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035

民航业半年亏损超740亿 单月盈利关键看8月

每日经济新闻2020-07-14 01:06:470

原标题:民航业半年亏损超740亿 单月盈利关键看8月

每经记者 张虹蕾 每经编辑 宋思艰

“二季度行业整体亏损342.5亿元。”在7月10日召开的中国民航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民航业终于迎来减亏消息。不过,今年上半年民航业共亏损740.7亿元。

疫情以来,民航业遭受重创,逐步减少亏损对行业无疑是一个值得欣慰的消息。相比疫情最严重的2月,民航业目前复苏迹象正在增强。

目前业内普遍预计民航业今年基本无盈利可能,但单月可能存在盈利机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后疫情时代”,航司和OTA平台的机票售卖及相关服务“拉锯战”也将进一步增强。有分析认为,航司在缩水的存量市场里短兵相接进行更为直接的厮杀,将是高概率甚至常态化的情形。

部分航司航班量恢复九成

在7月10日召开的中国民航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民航局运输司二级巡视员靳军号称,新冠肺炎疫情对民航行业造成巨大冲击,运输生产急速下降,经济效益大幅下滑,2月行业亏损246亿元,创历史单月最大亏损纪录。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全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稳步推进,航空市场需求逐渐恢复,企业效益形势持续向好,民航行业亏损逐月减少,6月亏损76.2亿元,较2月减亏170亿元,较5月减亏38亿元,其中航空公司、机场分别较5月减亏15.3亿元、2.1亿元,中航信、中航油、中航材三大保障企业整体利润较5月增加20.6亿元。

行业减亏背后是民航业的逐步复苏。航班管家6月民航恢复数据显示,广州白云、成都双流和深圳宝安为6月进出港航班量排名前三的机场,航班量恢复率最高的为重庆江北、三亚凤凰和深圳宝安机场,已接近恢复至去年同期的九成。南航、东航、国航为6月航班量最大的三个航司,龙江、长龙、华夏航空航班量已超去年同期航班量水平,春秋、河北、青岛、奥凯航空已恢复至去年同期航班量的九成以上。

此前,北京地区疫情反复,再次让民航业遭受打击。值得欣慰的是,7月3日北京宣布从4日零时起,对全市低风险地区出京取消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行业回暖迹象很快出现。

飞友科技数据显示,消息发布后,7月3日(星期五)当天,北京出港机票预订指数显著增长,较前一周的周五(6月26日)环比提升125%。同时,周末两天(7月4日~5日)北京两场起降架次出现明显上升势头,北京地区进出港客座率进一步提升,其中出港客座率自6月15日以来首次恢复至60%以上的水平。

另一方面,北京相关主要航线航班量亦开始呈现上升态势,北京往返三亚、深圳及上海的航班量恢复显著,其中,7月5日北京-三亚航线往返航班量较6月中旬以来的最低谷期提升167%。

另一方面,随着疫情的稳定,旅客的出行意愿也在增强。飞友科技旗下的第三方民航服务测评机构CAPSE发布了《2020年7月旅客出行意愿指数分析》显示,旅客暑期旅游出行需求:7月份下半月迎高峰,有暑期旅游出行安排旅客中,有56%的旅客计划7月份下半月出游,占比最高。

后疫情时代争夺存量

市场压力之下,各大航司在产品创新、获得现金流方面不断谋求变革。此前东航率先推出“随心飞”。除东航外,华夏航空、海南航空、春秋航空也在陆续推出类似产品。

飞友科技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东航推出“周末随心飞”套餐后的首2个周末(6月27日~28日及7月4日~5日),东航执飞客运航班量均录得小幅增长,较6月第一个周末(6月7日~8日)环比分别提升15.9%和14.9%。

民航专家綦琦认为,“随心飞”产品并不能真正起到缓解现金流的作用,该类产品的利润空间非常小,更多是航司在疫情常态化,消费者出行信心受到挫伤,航空客运出行需求不足情况下的“非常营销”。航司扭亏为盈,归根结底取决于国内经济活动的恢复常态,商务旅客出行频次增加,高票价产品销售量的提升。下半年关键看第三季度,暑假、开学季、复工复产、新项目启动等利好,能否让全行业营收转负为正。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于占福认为,目前各个航司推出的“随心飞”活动对于航司的现金流缓解而言,依然杯水车薪。但不容忽视的是,“随心飞”等产品是航司在面临极端现金流压力大下,作出的非常可喜的创新举措。“随心飞”等方式除了在短期得到一定的流动资金注入外,长远来看,也对航司更加灵活地吸引客流、争取市场份额起到了很好的实践和练兵作用。

“后疫情时代,航司在缩水的存量市场里短兵相接,进行更为直接的厮杀将是高概率甚至是常态化情形。在一些投入更大、需要更长时间见效的深层次创新之外,高频的主动产品创新、主动的乘客争夺将是航空公司面对的一个巨大转变。”于占福表示,航空公司需要在创新产品的设计、营销推广、爆发式快速销售、产品的兑现、应急情况处理、后续数据分析、进一步将产品完善升级的整个闭环链条上打造全能实力,才能有效胜出。

与此同时,于占福认为,爆款产品的直销也让各个航司给自家App创造了宝贵的导流。但能否顺势将旅客更有效地黏合,形成长期忠诚度,与一直拉锯胶着的第三方平台构成全新的力量均衡状态,也是呈现在航司面前的一个契机和挑战。此外,整个机票销售体系的结构是否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也值得后续关注。

单月盈利关键看8月

梳理疫情以来民航业的表现不难发现,行业遭受重创背后,不论是航司自身的创新还是主管部门,均在为民航业的发展助力。而随着行业减亏,也有券商感叹“逐步减亏,后面逐步应该能看到盈利了”。

那么,民航业盈利拐点何在?

于占福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中国民航业国际业务基本暂停,国内业务仅恢复到疫情前六成左右,整个行业不论全年盈利、单月盈利的可能性都极低。但不排除随着疫情控制的稳定和国内特定商/旅特色航线更坚实地企稳走强,部分航线网络与复苏市场更具有匹配性的航司,在8月黄金季节期间以及10月(有国庆黄金周的支撑)实现单月盈利的可能。此外,从整个趋势看,整个行业亏损额度逐渐缩小,行业也向更好的趋势发展。但四季度是否会面临疫情反复的挑战,依然尚待观察。

綦琦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前两季度民航业全行业亏损额已逾700亿,加之国际航线全面恢复尚无希望,医学专家称疫情在第四季度反复可能是大概率事件,因此2020年全行业盈利可能性或不大。单月盈利关键看8月,随着国内疫情持续平稳,高考结束后或迎来一小波国内暑期旅游旺季,在航司上座率和平均票价双提高的前提下,单月实现少许盈利可以期待。

民航专家林智杰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国内航司整个经营的趋势明显向好。数据显示,6月亏损额为70多亿元,相比疫情最严重的2月,已经减亏了三分之二。但另一方面,今年上半年民航业共亏损740.7亿元,其中大部分是航空公司亏损。对比2003年的“非典”时期,航空公司全年亏损额不到30亿,亏损数额非常大。

林智杰认为,从目前趋势判断,今年暑运市场也不会特别乐观。由于疫情反复、出行需求持续低迷、国际航线停飞,有很多国际航线飞机也要投入国内市场,市场竞争度进一步提高。因此,即便可能实现月度盈利,盈利水平或也很薄弱。

责任编辑:杨亚龙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