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养老赛道,工银瑞信全面助力新时代个人养老
从11月28日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Y份额在36个先行城市(地区)开售至今,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已经满月,热度依然不减,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等养老专属产品日渐充盈,为市场提供了多元化的养老投资工具。作为养老投资领域“先行者”及在行业中较早布局养老公募产品的基金公司之一,工银瑞信基金拥有个人养老金投资管理全牌照,养老金管理规模位居同业前列,且具备丰富的个人养老金投资管理和客户服务经验,全面服务多层次养老体系建设,助力迎接全民养老投资新时代。个人养老金新时代开启养老投资迎来新机遇个人养老金是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部分。世界银行在1994 年首次提出养老金三大支柱体系,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金为基本核心构成,是全球范围应对老龄化危机的普遍选择,我国也沿用了这一制度。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2012年到2021年的近十年中,我国老龄人口占比迅速攀升,截至2021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736万人,占总人口的18.9%,2012年同期为14.3%;截至2021年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为20.8%,2012年同期为12.7%。(注:人口抚养比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基本养老保险压力,作为我国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制度也因此加速落地。对于普通劳动者来说,参与个人养老金,一方面能够在基本养老保险之外,建立多一份养老财富储备,为老年生活增添多一份保障;另一方面也能享受到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税收优惠,降低当下的税收负担,增加了当期的现金量。《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明确,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投资者可以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公募基金、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等金融产品。借鉴美国等海外发达国家第三支柱的发展经验,公募基金投资在个人养老金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居民养老投资的重要财富储备。ICI(the 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美国养老第三支柱规模约13.12万亿美元,在1997~2021年间增长699%,年均增长约8%。2022年第一季度,第三支柱IRA账户资产中有44%投向共同基金,约5.8万亿美元,占2021年美国GDP的25.18%。随着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试点实施,个人养老金投资时代序幕也从2022年正式拉开,11月18日,证监会发布《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共有40家公募基金公司旗下129只基金进入了首批个人养老基金名录。11月28日,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Y份额在36个先行城市(地区)开始发售,个人养老金账户正式“投入使用”,养老第三支柱迈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前瞻布局全面备战个人养老作为国内首家由国有商业银行发起设立的公募基金公司,工银瑞信基金始终坚持“投资为民”理念,高度重视老百姓“养老钱”的托付责任,始终将养老金业务作为长期发展战略重点,积极服务居民养老需求。为了迎接个人养老金时代的到来,工银瑞信基金在产品、研究、投资、信息技术、风险管理、客户服务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前瞻布局。一方面,工银瑞信基金早在四年前就着手布局养老产品业务,从2018年10月首批推出旗下首只养老FOF产品——工银养老2035A,迄今已推出了9只养老目标基金,是业内养老目标FOF类型最全的基金公司之一。养老目标日期基金方面,系列产品时间跨度覆盖2035、2040、2045、2050、2055、2060等关键时点,满足从“70后”到“00后”全年龄段客户的养老投资需求,多只产品的上报发行为行业首只或首批;在养老目标风险基金方面,工银瑞信已成立了稳健、均衡、积极目标风险等3只产品,另有1只产品已经获批。总体来看,目前工银瑞信在管及获批的FOF公募产品数量处于同行前列,覆盖风险收益特征的养老基金的产品体系已基本搭建完成。另一方面,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工银瑞信快速响应,旗下养老目标日期2035Y、2040Y、2045Y、2050Y以及工银稳健养老Y等五只个人养老金基金Y类份额在全国36个试点城市率先“上架”销售。面客首日,即实现试点地区全部购买养老基金。据代销渠道数据,工银瑞信个人养老金Y份额上线2周合计销量已过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工银瑞信增设Y份额的五只养老基金,自成立以来全部实现了正收益,并取得了明显的超额收益。以运行时间最久的工银养老2035A为例,据三季报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其成立以来(2018.10.31)净值增长率为39.36%,较业绩比较基准26.45%实现超额收益12.91%,为投资者带来了稳健的投资回报。同时,为了鼓励长期投资,Y类份额在费用费率、分红方式上均有特别设置。工银瑞信五只Y类份额均不收取销售服务费,且管理费、托管费在A类份额基础上实行五折优惠,投资者通过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申购可以降低投资成本;其次,Y类份额的默认分红方式为红利再投资,与原有的A类或C类份额不同,为投资者实现“长钱长投”提供了更好的便利。完善投研体系为养老投资奠定基石为了追求养老基金长期的投资业绩,打造让投资者愿意长期持有的养老基金,工银瑞信养老基金的投资运作,着重从三个方面下功夫:较清晰的产品定位、有纪律的投资运作、偏均衡的投资风格。产品定位方面,针对养老目标日期和养老目标风险,均设置了清晰明确的权益中枢及上下限,形成相应的产品系列。同一系列产品的运作遵循一致性原则,除大类配置遵循各自中枢外,系列内部在二级配置、基金选择、组合构建等方面具有相似的特征。投资运作方面,针对资产配置,以战略配置为“锚”,战术配置量力而行,注重发挥纪律性再平衡的作用。在能力范围以内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能力范围以外遵守纪律。针对基金精选,在科学合理分类的基础上进行量化筛选,结合尽职调查进行交叉印证,并形成有纪律性的基金池管理模式,最终根据资产配置需求从基金池中选择最适合的基金构建核心卫星模式的投资组合。投资风格方面,不赌单一风格、不赌单一类型,降低单一标的的集中度,注重组合的分散化。对以FOF形式运作的养老基金而言,去风格化是重要特征,有利于提高业绩下限,增强组合的长期可持续性。长期可持续的投资业绩,离不开优秀的投研团队支撑。据了解,工银瑞信FOF投研团队现有9名成员,负责人蒋华安,曾任职社保理事会资产配置处,也是社保基金规模由千亿向万亿的见证人。蒋华安介绍:“我们团队有一定的梯队和培养机制,基本上每个研究员都会在基金研究和资产配置方面做岗位的轮换,每两年进行一次。这也是希望团队成员能够在多个岗位进行相应的锻炼,不断进化,形成全方位的视野。”在资产配置层面,团队成员都拥有比较丰富的资产配置经验,吸取国外优秀经验并与国内实际相结合;在基金投资层面,拥有较为丰富的FOF产品开发、研究及投资经验;在研究支持层面,研究员全部由海内外名校校招而来,从头开始由公司内部培养,有利于形成统一的研究框架,分工协作,各司其职。总的来说,这是一只多元集结,精干高效,特色专业FOF投研团队。依托专业的高效投研团队支撑,工银瑞信形成了较为稳健的整体投研框架,不管是在大类配置还是二级配置上,都遵循以战略配置为主、战术调整为辅、再平衡有纪律的整体逻辑,不会去赌某个方向或频繁做行业轮动,团队倾向以中期的视角来看待趋势或者配置机会,基于中期的视角,偏规则性质的、半定量的方式去评估各阶段市场的表现,考虑宏观环境、估值、股债平衡等层面。持续深耕养老领域助力个人养老金事业发展展望未来,工银瑞信基将持续深耕个人养老投资领域,加强投资能力建设,完善养老产品布局,提升投资者持有体验,以实际行动助力个人养老金事业发展。与其他类型的基金投资相比,个人养老金投资时间更长,通常为几年甚至几十年,追求的投资收益要求更加长远、持续和稳定。在基金管理方面,工银瑞信将持续加强投资能力建设,特别是多元化资产配置能力,为投资者创造健康可持续的养老投资,提升投资者持有体验,促进持有体验和产品规模的正向循环。同时,针对个人养老金制度参与者将体现出年龄分布广,风险偏好需求多样的特点,工银瑞信将持续在养老产品方面不断深耕和优化,将多元化的投资选择和丰富的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市场。未来,工银瑞信将持续开展养老宣传与投教,深化个人对养老金的认识和理解,继续秉承普惠金融理念,勇担投资者教育责任,进一步完善投资者教育体系,在投前、投中、投后为客户提供持续的专业陪伴,引导客户选择适合的养老金投资产品并坚持长期投资。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常靖蕾
中加基金股市周报:北向资金流入幅度增大,A股投资者情绪乐观
市场回顾与分析上周A股走势维持震荡,主要指数多数上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非银金融(4.23%)、食品饮料(4.05%)和煤炭(3.60%)居涨幅前三。国防军工(-3.72%)、公用事业(-1.91%)和房地产(-1.65%)居跌幅前三。A股主要指数周涨跌幅(%)(资料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3/1/9-2023/1/13)申万一级行业周涨跌幅(%)0000指能添富:连涨八日,资金热捧,MSCI中国A50 ETF纳入互联互通
自去年7月以来,内地与香港市场ETF互联互通“开闸”已满半年,无论是纳入的产品数量还是成交金额均迎来飞跃式发展。包括MSCI中国A50ETF(560050)在内的15只ETF日前被纳入陆股通,1月16日起正式生效。0000成长新经济估值历史低位,中证500指数产品生态圈日益完备
市场资讯2023-01-05 18:13:540000金鹰基金:买“预期”卖“现实”,超九成个股遭回调
金鹰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杨刚权益策略研究员金达莱2022年12月19日,A股市场在经历前期上涨后再度回探至3100点附近。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收跌1.92%至3107.12,创业板收跌1.14%至2346.70点。今日市场在价值蓝筹品种显著下跌拖累下出现明显回调,沪深两市成交额较前期缩至7573亿。北上资金小幅流出14.91亿元。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