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鑫药业陷恶性循环:存货应收双高 现金流持续净流出
来源:每日财报评论
原标题:“监管常客”紫鑫药业陷恶性循环,存货应收双高,现金流持续净流出
医药圈热闹不断,前有康美药业的“假业绩”事件,后有 奥赛康 、 上海医药 的天价销售费,监管层也对药企财务的专项稽查日渐趋紧,医药行业的潘多拉大门也正在被慢慢打开。
最该避风头的时候,吉林 紫鑫药业 股份有限公司(002118.SZ,以下简称:紫鑫药业)却一直都没闲着,“哪最热闹往哪凑”,从最初的人参概念到2013年的基因检测概念,再到去年区块链,再到近期的工业大麻,爱蹭热点的紫鑫药业可以称得上是“头号玩家”。
但无论是积极蹭热点还是寻找副业,都难挡紫鑫药业自身热度,由于频频违规,监管问询已成其“家常便饭”;另外营收净利双下降,存货应收双高,也导致了近三年经营现金流持续净流出;同时存货卖不出去,赚不了钱,高额债务也让紫鑫药业财务费用持续增长,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形成“恶性”循环。
频频违规,监管问询已成“家常便饭”
公开资料显示,紫鑫药业位于吉林省,成立于1998年,2007年3月2日成功在深交所上市。主要从事中成药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中药材种植业务,以治疗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疾病和骨伤类中成药为主导品种。
早在八年前,紫鑫药业就曾因涉嫌财务造假而遭受证监会调查。彼时,紫鑫药业被质疑存在大肆注册空壳公司,隐瞒关联交易进行自买自卖。
直到2014年,公司以70余万罚款便收场,并且其处罚原因并非财务造假,而是定性为公司未披露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
但几年后,竟因四次修改业绩预告,业绩再度遭受质疑。紫鑫药业的2018年年报正式出炉后,2019年5月27日,紫鑫药业再次收到了深交所的监管函,不过这对紫鑫药业来说已然是家常便饭,因为在半年前,紫鑫药业还曾因控股股东违规减持,收到过深交所的问询函。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紫鑫药业2019年年报发布后,2020年5月27日,紫鑫药业又如期收到了深交所年报问询函。紫鑫药业的“存货应收双高、偿债能力弱、资产质量差”等问题也被一一摆到了台面上。
营收净利双下降,存货应收双高
据2019年年报数据显示,紫鑫药业营收净利双下降。本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9亿元,同比下降35.15%,净利润7028.99万元,同比下降59.62%,扣非后净利润为-3470.00万元,同比下降-121.66%。
此外,在紫鑫药业年报中,还有一项数据格外让人怀疑,那就是库存。
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紫鑫药业的存货在不断攀升,分别为48.33亿元、61.09亿元和67.56亿元,在同期的总资产中占比也分别扩大到54.43%、61.59%、63.38%。
存货周转率分别为0.07、0.09、0.03,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5013.93天、4225.35天、11464.97天。
同期,紫鑫药业的应收账款也不断增加。2017年-2019年,公司的应收账款分别是7.44亿元、9.21亿元和11.52亿元,在总资产中占比分别是8.38%、9.28%和10.81%。
按此计算,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仅存货和应收账款两项就高达78.68亿元,在紫鑫药业总资产中占比7成以上。
对于市场上的质疑,这60多亿元库存的变现能力到底如何呢?《每日财报》发函询问,遗憾的是公司方面并未回应。
经营现金流持续净流出,财务费用高涨
4月30日,紫鑫药业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告显示,报告期内实营收0.59亿元,同比下滑63.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程度有所增加。
《每日财报》注意到,紫鑫药业近几年的净利在逐年走下坡路,经营现金流连续三年净流出,盈利质量较差。
财报显示,2017- 2019 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72 亿元、1.74 亿元、0.7亿元。2017-2019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3.21亿元、-7.67亿元、-3.23亿元。
《每日财报》分析资产负债表发现,紫鑫药业不仅盈利质量差,现金流净额紧张,其高企的债务水平更是让人捏了一把汗。
2019年财报信息显示,报告期末公司短期借款余额为35.84亿元,较期初增长23.71%;长期借款余额为13.73亿元,较期初增长33.22%;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余额为3.93亿元,有息负债合计53.50亿元,占资产总额的50.20%。
截止今年一季度,紫鑫药业短期借款34.99亿元,长期借款12.02亿元,但账面货币资金仅剩0.25亿元,流动比率1.72,速动比率0.22。倘若存货未能及时销售回款,公司的短期债务将继续承压。
同时,高额债务也导致了公司财务费用的增高。财报显示,2015-2019年,紫鑫药业财务费用分别为1.40亿元、1.55亿元、1.92亿元、2.45亿元、3.22亿元。
然而,近期紫鑫药业发布公告称因债务逾期,公司可能会面临需支付相关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息等情况,进而导致公司财务费用增加。
公告显示,紫鑫药业、子公司紫鑫初元、子公司草还丹药业因资金状况紧张出现部分债务逾期,合计金额已达11.55亿元。涉及5家当地银行和1家信托机构,其向这6家金融机构申请的贷款全部逾期。
债务逾期事项会导致公司融资能力下降,加剧公司的资金紧张状况,对部分业务造成一定的影响。公司可能存在因债务逾期面临诉讼仲裁、银行账户被冻结、资产被查封等风险,可能对日常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的影响。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21个交易日狂飙3倍:联创股份收函 深交所询问是否配合市场炒作股价?
投资研报【主力资金】锂电突然上演惊魂跳水!作手新一、章盟主等顶级游资应对策略曝光(附受益股)【尾盘资金异动】大震荡是调仓换股的好时机?尾盘资金疯狂抢筹11股均超1亿元(名单)【硬核研报】制造业高景气拉动工业自动化需求爆发!“国产替代”叠加“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智能制造龙头三大“工业母机”业务高增长可期【机构调仓】十大核心基金最新调仓踪迹泄露!张坤、刘彦春等顶级基金经理调仓曝光(名单)0000打破此前承诺 美的计划全面收购德国库卡股权并私有化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记者|徐诗琪美的集团(000333.SZ)计划全面收购德国库卡股权并私有化。11月23日晚,美的集团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全面收购公司控股的德国法兰克福交易所上市公司KUKAAktiengesellschaft(简称“KUKA”或“库卡”)的股权并私有化,但没有透露具体价格及时间。0000梦之蓝卖不动了?洋河业绩掉队:泸州老窖抢走白酒老三地位
文/李惠琳编辑/鄢子为{image=1}丢掉“白酒老三”的位置后,洋河股份(以下简称洋河)发布了一份庸常的成绩单。8月28日,洋河发布的上半年财报显示,营业收入134.29亿元,同比下降16.06%,净利润54.01亿元,同比下降3.24%。分季度看,第二季度,洋河营收为41.61亿元,同比下滑20.1%,净利润为13.69亿元,同比下滑12.2%。0000海康威视刚创10年历史新高 大股东立马减持33亿元
昨日大盘虽然震荡走弱,但是部分白马股仍然强势逆市创出新高,安防概念股龙头海康威视(002415,SZ)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自10月下旬股价加速上行以来,昨日海康威视收涨2.06%,报49.11元/股;盘中最高涨逾3%,摸至49.63元/股。收盘价及盘中最高价均创出了上市10年半以来的历史新高。0004创业板注册制第一波打新来袭 两家公司成色几何?
【今日直播】掘金大消费|东吴汽车黄细里:软件定义汽车,把握英伟达/华为两大产业链机会国联安章椹元:如何借道指数基金投资半导体银华基金贾鹏:进攻还是防守?投资中如何平衡风险和收益长江证券邬博华:从特斯拉看新能源车板块投资A股向上?港股向下?王德伦、张金涛两位大咖与您共话未来中信建投|首席访谈系列:对话宏观固收首席黄文涛汇添富郑磊:医药投资的“天时地利人和”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