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309

亲历者讲述:我被315晚会点名的公司骗了

10000100002020-07-17 10:03:041

{image=1}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 苏琦 金玙璠 孟亚娜

来源:燃财经(ID:rancaijing)

这是“315晚会”第一次在7月与大家见面,因疫情推迟的整整4个月时间里,按道理,这一届晚会应该有更多料。

从去年到现在,确实有很多牵涉到全国消费者切身利益的议题,比如新造车自燃、丰田汽车因质量问题被迫召回、笑果文化牵扯出来的中信银行泄秘、湖南郴州再次出现的“大头娃娃”、直播带货中的货不对板、长租公寓强行抬价等,但今年的“315晚会”对这些问题表现出了一定的包容。

不过,虽迟但到的315晚会还是披露了不少问题,如趣头条广告藏猫腻、嗨学网交钱容易退费难、预付费消费纠纷、五菱宝骏汽车变速箱频出故障、万科精装房漏成水帘洞、汉堡王使用过期面包、手机插件窃取隐私信息等等。

事实上,这些都不是新问题了,燃财经过往的报道中涉及到了相关的受害者案例,包括在趣头条中刷到兼职广告、却陷入网赌深渊的用户,维权10个月仍未退款的嗨学网学员,多位被预付费坑了的受害者。晚会播出后,外界看到的是被点名企业开始排队发声明道歉,但燃财经再次联系到这些当事人,他们均表示,面临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道歉永远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一步,这些被敲打的企业及所在行业,会做出哪些整改和调整,才是这场晚会最根本的价值所在。

趣头条:从网赚获客到网赌广告

下沉市场三巨头之一的趣头条,被315晚会曝光了广告乱象。其中提到,趣头条App中存在大量“网赚”类广告,这些广告无一例外都是宣传以极少投入就可赚取大量金钱,实际上是诱导用户前往赌博平台参与赌博。

一家自称“为趣头条等30多家平台提供广告开户投放服务”的聚亿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透露,只要将赌博广告包装成“网络赚钱”的形式,就能登上趣头条。赌博是非法的,但广告主可以用其它公司的闲置账户进行投放,业内俗称“套户”,也无需提供广告文案素材,有公司专门负责包装,再由趣头条通过大数据、根据兴趣偏好精准推送给用户。

家住云南一座小城的宋粒昆就是被精准推送的用户之一。因为趣头条付费招徕用户,她一直是深度用户,靠着工作闲暇时间登入,看新闻、点广告、邀请好友,在半年时间里赚得了近百块。

宋粒昆告诉燃财经,2018年下半年,家里接二连三有亲人离世,老公住院,自己怀有4个月的身孕,又急于寻找兼职赚钱。据她回忆,曾在趣头条浏览过兼职类新闻,不久就在刷新闻的过程中看到了兼职广告。“无门槛”、“在家赚钱”、“日赚五千”,这些直接的网赚文案对她诱惑很大。

“什么兼职能赚这么多钱”,宋粒昆抱着好奇的心态,添加了广告中的微信号,被引导着加入了微信群、下载了App。注册以后才发现不对劲,但是群里的“导师”一再强调这是一个以小博大的“生意”,并且说明是正规平台,盈利了可以随时提现,亏损了包赔,没有任何风险。

宋粒昆先是充值了10块钱试水,尝到了甜头,一次次加码,直到投入了5000块都一直在赚钱,一个月内赢回了近2万块。她告诉自己,挣到2万块就收手,还做好了规划:让妹妹去旅游、给妈妈买头牛,再把剩下的钱存起来、留给肚子里的宝宝。

“但当真正加大下注后,反而怎么都赢不了了。”她意识到“被算计”时已经晚了,当时已经开始刷信用卡、借网贷,一心只希望把本金拿回来。

宋粒昆这场“兼职”的结局是,欠了30万网贷,这笔债对于月薪3500元的她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事后,她告诉燃财经,怎么也没有想到,浏览新闻都会掉进这样的大坑里。“我怕了,现在连新闻App都不敢再看了。”

{image=2}

其实趣头条的模式一直存在争议。上线伊始,趣头条主打的就是“网赚+收徒(邀请新用户获得分成)”模式,内容瞄准三四线城市人群,用户重度下沉,利益驱动强烈。可以想象,包着“网赚”外衣的网赌平台在趣头条上的“翻牌率”有多高。

据媒体报道,目前经过点击注册的就有中彩网、天天彩票、500彩票、传奇彩票、彩神、胜利彩票、好彩网、大众彩票、帝王彩票、领航彩等网络博彩赌博平台。

对外“看新闻能赚钱”的趣头条,其收入来源一直是广告,这家资讯平台也一直在为广告主的精准投放做努力。

根据趣头条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一季度营业收入14.12亿元,同比增长26.2%,其中广告营收占到了96.6%,达到13.6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5.5%。

2019年11月,趣头条推出了RTA(Real Time API)技术,通过更精准的投放机制,将无效点击率降低到1%以内,远低于行业平均值。央视报道还提到,趣头条可以根据人群、地点精准投放广告,还可以做到,如果某些地区严查,广告投放可以规避指定地区。

据央视曝光,趣头条上还充斥着大量虚假宣传类广告,例如把一款压片糖果的普通食品宣传成“比伟哥还好使,一粒恢复男人本色”的保健品,把普通的代用茶包装成“快速减肥、月瘦30斤、永不反弹”的减肥药。甚至很多广告内容都是利用代码提前编辑完成的,一些广告代理公司可以不经任何审核就将定制好的广告投放至趣头条App。

被315晚会报道后,趣头条连夜做出回应,称已迅速成立广告生态治理专项工作组,正在对平台涉及的广告进行全平台彻查。

一个事实是,早在2018年就有媒体曝光过趣头条上述广告乱象,只是两年过去,这家公司还是因为同样的问题登上了315晚会。不知严重依赖广告营收的趣头条,何时能将“作恶”化为往事。

昨晚,燃财经再次联系到宋粒昆,她表示,自己的经历和报道如出一辙,那些像她一样因为趣头条陷入网赌的人,不会有任何补偿,但是说到底也怪不得任何人。她只希望这样的上市公司能少作恶,不要再坑更多人。

嗨学网,“退费为何这么难?”

315晚会上还曝光了一家名为“嗨学网”的在线教育公司,涉及虚假宣传、虚假保过承诺、退费维权难等问题。

事实上,在央视曝光之前,在各大投诉网站以及QQ、微信群里,嗨学网涉嫌诈骗的相关信息已经铺天盖地。这一系列投诉事件矛头直指“国家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证书”。

在一个嗨学网的维权微信群中,一位群友向燃财经提供的截图显示,被嗨学网套路的消费者分布在全国各地,且经历大多相似。

{image=3}

{image=4}

“为什么不考个消防工程师,挑战下年薪20万?”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以消防工程师培训为噱头的广告层出不穷。

马丽是一名护士,她无意间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了类似内容,在根据广告引导做完测试后,留下了联系方式。之后几日,频繁有嗨学网的老师打来电话,向其推销注册消防工程师培训考试,并声称考完该证书之后可以将证书挂靠,收入十分可观。“当时正好缺钱,我就稀里糊涂地报了。”她告诉燃财经。

她表明自己并不符合报名条件,但嗨学网的老师却告知她符合条件,并作出保证能过的承诺。

马丽先后在该班主任的引导下,下载了“嗨学网APP”并完成了注册,交了两笔学费,共计24800元。据她回忆,自己先是报了基础班,紧接着便有班主任向其提起密训班,称密训班是由命题老师亲自培训,可以给出题范围,考前不仅有集训,还会押题。于是,马丽再次付费续课。

“我天天学到十二点。结果到报名考试的时候,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资格。”马丽发现后马上联系班主任,并成功递交了退款申请。然而,半年过去了,仅退回了19000元。

她告诉燃财经,为了维权拿回剩下的退款,从2019年9月到今年2月底,她多次打电话到有关部门和12345,甚至连稽查队的电话都打了,仍然无法解决。

据马丽描述,被骗者的经历都很类似,多是被一些平台上的广告吸引,注册下载“嗨学网APP”,在老师的口头承诺和引导下连续付费购买课程,当考试逼近,却发现自己没有报名资格时为时已晚,退费却比登天还难。“他们只给退80%或者50%,不会给全款的。” 马丽说。

在燃财经加入的一个嗨学网微信维权群中,一位消费者表示,在多次拨打维权电话甚至报警后,最终拿到了80%的退款,与此同时,收到了嗨学网发来的一封和解协议书。该协议书中,明确表示只退费80%,并且标注一项条款:乙方不得在任何公开或者私下场合针对此事的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任何的宣扬和讨论。

{image=5}

除退费难外,在调查过程中,多名维权者提到了一家名为“咖啡易融”的贷款公司。在黑猫投诉上,关于这家公司的投诉多达45起,多数与尚德机构和嗨学网也有关联。

其中一位用户小久表示,在嗨学网销售人员的催促下,报了价值21800元的密训班。嗨学网销售人员称只需要缴4000元定金,其余部分则是等证书下来、帮忙挂靠后,从收益中扣除。而咖啡易融平台是负责提供助学基金的,只是走个程序,不需要还款。整个过程中,没有向小久索要身份证、手机号和银行账户等信息,只是给用户手机发送了一则验证码。

但随后,小久多次收到了咖啡易融的还款提示。在与销售人员沟通之后,他发现自己“被贷款”了17440元,分九期还完。且在联系销售人员前,自己都没有该借款平台的账号密码。

另外几则投诉则指出咖啡易融套路贷、高额违约利息以及暴力催收的问题。

据天眼查显示,北京咖啡易融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为深圳兴旺财富三号投资中心,认缴金额为607.5万人民币,持股27.34%,而该公司是由北京尚德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控股。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嗨学网是由尚德机构内部孵化的项目,尚德机构先后在嗨学网的天使轮和C轮进行了注资。由此可见,这三家公司之间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利益挂钩。

{image=6}

嗨学网的种种行为,更像是一个提前布好的消费陷阱。据央视记者调查发现,在嗨学网入职培训时,员工会接收到类似的套路培训,在交钱时尽量不要引导学员查看《嗨学网服务协议》具体内容。还有嗨学网老员工透露,和客户交流可以在私人手机或者微信语音沟通,不要通过公司官方系统留下证据。

其实,在嗨学网的公众号后台专门开设有“绿色通道”,但多位维权者表示,所谓绿色退费通道,简直形同虚设——

“在提交资料之后,对方连投诉都不回复了。”

“提交资料之后,会提示系统异常,客服电话也打不通。”

“很少会有嗨学网的人联系到我们,而且那个App里的超级班主任很难联系到,据说是外包的。”

”如果投诉电话打太多次,会拉黑电话,中断通道,基本没有用。”

{image=7}

在被央视315晚会点名后,嗨学网迅速作出了回应:高度重视“3·15”晚会报道的嗨学退费难问题,于第一时间成立了特别工作组,对相关事件展开调查,并将及时向社会公众通报进展。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嗨学网第一次被“公开处刑”。天眼查显示,从2016年开始,嗨学网曾先后6次被工商部门处罚,原因包括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等。其中,处罚最高的一次是在2019年7月9日,因虚假宣传被罚20万;最近一次是在7月13日,被罚款10万元。

{image=8}

“被点名了又怎样呢?还不是没人管?到现在还有五千多没退,我已经无能为力了。”马丽叹息道。

有人被预付费坑走所有积蓄

这次315晚会曝光的美容院的套路,即使你没经历过,也一定听说过。

据央视报道,这些美容院的工作人员会以免费送护理、送面膜的噱头招揽顾客进店,随后员工之间配合演戏,用各种看似出血打折的手段让顾客消费办卡。为了防止顾客反悔,美容院还会和顾客签订合同,写明不允退款,掐断消费者的退款通道。

{image=9}

这些店员经常找没有固定收入、涉世未深的学生下手。一方面让她们以为可以通过“学生证”获得优惠,另一方面鼓励她们用花呗、借呗甚至是网贷来借钱美容。“有一个女孩月收入只有3500元,从网上借了20000元来做美容。”一位员工称,“我们这里就这样子的,为了钱不择手段。”

{image=10}

这样的套路在很多美容院都屡见不鲜,此次被曝光可诺丹婷旗下就有1700余家美容院连锁,套路基本一致。

众所周知,美容院、健身房、教育机构几乎都是依靠预付费模式生存的,最终,这些销售套路都要回到办卡这个关键动作上。这些卡一般都是预付费的卡,即用户在使用业务之前预先支付费用,成功使用业务之后再实际扣除的模式。

最近几年,教育、健身等行业频繁发生倒闭跑路、用户欠薪维权事件,都与预付费模式有关。

2018年10月,在线辅导平台“学霸一对一”和“理优一对一”相继爆雷停止运营;2019年2月,在线少儿思维训练机构“成长保”被曝停止运营;2019年10月,老牌英语机构“韦博英语”疑似跑路,涉及近万名学员、超亿元金额,不少学员身上还背着巨额“教育贷”。

2017年,上海“奥森健身”40家门店接连关闭,负责人失联,涉及几千万元会员费;2018年6月,知名健身连锁品牌“浩沙健身”崩盘,维权用户遍布全国多个省市。

这些崩盘的机构背后,藏着无数受害者,这些人和此次央视315晚会曝出来的受害者一样,被被预付费坑惨了。

Lisa是一名在上海工作的文员,她告诉燃财经,因为自己只有小学六年级文化水平,以前都是在工厂打工或者做服务员,近两年开始做电脑文员,一个月挣3500元,希望能学英语提升自己。

2018年6月,她报了韦博英语一年的课程,花费近3万元,因为钱不够还用了京东白条分期付款。先交了1万左右,剩下的分24期,每个月还1100元。2019年6月,韦博英语搞促销,价格砍半,Lisa又续了一年,付了全款,是她攒了一年多的全部积蓄。

去年9月底,同学群里突然有人说韦博英语倒闭跑路了,Lisa赶过去一看,门店早已人去楼空,第一年的分期付款还差12期要还,续报一年的课程还一节都没有上。

{image=11}

另外一位宝妈Linda,去年3月底在闺蜜的推荐下带孩子试听了爱乐早教的思维课程,孩子很喜欢,两人就一起给两个孩子报了两年的课时,打完折后的价格是13800元。

原本销售人员说是4月开班,但迟迟没开。到5月,班终于开起来了,孩子每周末去上一次课,每次过去都挺热闹的,也没觉察出异样。没想到,十一长假过后,她突然被拉进一个维权群,那时才知道爱乐跑路了。

据其他家长说,那里上午还在正常营业,中午通知说要关门内部培训,然后所有工作人员集体消失。

维权群里有400多位家长,她的损失算是比较少的,有些人是给孩子刚刚报了6万元的托班,只去过几次。直到出事前一周,销售人员还在疯狂卖课。

晓雅则是被开在自己公司对面的健身房骗了,办了一张2000元的卡,因为工作忙,关门前一共去了不到10次。

直到同事和她说店面要关门装修,让去登记信息的时候,晓雅才预感到自己被骗了。当即和几个同事一起去找他们理论,老板解释说那栋楼要装修,等装修好再回来重新开张。

后来这家健身房将自己的老会员合并到了另一家健身房,但另外那家健身房离公司很远,转卡还要200元,不转还不让去,大家也都相当于自动放弃了健身卡,退款也不了了之。

其实,预付费模式在诞生之初本来是件好事,消费者能享受到最优惠的价格,企业也能够有充足的现金流。但是预付费模式一旦被不良商家利用,就会变成骗钱敛财的工具。消费者在付款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合同条款,避免踩坑。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宋粒昆、Lisa、Linda、晓雅、马丽、小久为化名。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