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频繁与邻国发生冲突?
原标题:为什么印度频繁与邻国发生冲突?
“开挂”“神奇”“超级万花筒”。。。。。。世界给印度贴上的标签不一而足。对中国人来说,印度这个邻国也显得既熟悉又陌生。2020年,在全球各国正全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之际,中印边境却传来了加勒万河谷事件的消息。7月10日,中国驻印度大使孙卫东在就当前中印关系发表的视频讲话中强调,中印要做伙伴,不要做对手;要和平,不要冲突;要合作共赢,不要零和博弈;要信任,不要猜忌;两国关系要前进,不要后退。
2020年正值中印建交70周年 ,《环球》杂志编辑部选取了普通中国人关心的、涉及印度社会方方面面的约100个问题,邀请印度问题专家、驻印度记者等作答,争取为读者还原一个较为真实的印度,增进中印之间的相互理解。
近来印度频繁和邻国发生冲突,如何看待这种“冒险外交”思路?
近来,印度与多个邻国关系紧张,这种态势并非偶然,是近年来印度外交战略中日益明显的冒险主义取向的必然结果。
印度选择“冒险外交”既与其国内民族主义情绪上升、当局欲从中美竞争中渔利的战略投机等背景有关,也与印度对形势把控的过于自信和根深蒂固的军事投机思想有关。
此外,自独立以来,印度在与周边邻国相处时,也曾不时通过强制性外交甚至借助武力进行威胁和制裁。印度曾多次推迟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南盟)峰会的举行,导致这个地区多边合作机制发展严重滞后。尽管近年来印度“邻国外交”政策强调其已经准备好接受“非对称责任”,将向南亚邻国开放市场且“不求对等回报”,但其行为偏好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2016年和2019年,莫迪连续两次缺席不结盟运动峰会,是首位缺席该会议的印度政府首脑。莫迪执政下的印度,会否放弃不结盟外交政策?
印度长期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国际社会也普遍认为印度是不结盟国家。但莫迪执政以来,印度政府与不结盟运动明显拉开了距离。
回顾历史,印度从未以“不结盟”为圭臬,而是根据国家利益灵活地在不结盟和结盟之间游走,且不同时期其“不结盟”的内涵也不同。冷战时期,印度的“不结盟”是指不在美苏之间选边站队;现在更多是指坚持战略自主。尽管如此,历史上印度也曾偏离不结盟运动,走向实质性的结盟。如冷战时期相当长时间内,印度与苏联结成了事实上的军事同盟。
莫迪政府拉开与不结盟运动的距离,主要有两大原因。
一是莫迪认为不结盟运动这个松散的多边组织并不能为印度推进大国利益带来足够的支持,他更重视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并且,由于“不结盟”是由国大党提出的,莫迪所在的印人党为拉开与国大党的距离,极力标榜新主张和塑造新形象,因此避免使用“不结盟”的字眼。
二是近来所谓“中国威胁论”在印度国内升温,为了抗衡这个自己眼里的“竞争对手”,印度当局选择在自身实力有限的情况下牺牲部分战略自主,试图换取来自美国的支持。
按照印度外交部的说法,莫迪为印度开启了一个“突破性外交”阶段,“在全世界重建伙伴关系”,具体表现如何?
莫迪政府试图构建的新安全伙伴“朋友圈”由内而外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核心内圈是对印度国家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伙伴国家,包括美、俄、日、澳、法,以及除巴基斯坦之外的南亚邻国。印度着重通过加强战略协调、防务合作、技术转让和打造互联互通走廊,平衡和牵制地区大国。
中圈是“延伸的邻国”,即广义的周边,是印度跳出“南亚澡盆”,对更广泛周边地区施加影响的重要支点国家,包括以色列、伊朗、阿富汗、东盟国家、韩国等。
最外圈是在印度外交战略中发挥重要但有限作用的,或是潜在的战略伙伴,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包括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塞舌尔、吉布提等。
近年来,将“美日印澳+”集团化,在印度外交战略中的优先性逐渐凸显。除了美日澳三个“准盟友”,韩国、越南、新西兰等也是印度日益重视的伙伴国家。此外,印度重视发展与俄罗斯的关系,看重俄对于印度维护战略自主、发展军事实力等的重要意义。欧洲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是印度极力拉拢和经营的伙伴国或潜在伙伴国。
印度传统上将巴基斯坦视为其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
{image=2}
2月23日,即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印度前夕,在印度艾哈迈达巴德,安保人员骑的骆驼背上插了美印两国国旗。
随着亚太地区地缘板块重要性的提升,印度在外交战略上做了哪些调整?
一是加强了与美国在印度洋地区的合作。印度曾经极为担心美国趁机介入印度洋事务,但现在开始加强与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合作,试图塑造所谓“印太”形象。
二是提升了美、日、印、澳“四边对话”的机制化水平。
三是引导海洋合作议程设置。印度利用东亚峰会、东亚海洋安全会议、环印度洋联盟、环孟加拉湾经合组织等次区域合作机制,推动海洋合作的议程设置,启动“印太海洋倡议”,推广相关行动计划。
四是推动所谓“印太战略”军事化和安全化,此前印度在这方面表现较谨慎,对于澳大利亚希望加入“马拉巴尔”联合军演的要求也没有答应。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印度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变得明确。最近,印美还就加强海上军事合作达成一些共识和初步合作意向。
印度在主要历史阶段的疆域有何变化,与邻国的边界和领土纠纷情况如何?
历史上的印度因王朝间的战争和政权更迭,领土范围经常发生变化。到了近代,英国对印度采取殖民统治,英属印度(英印)当局不断向周边蚕食和扩张,19世纪中期英国统治下的印度版图比现在要大,斯里兰卡(当时称为“锡兰”)、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甚至缅甸都在英印当局的统治之下。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后,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也相继独立建国。
{image=3}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素有主权争端。在印巴分治并独立建国的过程中,双方为此还发生了三次大规模战争。2019年8月,印度政府宣布废除当前执行的宪法第370条,取消此前宪法赋予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特殊地位。巴基斯坦外交部予以强烈谴责,表示将利用所有可能的选项反对印度这一非法措施。两国间随即陆续爆发小规模冲突。
印度与尼泊尔也存在领土争端。1814年至1816年,英印入侵尼泊尔,逼迫尼泊尔签订不平等的《苏高利条约》,尼泊尔根据条约将包括锡金(含大吉岭)、库马盎、加瓦尔在内的将近三分之一的领土割让给了英属印度。此后,英印政府继续蚕食尼泊尔的土地。2019年印度废除宪法第370条后不久便发布了新版地图,将位于中、尼、印三国领土交界处的卡拉帕尼也划为印度的一部分,此举引起尼泊尔的强烈不满,两国边境局势骤然紧张。
印度和孟加拉国在双方境内都有飞地,围绕这些飞地的归属和管理,两国多次发生冲突。两国对于如何合理分配恒河资源也争议不断。
印度和斯里兰卡隔海相望,存在海洋划界的争端。由于保克海峡没有法定划界,两国渔民常因跨界问题发生冲突,渔业争端是印斯关系的一个重要阻碍因素。
印度政界如何看待自己的“势力范围”?
印度政界对印度在南亚地区的地位、影响力和干预力一向自视甚高,突出表现为冷战时期对南亚一些国家的军事干涉和安全控制,以及极力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和介入南亚事务的“英迪拉主义”。尽管冷战结束后,印度实行了“古杰拉尔主义”,寻求与邻国改善关系,但印度政界将南亚次大陆视为传统势力范围的思路并没有改变。此外,尽管其实力还无法全面控制印度洋,但一些印度政界人士仍将印度洋看作“印度的洋”。
印度的侨务公共外交活动有哪些亮点?
印度有数以百万计的侨民生活在斐济、马来西亚、毛里求斯、南非、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国,这些人大多是英帝国时代即19世纪海外劳工的后代。另一些海外侨民则主要是相对富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移民,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后者在所在国的政治圈和经济界正越来越多地扮演关键角色,因此成为印度软实力的重要来源。印裔美国人群体通过游说美国政客和向美国公众展示印度积极形象来提升印美关系,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印度开展侨务公共外交活动,已形成自身特色。2000年印度建立“印度侨民高级别委员会”,在2000万印度侨民范围内研究印度裔和非居民印度人对印经济、社会、技术发展的作用。2004年改革公民资格要求,放宽管理印度公民旅行和居留的法律制度。印度政府和民间机构与印裔美国人社区密切联系,促进了印美和解。美印政治行动委员会的游说对于美国国会通过印美核协议至关重要。
在国际社会,印度籍外交官“存在感”强吗?
近年来,印度外交部门每年平均招收30-35人,目前在193个驻外使领馆和其国内外交部任职的外交官共约850人。印度外交官在对外沟通、议程设置和外交谈判上的能力都比较强,因此在国际组织中较为活跃,但外交人员不足的问题正阻碍莫迪寻求扩大全球影响力的计划。印度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其外交官数量仅相当于拥有500万人口的新西兰。
虽然印度外交官人数不足中国的三分之一,但副部级大使数量却两倍于中国。印度有差不多30个副部级大使职位,这对于外交官来说,意味着更多的晋升机会。
印度的世界级“大国梦”能实现吗?
印度努力争取大国地位的意图是明显的。尼赫鲁在其著作《印度的发现》中曾说,“印度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什么都不是。”尼赫鲁试图向公众传达的信息是,印度注定要做一个世界级大国。
具体来说,印度将其“大国梦”的实现与否寄托在几个重要机制的成员资格上。
印度一直没有停止游说联合国安理会“五常”国家,并与其他相似诉求国家联合起来,目的就是要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又比如,印度追求核能力,却游离在正式核国家之外,未签署《核不扩散条约》却寻求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其加入核供应国集团的支持,其内在动力就是要成为世界性大国。
莫迪作为一个强势政治家,自然不会放弃任何一次可能的机会来增进印度的全球利益。不过,要真正实现“大国梦”,印度还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自身实力上的不足则是制约其成为世界级大国的根本阻碍。
(作者系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吴金明
朝媒:金正恩实地考察黄海南道台风受灾地区灾况
据朝中社28日报道,朝鲜劳动党委员长、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亲赴黄海南道台风受灾地区,实地考察了受灾情况。据报道,金正恩听取了黄海南道党委员会委员长李哲万汇报的具体灾情,并表示“灾害规模比我预期小,实在让我感到万幸”,称赞所有党组织和干部彻底落实党中央的防台措施,减少人员伤亡等各种灾害损失。他还积极评价国家自然灾害危机应对管理体系和应对能力明显提升。0000法媒:硅谷现十年来最大裁员潮
人们搬去了中西部地区的俄勒冈……如果没有工作,根本不可能待在旧金山,这里的生活成本太高了!”这是法国人卡洛斯·迪亚兹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经历的一幕。由于2020年加利福尼亚州出现经济衰退,他又一次重温了这一场景。0000英国统计方式存漏洞 导致累计确诊病例偏差近3万例
当地时间7月2日,在英国卫生与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最新数据统计中,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76例,累计确诊283757例。不过这一数字比1日的官方累计确诊313483例整整少了将近3万例。英国卫生与社会保障部表示在之前的统计方式中,出现了同一个疑似病例在不同地点重复检测、确诊后重复记录的情况,致使累计确诊人数超过实际数字,这一情况在7月2日的统计数字中进行了修正。(总台记者侯茂华)责任编辑:柳龙龙0000波兰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178例 累计确诊1596673例
据波兰卫生部2月16日公布的数据,15日波兰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178例,新增死亡病例196例。截至15日,波兰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596673例,累计死亡病例41028例。目前住院治疗12318人,其中1274人使用呼吸机,累计治愈135200余人,另有近140000人被隔离。(总台记者林伟大)责任编辑:祝加贝0000世卫组织:全球新冠日新增确诊创纪录,达307931例
世界卫生组织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9月13日13时41分(北京时间19时41分),全球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307931例,创下疫情暴发以来的最高纪录。#全球确诊病例超2863万例#,达28637952例;全球报告死亡病例超91万,达917417例,较前一日增加5537例。(人民日报记者张朋辉){image=1}责任编辑:张申0000