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通报上半年反腐数据:上半年立案28.6万件 处分24万人
中央纪委通报上半年反腐数据:上半年立案28.6万件 处分24万
上半年立案28.6万件 处分24万
今天(1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今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上半年共立案28.6万件,处分24万人。
根据通报,今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143.1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80.7万件,谈话函询17.8万件次,立案28.6万件,处分24万人(其中党纪处分20.8万人)。处分省部级干部13人,厅局级干部1314人,县处级干部0.9万人,乡科级干部3.3万人,一般干部3.9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15.9万人。
{image=1}
另外,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共84.6万人次。其中,运用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59.8万人次,占总人次的70.7%;运用第二种形态处理19.2万人次,占22.8%;运用第三种形态处理2.7万人次,占3.2%;运用第四种形态处理2.8万人次,占3.3%。
13名省部级干部1314名厅局级干部被处分
根据通报,上半年共处分24万人,其中包括13名省部级干部和1314名厅局级干部。
{image=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秘书长 蒋来用:现在这个反腐败它是不分领域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有,说明这个全覆盖、无死角的反腐败局面已经形成了。不管你职位有多高,也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出身,不管你是纪检干部,还是其他党政机关的干部,只要你触犯了法律都是同等对待,概莫例外,这个也显示出了纪检监察机关刀刃向内,解决灯下黑的这个力度是非常大的。
{image=3}
在通报的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厅局级及以上干部中,有的对党中央决策部署思想上不重视、政治上不负责、工作上不认真;有的在脱贫攻坚上懒政怠政、敷衍应付;还有的贯彻落实扫黑除恶不力,甚至甘当“保护伞”。此外,从通报来看,不少被查的厅局级及以上干部还存在亲清不分,甘于被企业老板“围猎”的现象,他们以权谋私,大搞利益输送。
{image=4}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秘书长 蒋来用:政治利益跟经济利益交织,是比较突出的一种腐败现象,就是官员跟这个商人往往走得太近,没有保持这种正当的亲清的关系,所以很多的腐败往往呈现出贿赂的方式,就是有行贿的一方,有受贿的一方。
在查办案件过程中,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对巨额行贿、多次行贿的严肃处置,压缩“围猎”与甘于“被围猎”的生成空间,推动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image=5}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秘书长 蒋来用:打击行贿人,增加行贿的风险和成本,对于整个反腐败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你当官的就不要想着发财,另外你作为一个企业家来说,也不要用这种非法的手段去获取利益。
在强大震慑和政策感召下,上半年,一批违纪违法干部主动投案。福建日报社原总编辑、社务委员会委员梁建平等因为主动投案、如实交代,被从轻减轻处分,或者提出从宽处罚建议。而像甘肃省平凉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常务副市长黄继宗因为“搞假投案刺探虚实”和“处心积虑对抗组织审查调查”,则被从严处理。
金融 能源等领域反腐力度持续加大
梳理公布的反腐数据可以发现,今年上半年,金融领域、能源领域以及人防系统等反腐力度不断加强,与此同时,针对容易产生腐败的重点环节,有效预防腐败的制度体系也在不断健全完善。
今年上半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共公布了12名金融领域干部接受审查调查、11名受到党纪政务处分信息。这些被通报的金融领域领导干部,涉及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央金融企业以及金融监管机构,其中既有中管干部,也有中央一级金融单位干部、省管干部,有的甚至退休多年。
{image=6}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秘书长 蒋来用:金融领域的腐败,它的特点第一个就是涉案的金额巨大,动不动就上千万上亿的。另外金融领域的腐败,它的手段,可以说使用的工具更加隐蔽和复杂,调查和查处的难度相对来说更加困难。
专家表示,由于金融领域腐败专业性、技术性、隐蔽性更强,在加大查处力度的同时,纪检监察机关对普遍性和反复出现的金融腐败问题,主动出击查找风险点,完善制度、防范风险。比如,中国建设银行参考纪检监察组提出的监督建议,印发《员工亲属回避规定》,对全行员工招录及领导干部任职事项中的亲属回避情形作出进一步规范。
{image=7}
在金融反腐的同时,矿产开发、工程建设、能源投资等领域反腐力度也不断加强。这些领域资金总量大,涉及环节多、利益链长,腐败易发多发。上半年,仅在能源领域,就有13名厅局级干部被公布接受审查调查、9名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image=8}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辛鸣:这些重点领域是什么领域,我们看到,都是资源比较集中的领域,有资源的地方客观上就容易引发腐败,其实我们反腐败就要盯住重点,盯住腐败多发易发的这些领域,有针对性地来打歼灭战,应该说今年上半年,我们纪检监察部门在这些重点有针对性地出手,效果是很明显的。
国企领域反腐力度不减 盯紧关键岗位
另外,今年以来,国有企业领域反腐败力度不减,上半年共有40名国企领导人员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其中28人接受审查调查,12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今年7月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连发两条消息,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张家齐,茅台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明灿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审查调查。自2019年5月茅台集团原党委副书记、董事长袁仁国被开除党籍和公职至今,茅台集团及其子公司已有至少13名高管被查。10余名高管被查,斩断的是靠酒吃酒、以酒谋私的利益链条。
{image=9}
国有企业资本雄厚、掌握重要资源、具有行业优势,易成为权力寻租、靠企吃企、权钱交易的重灾区,关键岗位对资源、资产、资金拥有着处置决定权,不正确履职往往会滋生腐败问题。
{image=10}
梳理上半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的40名国企领导人员,可以发现,重要领域、关键岗位腐败多发。在40人中,能源矿产领域16人,约占40%;投资领域11人,约占27.5%;交通建设领域5人,约占12.5%;烟草、外贸、旅游等约占20%。从职务看,大多数为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总会计师等关键岗位,有的长期在同一岗位任职。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辛鸣:要知道哪些领域、哪些环节容易出现腐败现象,那我们就有针对性地对这些领域、这些环节、这些人物进行重点督促,逐渐地发现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运行过程中间,体制机制方面的一些空白、薄弱和缺陷,把它给健全起来。通过上半年来我们对国有企业重点排查、反腐,应该说成效是很明显的。解决了让国有企业在更好的背景下,能很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编辑 胡渝)
责任编辑:何中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