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旅客被曝在海航航班上抽烟,海航调查:乘务员未发现,其他旅客也没制止
来源: 停机坪
有网友爆料,在1月3日,HU7237航班上,有旅客在客舱里肆无忌惮的抽烟,向空乘反应,没有任何人进行处理。同时,网友还质疑:这旅客是什么来头?
首先,旅客抽烟了吗?抽了:
放个特写,这抽的都已经冒烟了:
但乘务员对此事不管不顾吗?答案是否定的。
图中这位1A靠窗旅客登机时,乘务长发现旅客携带电子烟,第一时间进行安全提示并得到旅客回复,期间也广播提示禁止使用电子烟。
飞机平飞后,机组也对其保持全程关注,当旅客使用洗手间时,组员也有意识确认旅客是否携带电子烟的行为,客舱中也未发现有烟味。
航班安全员也多次往返于前舱巡视,未发现旅客有抽电子烟的违规行为。
但是在航班下降安检结束、乘务组及安全员就座后,该公务舱1A靠窗旅客吸电子烟,被邻座1H旅客拍照。
也就是说,这位旅客抽烟的行为发生在飞机下降阶段,他坐在公务舱第一排左边,而我们的乘务员也已经完成了下降前的安全检查,也已经在乘务员座椅入座,这个座椅也在飞机左边。
由于挡板的存在,乘务员并没有发现这位旅客抽烟的行为。
此事发生后,海航进行了详尽的调查——这不仅仅关乎旅客的乘机体验,更关乎飞行安全。
根据海航对公务舱其他旅客的回访,有多位旅客发现坐在第一排的旅客抽了一口电子烟,但没有任何一位旅客制止他的行为,也没有任何一位旅客向乘务员告知此事,每位旅客都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没有理会。
作为一名乘务员,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列位,在全世界民航范围内,绝对不会有任何一名乘务员纵容旅客在飞机上抽烟这种行为,更不会发现后不管不顾。
而这位旅客,也真的只是一位普通旅客。
就如同今天头条文章中写的那样,三年前我们执行航班过程面对过的一切,都要回来了。
机上抽烟,也是如此。
有旅客可能对机上抽烟的危害性比较模糊,今天再次给列位做个科普:
不管飞机有没有起飞,不管你是坐在客舱里还是站在飞机下,不管是实体香烟还是电子烟,只要在民用机场和民用航空器的禁烟区域抽烟都是违法行为!如果你违反此项规定,一定会被我们空勤机组移交机场公安,等待你的也将会是罚款和拘留。
尤其讲讲电子烟。
旅客可以携带符合规定的电子烟进入客舱,但绝对不可以在客舱中使用。符合规定是指:额定能量不能超过100瓦特;使用锂金属电池的,锂含量不得超过2克。
电子烟虽然不用明火点燃,但其会产生烟雾,污染客舱环境,甚至触发烟雾报警造成航班备降、返航,甚至造成旅客恐慌导致更危险的局面发生!
而且,电子烟构造中含有锂电池,如今市面上流行的部分电子烟在设计上也存在缺陷,电池没有安全电路保护,在放电时有起火爆炸的可能,如若发生,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安局关于维护民用航空秩序保障航空运输安全的通告》将“吸烟(含电子烟)”明确列为航空器内禁止的行为之一。
若旅客违反规定,公安机关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给予警告、罚款、拘留的处罚;
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单位或者个人造成财产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希望各位读者能提醒身边的亲友,乘机时除了机场特设的吸烟区域以外,其他任何地方都不能吸烟。既会影响自己和他人健康,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请记住,每一项民航安全规定都来源于血的教训,对你来说或许只是无知或侥幸,但这不仅仅是以身试法,而是以身试命。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特斯拉中国回应上海工厂停产一周:正常的年度产线维保工作
经济观察网记者周菊“我们上海工厂2022年仍然保持了高效的生产和优秀产出。整车生产本周按计划进行年度产线维保工作,同时工人经过一年的辛勤工作,因此在产线维保期间也进行人员休整。充电桩等车间都未停线,媒体说的工厂停产也不完全准确。”12月26日,针对上海工厂停产一周传闻,特斯拉中国内部人士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此次停产是“正常动作”。100002022-12-26 18:33:490000降价了还是卖不动,奔驰EQ系列到底怎么了?
前段时间,奔驰官方对生产日期在2019年12月5日至2022年9月17日范围内的3,345辆EQC,以及生产日期在2020年2月11日至2022年10月10日期间的8,078辆EQB和EQA车型进行了召回。原因是涉事车型电驱模块内部的冷却系统存在密封问题,有趣的是,这并非是奔驰电动车首次翻车,早在今年2月,奔驰就以相同的理由召回了旗下部分EQC电动车型。界面2022-12-26 12:17:430000总投资规模1.54万亿元!天津滨海新区将有大动作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白波通讯员高磊2月3日上午,天津滨海新区举行2023年春季重点项目开工活动。此次开工重点项目共122个,总投资1208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3个,主要涉及先进制造业、创新平台、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等领域。100002023-02-04 17:58:080000“确诊即赔”的新冠险正在经受考验
“确诊即赔”新冠险究竟售出了多少单?多少投保人已获赔?险企是否存在“赔穿”风险?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面对阳性已确诊投保人理赔难的质疑,多家险企未作出正面回应。可以确认的是,近两周来,保险公司曾热销的多款“确诊即可申请赔付”的新冠险产品已下架或显示“售罄”。目前,与新冠病毒相关的在售保险产品,多为重疾险或意外险中的附加险,并且理赔条件均需符合“重症”或“危重症”情形。“确诊即赔”新冠险遭遇理赔潮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