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是什么让90余名科研人员集体出走?
原标题:马上评丨是什么让90余名科研人员集体出走?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员集体出走,其中大多数是博士毕业,并拥有事业编制。这在中科院系统内引起广泛关注,在网络上也引起热议。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已有90余名科研人员辞职,均为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核所”)职工。有中层干部解释称:“(核所)这两年申请不到大的科研项目,没有钱,人才就走了。”另据了解,集体辞职事件的导火索,是院方强制为核所更换保安,核所科研人员认为自身权益被侵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无论是“没项目”“没钱”,还是更换保安,都难以解释这样一大批科研人员突然一起“用脚投票”。
这些博士毕业的科研人员,平均年龄已有三十多岁,本该追求稳定才对,但是却甘愿放弃职位、事业编制甚至福利房。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决绝?
今年6月份,知乎上就有关于“如何评价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改革举措?”的讨论。多位匿名用户表示新上任的领导“大刀阔斧改革”,“不是想着法子服务科研人员,而是制定各种匪夷所思的措施阻碍科学发展,比如扣项目经费20%,比如所长只有10万元的项目经费支出审批权!还美其名曰扁平化管理!”等等。
匿名用户的爆料未必可以采信。但是“大刀阔斧改革”与科研人员集体出走的先后发生不免令人起疑。
众所周知,改革总是要触动利益的,难免会有人不适应。但是我们更要清楚,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对一所科研机构来说,改革的目的应该是激发创新活力、增加科技成果。而科研人员是创新的主体,逼下金蛋的“母鸡”出走,肯定不是改革的初衷。
一个研究所“去年开始只有200个人了。这下90多个人辞职,现在就剩100人左右”,这局面无论如何都是不正常的。
在大众印象里,一线科研人员往往相对单纯,他们通常不会主动生事。而且即便不排除个别“刺头”存在的可能性,一大批科研人员全是“刺头”的几率微乎其微。那么到底是什么激怒了“老实人”,就值得好好调查。
科研人员不仅是他们各自家庭的栋梁,是所属单位的职工,也是整个社会的宝贵财富。公众对科研人员异常动向的关注,也寄托着对整个社会创新环境的关心。人们有理由要求一个权威、有说服力的解释。
责任编辑:郑亚鹏
美方已放弃要求中国加入当前的军控谈判?中方回应
2020年8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塔斯社记者:据美国新闻网站Axios报道,美总统军控事务高级特使比林斯利表示,美方在有关中国参与军控谈判问题上的立场有所改变,美方已放弃要求中国加入当前的军控谈判,现在的目标是先同俄方就新START条约延期达成一致,之后再向中国施压,要求中方加入新一轮谈判,最终达成新军控协议。请问中方有何评论?0000"黑手"实锤了?美国冻结1550万港元资助香港黑暴资金
近日,美国《时代》杂志刊出了一篇题为《特朗普政府冻结了让香港示威者受益的资金》的报道。报道中称,美国特朗普政府于本月9日冻结了约1550万港元,用于资助香港示威者的资金。报道同时透露,美国政府去年6月起通过OTF(开放科技基金)对香港团体作出过数次资助。0000亚洲最大的多用途滚装船"渤海恒达"轮在山东龙口下水
{image=1}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多用途滚装船“渤海恒达”轮在中集来福士山东龙口厂区下水。{image=2}“渤海恒达”轮总长189.9米,型宽26.4米,船舶总吨2.5万吨,其3层车辆舱共拥有3米宽度的车道线约2700米,可装载大小车辆300余辆,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多用途滚装船。责任编辑:朱学森SN2400000湖北一8岁男童新冠阳性 系江苏确诊者密接
7月30日我县在对江苏省淮安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同车次密接人员排查过程中,发现一名8岁男童罗某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其行程轨迹如下7月27日17:26在汉口火车站乘坐D3078次动车(14号车厢C07、B08),18:00左右到达红安西站,下火车后步行走出红安西站出口,出站后乘坐自驾车返回永佳河镇家中。7月28日未外出。64岁黑龙江省委原常委、统战部长赵敏病逝 享年64岁
8月15日,黑龙江省委统战部微信公号发布《讣告》称,中共黑龙江省委原常委、省委统战部原部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党组原副书记赵敏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8月15日0时39分在哈尔滨逝世,享年64岁。{image=1}赵敏,女,1956年4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73年8月参加工作,198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