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85

银行业利润过高?尚福林:应从形成和分配两维度客观分析

新京报网2020-05-26 11:39:010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金融业是经济运行的资金循环体系,经济与金融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体。金融业不能完全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在当前疫情防控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更要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把解决实体企业融资难题、与企业共渡难关作为突破口,加大对相关主体的帮扶力度,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民营、小微企业和社会民生等薄弱领域。同时,也有必要留出一部分“家底”,保持合理的利润留存比例,增强自身风险抵御和化解能力,进一步促进金融自身发展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

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

新京报讯(记者 侯润芳)疫情冲击之下,实体经济承压,不过一季度银行业利润逆势增长,这引发了不少人对银行业高利润的批评。实际上,近年来不时有对银行业高利润的批评声音。如何看待这种批评?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接受新京报书面采访时表示,要从两个维度客观分析银行业利润的表现:一是利润是如何形成的,二是利润用到哪里去。

其中,从利润形成的维度看,银行利润主要来自存贷利差,利润形成反映了三方面积极因素:首先从余额看,截至目前,银行业为抗击疫情、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信贷支持近3万亿元,侧面反映出了银行业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力度。而信贷规模基数的大幅扩张客观上会反映为银行利润余额的增加。其次,从增速看,银行利润增长幅度远低于信贷规模增长幅度,侧面反映了银行减费让利的阶段性成效。第三,从盈利能力看,近年来银行机构自身经营管理能力得到加强,公司治理逐步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不断健全,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持续提升,业务转型和产品创新加快,资产质量显著改善,这是商业银行利润保持稳定的重要原因。

尚福林进而表示,除了利润形成的维度,更应当关注银行利润如何分配。在他看来,我国实体经济受疫情负面影响较大,目前已经表现出不良贷款存量增加,不良贷款率反弹,未来压力还会加大。合理的利润水平有助于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不良贷款反弹和经济周期波动,推进不良贷款处置。此外,保持合理的盈利水平和利润留存比例,有利于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实力。

尚福林进一步表示,经济与金融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体。一方面,金融业不能完全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在当前疫情防控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更要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民营、小微企业和社会民生等薄弱领域。同时,金融业也有必要留出一部分“家底”,保持合理的利润留存比例,增强自身风险抵御和化解能力。

以下是尚福林委员的书面回复:

金融业是一个经营风险特殊的行业,有很强的外部效应。银行业更是如此,其负债来源主要是存款,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银行业在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同时也受到疫情的冲击。一季度数据看,银行业运行整体平稳,主要监管指标均在合理区间。商业银行实现利润6000亿元,同比增长了5%。我认为,这个数据要放在全局中从两个维度客观分析,一是利润是如何形成的,二是利润用到哪里去。

责任编辑:李思阳

一是从余额看,侧面反映出了银行业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力度。我国社会融资结构中,间接融资比例很高,主要来自银行信贷。在这次抗击疫情中,银行业加大对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帮扶力度。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中,人民币贷款增加7.1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银行业新增贷款投放和债券投资分别为7.8万亿元和1.7万亿元,均明显超过上年同期水平。其中,企业信用贷款新增2.4万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截至目前,银行业为抗击疫情、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信贷支持近3万亿元。信贷规模基数的大幅扩张客观上会反映为银行利润余额的增加。

二是从增速看,银行利润增长幅度远低于信贷规模增长幅度,侧面反映了银行减费让利的阶段性成效。近年来,围绕“增量、扩面、提质、降本”的总体要求,监管部门鼓励银行机构对受困小微企业和涉农主体减息让利,给予下调利率、延迟收息、调整还本付息方式等优惠。在这次抗击疫情中,银行普遍采取了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减免费用等等措施,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提供差异化、针对性、优惠性的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到期贷款本息延期规模超过1万亿元。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利润同比增速为5%,而相对应的各项贷款同比增长了12.5%,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5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5.9%。随着近年来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银行净息差不断收窄,利率水平始终处在下行通道,资本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两项指标,同比均略有下降。

三是从盈利能力看,源于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近年来,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的同时,金融业自身也实现了快速发展。银行机构自身经营管理能力得到加强,公司治理逐步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不断健全,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持续提升,业务转型和产品创新加快,资产质量显著改善。从上市银行披露的成本收入比指标看,指标逐年下降(指标数值越低,反映机构盈利能力越强)。工商银行去年成本收入比23.28%,远低于国外银行。这也是商业银行利润保持稳定的重要原因,反映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

另一方面,更应当关注银行利润如何分配。银行业利润主要用于缴纳企业所得税、对投资者分红、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和利润留存补充资本。在当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形势下,后两项意义尤其重要。一是合理利润水平有利于应对外部风险冲击。我国实体经济受疫情负面影响较大,由于银行效益与宏观经济形势是顺周期关系,且金融风险存在一定滞后性,金融业内防风险扩散、外防风险传染的压力也在加大。目前,已经表现出不良贷款存量增加,不良贷款率反弹,未来压力还会加大。不良资产会侵蚀银行利润,同时,利润也是核销不良的重要来源。2019年末,银行处置不良贷款总量达2.3万亿元,为近年来最高水平。一季度银行业处置不良贷款达到45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810亿元。未来还将持续推进不良贷款处置,合理的利润水平有助于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不良贷款反弹和经济周期波动。二是利润留存是重要的内源性资本补充渠道。银行信贷投放受到资本约束,信贷扩张必然会给银行带来资本补充压力。特别是对于发挥支农服务、小微金融服务主力军的中小银行而言,现有外源性补充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利润留存是其最为重要的内源性资本补充渠道之一。保持合理的盈利水平和利润留存比例,有利于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实力,更好地为促进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原标题:银行业利润过高?尚福林:应从形成和分配两维度客观分析

首先,银行利润主要来自存贷利差,利润形成反映了三方面积极因素。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