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5761

上市险企“开门红”主打“长期锁息”产品 多款增额终身寿险被纳入主推产品矩阵

媒体滚动2023-01-06 02:47:360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苏向杲

上市险企正积极备战2023年“开门红”(人身险业普遍将每年1月份或第一季度定为“开门红”阶段)。今年,上市险企在去年“年金险/两全保险 万能险账户”组合的基础上,还将多款增额终身寿险列入主打产品矩阵。总体来看,长期年化收益率锁定功能(行业也称“长期锁息”)是今年“开门红”的最大卖点。

多位受访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上市险企之所以主推上述产品原因有二:一是资管新规后,银行理财等主流理财产品“打破刚兑”,而保险产品的最低保证收益率具有“刚兑”优势;二是与重疾险、长期寿险等产品相比,今年“开门红”主打产品的缴费期与保障期设置更为灵活,险企更容易实现保费规模扩张。

中短期期交保险

有利于险企扩大规模

从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上市险企今年“开门红”主打产品的特点来看,储蓄类保险(年金保险、两全保险、增额终身寿险)搭配万能险账户是主流形式。其中,年金险、两全保险、增额终身寿险的特征之一是“长期锁息”,而万能险账户能在保底收益率的基础上提供更富有弹性的收益率空间。

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资深精算师徐昱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险企主推“长期锁息”产品主要是谋求差异化竞争。一方面,去年以来部分银行理财净值出现较大波动,此外,存款利率出现下滑;另一方面,去年公募基金收益率波动较大。

从期限来看,今年上市险企主推“交3保7”(缴费期为3年、保障期为7年)“交3保10”“交5保10”类产品,多为中短期期交产品。实际上,对保险公司而言,产品缴费期越长、每期保费越高,业务价值就越大,因此不少险企将10年期及以上长期期交产品作为观察业务质量的重点指标。

今年“开门红”期间,上市险企缘何不重点推动长期期交产品?对此,徐昱琛表示,主要原因是中短期期交产品容易扩大销售规模。

除上述特征之外,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今年以来,至少有3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进入上市险企“开门红”产品矩阵,这在往年较为少见。对此,徐昱琛表示,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目前中小险企、保险中介、银保代销渠道对增额终身寿险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消费者认同度也大幅提升。

一家大型保险经纪公司总经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2年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在该公司保费规模中占比超过一半,且在该产品拉动下,公司整体保费规模增速大幅超过行业平均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个别上市险企对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还设置了“双被保险人”,并拓宽最高投保年龄至72岁。对此,徐昱琛表示,该类产品储蓄功能比较强,保险保障功能偏弱,如此设置对保险公司的实际赔付率影响不大,却可以增加卖点。

从上市险企“开门红”保费增长趋势来看,信达证券非银及中小盘首席分析师王舫朝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随着上市险企代理人渠道改革推进,保险队伍质量不断提升,产能有望持续增长,推动保费增长;另一方面,险企银保渠道发展迅速,有望贡献新单保费和新业务价值增量。整体来看,寿险月度保费有望迎来边际改善。

万能险账户年化收益率

高于主险

除产品形态之外,市场更关注“开门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

徐昱琛表示,目前“开门红”产品的收益率分为主险收益率与万能账户收益率,以某大型险企推出的“两全保险 万能险账户”组合中的主险为例,若投保人为30岁女性,每年缴费5万元并连续缴费5年(保费合计25万元),在保障期满10年后,投保人主险合计领取26.9万元,真实年化收益率(IRR)仅为1.44%。

“投保人在投保后第6年起,每年可以领取5万元,若不提现,这笔资金将自动进入万能险账户,二次增值。目前万能险账户的年化结算利率普遍较高,可以达到4.5%至4.8%。综合来看,该组合的真实年化收益率在3.5%左右,在利率中枢持续下行的大背景下,这一投资收益率仍有吸引力。”徐昱琛进一步表示。

不过,徐昱琛提醒投保人,由于“开门红”产品的大部分收益来自于万能险账户,若提前提现则享受不到高收益。对于计划持有到期的投保人来说,投保前要重点注意两大事项:一是万能账户的收益为保底收益率 浮动收益率,要尽量选择保底收益率高的产品。二是要长期持有,当投保人将钱放入万能险账户后,保险公司通常会收取1%至5%手续费,一定年限内(一般5年内)取出还需要再付1%至5%手续费,因此当作短期存款并不合算。

此外,中国精算师协会还提醒投保人,增额终身寿险并非“稳赚不赔”。保险消费者如果中途退保,可以领取保单的现金价值,增额终身寿险的现金价值一般在前5年低于累计所交保费,之后才会逐渐超过累计所交保费。据不完全统计,若在投保后第1年退保,将会损失10%至60%的保费;若在第20年退保,收益约在2%至2.5%之间,请保险消费者注意是否与自身预期相符。

责任编辑:吕成飞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