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暴雨为何陷“车轮战”?强度与98年相比如何?
原标题:南方暴雨为何陷“车轮战”?强度与98年相比如何?
6月以来,我国南方迎来持续强降雨,呈现出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极端性强、局地强降水重叠度高等特点。7月4日至10日,重庆、贵州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降雨过程。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王永光对此解读说,引发此次强降水过程是梅雨在作怪,具体而言,入梅偏早和梅雨锋偏强,是长江中下游梅汛期降雨异常偏多的原因。
{image=1}
近期南方暴雨有多暴烈?
从6月2日至7月12日6时,中央气象台连续40天发布暴雨预警,成为2007年开展暴雨预警业务以来历时最长的一次。近期南方暴雨之强可见一斑。
气象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入汛以来,截至7月10日,我国南方共出现15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其中,自6月11日至7月10日,主雨带北抬至长江中下游一带,多雨中心位于湖南北部、江西北部、湖北东部、安徽南部、浙江中部等地,浙江、安徽、江西局地累计降水量超过800毫米。
多地日雨量突破历史极值。比如在7月4日至10日的强降雨过程中,湖北黄梅、浠水,江西吉安、峡江,湖南隆回等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日雨量突破极值。
6月1日至7月9日,湖北、安徽、江苏、贵州、浙江、重庆、湖南、江西、上海、广西、四川等省份共计85站累计降水量超过年降水量的一半。
暴雨给长江流域防汛带来了压力,6月1日至7月9日,长江流域平均降水量达到369.9毫米,较1998年同期偏多54.8毫米,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近期雨情与1998年同期相比如何?
7月12日零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内,湖水漫过一道红色标记——“1998年洪水位22.52M”,这标志着我国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有水文纪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一个令人揪心的问题是,与1998年我国南方特大暴雨事件相比,此次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强度如何?
“综合考虑范围、持续时间和雨量发现,6月27日以来(截至7月9日)的我国南方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综合强度为1961年来第五强(1998年第一)。” 国家气候中心副研究员翟建青说。
与1998年洪水相比,今年6月27日至7月9日的南方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从区域上来看,1998年暴雨过程覆盖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超过250毫米区域集中在江南北部及广西东部等地;而今年暴雨过程位置偏北,集中在江淮、江汉东部、江南大部及重庆、贵州等地,超过250毫米区域集中在湖南西北部、湖北东南部、江西北部、安徽西南部、福建西部等地。
今年南方暴雨为何陷入“车轮战”?
6月以来,我国南方地区频繁出现强降雨过程。其频繁性不仅体现在强降雨过程多,而且强降雨一轮接一轮,间歇期非常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解释,这主要与今年6月以来的大气环流形势有关。
对我国影响巨大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一个稳定而少动的暖性深厚天气系统。其外围西北侧的西南气流恰恰是向暴雨区输送水汽的重要通道。
具体来说,今年6月以来,副高比往年同期势力偏强,其外围的西南气流将来自孟加拉湾或我国南部海区的充沛水汽输送到我国南方;同时,北方的冷空气活动也比较频繁,造成了冷暖空气在南方地区持续交汇的局面,由此导致强降雨过程频繁而持续发生。
是否梅雨在作怪?
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增多,气候似乎越来越反常,那么此次持续强降水背后是异常的气候在作怪吗?
据王永光介绍,引发此次强降水过程的是一只“怪兽”——梅雨。具体而言,入梅偏早和梅雨锋偏强,是长江中下游梅汛期降雨异常偏多的原因。
今年江南地区的梅雨比往年偏早了7天,而梅雨的“主战场”——长江中下游地区在6月9日就已经入梅。原来,今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偏早,并且6月上中旬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位置偏北,二者共同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梅偏早。
此外,这只“怪兽”还从其他地方获取能量,导致梅雨锋偏强。2019年秋季发生了一次弱厄尔尼诺事件,同时北印度洋海温异常偏暖,导致副高显著偏强。与此同时,中高纬度经向环流发展、冷涡活跃,冷空气在向长江中下游地区移动过程中爆发偏强。由此,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交汇,致使梅雨锋偏强,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也明显偏多。
未来雨带如何移动,防汛压力会否减轻?
7月以来,我国主雨带维持在西南地区东部至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11日至12日,主雨带阶段性北抬。
短暂的间歇期之后,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7月13日至16日,主雨带又将南落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此期间,主要强降雨区域会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重庆东部、贵州北部、湖北、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中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还将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马学款提醒说,这与4日至7日强降雨雨带有较大的重合度,需要关注降水的叠加影响。
即使7月中下旬雨带东段北抬,长江流域防汛的压力并不会减轻,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明显降水依然会给水位高位运行的江河库湖带来威胁。
责任编辑:郑亚鹏
默克尔称与中国完全脱钩是错误的 赵立坚回应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记者白云怡]德国留守内阁总理默克尔日前表示,与中国完全脱钩是错误的,这将对德国和欧洲造成伤害。她建议,德国和欧盟继续与中国合作。{image=1}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8日表示,默克尔总理重视发展对华关系,其任内曾12次访华,推动两国务实合作和各领域友好交往,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方对此表示高度赞赏。0000福建省高院执行局原局长孙亦闽被开除党籍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据福建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中共福建省委批准,福建省纪委监委对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原局长、执行庭原庭长孙亦闽(副厅级)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孙亦闽身为党员领导干部,长期担任审判机关重要职务,丧失理想信念,背离初心使命,知法犯法,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力,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他人钱款。0000白金明已任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机关党组书记
近日,官方披露了安徽省政府原秘书长白金明的履职去向。据安徽人大网消息,12月28日上午,安徽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筹备工作会议在合肥举行,就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决策、全面做好大会筹备和服务保障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沈素琍出席并讲话,常委会党组成员、机关党组书记白金明主持会议。0003边境烈士牺牲一周年!今天 为他们转发
2020年6月15日,中国边防史上永远不能遗忘的一天。{image=1}一年了,我们在今天格外想念他们。2020年6月15日,中国边防史上永远不能遗忘的一天。加勒万河谷,蓄谋已久的大批敌军仗着长棍与盾牌蹚水越线,祁发宝团长带着寥寥数人前出谈判,他伸开双臂阻挡敌军的画面,铭刻史册。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黑夜,祁发宝血染河谷,身负重伤;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4位战友壮烈牺牲。000067岁的原市委书记被拿下,曾涉震惊全国的大案
来源:北京青年报10月1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转发了一则来自辽宁的消息,消息提到,辽宁省丹东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主任曲仁田被查。被查的曲仁田,今年已经67岁了。曲仁田曾涉震惊中央的“辽宁贿选案”。包括他在内,凤城市至少已有三任市委书记被查。长期在丹东任职曲仁田,男,满族,1953年4月出生,197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8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