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今起实施 一文读懂
2023年1月1日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正式实施
哪些人可以申请办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如何办理?如何就医?
就医前未完成备案的,还能享受吗?
......
一文了解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今起实施 一文读懂](https://n.sinaimg.cn/spider20230101/107/w1024h683/20230101/c325-c4b52a80866110339e34307c2583417c.jpg)
1
哪些人可以申请办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的参保人员均可以申请。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包括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等长期在参保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统称省)以外工作、居住、生活的人员。
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包括异地转诊就医人员,因工作、旅游等原因异地急诊抢救人员以及其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
此外,异地急诊抢救人员视同已备案。
2
如何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先备案
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前,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或参保地经办机构窗口等线上线下途径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
举个例子↓
1.微信搜索“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
2.点击“异地就医备案申请”
3.按照要求输入姓名、身份证号,进行实人认证后,进入下一步
4.选择就医地,按照实际情况选择参保险种和备案类型,点击“开始备案”
5.阅读备案告知书后进入下一步
6.选择自助开通开始、结束日期,填写联系人信息,上传所需材料并完成电子签名,点击“提交备案”,等待结果
参保人员申请异地就医备案时,可直接备案到就医地市或直辖市等,并在备案地开通的所有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享受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门诊就医时按照参保地异地就医管理规定选择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今起实施 一文读懂](https://n.sinaimg.cn/spider20230101/96/w1024h672/20230101/130f-6f045792b113a3abe9362d383a336b31.jpg)
持卡(码)就医
参保人员在就医地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时,应主动表明参保身份,出示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等有效凭证。
3
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有效期限是多久?
未申请变更备案信息或参保状态未发生变更的,备案长期有效;参保地设置变更或取消备案时限的,按参保地规定执行。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备案后,有效期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
有效期内可在就医地多次就诊并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备案有效期内已办理入院手续的,不受备案有效期限制,可正常直接结算相应医疗费用。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今起实施 一文读懂](https://n.sinaimg.cn/spider20230101/107/w1024h683/20230101/e33a-9860d34e794999eeb58af3950eeed599.jpg)
4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按哪里的医保报销政策执行?
按照“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就医地管理”的要求,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住院、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医疗费用时,原则上执行就医地规定的支付范围及有关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用耗材等支付范围),执行参保地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等有关政策。
5
跨省长期居住人员备案后,回到原参保地医保还能继续使用吗?
支持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在备案地和参保地双向享受医保待遇。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有效期内确需回参保地就医的,可以在参保地享受医保结算服务,原则上不低于参保地跨省转诊转院待遇水平。
6
就医前未完成备案的还能享受直接结算吗?
允许补办异地就医备案和无第三方责任外伤参保人员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
在出院前补办:就医地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应为参保人员办理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在出院自费结算后,按规定补办:可以按参保地规定申请医保手工报销。
同时,符合就医地管理规定的无第三方责任外伤费用可纳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就医地经办机构应将相关费用一并纳入核查范围。
(央视新闻综合自国家医保局)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张奇斌 张媛
编辑丨荣梦岩
责任编辑:凌辰 SF179
全面注册制改革启动 证监会解答热点问题 主板交易制度将推多项改革措施
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吴晓璐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开启新征程。近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2月1日,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涉及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等主要制度规则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涉及注册制安排、保荐承销、并购重组等方面。0000数字经济基石!数据安全产业规模未来超1500亿 产业链上市公司一览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六部门近日发布关于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目标到2025年,数据安全产业基础能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规模超过1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将建成3-5个国家数据安全产业园。到2035年,数据安全产业进入繁荣成熟期,对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大幅提升。市场资讯2023-01-23 17:44:400000建发股份拟现金收购美凯龙不超过30%股份 或成后者控股股东
转自:证券时报·e公司建发股份(600153)1月8日晚公告,公司正在筹划通过现金方式协议收购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红星控股”)持有的美凯龙不超过30%的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可能成为美凯龙控股股东。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预计可能将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建发股份称,本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公司尚未召开董事会审议本次交易事项,双方尚未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本次交易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0000注意!不及时操作将亏40%,时间不多了…
随着赎回登记日临近,众信转债迎来最后交易日。11月14日晚,众信旅游再次发布公告提醒投资者,公司发行的可转债即将停止交易,持有公司债券的投资者应及时操作。根据安排,12月15日收市后至12月20日收市之前,持有众信转债的投资者仍可进行转股,12月20日收市后,未实施转股的众信转债将停止转股。众信转债目前价格超180元,持有该转债的投资者如果不及时操作,或将亏损超40%。不及时操作将亏损40%0000纯ESG主题基金2022盘点:总规模134.82亿元创新高,年内仅3支实现正收益
每经记者黄宗彦每经编辑陈俊杰近年来,ESG理念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共识,并成为新的投资策略和投资风口,中国的ESG投资基金也紧跟潮流,迎来高速发展,基金数量和规模逐年上升。每日经济新闻2023-01-08 17:08: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