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以规则护航直播经济腾飞
作者:甄奇
直播带货激活了消费的一池春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各地县市长走进直播间,当起助农推销员;一些公众人物直播带货的交易额不断刷新纪录……作为一种线上新兴消费方式,直播带货广受消费者和商家青睐,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线下消费的不足。然而行业蓬勃发展,市场却泥沙俱下,浑水摸鱼者有之、弄虚造假者有之。守好行业规则,不让虚假繁荣毁了行业发展,是当下整个行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据人民网记者调查发现,网上“直播带货涨粉”等各类服务明码标价。一面是“95元可买万人围观,还送8万点赞”;另一面却是商家花费不菲请来主播带货,但成交额惨不忍睹。买来的数据终究支撑不起直播间繁荣。从夸大其词的虚假宣传,到产品质量的货不对板,从售后服务的难以保障,到刷单、售假等乱象频发,让人不禁要问,这样的直播带货能走多远?
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难免经历一个野蛮生长的阶段。究其原因,一方面相比较传统电商,直播带货产业涉及主体多、链条复杂,网络主播、内容发布平台、产品供应企业等相关参与者缺乏明确的管理标准和监管机制,各方的责任和行为规范有待进一步厘清;另一方面由于在行业准入门槛、违规行为处罚等方面存在一定政策盲区,让一些人有了可乘之机。直播经济本质上还是诚信经济,固然有其野蛮生长所带来的烦恼,但无论是从保护新业态发展的角度来说,还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来说,对直播带货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不能任之由之。
找准问题是为了对症下药。推动直播带货走入正轨、良性发展,关键在于要筑牢规则基石、靠规则护航未来。日前,中国广告协会发布《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对直播电商涉及的商家、主播以及网络直播营销平台等各类角色、行为作出定义,并对刷单、炒信、虚假宣传、主播实名认证等问题进行明确规范。中国商业联合会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也在牵头起草制定《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和《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等两项标准,将对产品质量、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做出具体要求。这标志着直播带货正式进入“监管时代”。
有据可依、有规可循只是第一步,推动直播带货行业行稳致远,还需要政府、行业、企业乃至社会各方形成合力。监管部门需要畅通投诉渠道,对明确违法的行为必须“重拳出击”,以儆效尤。对于买粉刷单、卖假货等行为,平台决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直播带货全流程要起到实质性监管、切实完善商业模式。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媒体、第三方机构、智库等社会各界也要发挥各自优势,积极为直播带货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4338亿元。有机构预测,因疫情特殊时期的拉动,今年直播电商规模或将超过9000亿元。作为无数人看好的下一个万亿级市场,以规则护航直播经济行稳致远,更好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各方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