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聚餐使用公筷 许多中国人还不习惯
环球网2020-05-27 03:51:490阅
现在,人们越来越担心,分享食物的传统也可能加速新冠病毒的传播。政府瞄准了一个无处不在的餐具:筷子。
从公盘里夹食物、自己吃饭或给别人夹菜,一筷多用的情况很常见。但政府希望引导人们改变这个习惯,使用公筷。官方媒体称其为“餐桌革命”。各地政府部门都打出这样的标语:“你与文明饮食的距离,差一双公筷。”
一些餐馆和就餐者已经响应了这一号召。他们为使用公筷的顾客提供折扣。在杭州,100多家餐饮名店组成了“公筷联盟”。北京一家川菜餐馆的店主估计,自从4月中旬重新开张以来,半数以上的客人要求提供公筷,而在疫情之前,这一比例还不到5%。“以前大家觉得公筷太麻烦,但现在大家都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慢慢也开始适应了。”
原标题:美媒:聚餐使用公筷,许多中国人还不习惯
但阻力仍然很大。许多人认为,用自己的筷子分享食物是中国社会文化和重视家庭的真实表达方式,就像拥抱对美国人或亲吻脸颊对法国人一样不可或缺。公筷通常出现在正式场合,比如宴会,以及同陌生人吃饭。与家人和朋友分享食物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公筷被认为会破坏这种亲密的表达。
云南教师舒晓(音)说,去年当地出现肠胃炎疫情的报道后,她的家人就开始在家里使用公筷了。她说,和朋友出去吃饭时,她不好意思索要公筷。“朋友们已经觉得我在家用公筷有点奇怪了”,她说,“所以我只能按照大家的意思来,尽管我心里是有一点不认同的。(作者 Amy Qin)
美国《纽约时报》5月26日文章,原题:病毒威胁着中国使用筷子和家庭用餐的传统 与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分享食物是中国人传递情感的重要特征。父母夹起精心挑选的小块食物放在孩子的碗里,作为爱的表达;孩子们给祖父母夹菜以示尊敬;老板给员工夹菜是慷慨的姿态。
责任编辑:张义凌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接种中国新冠疫苗
新华社雅温得2月15日电马拉博消息: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15日在首都马拉博接种了中国国药集团研发的新冠疫苗。在总统府听取医护人员讲解疫苗接种注意事项后,78岁的奥比昂接种了新冠疫苗,并获得疫苗接种证书。奥比昂表示,接种疫苗是免遭新冠病毒致死的保护屏障,政府正在采取措施尽快实现疫苗接种全民覆盖。大兴机场草桥城市航站楼7月16日恢复值机等业务
新京报快讯(记者吴婷婷)7月16日,大兴机场草桥城市航站楼将恢复值机、行李托运等业务,以方便旅客出行。根据北京市疫情防控相关要求,6月18日起,大兴机场草桥城市航站楼值机、行李托运等乘机业务暂停办理,但旅客依然可以在地铁大兴机场线草桥站内乘坐地铁前往大兴机场。0000市场监管部门抽检粽子 部分产品现微生物污染
中国市场监管部门抽检粽子部分产品现微生物污染中新社北京6月19日电(王庆凯)端午节临近,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粽子专项监督抽检。19日公布的抽检结果显示,部分粽子产品存在微生物污染和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据悉,市场监管部门近日在全国流通、餐饮和生产环节随机抽取212家粽子生产企业的粽子样品568批次,抽检发现2批次样品不合格。0000北京市卫健委提示:中小学生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记者邰思聪、侠克)17日晚,北京市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做客由北京市政协提案委、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联合主办的“市民对话一把手·提案办理面对面”直播节目。随着9月返校季和呼吸道传染病多发期到来,雷海潮建议,疫情常态化防控不能放松,中小学生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