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2653

天水市起名字的地方在哪(起名字的地方)

兴仁信息网2023-04-12 14:56:330

天水最早的名字是什么?

看这里就了解天水了: http://baike.baidu.com/view/14548.html?wtp=tt

甘肃省天水市的由来?

“天水”,是当地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地名,前称上邽。最早始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天水得名,源于“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远在三千多年前,天水地区人烟稠密,屋宇毗连,“山水灵秀,林木密茂”。可是,到了秦末汉初,长期的征战、厮杀加上连年的干旱,使当时繁华、富饶的上城变得残垣断壁,民不聊生。传说,在一天夜里,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忽然天空狂风呼啸,雷电交加,随着一道金光闪耀,地上现出红光。顿时,大地连续震动,在轰隆隆巨响声中,地面裂开一条大缝。只见天上河水倾泻而下,注入裂开的大缝中,于是形成一湖,名曰“天水湖”。此湖水位稳定,水质纯净,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人说这湖与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后来,这个传说被汉武帝听到了,他就命令把要新设的郡建在上邽北城的湖旁,起名“天水郡”。从此,有了“天水”之名。

天水这个地名有什么故事,“天河注水”有没有发生过?

天水,一个优美动听的名字,一座山川秀丽的小城。这里四季宜人,清婉如歌,素有“西北咽喉”“甘肃门户”“陇上江南”之美称。

天水,因水得名。人们有种种猜想:有精奥玄妙的“天一生水”说,有充满浪漫色彩的“天河注水”传说,也有说“天落之水”的,大概是源自对天水乃至甘肃的直观印象。

天水麦积山

一、因水得名

“天一生水”引自《易经》:“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是五行学说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古人认为天地有五方,阴阳合五行,天地居于北方,北方五行属水,故称“天一生水”。这种说法高妙精道,但似乎与天水地名没有直接关联。

天河注水”是关于天水地名的一个美丽传说。传说汉武帝时期陇右一带持续干旱,一天夜里忽有天河之水倾泻而下,在上邽城北形成一湖,当地旱情缓解,百姓将其命名为“天水湖”。地方官认为是祥瑞降临,将其报告给汉武帝,汉武帝听了很高兴,他就命令把要新设的郡建在上邽北城的湖旁,起名“天水郡”。对于上邽北城天水湖,《水经注》也有记载:“上邽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故为天水郡。”可见,上邽城北的确有湖,但与传说不同,《水经注》认为天水得名是因湖中白龙兴风作雨,故名天水郡。

天水藉河

这个美丽传说在天水广泛流传,是出于它的浪漫色彩,更是人们对久远历史的隐隐记忆。

二、天水郡的设置

战国至秦汉时期,天水地属于陇西郡。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析置天水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县)。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定西、通渭、静宁、庄浪、秦安、甘谷、清水、张家川等市县及天水、榆中、陇西等市县一部分。

东汉永平十七年 (74年)改天水郡为汉阳郡,移治冀县 (今甘肃甘谷县),辖十三城。三国魏复名天水郡。《水经注》:“其水(渭水)北径冀县城北。秦武公十年(前688),伐冀戎,县之。故天水郡治。王莽更名镇戎县曰冀治,汉明帝永平十七年(74年)改曰汉阳郡,城即隗嚣称西伯所居也。”(郦道元《水经注·渭水》)郦道元明确指出冀县城为故天水郡郡治。西晋(266—316)时,天水郡移治上邽(天水市秦州区)。

天水郡治移动示意图

自天水郡初设到西晋移治上邽历时约380年,其中在平襄县(通渭县)存续191年,在冀县(甘谷县)存续逾190年。换言之,天水郡自设立之初就不在上邽县(天水市秦州区)。那么,上邽“天河注水”的传说从何而来?

三、“天河注水”传说

1、天水湖在哪

上邽,先秦时为邽戎地。秦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邽戎,取其地置邽县。汉因之。为区别于下邽(陕西渭南),改为上邽。上邽,“汉县,属陇西郡。武帝分置天水郡。后汉分豲道立南安郡。后魏改上邽为上封。隋复于上邽置秦州。州前有湖水,四时增减,故名天水郡。”(《旧唐书》)这里提到,天水郡的得名是由于州前有湖水,仔细分析,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州前有湖水”,这个州是指隋朝设立的秦州,说明至少在隋代,湖水尚在。二是“四时增减,故名天水郡”一句说明天水郡的得名,皆因此湖水。这段材料反映出隋唐之际,人们对天水郡的认知,非常客观理性,并无神话色彩。

天水市民俗博物馆

那么,“天河注水”传说是什么时候具有了神话色彩,到底有没有历史根据呢?首先,可以肯定,“天河注水”有其历史根据,那就是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析置天水郡,这是毫无疑问的。其次,传说中天水郡的设置是由于天水湖,而这个天水湖的确是存在的。

2、天水湖神话

天水湖,在今甘肃天水市南七里。《汉书·地理志》 天水郡注:师古曰:“《秦州(地)记》云,郡前湖水,冬夏无增减, 因以名焉。” 《秦州记》为刘宋(420-479)郭仲产所撰,其中提到“郡前湖水”。北魏(386-534)郦道元《水经注》:天水郡治“五城相接,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故汉武帝元鼎三年,改为天水郡。”水经注里记载天水湖在北城,并且具有神话色彩。在唐代以前的文献中具有神话色彩的仅有《水经注》,其他地理志均以郡前或州前有湖而得名。值得一提的是,《水经注》关于天水湖的神话色彩,也并非如人们传说的是“天河注水”,而是“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可见,“天河注水”传说并无文献依据,仅仅是人们的口头传说。

3、“天河注水”传说

在古代文献中,只有天水郡得名的记载,是因为郡前有湖水,并无天河注水的传说。即便是《水经注》有白龙出湖的传说,也与天河注水无涉。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实,天水郡设立之初,应该是在平襄县(通渭县),天水郡迁往上邽是在380年以后的事。所以,天河注水一说,既无文献记载,又与真实历史有时空错位,故此传说当为唐代以后形成的民间传说。

四、天河注水传说的历史真相

1、“如自天来”与天人感应思想

天河,古人所星象的称呼,认为起自东方箕、尾间,分为南北道。实际是由无数恒星构成的星系,星夜呈现银白色带状,形似大河,故名。也称星河、天汉、云汉、银河等。天水传说中的天河注水之天河,即是天上银河,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美称,也是在干旱无雨的情况下,古人对祈求风调雨顺的一种夙愿。

不过,天水附近确实有一条河流称为天河,在天水湖北郧西县西为汉水支流。《方舆纪要》汉水条下:天河“在县西南一里。出县西北界虎鸣峪,驾山而下,经县南达汉水,如自天来,故名。”“如自天来”道出了古人将河流命名为“天河”的原因,也是天水湖由来的旁证。其中蕴含着天人感应思想。

汉代董仲舒继承了《公羊传》灾异说,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知。”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这种思想在汉朝很盛行,汉武帝的年号天汉(前100-前97),即是其真实反映。天水“天河注水”传说就是根据汉代天人感应思想的演绎与阐释。

2、自然现象的真实反映

传说,汉初的天水地区经连年战乱,积年干旱,变得民不聊生。一天夜里,忽然天空狂风呼啸,雷电交加,一道红光射向地面。顿时,大地震动,巨响雷鸣,地面裂开一条大缝。只见天上河水倾泻而下,注入缝中,形成一湖,名曰“天水湖”。此湖“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人说这湖与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这个传说反映的很可能是一次大地震,而天水湖应该是地震出现的堰塞湖。

西汉是先秦以来我国历史上第二个自然灾害群发多发期。西汉210年里自然灾害186次, 汉初的甘肃中东部地区主要地震有:公元前193年2月(汉惠帝二年)35.4N 103.9E甘肃临洮,震级6-7级,压四百余家。公元前186年2月22日(汉高后二年)33.8N 105.6E甘肃武都,震级6-7级,死760人。(郑联达《大地震规律研究》)

汉武帝在位54年,地震有三次。《汉书》记,公元前131年,“五月,地震。赦天下。” 《西昌县志》记载:“元鼎初,地震,县陷为淤泽”。西昌发生震级8-9级大地震。

这些有记载的发生在汉初的地震,震中均距天水不远,极有可能是引发天水上邽县形成堰塞湖的原因。所以天河注水传说应该是汉初这一自然灾害的真实反映。

3、“天河注水”是人们的美好祈愿

“天河注水”传说是主要流行于天水市秦州区,即古上邽县。在其他县区并无此传说。即使在秦州区,对于天河注水的地点也有分歧。

天水公祭伏羲大典

天水市区主要河流为渭水支流——藉河,天水人读作Xi he,古称洋水。藉河自秦州西穿城而过,在天水市麦积区注入渭河。根据天水地方志,“藉水东流至近今市城区,也是久传‘天河注水’之处。” 认为天水市区西南的天水郡,即“天河注水”处。而《水经注》记,天水郡治“五城相接,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故汉武帝元鼎三年,改为天水郡。”据此可知,古人认为天水湖在城北,而今人认为在城西,二者大相径庭。可见,“天河注水”传说仅仅是根据历史做的演绎,并无实据,其中仅有的历史依据,也是对天水地区历史现象的糅合与想象,表达了对自然力的崇尚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谁知道,天水市这个名字的由来?为什么叫天水?

天水名称的由来

天水在周朝时期一直是秦国的属地,春秋战国时被称作邽县,到了秦朝被命名为上邽。那么后来为什么又叫做天水呢,这背后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在东汉武帝元鼎三年的时候,上邽经历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旱灾。那个夏天,骄阳似火,气候炎热,却许久未下过一场雨。看着田里的庄稼一天天枯竭,喝着河里仅剩的一点浑浊苦涩的河水,人们都心急如焚,天天虔诚地祈求神灵降雨。

可能是人们的诚心终于感动了上天,这天半夜,正当人们都沉入梦乡时,天上突然响起了震耳的雷声。这雷声夹杂着闪电像是从天边滚来,愈来愈强烈。一时间,大地狂风四起、飞沙走石。人们都被这种阵式吓坏了,以为老天爷发怒了。就在这时,地面上出现一片红光,接着,大地不断震动,仿佛要裂开了一般。

突然,随着天空的一声炸雷,地面下传来了震耳欲聋的响声,大地真的裂开了,就像张开了嘴一般,裂口处飘散着白白的雾气。同时,只见天上倒下一股粗粗的河水,刚好注入裂开的地下,就好像天公知道大地干渴已久,用天河的水为他解渴似的。这样的场面十分壮观,人们都惊奇地睁大了双眼。

天河的水就这样一直流了很长时间,直到风也停了、雷也息了,大地恢复一片安宁。人们好奇地跑到大地裂口处一瞧,这里竟出现了一个大大的湖泊,湖里的水清澈透明、甘甜可口。接下来的几天,天空一直落着绵绵细雨,把整个世界从干旱燥热中解救出来。有了水的滋润,到处都变得绿油油的,山野苍翠,溪流潺潺。

经历了这样一个变化,人们都认为是神灵的威力,于是将“天河注水”传得神乎其神。其实按我们今天来看,这很可能只是一个自然现象,是一次大地震。但那时的人们还无法解释这些,所以他们把那片湖水称之为“天水井”,还传说这水“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用这水灌溉,长出的禾苗茁壮、树木葱茏,就连养育的姑娘也格外俊俏。从此,上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陇上绿洲,而“天河注水”的故事也一代代地流传了下来。

当时,为了更好地进行管理,汉王朝决定将陇西郡(今天水地区)分为两郡。在听说了“天河注水”的传说后,汉武帝下旨在上邽湖边,筑起一座城池,把新郡设在这里,取名为“天水郡”。天水得名,由此而来。

哪个起名网最好啊?

给你推荐几个好名字共参考,希望您喜欢哦:

男孩:立天;家熙;浩苒;煜城

(照耀城市);烨伟

(烨:光耀);嘉懿

(嘉:美好;懿:美好);

女孩:丽涵;芮涵

涵:包容;雅芙(文雅,如出水芙蓉一般);婧琪

婧:女子有才

琪:美玉;嫦曦(像嫦娥一样有着绝世美丽容貌,像晨曦一样朝气蓬勃,有精神);思颖

(颖:聪颖

);

理解您的求名心切,希望可以帮到你哦

哦哦

取名平台哪个好些?

之前在给孩子取名字前看了很多的平台,最后选择的起名通,起名通已经14年了,口碑一直很好,我是比较信赖的。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