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8709

普陀山南海观音开光奇事(普陀山南海观音开光那天发生了什么)

兴仁信息网2023-03-29 17:29:130

普陀山的典故传说

普陀山是印度话的简称,具足称是普陀洛迦山、补怛罗迦、布怛落伽等,中国话叫做小白华山。普陀洛迦原为一山之名,因为中国人习性好略,或称普陀或单呼洛迦,久之遂成为两个山了。

考普陀山之成为观世音菩萨道场的原因,在佛教经典上也有明文,当时印度就有几个补怛洛伽等之说。

我们在华严经第六十八卷读到如下一段经文:“瑟鞞胝罗居士告善财言: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即说颂曰:‘海上有山多圣贤,众宝所成极清净,华果树林皆遍满,泉流池沼悉具足,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住此山,汝应往问诸功德,彼当示汝大方便。’时善财童子(中略)渐次游行,至于彼山,处处求觅此大菩萨,见其西面,岩谷之中,泉流萦映,树林蓊郁,香草柔软,右旋布地,观自在菩萨,于金刚石上(今金刚石俗称说法台,石与陀石同在山之西面),结跏趺坐,无量菩萨,皆坐宝石,恭敬围绕,而为宣说,大慈悲法,(中略)我以此菩萨,大悲行门,平等教化,一切众生,相续不断,(中略)或以布施,摄取众生,或以爱语,或以利行,或以同事,摄取众生;或现色身,摄取众生,或现种种不思议色净光明网,摄取众生。或以音声,或以威仪而为说法,或为神变,令其心悟,而得成就。(中略)愿令一切众生,若念于我,若称我名,若见我身,皆得免离,一切怖畏;离怖畏已,复教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永不退转。”这就是有名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八参,参观世音菩萨于此山中,所闻法要,大抵如是。再说观世音菩萨乃过去正法明如来,早成正觉,因与我们娑婆世界有大因缘,所以他老人家才倒驾慈航寻声救苦。三十二应,普门示现,无非是要令一切众生,脱离苦海而登彼岸而已。 一传,观音菩萨在说法台上讲经说法,东海龙王知道以后派了他的两个龟相来听经,没想到两相听得入了迷,不愿再回龙宫,龙王知道后非常生气,就将他们化为了石头。二传,这是雌雄两只乌龟,因在圣地戏闹而被惩罚变成了二龟。

过几天打算去普陀山拜佛,哪位能给我一份普陀山的旅游攻略?

你打算什么时候过来。从哪里过来。不要在星期六和星期天,人多的要命,坐车排对。坐船排对,反正就是人多, 强烈建议周末的时候不要来哦,因为我就是在普陀山的。

南海观音在普陀山哪个景区?

普陀山南海观音坐落于双峰山南端的观音跳山岗上。

南山海上观音像的造型设计集中了各个时代造像艺术的经典之处,并将其巧妙地结合起来,构成极富有美感的艺术形象。其衣袂飘飘似举、其面相慈悲庄严,犹如踏海而来,欲度众生脱离苦厄,整体形象令人一见而生崇敬之心,是“真、善、美”三者的完美结合。

南山海上观音圣像造型设计既符合佛教教义,体现了观音无缘之慈和同体之悲的大慈大悲形象;又应信息时代之变,具备当今美学、建筑学、雕塑学、佛像艺术、科学技术的时代特色。

1993年中国国务院宗教局和海南人民批准兴建三亚南山寺,并在寺前的海中塑108米高之海上观音圣像,属于南山文化旅游区。此像由海南三亚南山功德基金会发心敬建,一体化三尊,巍峨壮观,实乃世界造像之最。

敬造工程因其规模宏伟、意义殊胜、佛理底蕴丰富,被誉为“世界级、世纪级”的佛事工程。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欣然为圣像题名——“南山海上观音”。

1999年,农历九月十九日,南山隆重举行了“南山海上观音”敬造工程开工典礼。工程历时6载,于2005年4月15日建成,2005年4月24日(农历三月十六日,准提菩萨诞辰日)举行盛大开光仪式。

耗资8亿修建“南海观音”,被质疑铺张浪费,为何现在却好评如潮呢?_百度...

引言

佛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教派,最早发源于四大文明古国的印度,而传入中国的时间历史学家有两个说法,一种是根据当时已经发掘的文献资料提出东汉明帝,而另一种说法是秦朝,因为在太史公编撰的著作中有明确记载“禁不得祠”,而不得是梵语佛陀的音译,所以他们认为不得祠正是佛寺的意思。究竟如何,我们也不做深究,等到考古学家完全证实的时候我们自然也就知道了。

提起佛教我们会想到西游记中的很多人,佛祖、十八罗汉、各路菩萨等等,而佛教因其特殊的理念,也吸引了众多的信徒,在我国有着很多的佛教信徒和佛教建筑。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位于三亚的建筑“南海观音像”,南海观音像的修建从1999年开始,用了整整6年的时间,该建筑才正式完工。据资料显示,南海观音像高108米,比美国著名人像建筑自由女神像还要高一截,另外,整个菩萨像共有三面,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佛教雕像。

过去我们常说南海观音,其实观音菩萨的道场是我国东部普陀山,在现在看来应该叫东海而不是南海,难道是古人说错了吗?其实不然,在我国古代,现在的广西、广东、海南等地方被称之为百越之地,古代中国人口集中活动范围是长江和黄河流域,也就是说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普陀山应该是当时的南边,又因为靠近大海,所以叫做南海。而随着国土面积的扩大,南海观音像的建造,真正地将观音所在的南海之名坐实。

高达108米的南海观音像,完全采用了钛合金材料打造,这也就是为什么消耗的财力会如此巨大。观音像共有三面,每一面都是人们熟悉的观音形象——一体化三尊,一面手持莲花、一面手持经书、一面手持佛珠,雕像脚下由四层莲花宝座层叠,每层都正好是27朵莲花花瓣,共计108朵花瓣,莲花之下便是金刚宝座,宝座内部为圆通宝殿,整个金刚宝座距离陆地280米,设计师设计了普济桥来贯通两侧。值得一提的是,108在佛教文化中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108种烦恼、108尊佛的功德、108种无量三昧,南海观音的设计中无一不体现出佛教文化。

南海观音像的建造不仅仅耗时非常久,耗资也是非常巨大的,整个工期下来,总共耗费了8亿元人民币,然而在当时那个物价水平的中国,8亿的购买力是非常巨大的。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不花这么多钱来建造一些更有实际意义的建筑,毕竟在很多人眼里,南海观音像只是一个精神方面的建筑,实际的作用并不大。所以就有人会说,建造南海观音像是在浪费人力财力。

但是社会总是在发展和进步的,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飞跃,中国人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已经实现了基本的温饱问题,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也比以前更丰富,旅游就成了很多人的选择,而南海观音像因为其宏伟,壮观,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也是到这时,那些先前质疑的人才明白其意义所在,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其旅游价值,观赏价值等等都是无可估量的,三亚也因为南海观音像,获得了很多的旅游收入。而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多,整个海南其他方面的经济也得到了增长,人们的收入也变得更加多元化。

从被质疑铺张浪费到好评如潮,南海观音像一直都没有变过,变化的是人类社会,是社会进步的体现。生活艰难的人们只看得到那些对改善生活有帮助的东西,生活富足的人才能看到更高层次的东西,或者说,为了生活奔波的人也能看到,但是他们会顾及自己的钱包。在发达国家,很多人的生活非常惬意,在教堂祈祷,去海滩吹风,去埃菲尔铁塔感受建筑之美,而这一切都与一句古话不谋而合“饱暖思淫欲”,因为我们吃饱了,才会去想除了基本生活之外的事情。

总结

物质世界的进步,精神世界的多元化,让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高于自由女神像的南海观音像,还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化带给我们的浸染。看到南海观音像,我们也许会不由自主地生出一丝敬畏,但是这都源于文化特有的魅力,无形之中吸引着我们。四面环海的南海观音像,既是我们国家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也是国力强盛的实质表现,四大文明古国中,为什么只有中国一直存在,那是因为华夏文化极强的包容性。

佛教文化之所以能被很多人所接受并喜欢,在我看来是因为信仰,信仰就像是希望,我们相信明天会更好,所以今天的我们会满怀期待,如果一个人没有希望的活着,那他也就仅仅是活着而已。人的信仰有很多种,但殊途同归,所有的信仰都是为了让人能够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国家变得更好,社会变得更好。

南海露天观音的来历

普陀山历史

据史书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普陀山即为道人修炼之宝地。秦安其生、汉梅子真、晋葛雅川,都曾来山修炼。普陀山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唐代就成为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交往的必经通道和泊地。至今山上仍留有高丽道头、新罗礁等历史遗迹,流传着韩国民族英雄张保皋等事迹。

自观音道场开创以来,观光揽胜者络绎不绝。宋陆游、等历代名士,都先后登山游历。历朝名人雅士、文人墨客,或吟唱,或赋诗,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诗文碑刻,使普陀山文物古迹极为丰厚。

新中国历任中央领导人也都亲自莅临普陀山视察、指导工作。五朝恩宠,千年兴革,佛国香火,由是鼎盛,赫赫声名,广播远扬。

普陀山宗教

相传秦方士安期生卖药东海边,曾渡海七上普陀,现存“仙人井”遗迹。 普陀山观音道场始于唐代。咸通四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圣像回国,途经普陀山莲花洋遇风涛,舟触新罗礁,漂到潮音洞附近,置像于洞侧,称“不肯去观音”。后梁贞明二年建“不肯去观音院”。

普陀山历经千年沧桑,宋、元两代是普陀山佛教兴盛期。目前,普陀山的主要宗教文化依然是佛教文化,有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三大寺院,香火旺盛。

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为观音生日、得道、出家三大香会。此时普陀最为盛况,从普济寺的中门大开到佛顶山,香客如涌;从法雨寺的九龙殿到千级石阶的香云山径,信徒礼膜参拜,一步一跪拾级而上,虔诚之至,令人感悟。

1997年农历九月廿九,南海观音露天铜像建成,此日乌云密布,妙善大和尚宣布铜像开光时,天开洞门,阳光普照,令海内外信徒倾服。普陀佛事

佛事,指的是“依佛法修行之事”,普陀山开山之初即有;如佛教徒依法所行供佛、诵经、斋僧、拜仟、追福、荐亡等活动,则始于宋代。宋时出使日本、高丽等国使船,经普陀山,必登山举行各类佛事,成为惯例。明万历年间,福建、温州、明州等地信徒大量在普陀山做佛事。清末民初,佛事活动渐趋兴旺,据民国三十八年(1949)2月21日《定海民报》载:“沈家门渔民,每逢春汛到普陀山做佛事的逐年增加,近年达到高潮。”是年7月24日,浙东行署官兵40余人在莲花洋罹难,主任俞济民召集山僧千余人在普济寺做佛事,并恭请佛顶山善余和尚、白华庵融通老和尚、前寺方丈化晌大和尚和正在闭关的妙善大和尚轮流主坛。

普陀山的观音传说

在佛教供奉的诸多菩萨中,人们最熟悉、最感亲切的,恐怕要数观世音菩萨了。观世音是梵文的意译,亦称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因唐朝避太宗李世民的名讳,将观世音略称为观音。据印度的传说,观音菩萨原是转轮圣王无诤念的大太子,他与其弟一起修行,侍奉阿弥陀佛,成为“西方三圣”之一。观音具有“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与一切众生苦”的德能,能现三十二中化身,救十二种大难。我国自隋唐以来,观音信仰随佛教的兴盛在民间深入人心,观音形象逐步脱离印度传说模式,代之以中国化的女性形象。

普陀山传说是观音显灵说法的道场。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传说中的观音菩萨生日、成道日和涅槃日,朝山进香着不远千里纷纷而来,关于观音的传说也在这儿广泛流传。

三亚南海观音显灵过吗 m.baidu.com

反正自从有了观音,海南的台风从不敢在三亚正面登录过,信则有。不信就没有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