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新增居民存款创纪录,“超额储蓄”有待释放
![去年新增居民存款创纪录,“超额储蓄”有待释放](https://n.sinaimg.cn/spider20230111/522/w800h522/20230111/1c16-116f939f90e6cf553262126c0cff4025.png)
冉学东
今年以来,居民存款的高增长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央行最新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2021年全年住户存款多增加9.9万亿元,这意味着2022年新增居民部门储蓄较上一年有较大规模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前11月累计新增居民存款14.95万亿元,同比多增6.93万亿元,过去5年的12月居民新增存款均值1.4万亿元,那么市场猜测2022年全年居民部门新增存款或超过16万亿元,但最终数据是17.84万亿元,说明仅仅12月份的居民存款增加了2.84万亿元,2022年新增居民存款应该是创了历史记录。
从2019年开始,加上疫情三年,那么2019、2020、2021、2022年分别为9.7万亿元、11.3万亿元、9.9万亿元和17.84万亿元,这个增幅也是非常不连续的,今年的增幅相当于过去三年的一倍左右。如果把疫情期前的2019年居民存款作为标准,那么可以大约认为,我国在2022年的“超额储蓄”大概在8万亿元左右,我们把超额储蓄暂时定义为受疫情影响,导致居民储蓄增加的那部分存款。
同时,存款定期化趋势比较明显。2022年前10月居民的定期存款多增加了124937亿元,而活期存款只多增加了28226亿元。2021年同期增加的结构情况是,2021年前10月居民活期存款多增加了15367亿元,定期存款多增加了77430亿元。以上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定期存款多增加的量要远远大于活期存款。
那么未来这部分储蓄能不能进入消费或者投资支出,就成为未来消费、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复苏的关键。
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居民这部分超额储蓄是怎么来的,这个可以简单地做一个分析框架。
首先是疫情影响,居民收入下降,并预期未来收入下降,居民可能会将新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中,比此前更多部分放入银行存款。就是说在疫情前,这部分储蓄本来是用来消费的,现在为了防范未来的收入下滑,成为预防性储蓄。
另有一部分是疫情对消费场景的破坏和消费行为的阻滞,比如因为防控疫情,导致交通旅游出行消费大幅度下滑,商场、饭店、酒店等的消费大面积风控。三年疫情时间漫长,而且2022年由于疫情反复,多点暴发,政府防控力度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第三部分则主要是2022年11月份银行理财由于债券市场的波动,导致理财净值波动,许多产品破净亏损,导致居民赎回,有机构数据显示这一轮赎回潮使得全市场理财产品规模回撤约2.5万亿元,相当于理财产品规模峰值31.5万亿元的约8%。
房地产领域应该是大头,这部分存款就是典型的居民资产负债表去杠杆,比如法拍房,最大头的是房地产企业的暴雷以及收入预期的下降,导致他们减少购房等等。还有一个因素是去年政府减税降费,提高了部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这也同时增加了储蓄。
那么我们可以对这几部分储蓄做个简要的分析,看哪些储蓄可以在短时间内释放出来,哪些储蓄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第一部分由于受疫情影响,居民收入下降或者预期下降,开始预防性储蓄的,这部分超额储蓄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一方面经济在疫情后复苏,企业经营好转,减薪或者失业的从业者重新找到工作,降薪的薪资重新回到以前水平,收入增加预期好转,他们的消费才能释放出来,这需要一个过程。
第二部分是因为消费场景破坏的,比如飞机航班恢复正常,酒店、旅游、娱乐场所、饭店和商场一起后恢复营业等等,这部分增加最快,今年春节期间将是一个大爆发,未来这部分储蓄将会持续释放。
银行理财的投资可能很快就会恢复,去年11月份的市场波动尽管巨大,但是毕竟是短暂的,央行的货币政策在今年将继续加码宽松,或者更加宽松,很可能推出降息政策,理财产品的价值很快会凸显,目前债券市场回暖,理财净值开始修复,这部分资金也很快返回,并且可能还会吸引增量资金。
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就看目前推出的支持政策见效如何,近期央行信贷会议强调房地产市场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未来的支持新政可能继续出台,房地产市场信心起来后,居民开始购房,房价上涨,财富效应显现,居民消费就会有更大空间的释放,那么居民的“超额储蓄”才可能出现趋势性的下行。
(华夏时报)
责任编辑:李琳琳
担忧利率进一步下滑,长期大额存单一单难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叶麦穗广州报道担心明年进一步降息降准,大额存单的收益下调,临近年末,市场又开始抢大额存单。虽然部分银行二至三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已经下调至3%左右,但“一单难求”现象并未得到缓解。多数大额存单都集中在一到二年,其中城商行、农商行的大额存单年化利率要高于国有大行和股份行。00002022银行业发展论坛波特菲勒峰会即将召开!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等多位理财公司领导出席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深化之年,也是赓续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关键之年。同时,今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通胀压力的节节攀高引发了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也深刻影响了宏观经济走势。面对新形势、新考验,中国银行业主动作为,保持定力,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金融一线2022-12-29 19:39:190000基金销售违规!江苏银行被责令改正
来源:中国基金报中国基金报晨曦又有银行因基金销售业务违规被点名,这一次的主角是江苏银行。12月15日,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江苏证监局对江苏银行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经查,江苏银行存在未对基金销售产品实行集中统一准入管理、部分基金销售业务人员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向普通投资者主动推介风险等级高于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或服务等问题。市场资讯2022-12-15 22:43:040000农业银行获评“中国年度银行”
近日,英国《银行家》杂志(TheBanker)“2022年度银行”颁奖典礼在伦敦举行。农业银行获评“2022中国年度银行”大奖,这也是2019年之后农业银行再次获得该奖项。市场资讯2022-12-19 21:00:520000银行App十二年战火未熄:谁能决胜未来?
手机银行App,大小仅有数百MB,如今却承载着总资产达340余万亿的中国银行业的未来。它已经成为银行业竞争的“核武器”,甚至决定着零售金融、数字化转型的航向。商业银行们正鏖战于此。用户端的战况最为激烈,提升月活被视为重中之重。截至2022年9月末,已有3家国有大行的App月活稳定在亿户以上。其中,农行MAU突破1.7亿,工行MAU突破1.6亿,建行MAU为1.56亿。市场资讯2023-01-29 18:07: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