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尹优平:促进金融健康是货币政策有效落地实施的重要保障
2023年1月6日,第七届新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开幕主题为: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尹优平
发表题为“坚持人民至上 守护金融健康 推动新时代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演讲。
尹优平在演讲中指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更加重视需求端,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以供需缺口的弥合为重要发力点,高度关注以广大终端消费者为代表的内需主体,通过促进居民金融健康助力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使之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金融健康建设改善微观个体的脆弱性,提升其金融韧性和对金融资源的承载力,为其追求美好生活提供坚实保障,从而助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第一、金融健康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高层级目标和高级形态
尹优平表示,金融健康是一个目标明确的政策框架体系,涵盖了以金融消费者保护为中心的理念,目标是帮助消费者获得健康的财务状态以增进福祉,体现了金融消费者保护、金融教育和普惠金融三者交集的高度融合。因此,金融健康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目标,应是普惠金融服务的最终目的。从这个层面上说,金融健康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高层级目标和高级形态。
总体来看,金融健康的内涵丰富,外延较广,重点关注居民的收支平衡、金融韧性、金融能力、金融规划及未来信心等方面的基本要素。金融健康意味着居民能够平衡日常收支,有良好的能通过储蓄、保险、信贷等金融工具应对重大疾病等突发事件带来的财务冲击,能做到诚实守信、有借有还、理性投资、风险为本,能合理运用金融产品和服务使未来的生活在财务上得到基本保障。
尹优平进一步指出,普惠金融和金融健康在本质上是相似的,都强调以人为本,其最终目标都是通过提升人们的金融状态来改善其生产生活水平,从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两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都具有重要影响,都需要金融管理部门、金融行业、社会各界以及居民自身积极承担责任,发挥各自作用而形成合力。在发展阶段上,金融健康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高阶形式和高级形态。普惠金融主要关注金融服务“有没有”,而金融健康更多关注金融服务“好不好”。也就是在金融服务“有”的基础上,将个体努力和外部支持相结合,不断改善金融消费者财务状况,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教育和保护,提升其财务韧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最终实现金融健康。
第二、促进金融健康对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尹优平指出,当前不仅要关注供给端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得性,更要关注需求端每个金融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就是关注每一个个体的金融健康。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需要更加突出消费驱动,更加重视居民在经济“双循环”中的功能发挥。促进金融健康有利于夯实经济活动的微观基础,并以此助力维护金融稳定、完善宏观调控、实现共同富裕。
一促进金融健康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金融领域的生动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我们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也是我国金融健康建设的特色和根本特征。金融健康的持续改善有助于人民群众更好追求美好生活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促进金融健康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力。通过促进金融健康可以为勤劳致富营造更良好的金融环境,让市场主体和居民个体在勤劳致富过程中不再受到金融排斥或制约,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而更好促进人民群众收入的稳步提升和生活的日益改善,重点帮助更多低收入群体迈入中等收入行列,助力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
三促进金融健康是增强个体行为理性的有效途径。金融消费者往往具有过度自信、反应不足、羊群效应等非理性特征,再叠加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很容易出现行为偏差。推进金融健康建设有助于促进广大民众更好地学金融、用金融、信金融,更可持续地享受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促进金融健康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必要微观基础。金融健康有助于微观个体增强金融韧性,是构筑宏观风险屏障的重要基石。当经济社会中处于金融健康的个体比例越高时,宏观层面的金融稳定才会更坚实、更可持续。如果忽视了个体的金融健康,金融稳定就容易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五促进金融健康是货币政策有效落地实施的重要保障。在促进金融健康过程中,全面客观的金融健康评估还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消费者多元化、差异化的金融需求和对于物价的敏感度,找准金融供需存在的缺口,推动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货币政策。金融健康有助于货币政策更好发挥引导预期、调整行为的作用,进而推动政策效应在个体层面发挥实效,并促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等同向发力、有机协调。
第三、促进金融健康助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尹优平指出,金融健康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高层级目标,也是检验普惠金融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提升普惠金融发展能级。从国家层面加快建立金融健康的政策总体框架,进一步强化社会对金融健康重要性的认同度,尹优平建议在现有普惠金融覆盖面较广的基础上,研究探索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金融健康的总体政策框架,自上而下、分层次制定金融健康发展规划,明确金融健康的目标、内容、管理和组织保障,多管齐下推进金融健康建设。通过提升农村居民的财务韧性,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通过优化城乡居民财务状况,助力激发居民的创新创业动力和潜能;通过解决普惠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助力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
二是注重需求导向,发挥金融机构主力军作用。推动金融机构将金融健康理念融入产品设计和服务体系,将提升客户的金融健康水平作为经营的重要目标之一,与金融机构自身的风控环节有机结合,最终实现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与客户金融健康的双赢,更好地走出一条普惠金融“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之路。
三是注重目标导向,完善行为监管体系。统筹推进金融教育、金融消费者保护与金融健康建设,不断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从需求侧为消费者积极追求金融健康充分赋能。同时,不断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金融健康保驾护航。
四是注重统筹协调,加强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良性互动。发挥货币政策的引导效应,激励金融机构和微观主体作出有利于金融健康的行为。同时,既要避免大量个体的金融不健康积聚形成金融风险的隐患,也要防止金融风险外溢而对大量个体的金融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五是注重固本强基,为金融健康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可考虑将金融健康理念纳入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中,在推进金融稳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个人破产等立法工作中充分考虑金融健康的要素;建立完善与金融健康要求相适应的监管规则体系,强化行为监管。
六是注重标准建设,为金融健康提供科学的衡量标准。在现有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及填报制度的基础上,完善金融健康评价标准;可以借鉴吸收财务日记调查等方式方法,研究开发金融健康诊断工具,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李墨轩
北京九思书院创办人赵玉平:人们买奢侈品并不是买效用和功能,而是买愉悦价值
由品牌联盟主办的2022中国品牌节年终盛典于2023年1月8日在北京举行。“2022中国十大品牌年度人物”候选人、文化学者、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北京九思书院创办人赵玉平出席并发表演讲。睿见Economy2023-01-08 16:38:520000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高坚:创新本质上是企业家精神的一种体现
首届重庆金融博物馆年会于1月7日在线上召开,主题为“守正红色基因创新金融服务”。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财富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席高坚出席并发表演讲。高坚表示,创新本质上是企业家精神的一种体现,特别是人的意志。因为创新是求变意志和求知意志的产物,而不断循规蹈距是求定一致的反应。企业家精神本身不是一个思想理念,它是企业家意志、经验和知识的一个融合。市场资讯2023-01-07 14:21:190000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有四点规律
《财经》年会2023:预测与战略于2022年12月17日-18日在北京召开。主题为:应对发展挑战,提振复苏信心。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世界电动汽车协会创始和轮值主席陈清泉出席并演讲。陈清泉在演讲中强调,科创要成功一定要有健康的生态链。0000浙商资产副董事长李传全:推动地方AMC在业务规则、支持政策、展业区域等方面获得和五大AMC相同的待遇
2023年1月6日,第七届新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开幕主题为: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浙商资产副董事长、首席战略官李传全发表题为“立足国家金融安全,走中国特色的AMC发展之路”的演讲。睿见Economy2023-01-06 13:13:270000杨伟民:力促明年经济增长重回合理区间
2022(第十九届)中国并购年会暨西部并购年会于12月17日召开,主题为“数字经济与并购新机遇”。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出席并发表演讲。睿见Economy2022-12-17 11:23:4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