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网络四年腾挪 再推305亿曲线收购
长江商报记者 魏度
回购A股后,史玉柱实际控制的巨人网络筹划的首笔巨额收购案上演续集。
7月2日,巨人网络公告,参股子公司上海巨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巨堃网络)近日通过增资,完成了对重庆赐比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简称重庆赐比)的收购,目前,重庆赐比已成为巨堃网络全资子公司。
备受关注的是,重庆赐比持有Alpha Frontier Limited(简称Alpha)9672股A类普通股,占Alpha总股本的42.04%。Alpha旗下的 Playtika, 正是巨人网络执意要收购的标的资产。
2016年10月,借壳世纪游轮回归A股仅半年,巨人网络就推出了305亿元天价收购以色列公司Playtika方案,而当时,巨人网络借壳世纪游轮作价为131亿元。
这单收购案颇为曲折,三次修改方案、两度撤回重组申请,专门为收购Playtik成立新的持股公司Alpha,出资人不断变化,一度出现大佬反目、史玉柱称遭人身威胁等风波。2019年11月,巨人网络宣告终止收购Playtik重组方案。
让人意外的是,仅过七个多月,巨人网络再度需求曲线收购。7月8日晚,公司回复了交易所对相关事项的问询。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今年以来,巨人网络内部进行了架构调整,新的管理层的目标是,两年重回巅峰。
305亿并购案添续集
终止收购仅过七个多月,巨人网络又动了心思。
根据公告,今年6月29日,巨人网络参股公司巨堃网络通过增资完成了对重庆赐比100%股权收购,增资资金来源为巨堃网络对标的公司重庆赐比的债权44.34亿元。该项债权的资金来源为巨堃网络自有资金和巨人投资给予巨堃网络的借款。
巨堃网络的股权结构为,巨人网络的控股股东巨人投资为巨堃网络控股股东,持有其51%股权,巨人网络及全资子公司上海巨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巨道网络)合计持有巨堃网络 49%股权。公告称,巨堃网络设立以来,依托股东方的资源优势,通过寻找并布局优质的业务合作机会和项目投资机会,更好地满足公司在新科技、新文化领域的业务拓展和战略发展需要。
截至目前,重庆赐比持有Alpha 42.04%股权,Hazlet持有Alpha 32.95%股权,上海瓴逸互联网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Alpha 10.87%股权,上海瓴熠互联网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Alpha 10.87%股权,重庆杰资商务信息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Alpha 3.27%股权。
重庆赐比为史玉柱控制的企业,Hazlet的实际控制人为史静,是史玉柱之女,Hazlet与重庆赐比系一致行动人,因此,Alpha的实际控制人为史玉柱。
2019年12月,重庆赐比购买上述 Alpha 42.04%股权的交易对价为110.32亿元,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巨堃网络借款) 44.13亿元和银行贷款66.19亿元。Alpha是巨人网络为了收购 Playtika专门设立的持股型公司。通过本次增资,巨人网络间接持有重庆赐比49%股权,从而间接持有Alpha 约20.60%股权。Alpha旗下核心资产就是Playtika。
综上所述,巨人网络参股公司增资重庆赐比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最终收购目标资产Playtika。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初,美国财团凯撒集团申请破产。以色列游戏公司Playtika就是该集团旗下一块资产。
当时,巨人网络回归A股尚在推进中,史玉柱聚集一众富豪组成财团先行将Playtika收购,待巨人网络上市后再注入。
巨人网络一直在推进收购Playtika。2016年4月19日,从美国私有化后,巨人网络作价131亿元借壳世纪游轮登陆A股市场。当年10月,巨人网络就推出了作价305亿元收购Playtika方案。
不过,本次天价收购案颇多曲折。由于并购耗时较长,曾经的财团资金承压,并出现分歧。2019年7月,巨人网络调整重组方案,发行股份收购变更为现金收购,收购比例由100%减少至42.30%。
最终,这起收购案还是折戟了。2019年11月,巨人网络宣布终止上述重组方案。
综上所述,巨人网络对收购Playtika依旧念念不忘,通过上述增资等途径,迂回曲折收购。不出意外,巨人网络仍将完成对Playtika收购。
调整架构聚焦擅长赛道
执意收购Playtika,巨人网络希望借此实现突围。
巨人网络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以网络游戏为发展起点,集研发、运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互动娱乐企业。2007年11月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公司总市值达到42亿美元,成为在美国发行规模最大的中国民营企业。
回归A股这几年,巨人网络有些沉寂。
经营业绩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巨人网络实现营业收入23.24亿元、29.07亿元、37.80亿元、25.71亿元,同比变动17.60%、25.10%、30.03%、-31.96%。同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10.69亿元、12.90亿元、10.78亿元、8.20亿元,同比变动338.15%、20.71%、-16.44%、-23.94%。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2017年、2018年,巨人网络经营业绩快速增长,互联网金融业务贡献不小。2018年,互联网金融营业收入11.26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29.80%。随着互联网金融退潮,公司剥离了这一块业务。
除了互联网金融,巨人网络还曾涉足区块链、互联网医疗等非游戏业务,目前,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均不大。
以游戏起家并一直坚持的主业,巨人网络长期缺乏爆款,长期“吃存量”。截至目前,《征途》推出已有14年,《球球大作战》也已推出了5年,依靠两个爆款维持至今。
对比同行,巨人网络盈利能力处于弱势。2019年,世纪华通、三七互娱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6.90亿元、132.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30%、73.30%,净利润分别为22.85亿元、21.15亿元,同比增长69.77%、109.69%,均为高速增长。
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2亿元、净利润3.17亿元,同比增长1.81%、14.84%。世纪华通、三七互娱实现的营业收入为38.04亿元、43.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03、33.76%,净利润分别为8.04亿元、7.29亿元,同比增长2257.57%、60.40%,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过巨人网络。
或许,巨人网络执着收购Playtika,除了聚焦擅长的游戏等赛道外,公司试图借此寻求突破。
近年来,巨人网络调整了架构。今年5月22日,巨人网络完成了换届选举,除总经理刘伟、财务总监任广露外,联席总经理吴萌、董事会秘书孟玮、证券事务代表王虹人及内审部负责人宋子鹏等均为“80后”,管理层年轻化趋势明显。史玉柱更是在微博中称,将公司业务决策权交给由研发骨干形成的合伙人,让最了解情况的人去拍板。
7月10日,巨人网络披露了上半年度业务复盘会内容,在游戏业务上确定下半年将继续推进垂类、爆款及全球化战略。公司目标是,2022年之前,在原核心赛道产品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构筑一个中台支持平台,多个品类具备持续产出精品的能力,同时海外业务大幅提升,成为国内最具实力、国际一流水准的网游公司之一。
巨人网络能如愿重回巅峰吗?2018年、2019年,巨人网络研发投入为7.88亿元、8.24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20.85%、32.06%。同期,公司投入的研发人员为1635名、1537名,分别占员工总数的72.12%、75.38%。
责任编辑:马秋菊 SF186
东方财富遭遇巨量减持却被称赞“良心股东” 此前暴涨180%
投资研报【白酒投资日报】春节临近,两家酒企又提价!泸州老窖迎来第三曲线?今世缘回复如何实现“小目标”>>【新能源汽车投资日报】LG新能源紧追宁德时代,去年市占率仅相差1.5%!单月市占率,已超宁德时代!扩张和上市的产业链投资机会曝光【硬核研报】民航板块爆出大亏,海航一年亏580-650亿刷新A股记录!覆巢之下“有“完卵,这些“逆势扩张”的航空股竟然盈利了!0000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北京文化、娄晓曦等)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2021〕10号当事人: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文化或公司),住所:北京市门头沟区。娄晓曦,男,1961年5月出生,时任北京文化副董事长,时任北京文化子公司北京世纪伙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纪伙伴)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住址:北京市朝阳区。0000中国铁建:汪建平任中国铁道建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来源:中国铁建8月27日上午,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了中层副职以上干部大会,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同志宣布了国资委党委关于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班子调整的决定:汪建平同志任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相关任职按有关法律和章程规定办理。{image=1}责任编辑:张熠0000泸州老窖下发停货通知 划定团购价红线980元
原标题【微酒突发】停货、划定团购价红线980,国窖1573释放将调价信号?刚刚,泸州老窖国窖酒类销售股份有限公司下发停货通知,通知主要内容为:即日起,停止接收西南大区国窖1573订单及暂停国窖1573货物的供应。与此同时,微酒记者从市场了解到,随着市场持续向好,国窖公司已于近期出台团购“红线价”,将团购价上调至980元。“调价”加上“停货”,国窖1573“组合拳”意欲何为?0000凉了?霍尊被中网工委点名!视频下架,《哥哥》紧急切割,背后A股刚官宣45亿大招
投资研报8000亿市值的热门大牛股,机构高呼还能涨7000亿!看涨空间近80%!原因曝光氢燃料电池推广加速,“质子交换膜”百亿市场横空出世!“需求放量+国产替代加速”背景下,这些氟化工龙头有望实现高端突破(名单)前沿技术突破,千亿锂电池市场迎来大变局?安全性、成本优势显著,铜价上涨背景下,电镀铜/铝箔加速渗透可期,这些电池巨头正疯狂扩产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