂房68栋、制曲厂房10栋、酒库69栋及相关配套设施,建成后可新增茅台酒实际产能1.98万吨/年,储酒能力约8.47万吨。
投资扩产的背后,贵州茅台的产需失衡问题由来已久。征探君翻阅最近几年的年报,2018年-2021年,贵州茅台旗下茅台酒的产量分别为4.97万吨、4.99万吨、5.02万吨和5.65万吨,多年来一直维持在5万吨左右的产量水平。
产能限制下,同一时间段内茅台酒的销量也堪堪分别维持在3.25万吨、3.46万吨、3.43万吨和3.63万吨。
不过,这一销量与市场实际需求并不相符。贵州茅台方面表示,为保证公司可持续发展,每年需留存一定量的基酒。按生产工艺,茅台酒从生产到出厂至少需要5年。
换句话说,财报中所得出的产销率并不能精准反映茅台酒真实的产品需求情况。
根据权威媒体报道,目前“茅台1935”在安徽、北京、福建、江苏、陕西、天津、山东、河南等19个省区出现卖断货现象。在这些省区超过30%经销商的“茅台1935”库存已经为零。
今年3月31日-5月19日,茅台官方负责数字营销、处于试运行阶段的i茅台APP直接被消费者买到瘫痪。贵州茅台董事长丁雄军甚至曾对外表示:“自己每天刷自己家APP都没申购到,茅台集团总经理也没有。”
对于茅台长期存在的供需失衡问题,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向征探君分析,多年来影响茅台产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茅台本身定位高端产品,要求保持一定的产能稀缺价值;第二,以茅台镇为代表的赤水河生态,实际上在这些年的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不利于茅台产能的稳步提升;第三,茅台的产能实际上是高端酱酒发展所遇到的产能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全国酱酒的发展速度都是非常缓慢的,这也在规模上限制了茅台扩产。
积极投资扩产的背后,茅台产能释放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快。贵州茅台在年报中提到,按照生产工艺,茅台酒从生产到出厂至少需要5年时间。
“具体的产能释放要看茅台的生产周期和推进速度。但是按照目前茅台的生产推进情况来看,市场普遍认为建设周期和存储周期大概还有5~6年的时间。”蔡学飞也表示。
股价跌跌不休
茅台积极扩产的背后,一个难掩的尴尬是,近年来茅台股价持续下探。Wind数据显示,茅台股价已经由去年最高时候的2601元/股一路跌倒今年最低的1333元/股。
为了挽救股价,今年以来,茅台先后两次派发现金红利,今年全年分红金额将达到547.51亿元。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分红占到了贵州茅台去年净利润的104.37%。
多重政策刺激之下,截至12月26日收盘,贵州茅台股价已经回升到1742.06元/股。
除了现金分红,今年11月28日,贵州茅台还公告,拟于公司特别分红现金红利发放之日起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增持公司股票,增持主体为公司控股股东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茅台集团”)和公司股东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茅台技术开发”),合计增持金额不低于15.47亿元,不高于30.94亿元。
贵州茅台方面表示,此次控股股东增持,一是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和实现持续稳健增长的信心;二是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三是进一步支持公司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同时,增持主体业提倡其他股东利用本次分红所得资金自愿增持公司股票。
不过,市场对于茅台集团这次股东分红所传递出来的态度似乎并不十分乐观。
从公司的股权结构来看,茅台集团直接持有贵州茅台54%的股份,茅台集团通过茅台技术开发间接持有贵州茅台2.21%的股份。由此计算,茅台集团直接或间接持有贵州茅台56.21%的股份。
按照这次两次共计547.51亿元的分红来算,控股股东茅台集团实际能够分得的红利就达到307.76亿元。与之相比,茅台集团这次宣布增持贵州茅台的金额似乎就只是“安慰了一下市场”。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拿了大笔分红的茅台集团,正在“把鸡蛋放在别的篮子里”。
12月19日,华贵人寿发布信息披露公告,公司注册资本由人民币10亿元增加至20亿元。本次增加的注册资本金由茅台集团以及新引进股东贵州省黔晟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黔晟国资”)、深圳市嘉鑫辉煌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鑫辉煌”)认缴。
本次增资完成后,茅台集团持股比例由20%增加至33.33%,由第二大股东晋升为第一大股东。
积极创新求变
股市低迷的现状与近年来贵州茅台增速放缓的业绩不无关系。
2021年,贵州茅台营业收入1061.9亿元,同比增长11.88%;归属于上市公司的扣非净利润525.81亿元,同比增长11.84%。尽管仍然保持着两位数增长,贵州茅台的业绩增速却早已不复业绩繁荣时期的风采。
征探君梳理发现,2017年,贵州茅台营业收入582.18亿元,同比增长49.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272.24亿元,同比增长60.57%,是贵州茅台近10年来业绩增速最快的一年。
2017年之后,贵州茅台的业绩增速也开始逐步放缓。2018年-2020年,贵州茅台扣非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0.71%、16.36%、13.55%。不难看出,贵州茅台的扣非净利润增速已经逐年放缓。
今年前三季度,贵州茅台营业收入871.6亿元,同比增长16.77%;归属于上市公司的扣非净利润443.93亿元,同比增长18.84%。
从其他经营指标来看,今年前三季度,贵州茅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4.05亿元,同比大幅减少74.41%。
12月14日,在股东大会后与股东进行交流时,贵州茅台董事长丁雄军坦言,过去3年,消费因疫情受到冲击和影响,但茅台总体上保持增长。将来疫情防控不断优化,消费肯定会大幅增长,消费场景也一定会放开。在这种情况下,既要着眼于长远,也要着眼于当前。
茅台也在积极主动地创新求变。根据《上海证券报》报道,贵州茅台如今正在主动适应市场转变,提出“五合”营销法,统筹社会渠道商、自营店、电商渠道商,构建“一盘棋”的渠道格局,搭建“i茅台”等贴近市场和消费者的直销渠道。与此同时,贵州茅台还着力构建“品价匹配、层次清晰、极度合理”的品牌产品结构,优化产品带和理顺价格带,满足不同消费层次、不同消费群体的真实需求。
随着防疫政策的逐步放松,市场预期消费板块也逐步复苏。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不少白酒企业都出现了明显的回暖迹象。从最近60天的涨幅指标来看,截至12月26日收盘,海南椰岛涨幅51.46%,顺鑫农业涨幅45.29%,水井坊涨幅41.73%,百润股份涨幅38.73%,口子窖涨幅29.88%。与之相比,贵州茅台却跌6.49%,股价上涨乏力。
然而,不管是分红还是大股东增持,都只能从侧面提振市场。贵州茅台要想重振雄威,还是要切切实实提升业绩。而此次的扩产计划,或许正是贵州茅台从自身出发作出的一次积极尝试。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5.6万股东难眠!上市公司、董事长被立案调查
12月15日晚,赛为智能公告,公司及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周勇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周勇立案。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有股东56084户。截至12月15日收盘,赛为智能市值25亿元。违规向关联方提供财务资助00002023年全国铁路预计投产新线3000公里以上 其中高铁2500公里
转自:上海证券报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消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坚决贯彻中央关于稳住经济大盘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铁路建设投资拉动作用,科学有序、安全优质推进铁路规划建设,2022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09亿元,投产新线4100公里,其中高铁2082公里,圆满完成了年度铁路建设任务。截至202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其中高铁4.2万公里。0000从蔚来交付量破纪录 看中国高端车市开启的新格局
来源:北京商报随着2023年到来,各家车企也晒出了2022年成绩单,作为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蔚来再次刷新交付纪录,其2022年共交付新车122486辆,同比增长34%。其中,2022年12月交付新车同比增长50.8%,创月度交付新高。媒体滚动2023-01-06 02:47:040000古井集团股权变更,新增“安徽古鑫”持股10%
新京报讯(记者秦胜南)1月6日,天眼查信息显示,古井集团股权日前发生变更,新增股东安徽古鑫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10%,成为古井集团第三大股东。同时,古井集团第二大股东上海浦创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40%降低至30%。0000全国第四城,渴望一个万亿级产业
汽车产业能否担当大任?“万亿级汽车产业”,从未像现在这样,高密度地被纳入地方发展目标之中。不久前,广州举办新闻发布会,提出将迈向万亿级“智车之城”,在此前规划中,“破万亿”的时间节点被定在2025年;苏州今年的“新年第一会”,也将主题设定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推进大会,提出“用5年左右的时间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每日经济新闻2023-01-19 22:03: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