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利润增近30% 4月工业利润降幅大幅收窄
尽管4月份工业生产继续恢复,但也要看到1~4月份累计工业增加值同比仍下降4.9%,多数行业和产品增速为负,库存上升、利润下降,企业经营困难仍然较多。
朱虹表示,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状况改善明显,但受市场需求尚未完全恢复、工业品价格持续回落、成本压力依然较大等多重因素影响,工业企业累计利润仍现较大降幅,盈利形势不容乐观。下阶段,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贯彻落实各项援企助企政策,稳住经济基本盘,促进工业经济回升向好。
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落实落地,4月份工业企业利润降幅大幅收窄。
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597.9亿元,同比下降27.4%,降幅比1~3月份收窄9.3个百分点。
其中,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781.4亿元,同比下降4.3%,降幅比3月份收窄30.6个百分点。4月份利润明显改善一定程度上也与当月投资收益大幅增加、同期基数偏低有关。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考虑到疫情导致海外经济在第二季度停摆,外需的断崖式下跌会对需求造成二次冲击,因此短期内工业企业利润难以出现实质性改善。如何落实在六个稳基础上提出的六个保,是未来政策层面的主要发力方向。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表示,经济社会秩序进一步恢复,工业企业产销加快,利润状况显著改善。但是1~4月份累计看,工业利润降幅依然明显,企业盈利形势仍不容乐观。
4月份,工业生产同比增速由降转增,多数行业、产品和地区增速由负转正。
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而上月为下降1.1%,各主要经济类型和大中小型企业均由降转增。1-4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9%,降幅较一季度收窄3.5个百分点。
章俊同时表示,统计局统计的主要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没有被纳入统计的非规模以上的小微企业是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宏观政策从结构上而言应该更多向小微民营企业倾斜,短期内以纾困为主。
新动能方面,高技术制造业和工业战新产业利润大幅回升。4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55.7%,增速比3月份大幅加快55.2个百分点;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利润由3月份下降9.1%转为4月份增长38.8%。
汽车、专用设备、电气机械、电子等重点行业改善明显。朱虹表示,4月份,复工复产继续推进、相关扶持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汽车、专用设备、电气机械、电子等行业市场需求明显好转,订单量逐步增加,利润明显回暖。
4月份,汽车行业利润同比增长29.5%,3月份为下降80.4%。汽车市场逐步复苏,4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200万辆,增长率均实现由负转正,分别同比增长2.3%和4.4%,结束21个月连续下滑趋势。中汽协表示,4月国内汽车市场的销售数据有所好转,只是压抑需求的释放,车市仍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责任编辑:何中夫
{image=1}
数据显示,八成行业利润改善,半数以上行业利润实现增长。4月份,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3个行业利润增速比3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其中23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比3月份增加15个。如仪器仪表、通用设备、食品制造、金属制品行业,4月份利润分别增长60.4%、39.4%、30.6%和17.8%,3月份利润则分别下降15.1%、22.1%、16.4%和25.1%。
4月工业利润降幅大幅收窄,汽车行业利润增近30%
市值突破1.5万亿 宁德时代上升空间还有多少?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牛小欧翟亚男北京报道11月1日宁德时代(300750.SZ)大涨逾6%,市值最高触及1.58万亿元,一度超越工商银行,位居A股市值第二位,仅次于贵州茅台。11月2日,宁德时代依然维持上涨,收盘市值为1.53亿元。0001分布式光伏推进加速 万亿市场增量打开
业内流出的分布式光伏试点方案显示,政府层面将从多方面对分布式光伏进行政策支持,规模化的推进也为优势央企、国企入局带来了良好的契机。政府层面加快推进分布式光伏发展,万亿市场的增量空间打开。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下称《通知》)在业内流出,引起广泛关注。0001恒大回应近期诉讼事件:廊坊发展所持股权被冻结正在寻求法律意见
7月30日午间,针对近期多起诉讼事件,中国恒大发布回应公告。就有关淮北矿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告于安徽省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恒大子公司六安恒达建设工程价款及违约金4.01亿元一事,恒大现澄清这起诉涉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双方对是否达到合同约定的付款节点有争议,故通过诉讼解决。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不是合同主体,涉诉无法律和合同依据,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已依法向法院提出异议。0001房企“补血”良机?海外债平均融资成本降至 5.44%
{image=1}““三条红线”之后,房企的资金压力骤升。2020年,房企信用债违约数量就达到222只,约是2019年的4倍,重点房企债券违约涉及金额接近170亿元,面临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年末房贷新规下,房地产债务问题成为当前监管层高度关注的对象,“找钱难”和“融钱贵”成为房企众生相,融资收紧趋于常态化。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