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品牌谋求独立上市,合围新势力造车?
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
终将回归同一赛道
新能源汽车赛道,正在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
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所发布的数据,1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为36.3%,较上年同期提升了15个百分点。11月,中国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56.5%;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2.1%;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5.2%。
从月度零售份额来看,11月主流中国汽车品牌新能源车占比高达70.3%,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占比仅为4.2%,新势力品牌的份额为12.7%。
显然,营销的声音再喧嚣,新势力品牌在市场上的情况仍是不敌主流汽车品牌。而寻求上市这条多数新能源品牌最终都要走的路,也不再是新势力品牌的“专属”。
12月13日,吉利汽车发布公告,建议分拆极氪独立上市。极氪于纽约时间12月7日按保密基准向美国证交会递交可能进行首次IPO的注册声明草案。据悉,极氪已于12月初向美国监管机构递交了IPO相关文件,并计划最早于2023年第二季度在纽约上市。
据了解,此次极氪寻求的估值超过100亿美元,这将是一年半以来首次在美上市的大型中资公司。此前,极氪去年初次对外融资时,估值约90亿美元。
作为吉利汽车旗下的新能源品牌,极氪如能够按照计划如期成功上市,将成为汽车新品牌中上市时间最短的一个。
“黑马”品牌?
相较于创始人时常有惊人言论的“蔚小理”,甚至背靠华为而名声大噪的问界,极氪对于相当一部分消费者而言,相当陌生。
2021年3月,极氪汽车由吉利汽车、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控股)共同投资成立。同年8月,极氪汽车宣布完成5亿美元Pre-A轮战略融资,由英特尔资本领投,宁德时代、哔哩哔哩、鸿商集团和博裕投资参投,投后占极氪汽车股份比约5.6%。
由于吉利旗下品牌众多,极氪的发布似乎并没有引起过多关注。极氪品牌在诞生之初,就有计划将自身与传统造车与新势力模式区分开来,“不仅有能力高效整合庞大产业生态中最有价值的资源,又能够以用户企业的形式保证最纯粹的用户思维”。
2021年4月,极氪基于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打造的首款量产车型极氪001亮相并开启预售。彼时就有业内产品专家预测,极氪将打破传统企业造车不智能的说法,与“蔚小理”乃至特斯拉正面交锋。
![新能源品牌谋求独立上市,合围新势力造车?](https://n.sinaimg.cn/spider20221226/692/w1080h412/20221226/67b9-81f61897052b760bdbf54134f694bb2c.png)
这样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也是对吉利技术积淀的认可。极氪的技术核心即SEA浩瀚架构,是吉利打造的以用户出行体验为核心的纯电原创架构,以硬件层、系统层和生态层构建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布局;可实现从A级车到E级车的全尺寸覆盖,亦可以满足轿车、SUV、MPV、小型城市车、跑车、皮卡及未来出行车辆等全部造型需求。
但事实上,极氪率先迎来的不是惊叹,而是一场“检讨会”。从去年10月开始交付,短短3天,便有不少用户表示“EC天幕”这项配置与官方宣传的图例严重不符。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其他问题被爆出,引发了用户不满。今年7月,极氪宣布将为所有用户免费更换高通8155芯片,改善系统表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售价29.9-38.6万元的豪华猎装轿跑极氪001仍以黑马之姿,成为了“30万元以上中国品牌纯电车型销量冠军”。且捷报频传:10月交付10119辆,单月交付突破1万辆;极氪001累计交付突破6万辆,交付周期提速至4到6周;极氪001月交付持续破万,同比增长447.3%,累计交付66611辆,连续5个月环比增长等等。
首款车型的销量大幅提振了这一新品牌的信心,2022年11月,极氪第二款车型——全球首款原生纯电豪华MPV极氪009上市,售价为49.9-58.8万元。
无论从售价方面还是MPV市场的容量上来看,极氪009都很难取得001那样规模的销量,这款车型似乎更多的是为了打造高端形象。
![新能源品牌谋求独立上市,合围新势力造车?](https://n.sinaimg.cn/spider20221226/40/w1080h560/20221226/c806-e0496fd8009902c53f57f583c3ab7be7.png)
极氪CEO安聪慧表示 , 智能电动时代的到来,让中国汽车企业可以在行业巨变中抓住打造品牌的机遇。极氪抓住产业变化的机会,从最难的做起、从高端做起、从豪华做起,完全有可能打造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
此外,他也坦言今年上半年极氪整车毛利率达到了 5% 左右,下半年在交付5万辆车的基础上,毛利水平将进一步提升,极氪009的上市,也将有利于极氪毛利水平的提升。“对极氪来说,平台化造车、架构造车是我们的优势,能让我们在更小规模或者说同等规模的情况下,成本更有优势”。
按计划,极氪009明年开始交付。据悉,目前排队等车的用户订单已经超过一万。
这给予了吉利分拆极氪独立上市的底气。
10月31日,吉利汽车曾在港交所公告称,公司已根据第15项应用指引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提交一份议案,内容有关建议分拆极氪并将其独立上市。港交所已确认公司可以进行建议分拆。
行业趋势
作为吉利向新能源转型的重要棋子,极氪品牌要扛起的不仅仅是电动化,更是高端化大旗。
首战告捷后,根据规划,极氪未来三年还将推出 6 款新车,涵盖轿车、SUV、跨界车等车型,计划在 2025 年实现全球销量超 65 万辆,在高端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全球前三。
无论从价格的角度还是当前竞争形势来看,这样的销量目标都相当困难。
在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所发布的今年11月的数据中,起售价10万元以下新能源车销量占比22%,较去年同期下降9个百分点;10-20万元占比43%,提升3个百分点;20-30万元占比27%,同比增长6个百分点;30-40万元占比5%,下降2个百分点;40万元以上占比3.8%,增长1.6个百分点。
由此不难看出,10-20元的新能源车仍是市场主力,而30万元以上的高端新能源车型,整体占比不到10%。但这一市场的竞争形势却是最激烈的,既有特斯拉、比亚迪这样的强势对手,更有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等豪华品牌的持续突围。此外,蔚来、理想等新势力造车品牌,以及其他传统汽车企业推出的新能源品牌,也都对30万元以上的市场重点布局,虎视眈眈。
众所周知,目前的新能源品牌大多处于亏损状态,实现盈利的屈指可数。而售价更高的高端车型毛利率更高,也并不是秘密。所以品牌向上争夺高端市场,几乎是所有品牌最终的使命。
而在凭借规模量产车型盈利之前,上市融资也是新能源品牌共同的趋势。
除吉利外,其他传统车企也有计划将旗下新能源品牌独立上市。
东风旗下的岚图,于11月宣布完成A轮引战融资协议签署和交割,本轮融资近50亿元,融资后市场估值近300亿元。岚图汽车首席财务官沈军在岚图汽车A轮引战融资媒体发布会上表示,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迄今规模最大的首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支撑岚图技术研发、营销投入、数字化体系建设、生产能力建设等与岚图主营业务经营及拓展相关事宜,其中技术研发投入将占比超过40%。
沈军更透露,公司将择机继续开展后续的融资工作,同时将综合市场和监管政策,考虑后续IPO计划。
此外,长安旗下的阿维塔、广汽旗下的埃安,都曾表示有独立上市计划。
在证券分析师看来,传统车企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在实现销量的持续增长与盈利能力的改善后,必然都会走上分拆上市的道路。在这样的背景下,最先受到打击的无疑是根基不稳的新势力品牌。如比亚迪、特斯拉这样的新能源车企,已经能够依靠生产、销售新能源车型盈利;而其他车企可以依靠燃油车型的销售盈利持续“供血”。
当智能、电动不再是新势力造车品牌的流量密码,这些品牌将与传统车企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回归到同一赛道,届时的竞争格局,很可能是一场大型的“降维打击”。
责任编辑:祝加贝
球王贝利病情恶化,希望有一场“加时赛”送给他
人们之所以如此怀念足球世界的英雄,不仅在于他们对一个国家的足球做出了巨大贡献,更在于他们以绝世的才华、铁血的比赛留给世人历久弥新的宝贵记忆12月24日,据巴西媒体报道,球王贝利的病情在这几日急转直下。由于病情的恶化,82岁的贝利和家人都慢慢接受了一个令人痛苦的事实——告别的时刻随时有可能到来。贝利的亲属以及巴西政府在获悉了贝利的情况之后,已经开始筹备葬礼相关事宜。0000纯电Macan预计2024年上市,保时捷还将推全新纯电SUV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王琳琳)12月19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保时捷官方获悉,保时捷将加快电动汽车的发展,计划到2030年交付的车辆80%以上都是纯电动汽车;目前纯电动Macan正在进行测试,计划在2024年上市。0000关于“白肺”,我们已知和未知的
在新冠感染后的第九天,31岁的苟林(化名)心率恢复了正常,他缓了口气,感到自己正在向好。此前一天,苟林的体温骤升,吃过退烧药也无法缓解,后来去到医院检查,才发现肺部出现病毒性感染,“双肺多发磨玻璃状密度影”。医生给他开了一些常规药物,嘱咐回家吃药提高免疫力。之前苟林曾试图抢购抗病毒药,他发现“人们都在抢药,还有很多黄牛高价出售”,小小一瓶被卖到了六七千,仍然一药难求。澎湃新闻2022-12-31 10:04:350000“昨天晚上父亲走了”通稿刷屏?平台回应
今日头条“头条安全中心”官方号19日发表声明称,近日,有用户反馈,从搜索结果中发现平台上有大量“昨天晚上父亲走了”的雷同发文,疑似有用户编造雷同故事蹭疫情热点。经核查,仅一个账号发布相关微头条,其他账号均系对该内容的评论转发。100002022-12-19 21:02:08
0000每周上班四天半,乐视“整顿”互联网?
乐视的“神仙日子”出续集了。去年夏天就有微博大V爆料,乐视不光没有倒闭,还有400多人,有不少是五年以上的老员工。留下来是因为“幸福感”——“没有内卷和996,没有拖欠工资,也没有停过社保”。当时乐视就公开回应称情况基本属实,还表示未来可能推行每周四天半、36小时工作制。没想到大厂“寒冬”还没过完,乐视的四天半工作制就真的来了。中国新闻周刊2023-01-08 17:08:4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