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辟谣"登革热死亡病例":蜱虫叮咬 致5人死亡
原标题:安徽六安辟谣“登革热死亡病例”:蜱虫叮咬所致,已5人死亡
7月10日下午,针对网友称当地出现因蜱虫叮咬导致登革热死亡病例一事,安徽六安市卫健委和金寨县古碑镇相关部门均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回应称,金寨县确实有居民被蜱虫叮咬后出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该病会传染并非引发或传播登革热。
据金寨县人民政府官网7月9日发布消息称,今年4月以来,该县先后发生23起蜱虫叮咬入院治疗病人,并导致5人死亡。
10日下午,六安市卫健委疾控科一名值班人员称,六安市区域多山区,农民在下地干活容易被蜱虫、蚂蟥叮咬,易感染人群容易患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导致人出现血小板减少、发热等征状。“并不是传播登革热,而是传播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该工作人员说,这是蜱虫携带的病毒之一。
古碑镇政府一位负责卫生方面的工作人员介绍,金寨县确实有人被蜱虫叮咬,但该镇暂未接到相关上报案例。目前,该镇也已经通过拉横幅、广播、开会等方面向村民宣传蜱虫相关知识。
前述工作人员表示,每年该镇都会宣传相关知识,“可能这个季节比较高发,今年对疾病预防也尤其重视。”
公开资料显示,新型布尼亚病毒所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急性期病人及遗体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
对此,当地政府部门还提醒居民做好相关防护工作。其中提到,如被蜱虫叮咬之后会分泌神经毒,传播森林脑炎、出血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且会传染。
当地政府建议,一旦发现有蜱虫叮咬,一是可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二是用烟头或香火头烫蜱虫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退出;千万不要硬扯防止蜱虫头部断在体内,也可以用尖头镊子取出。
此外还需注意,如有身边人员因蜱虫叮咬住院注意不要密切接触,特别是体液血液及分泌物等,减少探视注意防护。
澎湃新闻注意到,除金寨县及其乡镇外,今年7月初开始,六安市舒城县、霍邱县、霍山县各乡镇均在宣传预防蜱虫叮咬工作。
根据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19年5月30日发布的《关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的公告》显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近年来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新发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公告还称,蜱虫叮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征状,可传播多种疾病。目前,已知蜱虫可携带83种病毒、14种细菌、17种回归热螺旋体、32种原虫,其中大多数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如森林脑炎、出血热等。
责任编辑:杨杰
长江、洞庭湖、鄱阳湖超警水位分布图来了
截至7月13日,全国共有433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33条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目前,长江干流监利以下河段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仍处于超警状态。一图看懂长江、洞庭湖、鄱阳湖重点水位分布。{image=1}责任编辑:杨杰0000中国官方:入境人员应当按要求进行登机前核酸检测
中新社北京7月23日电中国官方23日发文指出,入境人员应当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登机前核酸检测。各地要确保人员入境后按照规定进行转运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0000又见证历史了!过去24小时 中美各发生了两件大事
来源:牛弹琴{image=1}一觉醒来,在北京凌晨写下这篇文章,是因为我们又见证了历史。就在过去24小时,中美各发生了两件大事。我们既见证了最让人振奋的喜悦,也看到了最跌宕起伏的剧情,还目睹了最让人痛心的悲剧。还是先说说美国吧。美国第一件大事,最让人痛心的悲剧。之所以说是一件大事,是因为实在太让人震惊,挑战人的底线。0000因大雨,辽宁、山东等地多条路段双向封闭
新京报快讯(见习记者王景曦)7月10日至11日,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山东、河南、重庆、四川、云南、青海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暴雨导致上述地区多条路段双向封闭。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