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9412

冈仁波齐马年本命年(虎年的本命年是哪一年)

兴仁信息网2023-04-11 12:18:460

电影《冈仁波齐》主要讲了什么?

第六代中坚导演张杨酝酿26年的新作《冈仁波齐》将于6月20日在全国公映:藏历马年,是神山“冈仁波齐”的本命年,本片讲述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同村10个普通的藏族人和一个孕妇一起从家出发,磕头2500公里去冈仁波齐朝圣的故事,此行历经生、历经死、历经震撼的西藏四季风光,历经灾难、变故、内心的拷问成长与蜕变,看似波澜壮阔,实则平静至极。本片之前在欧美十余国电影节展映,反响巨大。

臧历木马年和其它马年有什么区别?

藏历马年,按照传说中的说法,平常年份转十三圈可以还一个愿,而马年只要转一圈就可以实现了。你要知道在四千多米海拔的地方,52公里一圈的山路完成它需要毅力。大部分游客转山一圈需要3天3夜,而真正的拜山者往往要磕长头来表示他们的尊重,那样的一圈需要15天。

12年一遇的藏历马年是“宗教大年”,按照传说中的说法,佛祖释迦牟尼属马,马年也是神山冈仁波齐的本命年。

因此,马年转山一圈相当于其他年份转山13圈,能额外增加12倍的功德,最为灵验。

《冈仁波齐》为什么吸引观众?

相较于正在公映的一系列进口巨制,《冈仁波齐》以直击人心的信仰之力野蛮生长,自20日以1.6%的排片量开画以来,好评不断,不少看过的观众纷纷变成“自来水”,为它摇旗呐喊。上周末,电影从《变形金刚5》《新木乃伊》《异形:契约》等电影的包围圈中突围,上座率一度超过热片《变形金刚5》,成为继《大圣归来》之后又一部靠口碑逆袭的电影。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摒弃了常见的戏剧手法,以藏民真实的朝圣经历为底色,通过对他们日复一日平淡朝圣生活的描述、路途中的相遇的拍摄,让影片拥有了一种安抚人心、平静心灵的特质。“十几年前我就有拍摄这部电影的想法,这是我和西藏的一种缘分。对我来说,影片就是一个再现和重演的过程,这种自然的、平淡的记录和见证正是我想表达、呈现给观众的。”导演张扬说。

《冈仁波齐》如何在平凡中见真知?

朋友推荐我去看《冈仁波齐》,说我们这种红尘里打滚的人,需要放空自己,洗涤心灵。

我推掉了KTV,冒雨赶了夜场,还没洗涤心灵,先洗涤了肉体,去赴这场与藏民的约会。

我承认,我是抱着对藏文化的好奇去的,又以多年混迹电影院的经验,无比笃定的等待着冲突和反转——没有矛盾和冲突的电影,怎么揭露出人性和文明的深刻揭示和反思?

可直到最后,我仍然没看到我预料中的东西,只有从一而终的简单和干净

电影结束,画面停息在冈仁波齐,冰天雪地里的朝圣者们,安葬完逝者,又继续磕长头上路了。

那重复了无数次的动作,好似呼吸般信手拈来,在生老病死的轮回里,比任何排练都来得惊心动魄,多像人生的荒诞不羁。

我说不清是没猜中的抑郁,还是被洗礼的沉重,坐在位置上不愿离去,可周围,明明众人仍是沉静肃穆,久未离席。

(一)

“马年转神山,羊年转圣湖,猴年转森林,平时转一圈,能够净化灵魂。”这是搜索引擎里偶然浮现眼前的一句话,也是近20年前,张扬的电影《洗澡》尾声中,镌刻在观众眼前的句子。

摇着转经筒的藏族老人带着孙女千里迢迢朝拜,要圣湖的本命年赶到湖中洗涤身心。而二十年后,张扬心中的朝圣梦,最终发酵成了冈仁波齐这股清冽浓烈的酒,不经意间,已经入喉。

友人说,冈是“雪”的意思,“仁波切”代表“珍宝”,所以翻译过来,冈仁波齐叫做“珍雪神山”也未为不可。

也许可以称之为寻宝的故事,但却并不是夺宝奇兵。

藏族汉子为了帮叔叔完成朝圣的愿望,在藏历马年到来之时,带他上路。这一年,是释迦牟尼降生和成道的年份,也是神山冈仁波齐的本命年。有见识的人说,转山一圈,可增加一轮十二倍的功德。

村里很多人都想加入尼玛的朝圣队伍。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诉求去追逐,因为,也许懂得生活的人都知道,哪怕卑微成一棵小草,也有汲取阳光的权利。

谁都不能拒绝追逐梦想的人。最终11人组队,开启了朝圣之路。

是啊,十一人,总是让我想起一生一世的谐音和寓意。

这一路,有即将临盆的孕妇,有借酒精麻醉自己的屠夫,有身患残疾的少年,有懵懂无知的少女。

有人为了洗刷罪孽,有人为了增长见识,有人为了众生祈福,他们带着或是艳羡,或是期待,或是遗憾的人的目光,带着不能朝圣的人的心愿、祝福和感慨,在虔诚的仪式里走向心中的圣地。

男女老少匍匐在地,磕起长头,没有烟花爆竹,没有锣鼓喧天,这就是他们的朝圣之路。

每个人心里都可以有一座冈仁波齐,有一座五指山,有一座万泉河,心之所向,即是人世。开始寻找灵魂安放和自在,开始寻找内心的平安与喜乐,开始追寻人生的航向和坐标,你就能看见心中的神山。

心有盛典,自然起航。

其实我们和他们没有区别,都是红尘浊浪里打滚的人,都荒诞而渺小,都在日复一日重复里卑微如蚁。

他们一天天放牛挑水砍柴,吃糌粑;我们一趟趟地铁公交上班奔波,定外卖。

他们在群山中忙碌,围着牛羊奔波不息;我们在都市里穿梭,围着业绩忙得脚不沾地。

都是凡人而已,谁曾放过自己?

可他们已经上路,而我们,还在讨论谁家买了学区房,小孩去了国外,老公升了官……这样的生活是不是就没有意义、难得救赎?是不是我们也要逃离,才能换来片刻心灵的安宁?

不,不是的。在浩瀚天地间,我们都一样。他们用信仰上路,我们用信念生存,都让这偶然、荒谬又无意义的人生,变得意义。

张扬也只是展示这样一种生活给我们——没有高潮,没有起伏,对一切考验都甘之如饴,对一切际遇都坦然接受,这样的人生,也别有滋味。

既然如此,你还害怕些什么?

(二)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不知从何时兴起的这句话,让很多人都渴求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更别提网上那么多火了的辞职信。

可是你能放下枷锁,你能放下自我吗?

《冈仁波齐》,是我只能看字幕的电影。

对话像简笔,苍白而粗狂;声音像风云,变换而不明。

插曲?配乐?旁白?对不起,《冈仁波齐》没有。唯一的配乐,竟然是朝圣路上,以天地风动,车辆轰鸣,人人齐唱组成的重奏,震撼不震撼?

磕头、起身,上、中、下,敲三下板,除了这种声音,任何雕刻过的旋律都是噪音。

你能听到的,只有夜幕来临,回荡在影院里的诵经声、朝圣路上的歌声,还有马达声、喘气声、说话声、风吹帐篷声、雨打脸庞声、火烧柴火声……

影院里,总是缺少一种让人静下来的东西,但这部影片里有。

剥除纷纷扰扰的尘世杂音,你会检视那些你忽略了的东西。露出大拇指的胶鞋、越磨越薄的手板、孕妇分娩时的忍耐、小女孩头疼时的坚持,山体滑坡时的惊悚……

这些东西,只有远离又代入,你才会懂。

正如虔诚、笃定、顽强,正如耐心、呵护、坚韧,正如追逐、获得、放下,这些东西,不是随性的不顾一切,不是重复的忍耐坚持,更不是简单地跪拜诵经就能获得,这场身体力行的朝拜,也只是获得真义的一门课程。

是的,只是这堂课会让你知道,鞋破了也可以走,生病了也可以前进,死亡前也不会终止。我们没有那么娇滴滴。

有人说,疼痛若有等级,那么生孩子必然是十级。影片里,没有孕妇临盆的痛不欲生,却有新生命的欣欣向荣。

这个设定,引起了大家的反思——刚出生的婴儿,在朝圣路上随大人一起长大。

是的,只要你在路上,你终究会长大。

即使你的目的地不是冈仁波齐,你也在路上,你也会长大。

诚如导演所言,世上本没有什么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确的,但若干年后,人们仍可以从这部影片里,看到有一个民族还这样生活过。

我们是如此地擅长自省,擅长催眠,擅长放弃,擅长将希望寄托于远方,擅长将不甘流放于憧憬。

今天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明天互相撕逼、歇斯底里。

但只要我们还在路上,在生活的路上,在追逐的路上,那么神山圣湖便不是终点,妥协退让不是,爱恨情仇不是,生老病死也不是。

好似我们常说的,得心安处是故乡,得心静处是天堂。在这条路上,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

《冈仁波齐》幕后花絮里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确的。神山圣湖并不是重点,接受平凡的自我,但不放弃理想和信仰,热爱生活,我们都在路上。”

人生,得到失去,拿起放下,只要我们在路上,我们终究会成长。

是的,正如一首禅诗所言:“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是的,我们的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

(三)

也许你研究过张扬,可以对他的作品随手拈来,但对不起,我没有。

我只是因为《冈仁波齐》认识了这个执意把自己打磨成藏民的汉子,也因为这个汉子听说了《洗澡》,也谢谢《洗澡》,让我得以认识一对生活在帝都,却又默默维持传统行当的艰辛与无奈的父子。也许这对父子的坚守,是张扬的有意为之,那么《冈仁波齐》对藏民朝圣的凝视,大概是他的蓄谋已久。

以对藏区的一往情深,以他认为的完美方式,以对自己青春和梦想的交代,对大地,对同胞,对人生,做出了“乌托邦式”的满意交代。

但这乌托邦里,我分明看到的是血肉丰满的普通人。

路上,屠夫磕着头就不愿动弹了,小女孩目不斜视,只对他说“加油”,他又毫不犹豫的前进。这是小孩鼓励大人。

晚上,收留大家的老人亲身示范,批评大家走的太多、磕得太浅,大家面有苦色,但也虚心接受。这是长辈教导晚辈。

冰面,女人拖着小孩滑冰,跌倒爬起、欢笑嬉闹,消耗一天的疲惫,又预支次日的精力。这是朋友陪伴朋友。

路上,修房子的人看到朝圣队伍,邀他们喝茶,听他们讲经历,赞美又祝福他们。这是陌生人关怀陌生人。

帐篷里,中年人向大家坦诚自己的疑问和困惑,命运让自己遭遇苦难和不公,寄希望于朝圣能够达成宏愿。这是成年人向成年人坦诚。

拉萨,小伙和发廊小妹看对眼了,小伙邀小妹一同去圣山,她不能,他就再三保证自己会回来。这是男人爱上女人。

会累,会偷懒,会贪玩,会关心,会抱怨,会动情,谁能说这不是真实的人呢?

孩童降生,他们笑成一片;老人逝去,他们不断持咒。

遇到风雪,他们在风雪中磕头;遇到水洼,他们在水洼里匍匐。

好的电影总会带给人思考,正如雨落大地,麦子会成熟;泪洒苍茫,生命会成长。

杀生无数的屠夫,在一只蚂蚁面前等待,只为等它爬远,以免误伤,这是善念。

懵懂无知的少女,在和家人通话时欢笑,反复说着“你想我吗?我想你了。”这是思念。

拖拉机被撞坏了,没有要人赔偿,男人们自己拉车,走上几百米,再折返回去重新磕头,一步都不敷衍,这是信念。

凡人取境,道人取心,朝圣路上,他们得心又得境,忘境又忘心。

这一幕幕,依靠景别的交叉剪辑,把故事说得简单、说得自然、说得跌宕,像一片白云倒影在你的波心,简简单单便构成了故事的“高潮”。

没有丝毫猎奇、没有出人意料、没有推诿扯皮,反而是影片中单薄的建筑物、拍照留念的旅客、消费西藏的驴友……似乎变得有些格格不入。

是不是只知朝九晚五、只知忙碌奔波、只知纸醉金迷的我们,也成了消耗藏区的一分子?也成了导演批判的一部分?

是不是影片里无情绪的情绪、无态度的态度,其实也是一种情绪、一种态度?

(四)

中华文化里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比照,宗教里也常有赋予某处山水神格化或精神化的崇高象征。正如安徽人喜欢九华山,无锡人一定会提起太湖,黄河边上的,总要自豪地说自己伟大的黄河母亲……

那么,是不是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可以有一处冈仁波齐,都可以有一地盛放理想与心灵?

我从不怀疑。

也许世间从来都不止黑白,但在影片里,你真的可以感受到信仰的分界,是那么明显。

白山黑水、白雪黑石、白云黑土、白界碑黑公路、黑脸庞白裙兜……大量黑白色的运用,没有带来视觉疲劳,反而让主人公们更加纯粹,让观众更加清晰地看到了他们追逐信仰的过程中,收获的平等的、自在的、智慧,朝圣路上,最终回归的智慧的、觉悟的家园。

没有鲜衣怒马,没有打斗争锋,没有勾心斗角。有的只是蓬头垢面,不卑不亢,无喜无悲。

有家常,砍柴挑水,拾草磨面,饮食聊天,只差一片大海,就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有生活,有赡养父母,有教育孩童,有人情世故,有讨价还价,把主人公换做你我,也并无不可。

有新生,婴儿啼哭,母羊产子;有死亡,老人安眠、牦牛挣扎,路上仍是十一人。四季交替、生死轮转,平淡安详,宛若涅槃,算不算朝闻道夕死可矣?

有信仰,转山转水转佛塔的老人,点燃明灯悉心供奉的汉子,拨动佛珠念诵经文的青年,一年生死,一念菩提。

有执着,有至死方休的执念,有敬畏神明的虔诚,有企盼幸福生活的愿望,有需要酒精麻醉的恐惧,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

始终在迷失和寻找,没完没了,生命就是这么个过程。直到冬去春来,寒来暑往,色彩变得更加美好,心灵也变得充实满足。

我们每个人大抵都是有信仰的,有信仰诸天神佛,有信仰道家三清,有信仰马列主义……但我们为了信仰做了些什么呢?我们也曾去庙宇祈祷,但多是祈祷自己的、家人的、朋友的幸福安康。

但在藏族人的观念里,尽管他们的朝圣之路也是利己,但更多的,却是通过“利他”来达到“利己”。我不是歌颂一种信仰的伟大,正如这一路也有杀生无数的屠夫,希望能借此完成对自己的救赎,但这么一抹温情,突然撕开你伪装已久的冷漠面孔,照入一抹阳光,你会不会觉得突然间惊恐万分?

会不会有种叶公好龙,却突见真龙的的手足无措?

唐朝道悟禅师,每天收到信徒龙潭的10个饼,都回赠他一个。龙潭不解,道悟却说,“你送来的,我送给你有什么不对?”龙潭自此开悟出家,成为一代宗师。

想想他们在路上的种种:两面经幢,一辆三轮,一十一人,他们毫不做作的征程,也许就叫人生。

拖拉机上写着“扶贫开发”,但谁又能说,他们不是精神上的富人?

朴树吟唱过《平凡之路》,又为《冈仁波齐》唱了《no fear in my heart》。我无法揣摩这位曾经为了看夕阳,背着吉他在路边下车,自己走了很远回家的音乐人,是不是在影片里,在朝圣路上,明心见性,得见真我,但我知道,这个曾发现平凡是唯一答案的他,戛然而起的声音,就是一种催化剂,把这一路点燃。

在通往内心冈仁波齐的路上,大概有我们,也许我们真的就像曾经的祝福那样,永远青春不老、永远热泪盈眶。因为,他们终于抵达神山,而我们终获俗世圆满。

属马的本命年是哪一年

:年是马的本命年...

属马什么时候是本命年

3年后 年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