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违规违纪将重罚!吐口水 假摔 种族歧视都不行
{image=1}
文章来源:足球报
记者程善报道 7月20日,中超16强全部进入赛区,7月21日,中国足协完成了两件事,第一是宣布两个赛区总共有1870人完成了抵达赛区后的核酸检测,所有人员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第二是中国足协中超联赛组委会组织16家中超俱乐部在各所在赛区进行了一场有关“防疫、竞赛规程、纪律准则”内容的视频培训会议。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除了防疫,就是加强赛事风纪的管理工作。结合去年出现的违规、违纪处罚数据,中国足协在今年的特殊赛制情况下,重点对八项违规违纪行为做出了解读说明。
{image=2}
{image=3}
众所周知,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外籍裁判不能进场,中超都是本土裁判执法,所以足协首先强调的就是对裁判员的尊重。《纪律宣讲》强调,裁判员是赛场上的法官,可基于足球竞赛规则,根据场上情况和经验,行使自由裁量权,权力的正当性受法律保护。要求球员、教练员以及替补席官员,都必须要服从场上裁判的判罚,以及人格,不得侵犯其人身以及自由裁量权。
{image=4}
《纪律宣讲》中详细说明了暴力行为的几种类型:第一种,行为人是冲着球去的,但伴有他人伤害后果,其伤害轻与重无法预知;第二种,不是冲着球去,完全冲着人去的,故意伤害对手的行为,并造成了一定的伤害的后果;第三种,是指比赛处在“死球”状态下,行为人故意或恶意的伤害他人,带有报复的心态,严重违反体育道德的精神,违反法律原则,已构成人身故意伤害(此行为不存在抗辩的事由和阻却法律规范的条件);第四种,意外的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可预知的和不可控的行为。
《纪律宣讲》强调,第二、三种行为是足球场上必须禁止的,对于不顾他人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的行为,必须给予强烈的谴责和给予重罚;对于球场中发生的极端暴力行为以及打架群殴事件,根据情节应依法治理。对故意、恶意的伤害他人身体行为 “零容忍”,坚决给予重罚。
{image=5}
《纪律宣讲》强调,由于球员年龄及身份不真实,导致注册信息虚假与乱象,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对此类行为,发现一例,处罚一例,必须重罚绝不姑息!
{image=6}
{image=7}
《纪律宣讲》中尤其强调了对裁判员吐口水是绝对不允许的。其实关于吐口水这一则,在2019版本的《中国足协纪律准则》就有提到:向对手或他人吐口水的,给予至少停赛或者禁止进入替补席6场,并处罚款至少6万元;向比赛官员吐口水的,给予至少停赛或者禁止进入替补席12个月,并处罚款至少20万元。而侮辱性手势,重点强调了“竖中指”,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或指向何人,只要做了“竖中指”动作,证据确凿,必须对其进行处罚。
{image=8}
“默契球”指在足球等体育比赛中,在下列情形时(包含但不限于),双方打出心照不宣的结果,最终比赛以参赛双方需要的比分而结束:1。比赛的胜负对一方有较大影响,而对另一方没有实质影响。2。参赛一方需获胜才能晋级或保级,另一方小比分输球也可以晋级或保级。3。比赛的双方需要以平局或一定比分的平局均可以获得晋级或保级。
默契球具有消极比赛与操纵比赛的双重属性,关于默契球的认定标准,则是在“证据优先”原则下,若无证据证明行为人是为了获得比赛以外的经济收入等不法利益,应该属于消极比赛,相反,如果证据充分确凿就应该认定为操纵比赛并承担相应责任。只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坚决给予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image=9}
关于假摔的界定,是行为人故意做出了无辜受伤害、委屈或过度维护权益的一种表象,涉嫌弄虚作假影响裁判的判断。鼓励裁判运用手中权力对假摔行为进行必要的处罚。
《纪律宣讲》中强调,这是职业素养问题,我们不要“伪善足球”,提倡“真实足球、纯粹足球、干净足球”。
{image=10}
{image=11}
《纪律宣讲》中明确,依据国务院颁布的《反兴奋剂条例》和国家体育总局出台的《体育运动中兴奋剂管制通则》,遵守“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反兴奋剂工作方针,坚决打击足球领域中使用兴奋剂的违规行为。
{image=12}
种族歧视行为是违反国际法和国内法,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对于违规者依据《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第66条,对个人和俱乐部都将给予严肃处理。
在强调比赛风纪的基础上,中国足协也进一步要求,明确教练员职责,加强俱乐部管理工作。明确俱乐部高层管理者以及球队领队、教练员的职责和地位, 特别是要明确俱乐部总经理或董事长是俱乐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带头履行 其主要职责,树立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