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6351

易经64卦对应数字(易经64卦对照手机号码解释)

兴仁信息网2023-04-14 04:02:280

周易六十四卦挂名的排列顺序?

1.乾卦:读 qián

2.坤卦:读 kūn

3.屯卦:读 zhūn

4.蒙卦:读 méng

5.需卦:读 xū

6.讼卦:读 sòng

7.师卦:读 shī

8.比卦:读 bì

9.小畜卦:读 xiǎo xù

10.履卦:读 lǚ

11.泰卦:读 tài

12.否卦:读 pǐ

13.同人卦:读 tóng rén

14.大有卦:读 dà yōu

15.谦卦:读 qiān

16.豫卦:读 yǜ

17.随卦:读 suí

18.蛊卦:读 gǔ

19.临卦:读 lín

20.观卦:读 guān

21.噬嗑卦:读 shì kè

22.贲卦:读 bì

23.剥卦:读 bō

24.复卦:读 fù

25.无妄卦:读 wú wàng

26.大畜卦:读 dà xù

27.颐卦:读 yí

28.大过卦:读 dà guò

29.坎卦:读 kǎn

30.离卦:读 lí

31.咸卦:读 xián

32.恒卦:读 héng

33.遯卦:读 dùn

34.大壮卦:读 dà zhuàng

35.晋卦:读 jìn

36.明夷卦:读 míng yí

37.家人卦:读 jiā

38.睽卦:读 kuí

39.蹇卦:读 jiǎn

40.解卦:读 jiě

41.损卦:读 sǔn

42.益卦:读 yì

43.夬卦:读 guài

44.姤卦:读 gòu

45.萃卦:读 cuì

46.升卦:读 shēng

47.困卦:读 kùn

48.井卦:读 jǐng

49.革卦:读 gé

50.鼎卦:读 dǐng

51.震卦:读 zhèn

52.艮卦:读 gèn

53.渐卦:读 jiàn

54.归妹卦:读 guī mèi

55.丰卦:读 fēng

56.旅卦:读 lǚ

57.巽卦:读 xùn

58.兑卦:读 duì

59.涣卦:读 huàn

60.节卦:读 jié

61.中孚卦:读 zhōng fú

62.小过卦:读 xiǎo guò

63.既济卦:读 jì jì

64.未济卦:读 wèi jì

《易经》上说的用"大衍之数"占筮64卦,请问是怎么演的?请高师指点,谢谢...

算卦第一步开始:把49颗棋子随机分成左右两组。别小看这么简单一个分组,这是有着很高深的象征意义的,象征着混沌初开,天与地一分为二。所以呢,这两组棋子,一组象征着天,一组象征着地。

第二步:天和地都有了,是不是该有人了?

不错,从任意一组当中拿掉1颗棋子(也有人说只能从象征地的右边那一组里拿),这颗棋子象征的就是人。这样一来,天、地、人,全都有了,我们的祖先管这三种东西叫做“三才”。

第三步:把象征天的那组棋子数数有多少颗,数清楚之后把这个数字除以4,看看余数是几。

任何数字除以4,余数都只有四种可能:1,2,3,整除。

如果遇到整除的情况,我们就当作余数是4。好了,现在把余数拿开。

比如,这组棋子一共有20颗,那么:20÷4=5,没有余数,那我们就把4当作余数,从这20颗棋子中拿掉4颗。

有人会问:“为什么要除以4呢?这个数字多不吉利啊!为什么不除以8呢?”

答案是:这也是有象征意义的,4在这里象征的是一年四季。(这种象征的说法应该不会早于周代,因为商代社会是没有四季之分的,只有两季。)看来那个时代的古人并不认为4这个数字有什么不吉利的,因为整个周易的算卦过程全在围绕着4。

第四步:把象征地的那组棋子也照猫画虎,和第三步的做法一样。

比如,棋子的总数是49,先拿掉了1颗去象征人,于是:49-1=48。

48颗棋子左右分为两组,左边20颗,方才已经20÷4了,拿掉了作为余数的4颗棋子,还剩16颗,现在右边这组总数是:48-20=28,好了,照着第三步来算:28÷4=7,还是被整除的结果,所以,还是把余数当作4,从右边这组棋子里拿掉4颗。

现在,右边棋子的总数是:28-4=24。

第五步:把第二步里用来象征人的那1颗棋子,还有第三步被作为余数拿掉的4颗棋子,还有第四步里同样被作为余数拿掉的那4颗棋子归堆儿在一起。一共是几颗呢?很好算:1+4+4=9。

注意:第五步里得出来的这个数字只有两种可能,不是9就是5,如果你算出来的数字既不是9、也不是5,那就说明你前边有哪一步算错了,你就从头再来吧。

好了,从第一步到第五步,这套动作做完,叫做“一变”,意思是“第一套规定动作”。

嗯,刚刚在第五步里不是说全部被拿掉的棋子“不是9就是5”吗,所以,象征天与地的那左右两组棋子在分别被拿掉余数之后,剩余的棋子总数不是40就是44。

按照上面的例子,左边一组剩余16颗棋子,右边一组剩余24颗棋子,总数就是:16+24=40。

从现在开始,“一变”结束,“二变”开始。换句话说:第二套规定动作开始。

“二变”的第一步:把“一变”最后剩余的左右两组棋子重新混到一起,然后再随机分为两组。

刚才我们“一变”结束的时候,左边一组剩余16颗,右边一组剩余24颗,现在混到一起,一共40颗,再随机分为两组。

“二变”的第二步:和“一变”的第二步一样,从任意一组当中拿掉1颗棋子,我们就当是从右边一组当中拿掉1颗吧。好了,又是天、地、人,三才具备。

“二变”的第三步:和“一变”的第三步一样,把象征天的那组棋子(左边一组)数数有多少颗,数清楚之后把这个数字除以4,看看余数是几。

我们假设这一组的棋子一共13颗,算法是:13÷4=3余1。

余数是1,我们拿掉这一组中的1颗棋子。

现在,这一组棋子的剩余数量是:13-1=12。

“二变”的第四步:和“一变”的第四步一样。

如果象征天的那组棋子总数是13颗,那么,象征地的这一组(右边一组)的棋子总数就是:40-1-13=26。

提醒:别忘了为什么要“减1”,那个“1”是象征人的棋子,在第二步里已经被拿掉的。

现在,用右边这组的总数26除以4:26÷4=6余2。

按老规矩,从右边这组的26颗棋子中拿掉2颗。

右边这组棋子现在还剩下:26-2=24。

“二变”第五步:和“一变”第五步一样,把第二步里用来象征人的那1颗棋子,还有第三步被作为余数拿掉的1颗棋子,还有第四步里同样被作为余数拿掉的那2颗棋子归堆儿在一起,总共是:1+1+2=4。

注意:演算到这一步的时候只可能出现两种答案,不是4就是8。如果你得出的数既不是4,也不是8,那只能说明你哪步算错了,重来吧。

我这个例子的得数是4。这时我们再来看看分别象征天和地的那两组棋子在拿掉4颗之后还剩多少。很好算:40-4=36。

到这时候就该进行“三变”了,方法和前边的“一变”、“二变”一样。我这回说简单一点儿,只继续我方才的例子来说:把方才经过了“二变”之后剩余的36颗棋子再归成一堆儿,再随机分成两组,再接着走一遍那五个步骤:

“三变”的第一步:把36颗棋子随机分成左右两组。

“三变”第二步:从右边一组里拿掉1颗棋子。

“三变”第三步:数数左边一组一共有多少棋子,然后把这个数字除以4。

我们假设左边一组一共有10颗棋子,那么:10÷4=2余2。

把作为余数的2颗棋子拿掉,这一组还剩8颗棋子(10-2=8)。

“三变”第四步:数数右边一组一共有多少棋子,然后把这个数字除以4。

右边一组的总数应该是:36-1-10=25。

继续算:25÷4=6余1。

把作为余数的1颗棋子拿掉,右边一组剩余的棋子还有:25-1=24。

“三变”第五步:左右两组一共剩下的棋子是:8+24=32。

我们经过了“一变”、“二变”、“三变”,算卦工作暂时告一段落。

现在看看,我最后剩下的棋子一共是32颗。

注意:这三道流程算完,最后的得数只有4种情况:24,28,32,36。

无论你得出了这4个数字中的哪一个,再辛苦一下,做一个小运算,把这个数字再除以4。在我方才的例子当中,最后得数是32,于是:32÷4=8。

算到了这一步,我们才终于算出来了一个爻。

话说回来,方才我们一共做了三次演算,最后得出一个数字:8。我们要把这个数字记录下来——你拿出一张纸来,在这张纸的最下端恭恭敬敬地记下这个数字:8。

记住:一定要恭恭敬敬地记录,心诚则灵哦!

可是,“8”,这个家伙怎么看怎么都像阿拉伯数字啊,既不像阴爻,又不像阳爻,那它到底是什么爻啊?

——先不管这个问题,你就照“三变”的方法继续演算下去好了。

怎么继续呢?一个字:重复!——把所有的49颗棋子重新归拢到一起,然后再来一次“一变”,然后再来一次“二变”,然后再来一次“三变”,最后的得数再除以4,把这个数字记在方才那个“8”的头顶上,这就完成了第二爻。

现在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把新的得数记录在“8”的头顶上呢?为什么不能记在“8”的左边、右边,或者下边呢?

答案是:在一个卦里,爻的顺序是从下到上的,所以,你演算出来的第一个爻要放在最下边,演算出来的第二个爻放在第一个爻的头顶上,等演算出第三个爻,再把它放在第二个爻的头顶上,直到全部六个爻都演算完成为止。这就像盖一座六层小楼,先盖起来第一层,然后是第二层、第三层,一直到最上面的第六层。

第二个问题是:最后的那个“除以4”,如果除出来余数怎么办?

答案是:不可能出现余数,除非你算错了。

刚才不是说过吗,算到每一个“三变”的最后一步,左右两组棋子的总数只有4种可能:24,28,32,36。我们除一下看看:

24÷4=6

28÷4=7

32÷4=8

36÷4=9

所以,最终的得数只有6,7,8,9这四种情况,我方才是得出了8,如果再经过一轮的“一变”、“二变”、“三变”,得数照样出不了这四种情况。

要不我前边说过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算出一卦么,看看,多麻烦啊!费了这半天力气,现在刚刚得出了一个“8”,也就是说,刚刚求出了一卦当中的第一爻。

算卦算卦,是要算出一个完整的卦的。一个完整的卦是由几个爻组成的呢?——六个。

一个卦是由六个爻组成的,所以,既然要经过三次“变”才能求得一爻,那么求得全部的六爻需要几“变”呢?

这太好算了:3×6=18。

三变成一爻,十八变成一卦。现在知道了吧,俗话说的那个“女大十八变”就是这么来的。

好了,我们现在假装已经演算了一遍又一遍,依次算出了从第一爻到第六爻,我们在纸上的记录由下向上分别是六个数字:8,8,6,9,8,8。

这不全是阿拉伯数字吗?和阴爻、阳爻有什么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了!

我们先给6,7,8,9这四个数字分分阴阳——你跟别人故弄玄虚的时候一定要说“分阴阳”,但自己心里要清楚,所谓的“分阴阳”,其实就是“分奇偶”:7和9都是奇数,我们管它们叫“阳”;6和8都是偶数,我们管它们叫“阴”。具体到卦爻里来说,7和9我们用阳爻来表示,6和8我们用阴爻来表示。这样一来,纸上方才记的这个从下往上排列的“8,8,6,9,8,8”就可以被相应替换为同样从下往上排列的“阴,阴,阴,阳,阴,阴”,也就是:

图6-从“8,9,9,7,7,6”转换为“阴,阳,阳,阳,阳,阴”,豫卦卦像。

这一卦有五个阴爻,第四爻是个阳爻,画出来就是豫卦。

可以稍微松一口气了,到了现在,我们终于演算出来完整的一卦了!

现在就可以算命卜吉凶了吗?

——还不能。还有一些工作要做呢。

有没有人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我刚才要让你在纸上记录下6,7,8,9这些数字呢?直接转换成阴爻和阳爻记录下来不是更方便吗?

我这是有原因的:千万别以为爻这东西只有阴爻和阳爻两种,其实却是四种。

这四种是:老阴、少阴、老阳、少阳。

这四种爻是和6,7,8,9四个数字一一对应的:6是老阴,8是少阴,7是少阳,9是老阳。再拿方才那个豫卦为例,如果仅以阴阳二分法来看,这一卦的构成是:“阴,阴,阴,阳,阴,阴”(六爻从下往上依次来看),可要按这个四分法来看,它的构成就变成了:“少阴,少阴,老阴,老阳,少阴,少阴”。(8,8,6,9,8,8。)

现在就涉及到了《周易》的一个重要原理:老变少不变。

什么叫“老”?

这就好比武林高手出招,第一招的招式用老,就要换第二招。所以,“老”意味着事物的发展到了末段,该变了。所以呢,我们现在按照方才这个豫卦的六爻顺序重新画一个卦,在这个新卦里,把原来豫卦里的老阴爻变成阳爻,把原来的老阳爻变成阴爻,而少阴爻和少阳爻都照搬不变。于是,在豫卦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一个新卦,这就是谦卦:

图7-豫卦变为谦卦

在这个变化当中,我们把豫卦叫做本卦,把谦卦叫做变卦。看,我们现在俗话里还常说的“变卦”就是从这儿来的。

有变卦也有变爻,原本豫卦里从下往上数的第三爻的数字是6,也就是老阴,变为阳爻;第四爻的数字是9,是老阳,变为阴爻。所以,豫卦里的第三爻和第四爻在这时便都被叫做“变爻”。

判定原则:

第一种情况:算出来的六爻当中只有一个爻是变爻,也就是说,6个数字中有5个不是7就是8,只有1个是9或者6,这个时候,就用本卦变爻的爻辞来判断吉凶。

第二种情况:如果卦里有两个爻发生变动,那就用本卦里这两个变爻的占辞来判断吉凶,并以位置靠上的那一个变爻的的占辞为主。

第三种情况:有三个变爻,就不能用变爻的爻辞来判断了,得用本卦和变卦的卦辞,以本卦的卦辞为主。

第四种情况:有四个变爻,这时就用变卦的两个不变爻的爻辞来判断吉凶。

第五种情况:有五个变爻,用变卦的那一个不变爻的爻辞来判断吉凶。

第六种情况:有六个变爻,这得分两种情况。一是六爻都是阳爻(构成了乾卦),或者六爻都是阴爻(构成了坤卦),那么,如果是乾卦,就用乾卦“用九”的爻辞判断吉凶,如果是坤卦,就用坤卦“用六”的爻辞判断吉凶。(什么是“用九”和“用六”,下文再仔细说。)二是除了这两种情况之外的其他六爻全变的情况,就用变卦的卦辞来判断吉凶。

第七种情况:六爻一个都没变,这时用本卦的卦辞来判断吉凶。

乾卦和坤卦都有个特殊的地方,在第六爻之上还有一句爻辞,在乾卦叫做“用九”,在坤卦叫做“用六”。这在前文讲过一些,是那个“七种情况”中的第六种情况。如果乾卦的六根爻全都是老阳,也就是说,全都是变爻,这时候就要用“用九”的爻辞来定吉凶。如果坤卦的六根爻全都是老阴,也就是说,全都是变爻,这时候就要用“用六”的爻辞来定吉凶。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用六,利永贞。

不看爻辞算得出吉凶。

这就要引出两个新概念——“得位”和“得中”。

“得位”:

一个卦从下到上顺序排列着六爻,我们已经知道了爻是分为阴爻和阳爻两种的,可不知道是哪位古人把这六爻的位置也给分出了阴阳:第一、第三、第五爻的位置是“阳位”,第二、第四、第六爻的位置是“阴位”。

阳爻如果处在阴位(二、四、六),这就叫“不得位”,不是什么好事。

阳爻处在阳位(一、三、五),就叫做“得位”,就很有利,。

阴爻的道理也是一样。

“得中”:

一个卦虽然有六个爻,其实分析起来,这种六个爻的卦都是由三个爻的卦两两组合而成的。三个爻的卦就是我们都很熟悉的所谓“八卦”。

现在我们讲到的这个豫卦,就是由八卦里的坤卦和震卦组合而成的:坤卦在下,震褂在上,合成了一个豫卦。

先看豫卦下半身的这个坤卦:三爻当中的那一爻的位置叫做“中位”,上半身的那个震卦也是同样道理,中间那一爻的位置叫做“中位”。如果你占到的爻恰好落在一卦的“中位”上,这就叫“得中”,是个吉兆。如果这一爻既“得位”又“得中”,那就属于吉上加吉了。

《易经》中的六十四卦分别是哪些?

乾为天、坤为地、水雷屯、山水蒙、水天需、天水讼、地水师、水地比、风天小畜、天泽履、地天泰、天地否、天火同人、火天大有、地山谦、雷地豫、泽雷随、山风蛊、地泽临、风地观、火雷噬嗑、山火贲、山地剥、地雷复、天雷旡妄、山天大畜、山雷颐、泽风大过、坎为水、离为火、泽山咸、雷风恒、天山遯、雷天大壮、火地晋、地火明夷、、风火家人、火泽睽、水山蹇、雷水解、山泽损、风雷益、泽天夬、天风姤、泽地萃、地风升、泽水困、水风井、泽火革、火风鼎、震为雷、艮为山、风山渐、雷泽归妹、雷火丰、火山旅、巽为风、兑为泽、风水涣、水泽节、风泽中孚、雷山小过、水火既济、火水未济

求解易经64卦天干地支象数问题

天干是象数,地支也是象数,天干表示的是四方,地支表示的是四时,这在很多典籍中都能看出来。姑且不论这种提法对错,单从“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天干地支抓住了时空的这个概念的关键。所以我想论证一下天干地支作为一种象数说的合理性。

先从天地生成之数说起,天数13579和为25,地数246810和为30。

以为1为太极,再根据“天德不可为首”,所以要把3确定为天(奇)数的基数;把2作为地(偶)数的基数。(待续)

所以,根据3天和2地能构成如下关系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2 2 2 3 2 2 2 2 2 3 2 3 3 3 3 3

2 3 2 3

上行的12345678910对应下行的123及7个数字和之式子。

所谓天干是天为地之干的的意思,因此用地数和30除以天基数3得10,10这个结果是天干的个数。而地支是地为天之枝的表述,用天数之和25除以地的基数2,得商12余1,余的1回归太极,12这个结果我们把它看作是地支的个数,我们就可以建立天干和地支的基本象数表。

天干象数表

戊……癸

1

2

3

4

10

1*3

2*3

3*3

4*3

10*3

3

6

9

12

30

同理地支象数表

寅……亥

1

2

3

12

1*2

2*2

3*2 12*2

2

4

6

24

注意两表最下面的一行数字,如果把甲子用3替甲,2替乙,那么甲子的值就是5,60甲子的任何一个组合,都像这样换上一干一支的数字和,就会发现,阴阳属性及五行属性清晰地显示出来,那说明甲1乙2……癸10以及子1丑2……亥12中的数字都是序数,而两表中最下面的数字才是象数。

用地与月不同速运行过程中的两速度比例关系,可以作为验证结论。

我想请问一下 易经六十四卦和出生的年月日时有关系吗?~

易经的卦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设,在当时的环境下主要为了解决:

1、生活的各种疑难,立卦而解答疑难。

2、宇宙和人生的哲学疑问,以地球万象象征宇宙,以此探寻解答的方案。

从这个角度出发,易经的源头与算命和生辰八字等关系不大,后期出现的算命流派是

一个侧面的引申和发挥,具体的准确性方面不好探究,建议你还是按本源去学,术数方面不宜涉猎。

谁知道八卦的8个方位的名字和意义?为什么能用这个算出问题来?而且还很...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代表阳,“— —”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图中的符号按照顺时针下来依次是:坤(代表地),震(代表雷),离(代表水),兑(代表沼泽),乾(代表天),巽(代表风),坎(代表水),艮(代表山)。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列为上面是坤卦,下面是水卦就叫“地上有水,是师卦”,而如果是上面是水卦,下面是坤卦,也叫“地上有水”但却叫比卦。在《易经》里有详细的论述,我就不多作叙述了(其实我也弄不太明白,呵呵)。八卦相传是伏羲所造,后来用来占卜!

五行八卦分为阴阳五行和八卦理论。

阴阳学说含有朴素的辨证法思想,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相反成的矛盾的两方面,分别可以归纳为阴和阳。比如: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水之南为阴;叶之正面为阳,叶之背面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太阳为阳,而月亮又称作太阴。阴和阳是互相转化、生生不息的,表现这个规律的形象图形就是太极图。太极图中,当阳最盛的时候,阴已悄悄出现;当最阴的时候,阳已悄悄出现。盛极而衰,否极泰来,这个哲理还是很深刻的。

五行学说是古人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他们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在不同的事物上有不同的表现。比如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声:角、徽、宫、商、羽;五味:酸、苦、甜、辛、咸;五脏:肝、心、脾、肺、肾;五情:喜、乐、欲、怒、哀;五常:仁、礼、信、义、智等等,每种事情的五项内容都分别显示出木、火、土、金、水的五行顺序。五行有生成、相生、相克的顺序。生成的木、火、土、金、水;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顺序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这就是所谓的万物相生相克。阴阳和五行学说相结合,成为古人解释各种自然和人生现象的一种理论。占卜和命相学是预测未来的一种活动。古代生产力低下,对个人命运就更难把握,也就更想知道。命相学就利用了阴阳五行学说,来说明一个人的命运。所谓生辰八字,就是用天干、地支表示出生的年、月、日、时。先秦时期,人们只用天干地支来记日,但是后来,年月日时都可以用天干地支来记了。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酋、戊、亥。二者顺序配合可以产生六十个单位,叫六十甲子。那出生的年、月、日、时分别用天干、地支配合来表示,正好有八个字,因此叫生辰八字,相者又叫它是人的四柱。生辰八字里也有五行。在十天干中,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十二地支中,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酋属金,亥、子属水,辰、戊、丑、未属土。这样以来,根据生辰八字,就可以推算出你命里缺什么。古人认为必须五行俱全,命运才会兴旺。这就是所谓的占卜。

八卦之学说为古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说‘太极’是阴阳未分,天地浑沌时期。‘两仪’就是天和地,如‘八卦’土中的阴阳鱼,白色的为阳,黑色的为阴,古人将阴阳鱼比作太阳、月亮、地球,太阳为阳,月亮为阴,地球为阴,阴阳相互环抱,表示阴阳交合,古人以四象来象征四方,象征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四象生八卦,实际上是阴阳相重,阴阳相合而成。八卦分为“天体运行八卦图”和“人体运行八卦图”。人体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和复杂功能的系统,至今依然无法确定人体的内涵和界面。‘人体八卦’其意就是反映人体的八卦体象和八卦在人体诊断中的应用,这里最为重要的是天人合一的人天观问题。人体不但普遍存在着太极阴阳全息,而且普遍存在着‘八卦’全息。人体是一个把‘八卦’,各部又都充满着小‘八卦’全息,,无论眼、脐、耳、手、足、腹、舌、脉等都存在着‘八卦’全息,并且都可以‘八卦’定方位。通过‘八卦’体现了人体的相关性和整体性。人体又是一个大太极,而各部位又都存在着小太极,大脑及五脏都存在着太极两仪,人体是一个大阴阳合物体,而其它各部又都是小阴阳合抱体。“人体运行八卦图”反映了人与天地宇宙所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人离不开宇宙所赋予的自然环境,而宇宙间的运动变化又折射在人体身上,宇宙与人体在各自运动过程中具有相互感应的效应,通过八卦反映了天人一理,医易相通的原理。全图工二十层内容,将天体运行的规律与人体七经八脉,经络穴位及饮食健康的运行变化联系起来,形成天人合一的体系。此图显示了十二经络的兴奋时间及自然物象,对指导养身,疾病治疗,康复锻炼,对时间医学,易医学,顶测医学的研究具有实用价值。

八卦发现过程在中国的远古时期有记载,是伏羲氏在白龟甲壳上发现了卦爻。这一点不奇怪,在龟盖或其它甲壳动物有各种花纹图案。某种生物都与星体有牵连的,天宇的效应都蕴藏在定向的图线中,在浩瀚空间中所形成的宇宙图像均是非物质的能量射线所形成的,它将信息反应在一定的物质上和生物上。现在地球某处发现的异文异字不一定是本星体的古人所为,是空间形线所为,所以白龟上的八卦就是宇宙空间形线图所为而被伏羲发现,并进行研究,形成中国的易学。中国的某些易学研究者通过对八卦的研究后,知道易是蜴,蜴是富有变化的生物,所以将蜴引向易,即八卦的变化,以此来影射世界万事万物皆是变化的。宇宙空间和时间在不停地动变,八卦就是宇宙动变的缩影。宇宙虽然是无规则地动变,但所形成的万事万物是有规律动变。这种解释让人费解,但确实是这样。从整个宇宙动变走向看是无规则而顺其自然的,但空间和时间的动变是有规律的。比方地球围绕着太阳好转,形成四季,即春夏秋冬,冬尽春生,春尽夏出,夏尽秋现。这样给生物带来生息规律,春种秋收不断地循环。同时地球自转也形成了昼夜规律。动变规律往往有规则、有程序、有储存、有显示地隐藏在形线之中,八卦就是特殊的形线之一。一阴一阳爻所组成的少阴、少阳、老阴、老阳,这些形线隐没着万事万物的动变规律,其线段隐藏着信息动变。地球上的计算机就是利用八卦来储存各种信息的,所以有人说八卦是宇宙光盘,是十分确切的。八卦是宇宙的,不是一人或几人所有,也不是那个星体的。中国古代的文王姬昌演用了八卦,发现了爻变,但爻变的规律是不易被掌握的,所以有的人站卜就不准。隐藏事物不能在静中求,要动中求静,观其动向才能掌握规律。所以在日常的事物中要观察人的动静,这是静象也是动象。八卦的运算过程一定要多注意动,看它的爻变,观察爻变的动静。中国的易学家从古至今像流水一样地承传,都是以物象来说明人事的动变,但这还远远不够,必须具备有索取空间非物象信息的本能,达到天人合一,这样才能正确地运用八卦。

八卦是人在万事万物中求生存的所运用的,如果没有人,也就没有灾难、没有痛苦、没有战乱……。宇宙的动变一涉及到人,生物的生存过程就有了实际意义。所以人在宇宙中是唱主角的,就有了阴阳,也就有了八卦。阴阳是对宇宙的分类,阳者为物质能量,阴者为非物质能量。如果以人的标准来讲,人见到的物质为阳,人看不见得非物质为阴。现在地球人类提出的阴性物质是不对的,应当是阴性非物质。八卦来源于宇宙,必然带有阴阳双重性,所以研究八卦研究阴阳两种规律,用阴阳之法来把握事物的发展情节和方向。人的大脑和八卦结合可以网络各种信息,如果易者没有把爻线信息与思维意思相结合,那就得不到爻动信息,自然所测的卦就不准。在易者经常接触和运作爻线时,可以得到爻线的能量,比修练取得的能还快。有许多的易者没有发现这一现象,运作准确了以为是自己的本领,其实是爻线作用到你的思维意识中。文王姬昌为什么说是演八卦呢?演是演变,变是动象。文王用数学的自然数平方形式演算八卦12、22、32、42、52、62、72、82,是以82数改八卦为六十四卦的。应该以2为基数,2是阴爻和阳爻21、22、23、24、25、26、27…..2n。当卦为64卦时,爻的组合数便为6;当卦为256卦时,爻的组合数为8。8的自然形线数要比6的形线数多两条,自然8爻挂要比6爻卦所获形线能和能息波要多要强。如果组成卦的爻数越多表示卦含的信息就越多,事物动变越详尽,同时形线能息就越强,卦的准确性就越高。当爻为12时,就有4096卦,这时卦可一目了然。由此看来,八卦的动变是以2 为底数,自然数为指数的21、22、23、24、25、26、27…..2n,又以自然数为底数2为指数的12、22、32、42、52、62、72、82……。两个动变数列中产生宇宙动变空间情况。

易来源于宇宙空间,应当看成宇宙性、生命性、物质性、非物质性、息能性、数性、理化性、超物性的综合科学。如果你不从这几方面去研究,你将走向偏轨。哲学必须带有宇宙观的,周易宇宙生命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宇宙生命动变。

从22—32是卦爻的一个动变,在两爻组成时是4卦。当变为3爻时为8卦,但人类的应变是满足不了宇宙的动变的。文王抛掉了24、25的卦爻成为6爻组成的64卦。他将64卦起了不同的名字,名字的含义就是卦意。如果文王在演变时抛掉了27、28进入到29时,卦数为512卦,这时的卦所显示的动变更加接近事物,也就是说卦爻越多卦就越准。在有一个高智能生命的星体上也由八卦,但是立体八卦,它是在一个立体的空间中所演变成64卦,基本与文王卦相似。立体八卦是以面角棱组成的,它的数字应当是以自然数为基数,其指数是3 ,即是43组成的64卦,这便是立体64卦。这64卦才是真正的立体64卦。立体64卦的动变更为复杂,那个星体的立体卦是8卦的一种形式的演变,真正的立体卦的一个卦就是一个立体形式。这是很难演算的,卦辞

长期以来,有关八卦的起源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这不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