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房企带头甩包袱降负债 恒大拟转让1000千平米以上写字楼
原标题:龙头房企带头“甩包袱”降负债,恒大拟转让旗下1000平米以上写字楼等重资产
记者 吴抒颖
“降负债”是眼下房企共同面临的问题,而龙头房企则带头对旗下的持有型重资产进行“出清”。
今日(7月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得的一份恒大集团计划出让的标的物在售清单显示,恒大将“出清”全国范围内1000平方米以上的写字楼、酒店、购物中心和医院等资产。
值得一提的是,恒大于今年提出全面实施“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的发展战略,核心是大力降负债,实现稳健发展,此番集中出清旗下的持有型重资产,也可以视作是恒大“轻装上阵”的举措之一。
事实上,恒大并非第一家计划出清持有型重资产的房企,万科去年已经在进行类似动作。在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凸显的背景下,“甩掉包袱”或许是“高周转”房企最好的应对思路。
恒大的出让“清单”
在曝光的这份重资产转让清单中,不乏恒大此前颇为重视的项目,例如三亚国际医院、博鳌国际医院等,这两家医院的存在一度是恒大向“服务业”转型的标志之一。此外,恒大近年于新总部深圳落子的数个项目也出现在这份清单中,例如恒大天璟、恒大时尚慧谷的写字楼等。
接近恒大的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是正常的出售行为,“此次集中推出,是希望通过专业团队去推荐销售”。而记者从不同的恒大人士处了解到,此次资产出让,公司将对促进交易的员工给出“高佣金”激励。
这也可以视作是恒大实施“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战略的其中一个部分。
在今年3月份的业绩会上,恒大董事会主席许家印曾经算了一笔账,“假设今年实现销售8000亿,回款按7000亿计算,就会增加2500亿销售回款。同时,恒大今年减少3000万平米土储,等于减少600亿支出。这样一增一减,就一定能实现今年有息负债下降1500亿的目标。”
由此,通过促进销售、加强回款来达到降低负债的目的,正是恒大今年的重点工作目标之一。上述接近恒大的人士告诉记者,因为今年上半年有拿地窗口期,为了实现“高增长”的目标,恒大适当补充了土地储备,接下来将重点“促回款、降负债”。
有分析人士表示,商业物业开发和持有需要沉淀大量资金,恒大计划出售旗下写字楼、酒店、商业等商业物业,意在盘活存量资产,进一步降低负债,反映出其大力降负债的决心。
从上半年的成绩单来看,恒大的确正在不遗余力地推进“新战略”落地。据恒大方面提供的信息,今年上半年,恒大累计实现销售额3488.4亿元,销售面积3863.2万平方米,分别同比增23.8%及47.5%,累计销售回款3120亿元,同比增长66.5%,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头部房企带头“甩包袱”
为了更好地推进战略落地,对持有性资产进行处置也是“不二之选”。持有型资产虽然中长期能够稳定贡献现金流,但培育期长加之回报率低等因素,对以高周转见长的房企而言,“资金落袋为安”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恒大也不过是跟随了市场的选择。
事实上,恒大并非第一家对旗下持有型重资产作出集中处理的龙头房企,万科早在去年就已经进行过类似的工作。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万科于去年集中对旗下低效的重资产进行过盘点和处置,但由于推动这项事务的主要是区域公司而非集团行为,且并非一次性、清单式列任务,外界对此鲜有关注。
外界仅关注到的是,深圳万科出让的4处商业资产,分别为万科星宸大厦、万科深南广场、宝体生活广场和第五园万科里。
需要注意的是,房企推动持有型重资产的决心往往很大,但收效并不一定能够如期兑现。就如万科,出让上述数宗资产是年初的事件,但截至目前,多数也尚未有更进一步的消息传出——低效的重资产,即使是以商业地产见长的房企而言,也是个“包袱”,盘活这类型资产本来不易。
不过,对于需要将资金更高效地投入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房企而言,只要能够促成一项交易,“集中出清”持有型重资产的行动就有意义,万科如此,恒大更如是。最终无论成效几何,起码资本市场能够接受到一个积极的消息——为了完成既定的“降负债”目标,恒大的确正在采取各种行动,这正是投资者最希望看到的“新恒大”。
股价创5年新低、大股东边打边撤 数知科技巨额商誉压顶
来源:富凯财经面对经营颓势和质押高企,大股东一边转让股权一边减持套现,投资者也用脚投票。作者|蓝月排版|十一继29日暴跌13.7%之后,数知科技30日再次大跌6.67%,股价创出5年来的新低。尽管近年来公司不断并购来提振业绩,但巨额商誉令投资者望而却步,一旦收购标的业绩不达预期将大额计提减值。最近两年,数知科技业绩开始下滑,股价也一落千丈,如今股价仅相当于历史高点的三成。0007募资超74亿:汪俊林控制超七成股权 郎酒发招股说明书
根据招股书内容,合计控制郎酒76.70%的股权,另外,郎酒也将成为酱香型白酒第二家上市成功的企业。从招股说明书中能够看到,上述项目的募集资金使用金额合计为74.54亿元。不过,郎酒方面同时表示,除了郎酒,公司将通过自筹方式解决,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而从郎酒的业绩来看,募资超74亿,汪俊林控制超七成股权{image=2}0000三盛控股扩张机不逢时:债务压力如山 三次注入资产强撑规模
三盛控股扩张机不逢时,三次注入资产强撑规模{image=1}相比所控制的三盛集团、三盛教育,闽商大佬林荣滨似乎对三盛控股格外宠爱。继今年7月注入资产失利之后,三盛控股日前再次购买控股股东资产获参会独立股东高票通过。作为三盛集团旗下地产平台,三盛控股一直被林荣滨寄予厚望。他在2019年提出3年实现“双千亿”目标。不断注入资产,成为达成目标的捷径。0002雪榕生物:股东忙套现 产能将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消化?
雪榕生物:股东忙套现,股市再融资来源:证券市场周刊雪榕生物业绩耀眼之际,不仅股东们忙着减持,而且还择机推出再融资方案,在公司产能利用率已经走低的情况下,大幅扩张后的产能又将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消化?本刊特约作者路漫漫/文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