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是什么让90余名科研人员集体出走?
原标题:马上评丨是什么让90余名科研人员集体出走?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员集体出走,其中大多数是博士毕业,并拥有事业编制。这在中科院系统内引起广泛关注,在网络上也引起热议。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已有90余名科研人员辞职,均为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核所”)职工。有中层干部解释称:“(核所)这两年申请不到大的科研项目,没有钱,人才就走了。”另据了解,集体辞职事件的导火索,是院方强制为核所更换保安,核所科研人员认为自身权益被侵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无论是“没项目”“没钱”,还是更换保安,都难以解释这样一大批科研人员突然一起“用脚投票”。
这些博士毕业的科研人员,平均年龄已有三十多岁,本该追求稳定才对,但是却甘愿放弃职位、事业编制甚至福利房。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决绝?
今年6月份,知乎上就有关于“如何评价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改革举措?”的讨论。多位匿名用户表示新上任的领导“大刀阔斧改革”,“不是想着法子服务科研人员,而是制定各种匪夷所思的措施阻碍科学发展,比如扣项目经费20%,比如所长只有10万元的项目经费支出审批权!还美其名曰扁平化管理!”等等。
匿名用户的爆料未必可以采信。但是“大刀阔斧改革”与科研人员集体出走的先后发生不免令人起疑。
众所周知,改革总是要触动利益的,难免会有人不适应。但是我们更要清楚,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对一所科研机构来说,改革的目的应该是激发创新活力、增加科技成果。而科研人员是创新的主体,逼下金蛋的“母鸡”出走,肯定不是改革的初衷。
一个研究所“去年开始只有200个人了。这下90多个人辞职,现在就剩100人左右”,这局面无论如何都是不正常的。
在大众印象里,一线科研人员往往相对单纯,他们通常不会主动生事。而且即便不排除个别“刺头”存在的可能性,一大批科研人员全是“刺头”的几率微乎其微。那么到底是什么激怒了“老实人”,就值得好好调查。
科研人员不仅是他们各自家庭的栋梁,是所属单位的职工,也是整个社会的宝贵财富。公众对科研人员异常动向的关注,也寄托着对整个社会创新环境的关心。人们有理由要求一个权威、有说服力的解释。
责任编辑:郑亚鹏
2020年10月27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全文)
{image=1}新华社记者:昨天,联合国总部举行活动纪念第75个“联合国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当前联合国的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总干事瓦罗瓦娅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对多边主义的支持非常重要。中方对此有何评论?0000重磅新规!9月19日实施,事关2.6亿车主的钱包
@中国新闻网在征求意见近两个月后,涉及2.6亿车主的车险改革终于落地。9月3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并将于2020年9月19日正式实施,仅剩下不到20天的过渡期。{image=1}机动车辆保险长期以来是财险领域第一大业务,社会关注度高。截至2019年,我国车险承保机动车达2.6亿辆,保费收入8189亿元,占财险保费的63%。0000北京连续107天本地零新增
5月16日0时至24时,北京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北京日报记者孙乐琪)责任编辑:赖柳华SN2440000武汉大学原校长陶德麟逝世
来源:楚天都市报楚天都市报记者刚刚从@武汉大学获悉,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武汉大学原校长陶德麟教授,今日下午因病医治无效,在汉逝世,享年89岁。陶德麟1931年生于上海,祖籍武汉。是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荆楚社科名家、武汉大学原校长、武汉大学资深教授。{image=1}{image=2}责任编辑:张建利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